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基础第11-12章_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ppt课件_第1页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基础第11-12章_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ppt课件_第2页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基础第11-12章_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ppt课件_第3页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基础第11-12章_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ppt课件_第4页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基础第11-12章_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物的平安及防护.防雷接地等电位结合漏电维护电磁兼容本章学习内容. 雷电的构成过程可分为气流上升、电荷分别和放电三个阶段。在雷雨季节,地面上的水分受热变成蒸汽上升,与冷空气相遇之后凝成水滴,构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气流摩擦产生电荷,小水滴容易被气流带走,构成带负电的云;较大水滴构成带正电的云。由于静电感应,大地外表与云层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会感应出异性电荷,当电场强度到达一定值时,即发生雷云与大地或雷云与雷云之间的放电。第一节防雷雷电是一种常见自然景象,能产生剧烈的闪光、霹雳;落到地面上,会击毁房屋、杀伤人畜,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因此防雷是现代建筑物、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需采用的重

2、要平安维护措施,防雷接地工程图是建筑电气工程图中不可短少的图纸。一、雷电的构成及危害1、 雷电的构成“水滴分裂实际解释.第一节防雷.2、雷电的类型 直击雷侧击雷) 雷云与大地之间直接经过建构筑物、电气设备或树木等放电称为直击雷。往往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呵斥建筑物倒塌、设备毁坏及人身损伤等艰苦事故。直击雷的破坏最为严重!第一节防雷措施:防止直击雷的措施主要采取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把雷电流接受下来,经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安装,将雷电流迅速而平安送到大地,保证建筑物、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平安。.感应雷击是由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引起的。感应雷会引起过电压,能够引起火花放电,呵斥火灾或爆炸,

3、并危及人身平安。 感应雷二次雷措施:将建筑物的金属屋顶、建筑物内的大型金属物品等,做良好的接地处置,使感应电荷能迅速流向大地,防止在缺口处构成高电压和放电火花。第一节防雷.据调查统计,供电系统中由于雷电波侵入而呵斥的雷害事故,在整个雷害事故中占50-70。 雷电波侵入雷电波的侵入主要是指直击雷或感应雷从输电线路、通讯光缆、无线天线等金属的引入线引入建筑物内,发生闪击和雷击事故。此外,由于直击雷在建筑物或建筑物附近入地,经过接地网入地时,接地网上会有数十千伏到数百千伏的高电位,这些高电位可以经过系统中的零线、维护接地线或通讯系统的地线,以波的方式传入室内,沿着导线的传播方向扩展范围。第一节防雷措

4、施:在输电线路等可以引起雷电波侵入的设备,在进入建筑物前装设避雷器维护安装(限制雷电过电压) 。.球形雷的构成研讨还没有完好的实际,通常以为它是一个温度极高的特别亮堂的眩目发光球体,直径为1020 cm或更大。球形雷通常在电闪后发生,以每秒几米的速度在空气中漂行,它能从烟囱、门、窗或孔洞进入建筑物内部呵斥破坏。第一节防雷 球形雷.二、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与多种要素有关,特别是建筑物屋顶坡度与雷击部位关系较大。第一节防雷 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屋檐,如图a、b。 坡度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屋檐,如图c。 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屋

5、角、屋脊、檐角,如图d。.三、建筑物防雷安装的组成接闪器指直接接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引下线指衔接接闪器和接地安装的金属导体。 接地安装将引至的雷电流平安无害地释放到大地的部分。第一节防雷作用原理:将雷电引向本身并平安导入大地内,从而使被维护的建筑物免遭雷击。.一切接闪器都必需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安装相衔接。 1、接闪器第一节防雷种类安装部位材料规格备注避雷针屋面烟囱、水塔针长1m以下:圆钢直径12mm 钢管直径20mm针长12m:圆钢直径16mm 钢管直径25mm 圆钢直径20mm 钢管直径40mm避雷针的保护角:平原地区:45山区:37避雷

6、带避雷网屋面圆钢直径8mm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避雷环烟囱、水塔顶部圆钢直径12mm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接闪器的最小尺寸 . 避雷针避雷针是安装在建筑物突出部位或独立装设的针形导体。引雷针第一节防雷在一定高度的避雷针下面,有一个平安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物体根本上不致蒙受雷击,故称为避雷针的维护范围。单支避雷针维护范围可以用“滚球法求得,其外形是一个对称的锥体。不同防雷类别的滚球半径建筑物的防雷类别滚球半径hr(m)一类30二类45三类60.1 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滚球半径hr时 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以避雷针针尖为圆心,以hr为半径,作弧线交平行线于A、

