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扫描技术的介绍_第1页
一CT扫描技术的介绍_第2页
一CT扫描技术的介绍_第3页
一CT扫描技术的介绍_第4页
一CT扫描技术的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CT扫描技术的介绍CT扫描技术一、平扫 指不用任何造影剂的扫描方法,包括普通扫描和特殊扫描,前者应用最广泛。 (一) 普通扫描 常规采用横断扫描,根据需要亦可采用冠状扫描。层厚5mm10mm,层距5mm10mm。普通扫描对CT机没有特殊要求,在普通CT机和螺旋CT机上均可实施。 (二)定位扫描 为了准确的定出扫描范围,先取得一幅扫描部位的正位或侧位图像(定位片),然后在定位片上定出确切的扫描区域。扫描定位片时,X线管固定于人体的上边(或侧面)不动,曝光过程中,检查床连续做进/的移动。正位定位片(0)及侧位定位片(90)(三)薄层扫描薄层扫描(thin slice scan)是指层厚小于5mm

2、的扫描,目前最薄的扫描层厚可小至1mm,在普通CT机和螺旋CT机上均可实施。薄层扫描的主要优点是减少部分容效应,从而真实反映病变及组织器官内部的密度。(四)重叠扫描( overlap scanning) 重叠扫描(overlap scan)是指扫描时设置的层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有部分重叠的扫描方法。例如扫描层厚10mm,层距5mm,相邻两个层面就有5mm厚度的重叠。重叠扫描对CT机没有特殊要求,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提高小病灶检出的机会。 (五)放大扫描 扫描时通过缩小扫描视野来获得高清晰度放大图像的方法称为放大扫描,其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又称为原始放大。(六)靶扫描(target

3、 scanning) 对感兴趣区的层面、区域采用薄层、小视野的扫描方法,又称,常用于鞍区、乳突中耳、肾上腺等的扫描,其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高。(七)高分辨力扫描 高分辨力扫描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是指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得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CT图像的扫描方法。HR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对显示小病灶、小器官及其细微结构优于普通CT扫描,多作为普通CT扫描的一种补充,如肺部弥漫性与结节性病变的检查,但亦可作为独立的扫描检查方法,如内耳的检查。(八)定量骨密度测定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是指利用CT检查来测定某一些兴趣区内特殊组织的某一

4、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常用来测定骨矿物质含量,监测骨质疏松或其它代谢性骨病病人的骨矿密度。(九)定位穿刺扫描 通过CT导向进行经皮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穿刺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精确确定穿刺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避免损伤神经、血管二、增强扫描(contrast scanni) 增强扫描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增强扫描增加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差别,可更清楚地显示出病变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及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有助于发现平扫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同时依据病变强化的特点,有助于定性诊断;另外,还可观察血管结构及血管病变等。(一)常规增强扫描 是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按普通扫描的方法

5、进行扫描。常规增强扫描时对比剂的注射方法有:静脉团注法:即以2ml/s4ml/s的速度静脉注射对比剂50ml100ml,注射完毕后立即扫描,其特点是增强效果明显,但消失也快;快速静脉滴注法:即快速静脉滴注对比剂100ml180ml,滴注50ml后开始扫描,其特点是血管内对比剂浓度维持时间较长,但增强效果差,不如静脉团注法。 (二)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scanning) 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短时间内对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扫描。 增强后为获得对比剂在血管或组织中的浓度变化而进行的连续扫描方式,单层面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感兴趣层面在某一时间段中对比剂浓度的变化,多层面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多

6、个层面的增强效果。造影CT检查 是指对某一器官或结构利用对比剂使其显影,然后再行CT扫描的方法。造影CT检查克服了常规X线造影的重叠问题,可较好地显示某一些器官或结构的解剖,有利于病变发现。分为血管造影CT和非血管造影CT两种。CT检查方法(一) 血管造影CT 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assisted, CTA)是将血管造影和CT检查两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动脉和静脉的成像。颈部CTA(二)非血管造影CT 非血管造影CT是指先对某一器官或结构进行非血管性造影,然后再作CT扫描的方法。常用的有:1、泌尿系造影(CTU)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15至30分后再对泌尿系进行容积扫描。CT检查方法 2、脑池造影CT(CT cisternography ; CTC):是指将对比剂注入蛛网膜下腔,以清楚显示脑池的方法。怀疑桥小脑角、脑干、颅底区病变不能确诊时,可辅以脑池造影CT。CT检查方法 3、脊髓造影CT(CT myelography ; CTM):是指将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再行脊髓CT扫描的方法。此方法可清楚观察椎管内的解剖结构,有利于脊髓病变和椎管内病变的发现和定位。 (三)延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