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教学理念 2_第1页
全新教学理念 2_第2页
全新教学理念 2_第3页
全新教学理念 2_第4页
全新教学理念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 途径与方法 英语教育中出现的 五个问题一,基础英语教育的问题对英语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的认识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评测问题教学研究问题怎样理解语言?怎样理解语言?问题1:对英语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的认识怎样理解语言?Language as system(well-organized, systematism)Language as discourse(meaning potential)Language as ideology(meaning in the service of power)语言的功能交流的工具认知的工具文化的载体 知识: 语言知识 技能: 听 说 读 写 能力

2、: 知识+技能=能力 素质 : 学文化 启心智 爱生命 多维的 立体的 综合的 外语教育的目标 问题二: 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 Structural,notional-functional, task-based, skill-based, content-based, process, procedural syllabus现行教材均围绕实用话题,语言功能,结构和任务设计 If I Were a Boy AgainIf I were a boy again, I would like look on the cheerful side. Life is very much like a mir

3、ror: if you smile upon it, it smiles back upon you; but if you frown and look doubtful on it, you will get a similar look in return. Inner sunshine warms not only the heart of the owner, but of all that come in contact with it. “Who shuts love out, in turn shall be shut out from love.” If I were a b

4、oy again, I would school myself to say no more often. I might write pages on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very early in life to gain that point where a young boy can stand erect, and decline doing an unworthy act because it is unworthy. If I were a boy again, instead of trying hard to be happy, as if

5、that were the sole purpose of life, I would still try harder to make others happy.If I were a boy again, I would practice perseverance more often, and never give up a thing because it was difficult or inconvenient. If we want light, we must conquer darkness. Perseverance can sometimes equal genius i

6、n its results.” Therere only two creatures,” says a proverb, “who can surmount the Pyramids the eagle and the snail.” If I were a boy again, I would school myself into a habit of attention; I would let nothing come between me and the subject in hand. I would remember that a good skater never tries t

7、o skate in two directions at once. The habit of attention becomes a part of our life, if we begin early enough. I often hear grown-up people say,” I could not fix my attention on the sermon or book, although I wished to do so, and the reason is the habit was not formed in youth.” 什么样的教材才合用? 有趣:符合学生身

8、心特点 有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理: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问题3:教学方法问题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language-centered methods) 记单词 背句型 抠语法 练技能 扼杀的学生的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心智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和任务教学模式: (learner-centred methods) 以适应国外生活为目的,不符合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目标照搬国外二语或双语教学方法:缺乏从整体上把儿童发展与语言发展统筹安排在一起。现行教材学习内容与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需求严重脱节 许国璋:“这些东西都是改写又改写,有句无文,有文无情的东西,篇篇都能背的出,也还是没有学到外语。”“中

9、小学加在一起11年,主要的学习活动都是短篇对话和课文,其乏味单调可知。也难怪许多学生学外语倒了胃口。” 简言之,扫盲英语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特点 : 理性化 技术化讲 析 练 查对; 再讲 再练 再核对 以“理”代“悟” 问题四:评测问题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学中的应试行为和倾向及其严重。大量的时间被荒废在所谓所谓的训练题上: 题从何来? 目的何在? 效果如何? 考什么?衡水中学某高中女生,从高一到高三高三做了大量卷子,摞起来有2.41米考什么?测试方式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语言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韩宝成教授小结认识问题:片面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强调交际和应用,陷入实用主义陷阱

10、。 操作问题: 训练机械,讲究深解,题海战术。重分析,轻感唔;重理解,轻积累。 教师“厌教”学生“厌学”问题五:教学研究问题 教学研究多停留在“如何教”(课该怎么上)的层面上,过多关注教法和教的过程,与国际上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研 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许国璋: 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要教怎样做人,是英语教育: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在中学时,英文列入正式课程,在我两年半的初中阶段,英文课是怎样进行的,我已经忘记了。我只记得课本是泰西五十轶事、天方夜谭、莎士乐府本事(tales from shakes

11、peare),wanshington irving的拊掌录(sketen book),好像还念过macaulay的文章。初中毕业后,因为是春季始业,又在原中学念了半年高中。在这半年中,英文教员是郑又桥先生,他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听口音,他是南方人,英文水平很高,发音很好,教学也很努力。他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学生的英文作文,他不按原文来修改,而是在开头处画一个前括弧,在结尾处画一个后括弧,说明整篇文章作废,他自己重新写一篇文章,这样,学生得不到多少东西,而他自己则非常辛苦,改一本卷子,恐怕要费很多时间,别人觉得很怪,此不疲. 他边用英语说明,学生不甚懂得,仅以模仿为乐。虽是初中,已没有选课,