7、B两点。 分别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条弧线上与避雷针尖相交,下与地面相切,再将此两条弧线以避雷针为轴旋转180,构成的圆弧曲面体空间就是避雷针的维护范围。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 避雷针在hx高度xx平面上的维护半径rx按下式确定:2 当避雷针高度hhr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r的一点替代单支避雷针的针尖作为圆心,其他同第1条方法。计算中取h=hr,.【例7.1】某厂有一座二类防雷建筑物,高10 m,其屋顶最远一角间隔高47.5 m的烟囱为15 m远,烟囱上装有一根2.5 m高的避雷针。试用“滚球法验算此避雷针能否维护这座建筑物。第一节防雷【解】知滚球半径hr=45 m二类防雷建筑

8、物, h=47.5+2.5=50 m,hx=10 m,由于hhr,所以取h=hr,在rx程度面上避雷针的维护半径为所以避雷针能维护该建筑物。.第一节防雷. 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网是纵横交错的避雷带叠加在一同,构成多个网孔,它既是接闪器,又是防感应雷的安装,因此是接近全部维护的方法,普通用于重要的建筑物。 第一节防雷避雷带是指在平顶房子屋顶周围的女儿墙或坡屋顶的屋脊、屋檐上装上金属带作为接闪器,并把它与大地良好衔接。 避雷网也可做成笼式避雷网,简称为避雷笼。避雷笼是用来覆盖整个建筑物的金属笼。根据电学中的法拉第笼的原理,对于雷电它起到均压和屏蔽的作用,听凭接闪时笼网上出现多高的电压,笼内空间的电场

9、强度为零,笼内各处电位相等,构成一个等电位体,因此笼内人身和设备都是平安的。.法拉第笼高层建筑防雷设计多采用避雷笼。避雷笼特点把整个建筑物梁、柱、板、根底等主要构造钢筋连成一体,因此是最平安可靠的防雷措施。.“鸟巢外表没有普通大型建筑上的避雷针。它的钢构造经过焊接方式进展衔接,遭到闪电袭击时,钢构培育成为一个宏大的接纳闪电安装。“鸟巢内几乎一切的设备都与避雷网做了可靠衔接,雷电降临的瞬间,能顺利将宏大电流导入地下,保证了场馆本身、仪器设备和人身平安。第一节防雷.它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对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进展重点维护。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可分为

10、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 明装第一节防雷. 暗装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避雷网,它较明装避雷网美观,尤其是在工业厂房和高层建筑中运用较多。第一节防雷例如: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时,可将构造圈梁钢筋与柱内充任引下线的钢筋进展衔接(焊接)作为均压环。当建筑物为砖混构造但有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和圈梁时,均压环做法同钢筋混凝土构造。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3层在建筑物外墙内敷设一圈12mm镀锌圆钢作为均压环,并与防雷安装的一切引下线衔接, .2、引下线第一节防雷种类安装部位材料规格备注人工引下线外墙(经最短路径接地)圆钢直径8mm;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1多根引下线时,为便于测量接地

11、电阻,在各引下线上距地0.3m1.8m之间设置断接卡。2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地上约1.7m至地下0.3m的一段接地线暗敷或加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保护。建筑物的金属构件、金属烟囱、金属爬梯烟囱、水塔圆钢直径12mm;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引下线还可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等作自然引下线。竖向钢筋可作为引下线,横向钢筋假设与引下线有可靠的衔接绑扎或焊接时,可作均压环。 引下线的规格 . 断接卡设置断接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转、维护和检测接地电阻。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等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根底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第一节防雷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适当地点设假设干衔接板,该

12、衔接板可供丈量、接人工接地体和做等电位衔接用。当仅利用钢筋做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0.3 m处设接地体衔接板。 衔接板.明敷引下线与断接卡.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暗敷引下线,明装衔接板暗敷引下线,暗装衔接板.自然接地体即兼作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如建筑物的钢构造、行车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管道除外)等。 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根底中作散流用的金属导体。接地体分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两种。人工接地体即直接打入地下专作接地用的经加工的各种型钢或钢管等。按其敷设方式可分为垂直接地体和程度接地体。3、接地安装接地安装是接地体(或

