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课件_第1页
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课件_第2页
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课件_第3页
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课件_第4页
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计划审计工作 第六章 计划审计工作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审计人员应当如何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接受或保持审计客户,以及审计人员应当如何考虑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制定出适当的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就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计划审计工作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教学难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及启发式教学。本章计划课时:3课时。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来分析计划审计工作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开展初步业务活动2、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2、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人员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主要是对审计客户的情况和自身的能力进行了解和评估,确定是否接受或保持审计客户。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要考虑的就是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问题。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审计人员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初步业务活动,针对建立与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包括评价独立性),就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一、针对建立与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审计人员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 )在首次接受审计委托时,审计人员需要执行针对建立有关客户

3、关系和承接具体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程序;而在连续审计时,审计人员通常执行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程序。(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通过巡视客户的经营场所、复核年度报告、与客户的管理当局和员工进行讨论、利用网络获取公众信息和公共数据库。(1)委托人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2)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3)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4)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组织;(5)厂房、设备及办公场所;(6)其他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有关的事项,如被审计单位发展历史、委托人聘用审计人员的意向等。此外,还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与发展趋势、行业经营风险、经营特点与技术变动程度、

4、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会计惯例及问题以及有关环保方面的要求及问题等。如果是新客户:应当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并关注前任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可能存在的意见分歧。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书面授权前任注册会计师对其询问作出充分答复。如果被审计单位不同意前任注册会计师作出答复,或限制答复的范围,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向被审计单位询问原因,并考虑是否接受委托。如果是老客户:应该复核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二) 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和管理当局的品行财务报表是在管理当局的控制下形成的,因此,只有在被审计单位诚信、管理当局的品行值得信赖、被审计

5、的财务报表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审计人员才应该接受此项委托。 对于新客户,审计人员应当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正直性。对于老客户,审计人员可根据以往的经验加以考虑。(三)评价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评价三方面内容:(1)评价执行审计的能力;(2)评价独立性;(3)评价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具体而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熟悉相关行业或业务对象;(2)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具有执行类似业务的经验,或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必要技能和知识的能力;(3)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拥有足够的具有必要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4) 在需要时,是否能

6、够得到专家的帮助;(5) 如果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否具备符合标准和资格要求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6)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够在提交报告的最后期限内完成业务。二、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项目组成员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审计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当对项目组成员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迹象保持警惕。如果发现项目组成员违反职业道德规范,项目负责人应当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人员商讨,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项目负责人应当记录识别出的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在适当情况下,项目组其他成员也应当记

7、录上述内容。三、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在作出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的决策后,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业务开始前,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目标、审计范围、相关责任划分、审计收费、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资料和协助等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以避免双方对审计业务的理解产生分歧。 注:审计人员对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和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的考虑应当贯穿审计业务的全过程。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有助于审计人员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及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帮助审计人员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恰当分

8、工和指导监督,并复核其工作,有助于协调其他审计人员和专家的工作。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计划审计工作,利用其经验和见解,以提高计划过程的效率和效果。计划审计工作包括针对审计业务制定的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一、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审计人员应当为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 审计范围 审计人员应当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组成部分的分布等,以界定审计范围。 (二) 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 总体审计策略的

9、制定应当包括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包括提交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预期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要日期等。 (三) 审计方向 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四) 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总体审计策略应能恰当地反映审计人员考虑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的结果。 1、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

10、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 2、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括安排到重要存货存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复核范围,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算等;3、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包括是在期中审计阶段还是在关键的截止日期调配资源等;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包括预期何时召开项目组预备会和总结会,预期项目负责人和经理如何进行复核,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等。二、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具体审计

11、计划的内容: 1、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3、审计人员针对审计业务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审计人员会将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并编制一份完整的审计计划,从而提高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复核效率。三、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计划审计工作并非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由于未预期事项、条件的变化或在实施审计程序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等原因,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过程中对总体审计策略

12、和具体审计计划作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四、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人员应当就对项目组成员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复核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制订计划。 五、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 审计人员应当记录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包括在审计工作过程中作出的任何重大更改。 审计人员对计划审计工作记录的形式和范围,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重要性、具体审计业务的情况以及对其他审计工作记录的范围等事项。 六、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审计人员可以就计划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进行沟通。 当就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中的内容与治理层、管理层进行沟通时,审计人员应当保持职业谨慎,以防止由于具体审计程序

