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行业知识)_第1页
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行业知识)_第2页
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行业知识)_第3页
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行业知识)_第4页
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行业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梗塞影像学诊断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王小寅 脑解剖影像学定位脑梗塞总论脑梗塞的CT表现脑梗塞的MR表现大脑-大脑外形-大脑内部结构 基底核-脑室系统小脑及脑干脑解剖影像学定位大脑外形五叶额叶(frontal lobe)顶叶(parietal lobe)枕叶(ocipital lobe)颞叶(temporal lobe)岛叶(insul)四裂沟 大脑纵裂(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区分左右大脑半球外侧裂(lateral sulcus):半球的下、外侧面,区分颞叶与额顶叶中央沟(central sulcus):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分额顶叶顶枕沟(par

2、iefoocipital sulcus):半球内侧面后部,区分顶枕大脑外形纵裂分左右大脑半球中央沟分额、顶叶外侧裂分颞叶与额顶叶顶枕沟分顶、枕叶大脑外形纵裂分左右大脑半球顶枕沟分顶、枕叶外侧裂分颞叶与额顶叶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中央沟分额、顶叶大脑内部结构基底核、丘脑位置: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内, 靠近脑底。基底核组成:组成尚有争论,通常认为由 尾状核(Caudate nucleus)豆状核(lenticular nucleus)屏状核(Claustrum)杏仁体(amygdaloid body)丘脑苍白球壳核大脑内部结构基底核脑室、池系统脑室、池脑室脑池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鞍上池侧裂池大脑大静脉

3、池枕大池室间孔导水管脑室系统室间孔导水管脑干和小脑小脑组成小脑半球小脑引部脑干组成:中脑脑桥延髓脑干和小脑脑动脉系统脑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脑动脉系统脑解剖影像学定位脑梗塞总论脑梗塞的CT表现脑梗塞的MR表现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由于血管阻塞、缺氧或营养缺乏,造成神经元、神经胶质及血管系统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占首位。脑梗塞病因 1、血管阻塞: 血栓性:动脉硬化 栓塞性:气体、脂肪栓、赘生物等 2、血液循环障碍:低血压,凝血状态脑梗塞病理分型 1、缺血性脑梗塞 2、

4、出血性脑梗塞 3、腔隙性脑梗塞总论脑解剖影像学定位脑梗塞总论脑梗塞的CT表现脑梗塞的MR表现缺血期:46h 缺血、细胞毒性水肿。 大体病理上无甚改变。 CT诊断容易漏诊坏死、吞噬期 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坏死,吞噬细胞浸润; 胶质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 12-24h,细胞坏死,但梗塞部分难以与正常脑质区分液化期(12m) 形成含液体的囊腔。脑梗塞与CT对应的病理分三期脑灰白质界限消失脑沟裂变浅、消失动脉致密征岛带征脑组织密度减低缺血性脑梗塞早期CT征像 灰白质分界不清 脑沟、脑裂变浅消失一、缺血期46h的CT表现24小时后 灰白质分界不清 脑沟、脑裂变浅消失一、缺血期46h的CT表现24小时后一、

5、缺血期46h的CT表现岛带征 岛叶密度减低并肿胀。 对大脑中动脉区梗塞,这是一个非常有提示意义但又很细微的早期征像(容易漏掉)。这个区域对脑缺血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它们远离侧枝循环。一、缺血期46h的CT表现 看一看, 你发现了什么? 岛叶的低密度影,这是一个非常细微的异常,提示梗塞的可能,但某些时候难以与老年人的白质病相鉴别,这时行CTA。动脉致密征 这是大脑中动脉的血栓或栓子所致。 左侧病例显示一个高密度的大脑中动脉。CTA显示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一、缺血期46h的CT表现脑组织密度减低6小时内CT发现低密度影,高度提示是不可逆的脑损伤。这代表着更广泛的梗塞范围,更严重的症状,不乐观的临床进

6、程,并且出血的风险更高。因此中风病人6小时内出现低密度影,意味着一个坏消息。一、缺血期46h的CT表现脑组织密度减低=不可逆脑损伤脑实质内边界较清晰的低密度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低密度区内部可不均匀多24h ,脑水肿加重,CT可显示(二)坏死、吞噬期的CT表现脑组织密度减低=不可逆脑损伤(二)坏死、吞噬期的CT表现(二)坏死、吞噬期的CT表现(二)坏死、吞噬期的CT表现 梗塞后2-7d (水肿高峰)病变区密度进一步减低,且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明显占位效应(二)坏死、吞噬期的CT表现 模糊效应(2-3w) (Fogging effect)大量吞噬细胞进入坏死、水肿区,加之毛细血管形成造成充血,且水

