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_第1页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_第2页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_第3页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_第4页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12 / NUMPAGES12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一)(霍国庆 王能元)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呈现出企业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出信息化的共性。我国企业信息化有哪些特征?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课题组(以下简称本课题组)从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调查并详细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机构、信息结构重组、信息成本、业务流程重组以与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希望能为我国企业CIO提供有用的决策数据与理论参考。1 样本企业基本信息 本次问卷调查(见附件一)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共获得有效问卷27份。以下是样本企业

2、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属性与企业规模。表1样本企业的属性单位属性样本分布比例(%)国有企业1555.6民营企业725.9合资企业43.7外资企业114.8合计27100表2样本企业的规模规模样本分布比例(%)5000人以上622.21000-5000人725.9500-1000人829.6100-500人518.5100人以下13.72信息化规划根据本课题组的问卷分析结果(见附件二),24家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包含信息战略规划,占样本总数的88.9;20家企业制定了专门的信息化规划,占样本总数的74;被调查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容则主要包括信息化目标、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化愿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战略

3、、信息化预算、知识管理、信息化组织和信息化环境等(见图1)。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步入战略管理阶段,多数企业已经确立了信息战略意识,但从信息化规划的容来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规划还远不成熟,应付的思维还比较严重。图1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容3信息机构为了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响应不同信息部门的要求,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多陆续建立了一系列信息组织,诸如隶属于董事会的战略咨询委员会和行业政策研究室、隶属于企业总部的战略规划部门(或企划部门)和竞争情报部门、隶属于宣传部门的信息传播组织、隶属于R&D部门的技术图书馆和科技情报室、隶属于办公室的文书/记录管理部门、隶

4、属于工会组织的工会图书馆、隶属于人事部门的档案馆、隶属于总部或单独建制的IT中心和(或)电子商务部门以与隶属于各类分支机构、事业部、子公司乃至基层企业的信息组织等。这些信息组织没有能够像财务系统那样统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信息功能系统,它们分属企业的不同部门,为了赢得企业决策层的关注和认可并进而寻求生存与发展,彼此之间常常围绕资源配置和权利地位等敏感问题展开竞争,其结果不仅使冗余和重复建设愈演愈烈,而且也严重滞后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本课题组就企业信息部门的设置问题进行了调查,表1是调查结果(详见附件二)。表1 接受调查企业信息部门分布图信息组织类型样本分布比例(%)信息化领导小组1763.0信息

5、中心1659.3网络中心1452.3档案馆725.9信息化办公室622.2科技情报室518.5技术图书馆518.5报刊编辑部518.5工会图书馆414.8IT中心414.8电子商务部门311.1信息安全部门311.1电视台27.4战略规划部门27.4广播站13.7数据库部门13.7信息化领导小组1763.0表1是被调查企业认可的信息部门的分布情况,具体分析如下:(1)设置最普遍的信息组织是与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组织,包括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这些信息部门可以说主要是IT应用和网络发展的产物,而由于理解和称谓不同,信息化办公室、IT中心、电子商务部门、信息安全部门和数据库部门

6、也可归入这一类信息组织,这是主流信息组织;(2)传统的信息组织基本上呈没落的趋势,包括档案馆、科技情报室、科技图书馆和工会图书馆等,而且随着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信息部门还存在被整合到第一类信息部门中的可能性;(3)信息传播类信息组织包括电视台、广播站和报刊编辑部等的发展也不容乐观,这类组织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曾盛极一时,目前也存在被整合的可能。4信息结构重组结合信息结构重组的调查结果(见图2)进行分析,不同性质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信息结构问题:(1)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信息部门设置较多,如扬子石化公司设置有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档案馆、电视台和报刊编辑部等信

7、息部门;仪征化纤公司设置有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技术图书馆、科技情报室、档案馆和电视台信息部门。这些国有企业还没有把战略规划部门等算作信息部门,由于这些信息部门的同时存在,这些企业在重组信息部门时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要大得多,认为无法统一现有信息部门的多是国有企业(调查结果显示,15家国有企业中有4家企业认为无法统一现有的信息部门);(2)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信息部门相对数量少且结构简单,如新软件公司的信息部门包括战略规划部门、网络中心、数据库部门和报刊编辑部,唯一接受调查的阿尔卡特中国投资公司的信息部门包括网络中心、IT中心和信息安全部门,其他一些民营企业更是只有一个信息中心,

8、显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信息部门大都是近年来信息化过程中派生出来的,具有很高的同质性和兼容性,容易实现统一管理或者本身就是统一的信息结构的组成部分;(3)合资企业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多数合资企业的信息结构也比较简单(如金龙联合汽车工业公司只有信息中心一个信息部门),但一些前身是国有企业的合资企业则设置有较多的信息部门(如酯酸纤维公司的信息部门包括信息化领导小组、网络中心和档案馆),为此,合资企业在重组信息结构时的难度也有较大区别。图2 企业现有信息部门实现整合的可能性企业信息结构主要包括汇报关系、控制结构和工作结构等容。根据调查结果,企业部的很多信息部门彼此互不相关,各自隶属于不同的系统,因此