13、易于被管理层或治理层所预见而损害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虽然审计人员可以就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某些内容与治理层和管理层沟通,但是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仍然是审计人员的责任。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审计人员就自身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责任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进行的沟通,必须是直接的沟通,但并不要求一定采取书面沟通的形式。 七、首次接受委托的补充考虑首次接受审计委托包括接受新客户而建立客户关系和承接现有客户(因对其提供了其他服务)的审计业务委托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尤其是接受新客户的情况下,审计人员通常缺乏用以评估与客户及业务承接相关的风险的前期审计经验,因而可能需要扩展

14、初步业务活动。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当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概念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重要性水平可视为财务报表中的错报能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临界点”,超过该“临界点” ,这种错报就应被看作“重要

15、的”。 1、重要性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来确定的。2、重要性的确定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3、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4、重要性是一个相对概念。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及对审计程序的影响(一)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一般来说4 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 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也存在反向的关系。一般而言,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二)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

16、序的影响审计人员对重要性及其与审计风险关系的考虑贯穿于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审计人员都要应用重要性及其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从而对审计程序产生影响。 重要性水平偏高或偏低均对审计人员不利,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一) 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二) 对重要性的考虑审计人员应当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考虑重要性。重要性的数量即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的金额大小而言的。确定

17、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作的决策,是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 对于重要性的确定,除了考虑错报的数额外,还要考虑错报的性质。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 四、两个层次重要性的确定从重要性的数量方面,审计人员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一)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1、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选择基准和计算方法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采用固定比率法。固定比率法,即在选定判断基准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计算方法固定比率:净利润 510资产总额 051净资产的 1营业收入 0

18、51 变动比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金额就较小,一般根据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两者较大一项确定一个变动比率。在实务中,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都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如总资产、净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审计人员通常会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审计人员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审计人员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地选择百分比,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 2、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根据不同的基准可能会计算出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如果同一期间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19、水平不同,审计人员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应当根据期中财务报表或上年度财务报表,进行推算或做必要修正,得出年末财务报表数据,并据此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由于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由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信息汇集加工而成,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以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将重要性水平分配至交易及账户余额层的各个项目中。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它是在不导致

20、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1、分配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考虑项目本身在报表中所占的金额比重,因为比重越大,相对来说其中可能发生的差错就越多。 (2)应当以既能保证审计工作实施的效果,又能合理降低审计成本的原则为指导。 对于重要性的分配做出合理的判断,审计人员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 (2)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3) 审计费用的高低。在保证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对那些审查容易的项目少分配一些重要性额度,而

21、对那些余额大、审查难度大的账户,适当多分配一些重要性额度。 注意:在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时,要注意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的总和不能超过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一般是以资产负债表项目为基础的。举例假设某公司的总资产构成如表所示,审计人员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资产总额的1,为140万元,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为140万元。现审计人员按这一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资产账户,如表所示。重要性水平的分配 单位:万元项目金额甲方案乙方案现金70072.8应收账款21002125.2存货42004270固定资产70007042总计14000

22、140140甲方案是按1进行同比例分配的。一般来说,这种分配方法存在较大的缺陷,审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修正。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故分配较高的重要性水平,以节省审计成本,如乙方案。 五、对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调整在审计执行阶段,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审计人员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审计人员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 审计人员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1、如有可能,通过

23、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2、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六、评价错报的影响 (一)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 1、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1)对事实的错报 这类错报产生于被审计单位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错误,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或故意舞弊行为。 (2)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 这类错报产生于两种情况:一是管理层和审计人员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 例如,由于包含在财务报表中的管理层做出的估计值超出了审计人员确定的一个合理范围,导致出现判断差异。二是管理层

24、和审计人员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由于审计人员认为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造成错报,管理层却认为选用会计政策适当,导致出现判断差异。2、推断误差 是审计人员对不能明确、具体地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 也包括两类。(1)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例如,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 000万元,审计人员抽查l0样本发现金额有100万元的高估,高估部分为账面金额的20。据此审计人员推断总体的错报金额为400万元,那么上述l00万元就是已识别的具体错报,其余300万元即推断误差。 (2)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例如,审计人员根据客户的预算资料及行业趋