12、我在初二初三选了应用文、心理学、人生哲学、宗教概论等。不脱课,不缺考,总能及格。英文,一周六节,只有朗读,听写,拼写,不讲课文,不讲语法,更无语法分析。读物,西方民间故事,一百多页之书,一学期五六十页。平时好玩,叫背,迳说背不出,便坐下,师也不甚责。不久寒假,老师说,春季开学罚你连背十页,佯应,心想到时再说。寒假在家,睡在母亲房里,一日早醒,不敢惊动,出书试读,第一页完全不懂,看到页底,原来还有注释,再读,得其半,至第二页,始得大意,低声读下去,渐足以发。如是五日,不觉已读了二十多页。倦极而睡,正熟,母亲推醒,以为我梦魇,不知我在梦中背书。开学,老师问:十页之约记否?我起立大声背书,一口气即是

13、五页,师说够了。读书自觉进行,总有收获,前提是老师不逼不催。然当时并不明白这一点。 高二,有,英美文学入门一课,吴县吴献书先生所教。先生重整段朗读,启发学生欣赏文章内容,一星期三节课,读一名篇,学生循其法而学之,亦不甚苦。书的最后有一长篇,三十页,一万二千字。时在冬季,室内坐着脚冻,走动取暖,取长篇朗读,第一遍约五小时,以后稍快,最终亦不少于三小时,三四遍以后,易懂之段即时读时背,这可以说是我的文学入门。这年大考只有一道题,“重述该撒本事”。我答得很详细,句子也比较顺 。 句法也有变化,只觉得无心造句,句子自成。犹忆吴献改,或携归自改,翌日发还。作文,两周一次,隔周批毕。改的不多而批语极详,学

14、子尤为得益。先生积长期经验,随时指出学生易错常错于未错之际,学得轻松而愉快,学一年已知拼错自加改正,到高二级,已知句子之通与不通。 吴师教英语,重阅读,尤重朗读背诵。盖朗读好坏,可知理解之深浅,朗读而能背诵,即是活用之根本。今之教英语,今日教一句,明日即希望学生活用,夫学生接触语言尚不过一言半语,难怪造出之句形似英文而实为中文也。吴师视急于求成为教学之愚妄。犹忆在初三级时,师教分词短语与关系从句,前后不过30分钟,各举三四例,曰:“今日教此二种句法,不必急于用它,以后多看多读,自然就会。”自兹,多看多读遂成我的读书座右铭。 迟到未选此课。自订一份读之,颇感其难。循吴师多看。 此文系许国璋教授为

15、(东吴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刊)撰写的专稿。吕淑湘老先生说: 念书的方法“过目成诵的人不是没有,只是普通人办不了。至于有人念三五遍就熟,有人念十遍八遍还不熟,那一半是各人的天分,一半是念的得法不得法。念书要熟,必须能一面设身处地的想,嘴里念到kick这个字,不妨提起脚来踢一下,念到catch这个字不妨伸出手来抓一把,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您不妨设想自己就是那瑟缩街头的苦孩子;读丑小鸭的时候,您也该想象自己就是那蹒跚学步的丑东西。这种读法,用英语说,这就叫read dramatically,能这样读书,自然容易读熟。这种戏剧化的读书法,本是人人都有的的天然趋势,因为咱们学习母语的时候,声音和笑貌

16、是分不开的。学外国语,尤其是在偏重从书本上学的时候,尤其是在习惯于先读字音,后讲字义的汉字教学法的中国学生,就难免会养成相反的习惯: 眼前过去一串字,嘴里跟着发一串音,心里却是寂然不动假如你问他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他就得打头去重看一遍,这样念书,别说不容易念熟,就是念熟了,跟和尚念经道士念咒有何分别?咱们务必要革除这种念咒式读书法,采取戏剧式的念书法。”以上案例说明他们早年均以地道的英语材料作为学习材料,学习材料十分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学习方式是“整体输入,整体盘活,整体输出”。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什么样的材料,学生就吸收什么样的英语。学原汁原味的英语,吸收的是鲜活地道的英语。只有高质量大输入,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而我们现行的中小学教材大部分是information texts,且说明性材料居多。后果: 许国璋: 中小学十几年,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百十篇从几十字到几百字的对话或课文,操练一些四会五会的技术,束缚了孩子们的至于发展,忽视了心智健全成长,我们对不起他们。孩子们长大了,突然发现他们“缺钙”“哑巴思维”英语教育成为英语培训的诟病。 目标:人的教育: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 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