9、其控制结构是分散的。由于各自隶属于不同的系统,信息部门之间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因此其工作结构也是不连续的和离散的。至于企业的信息汇报关系,本课题组专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33.3的企业信息部门直接向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工作,25.9的企业信息部门直接向信息主管汇报工作,22.2的企业信息部门直接向总裁汇报工作,3.7的企业信息部门分别直接向财务主管或总工程师汇报工作,14.8的企业信息部门直接向常务副总或厂长助理等汇报工作。也就是说,有55.5的企业信息部门直接向企业最高决策层汇报工作或者说归最高管理层直接领导,还有25.9的企业信息部门直接向信息主管(这些信息主管大多是

10、企业决策层的成员)汇报工作,这些数据说明国企业信息化得到了企业高层的高度重视,这是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有利条件之一。若结合企业性质进行分析,则国有企业信息部门向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的比例较高,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向总裁与信息主管汇报的比例较高。不同性质企业汇报结构的差异对于信息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有一定的影响: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一个集体,虽然多数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但由于责任分散,在实际的信息化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影响;企业总裁或专著信息主管则不同,他们直接介入企业信息化战略实践中,效率高且效果更好。图3 企业的信息汇报关系图4 我国CIO的汇报结构1999年,本课题组霍国庆、小山与I

11、T经理世界杂志社合作进行的一次CIO调查中也涉与企业信息组织的汇报问题,在回收的103份有效问卷中,36.9%的接受调查的IT中心主任或者说准CIO们声称向总裁汇报,25.2%向常务副总汇报,18.4%向总工汇报,2%向财务主管汇报,12.6%向其他主管汇报(见图4)(霍国庆、小山,1999) HYPERLINK :/ /docs/ l _ftn1 o 1。比较图3和图4,可以发现,这4年间企业信息汇报结构变化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信息化领导小组而不是单个主管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决策力量,这表明企业信息化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2)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信息主管,

12、这表明信息部门的地位有所提高;(3)向常务副总和总工程师汇报的企业数量大幅减少,这表明企业信息部门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部门,信息化战略已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企业信息化是通过信息化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重新定义企业业务围的过程,信息化战略不只是职能战略,在更多的企业中,信息战略属于公司级战略。由于信息战略与信息结构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现存的信息结构必然会影响乃至阻碍信息战略的实施,为此,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需要弄清现有的信息结构并根据既定的信息战略重组信息结构,需要处理好涉与信息结构重组的方方面面的关系。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二)(霍国庆 王能元)5信息成本本课题组在综述有关专家和企业

13、信息成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信息成本分类体系,即把信息成本分为信息商品成本、信息技术成本、交易信息成本和管理信息成本,这也是一种理论分类。为了检验新的信息成本结构是否为企业所认可,本课题组在访问调查时设计了一个相关问题,对主要信息成本进行分解和归类:(1)信息商品成本,包括研究与开发、书报杂志、档案管理、电视制作与播放、广播制作、咨询服务费用、信息搜寻、复印 、数据库购买、申请或购买专利等;(2)信息技术和设备成本,包括软件购买、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设计、运行和维护、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广播电视设备、通信设备、复印机等设备、信息耗材、数据处理、信息安全费用;(3)交易信息成本,包

14、括市场调查、通信费用、广告、顾客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公共关系开支等;(4)管理信息成本,包括战略规划、宣传策划费用、文件印发、会议、培训、统计、审计、专职信息人员费用等。当然,此处的信息成本分类只是一种实用的便于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简略分类,本身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譬如软件购买属于信息商品成本还是信息技术成本、通信费用是否包括部通信成本、合同管理是否属于外部交易信息成本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澄清。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企业认同的信息成本结构以信息技术成本为主体,广泛涉与信息商品成本、交易信息成本和管理信息成本,但对后3类信息成本认同度不高(见表2)(详见附件二),企业信息成本的现实

15、结构也是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表2 企业认同的信息成本类型与其分布信息成本的类型样本分布比例(%)信息成本的类型样本分布信息系统开发2385.2战略规划6软件购买2281.5会议6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2074.1广告6数据库购买1866.7档案管理6通信设备1866.7供应商管理5设计1659.3申请或购买专利4信息耗材1659.3合同管理4专职信息人员费用1659.3文件印发4运行和维护1659.3复印 4信息安全费用1555.6复印机等设备4各种信息技术设备1244.4统计4数据处理1244.4顾客管理4研究与开发1140.7公共关系开支4市场调查1037.0审计4通信费用103