25、势等要素,对客户年度销售费用独立做出估计,并与客户账面金额比较,发现两者间有50的差异;考虑到估计的精确性有限,审计人员根据经验认为l0的差异通常是可接受的,而剩余40的差异需要有合理解释并取得佐证性证据;假定审计人员对其中10的差异无法得到合理解释或不能取得佐证,则该部分差异金额即为推断误差。 (二)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的影响 即评估在审计过程中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否重大。审计人员在评估未更正错报是否重大时,不仅需要考虑每项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单独影响,而且需要考虑所有错报对财务报表的累积影响及其形成原因。 (三) 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

26、汇总数超过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即当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为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考虑采用两种措施:一是扩大审计程序范围,以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二是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以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财务报表,或扩大审计程序范围后,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仍超过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四)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接近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由于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

27、,审计人员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以降低审计风险。 (五)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审计人员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总结:审计重要性中的两个1.运用重要性的两个目的: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2.运用重要性的两个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评价其结果时。3.确定重要性水平两方面考虑:金额、性质4.确定重要性的两个层面:会计报表层次、账户和交易层次。5.评价重要性的两方面:超过、接近第四节 审 计 风 险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

28、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应当足够低,以使审计人员能够合理保证所审计财务报表不含有重大错报。 1、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2、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过程3、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二、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一)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变形为: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即: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之间存在着

29、反比关系。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应扩大审计范围,以便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审计人员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治理层形同虚设而不能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等;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经济萧条、企业所在行业处于衰退期。 审计人员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措施包括:考虑审计项目组承担重要责任的人员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是否需要专家介入

30、;考虑给予业务助理人员适当程度的监督指导;考虑是否存在导致审计人员怀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事项或情况。2、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应当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某些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其认定重大错报风险较高。例如,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某项产品陈旧,进而导致存货易于发生高估错报(计价认定);对高价值的、易转移的存货缺乏实物安全控制,可能导致存货的存在性认定出错;会计计量过程受重大计量不确定性影响,可能导致相关项目的准确性认定出错。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

31、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某些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其认定,固有风险较高。例如,复杂的计算比简单计算更可能出错;受重大计量不确定性影响的会计估计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较大。产生经营风险的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固有风险,比如,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某项产品陈旧,进而导致存货易于发生高估错报(计价认定)。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还可能与多个甚至所有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列报有关,进而影响多个认定的固有风险。这些因素包括维持经营的流动资金匮乏、被审计单位处于夕阳行业等。控制风险是指某项认定发生了重大错报,无论该错报单

32、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而该错报没有被企业的内部控制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取决于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某种程序的控制风险始终存在。(二)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人员执行的实质性程序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由于审计人员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三)审计风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审计风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从审计风险模型可以看

33、到,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即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假设针对某一认定,审计人员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设定为5,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后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25,则根据这一模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为20 在既定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下,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与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成正向关系。一般而言,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越高,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的水平就越高;反之,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越低,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的水平就越低。课堂练习1:甲乙注册会计师对x公

34、司06年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其未经审计的有关报表项目金额如下;资产总额18亿、净资产8.8亿、营业收入24亿、净利润2.412亿。1.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比值分别为0.5,1.0.5和5.请代甲乙计算确定x公司06年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3.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的关系。X公司06年报表层次审计重要性资产总额18亿0.5900万净资产8.8亿1880万营业收入24亿0.51200万净利润2.412亿51206万答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是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35、。答3: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是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课堂练习2:XYZ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委托ABC会计师事务审计其2003年度会计报表,2004年3月28日审计工作结束。XYZ公司的总资产为8000万元,总负债为5600万元,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项目负责人李豪将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定为总资产的0.5%或利润总额的5%。审计中,存在以下事项: XYZ公司为X公司向银行借款10万元提供担保。2003年10月,X公司因经营严重亏损,进行破产清算,无力偿还已到期的该笔银行借款,贷款银行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XYZ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