13、称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合称,它的作用是把引下线引下的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土壤中去。 接地体第一节防雷.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间隔及人工程度接地体间的间隔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可适当减小。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0.8m。 埋入土壤中的人工程度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 mm。第一节防雷埋入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 接地线接地线是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衔接导体,是接地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衔接导体。接

14、地线应与程度接地体的截面一样。高层建筑中,经常利用柱子和根底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体。根底接地体必需阐明的是,不仅仅是防雷安装的接闪器需求接地,电气工程中的很多电气设备为了正常任务和平安运转,其中性点或金属构架、外壳都必需接地,即必需配备相应的接地安装,这种接地安装的组成与防雷安装的是一样的。第一节防雷.人工垂直接地极与程度接地母线的焊接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四、避雷器第一节防雷与被维护设备并联安装,防止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室内、缺点或操作引起的过电压破坏的防雷器件。避雷器主要由放电间隙、可变电阻及电磁吹弧元件组成。当雷电流过来时,避雷器在导线与大地之间提供一低阻抗的导电通路,让雷电流导入大

15、地,以减少过电压。 .第一节防雷最简单的防雷设备。维护间隙普通用镀锌圆钢制成,由主间隙和辅助间隙两部分组成。主间隙做成角形的,程度安装,以便灭弧。为了防止主间隙被外来的物体短路而引起误动作,在主间隙的下方串联有辅助间隙。由于维护间隙灭弧才干弱,普通要求与自动重合闸安装配合运用,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维护间隙运用于10kV以下配电网中.管式避雷器的根本元件是安装在产气管内的火花间隙,间隙由棒型和环型电极构成。管式避雷器由灭弧管内间隙和外间隙组成。灭弧管普通用纤维胶木等能在高温下产生气体的资料制成。当雷电波过电压降暂时,管式避雷器的内、外间隙被击穿,雷电流经过接地线泄入大地。接踵而来的工频电流产生

16、剧烈的电弧,电弧熄灭管壁并产生大量气体从管口喷出,很快地吹灭电弧。同时外部间隙恢复绝缘,使灭弧管或避雷器与系统隔开,系统恢复正常运转。第一节防雷 管式避雷器排气式避雷器运用于户外.第一节防雷因管式避雷器是靠工频电流产生气体而灭弧的,假设开断的短路电流过大,产气过多超出灭弧管的机械强度时,会使其开裂或爆炸,因此管式避雷器通常用于户外。.第一节防雷常用的阀型避雷器有碳化硅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的两类。目前主要运用的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制成的避雷器。每一块压敏电阻从制成起就有开关电压压敏电压,当加在压敏电阻上的电压低于开关电压时,压敏电阻呈现高电阻值形状;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高于开关电压时,压敏电阻被击

17、穿,呈现低电阻值。当电力线路被雷击时,雷电波的高电压使压敏电阻击穿,雷电流经过压敏电阻流入大地,使电力线路上的雷电压被遏制在平安范围内。当雷电流消逝后,压敏电路恢复成高阻形状,电力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阀式避雷器.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目前各国制造的磁吹避雷器主要有以下两种:FCD型-维护旋转电机 电压普通2-15KVFCZ型-维护变电站设备 电压普通35-500KV第一节防雷 磁吹避雷器磁吹阀式避雷器的内部附有磁吹安装来加速火花间隙中电弧的熄灭,专门用来维护重要的或绝缘较为薄弱的设备,如高压电动机等。型号中字母的含义:F阀式避雷器S配变电作用 Z电站用Y线路用 D旋转电机用C具有磁吹放电间隙

18、 .高压电动机防雷维护的接线表示图610kV防雷电波侵入接线表示图 变压器防雷维护 第一节防雷.指省级的重点建筑、能够蒙受雷击的建筑物。 五、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划分1、按(GB 5005794)的规定,将建筑物防雷等级分为3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指具有爆炸物质或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指国家级的重点建筑、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以及雷击次数较多的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第一节防雷普通,高层民用建筑为二类或三类防雷建筑物.第一节防雷2、根据JGJ/T16-92规定,将建筑物防雷等级分为三级。该规范已修订为JGJ16-2021该按级划分法与前述按类划分法是一致的:一级第二类中的重要建

19、筑物;二级第二类中的次要建筑物和第三类中的重要建筑物;三级第三类中的次要建筑物;按“级划分的方法比较常用.一级防雷建筑物1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2国家级重点文物维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3高度超越100m的建筑物。第一节防雷. 防直击雷的措施 1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维护的建筑物的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维护范围内。 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 2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