16、7.0宣传策划费用3培训933.3电视制作与播放2咨询服务费用829.6广播制作2书报杂志725.9广播电视设备2信息搜寻725.9结合本课题组的信息成本分类进行分析,被调查企业认同的信息成本如下:(1)信息技术和设备成本的认同度最高,包括信息系统开发、软件购买、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通信设备、设计、信息耗材、运行和维护、信息安全费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数据处理等都排在企业最认同的信息成本的最前列,认同度均接近或超过了50,在该类信息成本中,广播电视设备和复印机设备等非IT设备的认同度很低,这说明目前企业信息化的重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类成本在整体信息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2)信息商品成

17、本的认同度没有本课题组设想的那么高,但加权平均后在企业认同的信息成本中排在第二位,其中数据库购买、研究与开发、咨询服务费用、书报杂志、信息搜寻、档案管理等信息成本子项的认同度均在20以上,申请或购买专利、复印 、电视制作与播放、广播制作等的认同度介于7.415之间。信息商品成本更多地属于更直接的信息资源成本,但认同度却不高,这说明企业信息化还没有发展到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在本类信息成本中,“数据库购买”的认同度最高,这一方面说明信息资源数字化管理是当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另一方面本课题组没有区分“数据库软件”和“数据库”本身,可能一部分企业认同的是“数据库软件”;值得指出的是,有40强的企业认

18、同“研究与开发成本”是信息成本,这反映了我国企业由传统的工业企业向知识技术含量更高的现代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技术需求的增长态势;此外,“咨询服务费用”的认同度接近30,这说明我国一部分企业已经接受了信息资源服务外包的价值观。(3)交易信息成本和管理信息成本的认同度差不多,在本类成本中,市场调查和通信费用的认同度均为37,广告、供应商管理、顾客管理与合同管理的认同度在1522之间,公共关系开支的认同度则为“零”。联系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由于我国大多数行业身处卖方市场,市场研究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市场调查、广告与相关的通信费用认同度较高不足为奇;然而“公共关系开支”竟没有一家企业认为

19、是信息成本有些出乎意外,这类开支在“重关系”的我国市场环境中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能被调查企业认为吃饭送礼是一种“业务费”吧!(4)管理信息成本的总体认同度并不高,其子项的认同度排序依次为专职信息人员费用(59.3)、培训(33.3)、战略规划(22.2)、会议(22.2)、文件印发(14.8)、统计(14.8)、审计(14.8)、宣传策划费用(11.1)。在本类成本中,“专职信息人员费用”的认同度之所以较高,原因可能在于较多企业认为“专职信息人员”就是“IT部门工作人员”;而战略规划、培训、会议等典型信息成本的认同度比较低则说明这些活动在企业中的真正价值和作用没有被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识,流

20、于形式的情况较多,其中的“宣传策划费用”认同度之低是一个佐证。图5 企业信息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本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还涉与信息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问题(见图5)(详见附件二)。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信息成本的比例大体与被调查企业的情况相符合,信息成本较高的企业多数属于IT企业或高技术企业,而信息成本较低的企业大多属于生产制造型企业。但必须指出的是,图中的信息成本是“被调查企业所理解的信息成本的总和”而不是本课题组所归纳的所有信息成本的总和。根据本课题组在与一些企业进行交流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当前很多企业特别是已开始信息化的企业,由于大量购买信息技术设备和相关咨询服务,信息成本呈上升态势,这种态势只

21、有在企业信息化进入成熟阶段后才会趋平和下降。6业务流程重组联系企业信息化进行理解,业务流程重组是一种主动变革过程,它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顾客需要为导向,对企业业务活动与相关流程进行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性的变革。在企业信息化实践中,业务流程重组常常是ERP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必要和重要步骤。图6(详见附件二)是本课题组调查的结果,有13家企业在实施ERP之前进行了业务流程重组,有13家企业未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各占48。单纯从比例来看,在启动ERP之前实施和未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企业各占半壁江山,似乎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考虑到业务流程重组的高风险,很多企业常常望而却步,这组数据就很有意

22、义了高达近50被调查企业选择了这条通往成功的不归之路,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强力推进信息化的决心和信心。图6 被调查企业的BPR与ERP实施通常认为,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重要原因和动机包括:(1)企业面临着出局的危险而又没有可替代的途径,只能从它所从事的商业活动与支持这些活动的信息系统的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途径;(2)竞争力量和商业环境的变化要求一个企业重新思考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系统的运作方式;(3)企业期望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建立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裴金林,1998) HYPERLINK :/ /docs/ l _ftn2 o 2。也就是说,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主要出于