7、肿又趋于消失。梗塞灶密度增高,接近等密度,使病灶范围变得模糊不清。主要发生在脑灰质,亦可同时累计灰质和白质。(二)坏死、吞噬期的CT表现模糊效应12h24h2w3w(三)液化坏死期(12m)的CT表现软化灶:梗塞灶坏死液化,密度逐渐减低,最后与CSF相等。 脑萎缩出血性脑梗塞的CT表现在低密度缺血区内,出现高密度出血灶。发生率3-5%。出血机理: 血管壁破裂 血管再通 出血通常在CT上显示得更清楚,但MRI梯度回波序列也可以显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概念: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腔隙直径:5-15mm,大于10mm为巨腔隙。好发于:基底节、内囊、丘脑和脑桥。脑梗塞

8、增强扫描的CT表现2、3-1m强化,2-3w发生率最高脑回样、点线样、团片状、环行强化机理:血脑屏障破坏;新生血管及基本血流量增加。脑解剖影像学定位脑梗塞总论脑梗塞的CT表现脑梗塞的MR表现信号改变 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 T2WI和FLAIR上表现为高信号常规序列中的T2WI和FLAIR上高信号就类 似于CT中的低密度。形态改变、增强扫描与CT相似。脑梗塞的MR弥散加权成像(DWI)原理Tissue Sample A 自由弥散水 = 图象黑 Tissue Sample B弥散受限制的水= 图象亮DWI可敏感显示细胞内外水运动的弥散梯度DWI图自由运动的水越多 = 图象越黑 DWI图受限制的

9、水越多图象越亮(细胞毒性水肿)DWI理论上30分钟即可做出诊断,是诊断脑梗塞最敏感的序列神经系统成像看一看,发现了什么非常细微的异常,左侧额叶肿胀,与对侧相比脑沟变浅。DWI非常清楚的显示了梗塞的部位所以DWI序列又称为中风序列根据发病时间脑梗塞分为:分期时间病理超急性期6小时以内细胞毒性水肿,大体病理上无甚改变。急性期672小时神经元细胞坏死,脱髓鞘;BBB破坏,血管源性水肿,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期3天10天水肿和占位效应开始消退;坏死组织开始吸收,吞噬细胞增多。慢性期10天以后坏死组织逐渐被液化和清除,最终只留下囊腔,周围是胶质瘢痕;局部脑皮质萎缩。脑梗死的超急性期超急性期脑梗死这一概念是

10、在一些溶栓治疗开发成功,认为起病36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不良作用最小之后才产生。这一阶段位于梗死核心周围的所谓半影区(penumbra)内的缺血组织还有机会得到挽救。发病后一小时行MR扫描,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图像是正常的DWI序列上显示一个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广泛的弥散受阻,基底节同时受累脑梗死(1小时):超急性期T2WIT1WIDWI脑梗死(6小时)超急性期常规MRI:信号未见明显异常.病变区脑回增厚、脑沟变窄,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起始段以远血管流空消失。相当于CT的动脉致 密征T1WIT2WI脑梗死(6小时)超急性期病变区脑回增厚、脑沟变窄.DWI:明亮高信号.T2WI FLAIR脑梗死(

11、18小时)急性期常规MRI:信号出现异常。T1WIT2WI脑梗死(18小时)急性期MRA:右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左颈内动脉及椎基动脉系统供血。T2WIFLAIR脑梗死(18小时)急性期常规MRI(T1WI及T2WI)及DWI信号均出现异常,提示:此阶段细胞毒性水肿与血管源性水肿并存。DWI:明亮高信号脑梗死(72小时)亚急性期常规MRI: 信号异常,中线略有偏移MRA:右侧大脑中 动脉主干闭塞T1WIT2WIT2WIFLAIR脑梗死(72小时)亚急性期?DWI高信号持续多久DWI: 明亮高信号。DWI在30分钟后就表现为阳性,并且在7天后变得最亮DWI在三、四周内都表现为阳性脑梗死(25天)慢性期对比急性期外院MRIT1WIT2WI脑梗死(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