20、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衔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 3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及其接地安装至被维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络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间隔不得小于3m。 4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间隔不得小于3m。 5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安装,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域,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安装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m以内应采用引下线

21、接地一次。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应跨接。 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安装应和电气设备的接地安装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安装的衔接不应少于两处。.第一节防雷 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安装上。架空线应运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衔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

22、、金具等连在一同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安装相连。间隔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根底宜作为接地安装。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安装相连。. 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措施 1从30m起每间隔大于6m或每三层沿建筑物周围设程度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安装衔接。 3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过电压维护器。第一节防雷.二级防

23、雷建筑物1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如省部级的会堂、办公建筑、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2省级重点文物维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3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越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4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 防直击雷的措施 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网带混合组成接闪器。 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5m15m。 2至少设两根引下线,在建筑物的周围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0m。 3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防直击雷接地可与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安装,也可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

24、、不相连时,两者之间的间隔不得小于3m。在共用接地安装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情况下,接地安装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4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安装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作为防雷安装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衔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为10mm钢筋的截面积。.第一节防雷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金属物就近接到防直击雷接地安装或电气设备的维护接地安装上。 2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安装的衔接不应少于两处。 3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一样。.第一节防雷 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1低压线

25、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架空线应运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衔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金具等连在一同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安装相连。当不衔接时,架空管道应接地,间隔建筑物25m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第一节防雷 当建筑物高于45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维护措施 1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安装引下线; 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

26、的金属物与防雷安装衔接。 3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安装衔接。.三级防雷建筑物1 估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或经过调查确认需求防雷的建筑物。2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超越20m的建筑物。3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域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域的较重要建筑物。第一节防雷.第一节防雷 防直击雷的措施 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网带混合组成接闪器。 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2至少设两根引下线,在建筑物的周围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 3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其接地安装与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也可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

27、不相连时,两者之间的间隔不得小于2m。在共用接地安装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情况下,接地安装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第一节防雷 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在电缆与架空线衔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金具等连在一同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当建筑物高于6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维护措施 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安装衔接。.第二节接地一、 接地的类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的情况下可靠的任务。各种任务接地都有其各自的功能,

28、如:变压器、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能在运转中维持三相系统中相线对地电压不变;又如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中性点接地是为了丈量一次系统相对地的电压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能防止系统出现过电压等。 任务接地 维护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安装的构架、线路的塔杆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能够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一切部分接地。由于这种接地的目的是维护人身平安,故称为维护接地或平安接地。1、按功能分类.第二节接地给防雷维护安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向大地泄放雷电流提供通道 雷电维护接地 防静电接地为了防止静电引起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发生火灾或爆炸,而对贮气体或液体管道、容器等设置的接地。.第二节接地.按国际电工委

29、员会(IEC)的规定低压电网有五种接地方式。第二节接地2、按接线方式分类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中性点的对地关系: T中性点直接接地; I中性点与地绝缘,或经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安装的外露可导电的部分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衔接; N外露可导电部分经过维护线与接地点相连。横线后面的字母(S、C或C-S)表示维护线与中性线的结合情况。. 当设备带电部分与外壳相连时,短路电流经外壳和N线或PE线而构成单相短路,显然该短路电流较大,可使维护线快速而可靠地动作,将缺点部分与电源断开,消除触电危险。 中性线N和维护线PE完全分开的称为TN-S系统又称三相五线制;N线与PE线前段共用、后段

30、分开的称为TN-C-S系统;N线与PE线完全共用的称为TN-C系统。第二节接地 TN系统.TT系统的运用能减少人体触电的危险,但是不够平安。为保证人身平安,根据IEC规范应加装漏电维护器漏电开关。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也引出N线,属三相四线制系统,而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那么经各自的PE线分别接地。 TT系统第二节接地.IT系统又称为三相三线制系统。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接地缺点时,接地电流将经过人体和电网、大地之间的电容构成回路。普通情况下,此电流是不大的,但是,假设电网绝缘强度显著下降,这个电流能够到达危险程度。 IT系统第二节接地.在同一个维护系统中,不允许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TN制,而

31、另一部分设备采用TT制。 留意 第二节接地假设在TN系统中,有个别位置遥远的电动机为了节省PEN线而采用直接接地的措施相当于采用TT制。当采用直接接地的电动机一旦发生绝缘损坏而漏电时,接地电流经过大地与变压器的接地极构成回路,使整个PEN线出现了约为U/2的危险电压。假设人体接触到采用PEN线维护的带有U/2电压的用电设备外壳时,将会产生严重后果。.第二节接地二、PE/PEN线的选择与敷设作为维护线,PE线和PEN线的截面积应满足: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在接地缺点电流经过时具有热稳定性; 其阻抗保证在发生接地缺点时不致产生过高的接触电压,并满足接地缺点时维护安装的灵敏性要求。N线Neutra