23、战略动机,由于出现了战略危机或为了战略目的而实施业务流程重组。但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我国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动机似乎较多地停留在改进和提高业务绩效层面(见图7)(详见附件二)。在本课题组调查的企业中,有65的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是为了提高效率、快速响应顾客需求、降低成本和实现增值等业务绩效目标,30的企业是为了增强核心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适应新技术的要求等战略目的。这组数据说明我国企业对业务流程重组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可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对于业务流程重组的高风险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因而倾向于选择替代性的“业务流程改进”方案,而这些认识问题和心理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业务流程重组以与ERP的

24、最终效果,是当前业务流程重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图7 被调查企业实施BPR的目的企业信息化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和塑造新的业务流程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本身是承载着人类智能的技术,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前需要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这样才能达到根本改变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的目的。为此,业务流程重组就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前奏,无论企业计划实施的是MIS、MRP、ERP、SCM、CRM等各类企业信息系统,还是建设Intranet、Extranet、Internet或发展电子商务,都需要先期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可以说,业务流程重组是扬弃业务流程中固化的传统管理思想并注入适应

25、信息化管理的新的管理思想的过程,这必然会带来蜕化的痛苦,但若进行得顺利,又会使企业脱胎换骨并实现跨越式发展。7企业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专家出于追求理论完美的在冲动总是会根据企业机体的在统一性构想一个完整的ERP体系结构,企业信息系统供应商为了吸引各方面的顾客也总是乐于设计和倡导一个完全解决方案,但对于各类企业而言,他们的需具体的和特殊的,他们一般都不太需要完全解决方案,也很少完全采纳专家学者的方案,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也是一个卓越的企业需要填补的差距。我国企业由于起点较低,而且信息化的基础也比较差,实际实施的ERP系统与理论的ERP系统之间的差距也就更大,本课题组所进行的调查(见图8)

26、(详见附件二)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图8 企业信息系统的模块构成图8是本课题组所调查的27个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模块分布图,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功能模块主要是财务管理(85.2)、办公自动化(81.5)和人力资源管理(66.7),其次是生产控制(48.2)、库存管理(44.4)、订单管理(40.7)、质量管理(37.0)、安全管理(37.0)、销售管理(33.3)和物流管理(33.3),再次是顾客管理(29.6)、市场营销(25.9)、顾客服务(25.9)、服务管理(25.9)、供应商管理(18.5)、知识管理(18.5)、研发管理(14.8)、环境管理(11.1)和战略管理(3.7)。信息

27、系统模块是信息系统包括ERP系统的子系统和构成要素,单纯就图8中的信息系统模块分布或构成而言,我国的企业信息系统基本上停留在MIS阶段,这些信息系统实现的主要是企业职能管理的程序化或自动化,而涉与企业宏观环境管理的顾客管理、供应商管理、环境管理以与涉与企业转型的研发管理、知识管理等模块在我国企业中实施应用的都比较少,至于支持企业决策的战略管理模块更是接近于零。信息系统专家所提倡的ERP系统始于战略规划、是为战略服务的,而ERP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的ERP系统整合了顾客和供应商资源并设计了支持企业创新的跨越式应用解决方案,其战略高度和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大大高于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实践。可以说,这种理论与

28、实践的差距就是一种潜在的“后发优势”,关键是如何利用这种潜在优势,把这种潜在优势转化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从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来看,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在利用这些优势方面做得还不够。本课题组也调查了企业部网和外部网的目标用户(见图9)(详见附件二),试图通过这些目标用户的构成更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系统的现状,因为企业的目标顾客与企业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容是相关的甚至是一一对应的。(a)(b)图9 企业部网和企业外部网的目标顾客如图9(a)所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企业部网的目标顾客主要是为各级管理者(88.9)、一般工作人员(85.2)和决策者(74.1)服务的,只有很少企业的部网向合作伙伴、渠道商、

29、供应商、顾客和政府主管部门开放,联系前述信息系统的模块分布,可以认为,企业的部网主要也不是为企业决策者特别是企业战略决策者服务的。企业外部网则主要是为顾客和潜在顾客、公众、合作伙伴、供应商和潜在供应商、投资商、渠道商和政府主管部门服务的,面向社会即社区、股民和研究者的功能很弱,其实从图9(b)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真正拥有外部网的企业大约也不会超过50。我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基本上处于ERP实施的第一阶段即部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建设阶段,真正实现供应链整合和战略整合的企业较少。本课题组还从决策者能够实时获取信息资源类型的角度对企业信息系统构成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结果(见图10)(详见附件二),决策者能够通过企业信息系统和网络实时获取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成本(70.4)、收入(70.4)、利润(66.7)和销售额(63.0),其次是工资、奖金与津贴(44.4)、市场占有率(40.7)、生产率(29.6)、人力资源储备与利用(22.2)和产品系列(18.5)等;至于顾客满意度、顾客需求变化、竞争对手的战略动向、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