32、lLinePE线ProtectiveEarthingLine.第二节接地单芯铜导线作为PEN线干线,铜芯相线的截面积为8mm2,请问PEN线的截面积至少取多大?.第二节接地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TN-S制的接地方式。为了提高过电流维护安装接地缺点维护的灵敏度,降低PE线上的接触电压,应尽量降低缺点回路的阻抗。为了尽量降低缺点回路的阻抗,应尽量将PEPEN线与相线接近并同路敷设。五芯电缆视频接地安装的安装.第三节等电位结合电位差是呵斥人身电击、电气火灾、电气/电子设备损伤的重要缘由。将电气安装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安装外导电部分及能够带电金属体作电气衔接,降低甚至消除电位差,坚持人身、设备平安

33、。等电位结合技术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在详细的实际中,等电位结合就是把建筑物内/附近的一切金属物,如建筑物的根底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及其金属屏蔽层,电力系统的地线、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用电气衔接的方法衔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等电位结合的目的:就是使整个建筑物的正常非带电导体处于电气连通形状,防止设备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危险的电位差,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平安。一、 原理EBequipotential bonding.二、 等电位结合的分类第三节等电位结合1、总等电位结合(MEBMain Equipotential Bonding)将建筑物内的以下导电部分聚集

34、到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接地母排总接地端子板上而相互结合:进线配电箱的维护线PE/PEN干线;电气安装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水管、燃气管、暖通管道等金属管道;条件答应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2、辅助部分等电位结合(LEBLocal )将上述导电部分在部分范围内再作一次结合,或将人体可同时触及的有能够出现危险电位差的不同导电部分相互直接衔接。辅助等电位端子排设于分配电箱内或单独设置。.第三节等电位结合.第三节等电位结合二、 EB线的选择与敷设等电位结合线只接受电位,不接受电流。.第三节等电位结合.第四节漏电维护 漏电维护RCD,Residual Current Device 目前作为直接接触根本维护措

35、施的附加维护,防止人身触电、漏电引起火灾及系统接地缺点过电流维护的后备措施,广泛运用于低压系统中。 漏电维护器俗称“漏电开关普通安装于每户配电箱的插座回路上和全楼总配电箱的电源进线上,后者公用于防电气火灾。 安装漏电维护器后并不等于绝对平安,运转中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他防止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第四节漏电维护检测元件放大环节执行机构一、 构造.漏电维护器的组成:检测元件由零序互感器组成,检测漏电电流,并发出信号。放大环节将微弱的漏电信号放大,放大部件可采用机械安装或电子安装。执行机构收到信号后,主开关由闭合位置转换到断开位置,从而切断电源,是被维护电路脱离电网的跳闸部

36、件。 第四节漏电维护.第四节漏电维护二、 接线方式留意:漏电维护器只能在TN-S系统中直接安装,在TN-C系统中那么必需先将其改造为TN-C-S、TN-S或部分TT系统后才干安装!另外,N线可以接入漏电维护器,PE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接入!.第四节漏电维护本卷须知 漏电维护器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电阻、电抗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漏电维护器维护线路的任务中性线N要经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接零维护线(PE)不准经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被维护的用电设备与漏电维护器之间的各线相互不能碰接。 .第四节漏电维护三、 运用范围国标GB55-1992, 对全国城乡装设漏电维护器做出一致规定。 1、必需安装漏电

37、维护器的设备和场所(1) 属于I类的挪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开工具(I类电气产品,即产品的防电击维护不仅依托设备的根本绝缘,而且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平安预防措施, 如产品外壳接地) ; (2) 安装在潮湿、强腐蚀性等恶劣场所的电气设备; (3) 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4) 暂设暂时用电的电器设备;(5) 宾馆、饭店及款待所的客房内插座回路;(6) 机关、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物内的插座回路;.(7) 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水中照明设备;(8) 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9) 医院中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10) 其它需求安装漏电维护器的场所。 第四节漏电维护.2、报警式漏电维护器的运用对一旦发生漏电切断电源时,会呵斥事故或艰苦经济损失的电气安装或场所, 应安装报警式漏电维护器, 如: (1) 公共场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