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课件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7岳麓版必修_第1页
2012高一历史课件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7岳麓版必修_第2页
2012高一历史课件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7岳麓版必修_第3页
2012高一历史课件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7岳麓版必修_第4页
2012高一历史课件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7岳麓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课程标准 内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解读:基本能力层次,要求掌握西汉王国问题及其解决、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明内阁、清军机处等内容。能力提升层次,要求明确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大矛盾及其斗争。一、汉唐宋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西汉问题探究:西汉王国问题为何会出现?又是如何解决的?(1)地方割据“七国之乱”原因: a.根本: b.直接:汉初郡国并行,中央和封国矛盾激化汉景帝削藩概况(经过):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六国发动叛乱,后被平定。七国之乱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

2、争汉初郡、国并行制 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王国问题的危害 随着汉初的恢复和发展,王国权力日益膨胀,割据一方,中央和地方矛盾开始激化。王国问题的由来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七国之乱贾谊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 汉书贾谊传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七国之乱周亚夫 汉景帝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三个月后平定“七国之乱”

3、。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 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实行“推恩令”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他强化皇权,使汉朝出现大一统的局面。(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 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力量; 建立“中朝”; 设刺史监察地方。 结果: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2、(北)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阅读材料及课本相关内容: 赵匡胤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

4、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请回答: 材料中赵匡胤所述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赵普对赵匡胤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切中要害?赵匡胤是怎样采纳赵普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答案提示: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导致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 切中要害。认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找到了唐末以来政权频繁更替和割据分裂局面的主要原因。削弱限制朝臣和地方节度使的行政权力、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

5、部由中央掌控;主要将领的兵权和精锐部队收归中央,由皇帝掌握。2、(北)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原因: (2)目的: 唐“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赵匡胤发动兵变夺权建国的经历; 北宋建立后,全国处于军事割据局面。解决地方割据问题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直接)(根本)(3)措施:“兵”收精兵 (内容: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作用: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权”削实权 (内容: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钱”制钱谷 (内容:地方财赋运往中央。作用: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

6、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4)影响(评价): 进步性: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局限性: 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3、认识: 手段:通过打击诸侯王实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结果:中央处于绝对上风,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二、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1、明朝:(1)废除丞相制度阅读课本P.16方框思考题,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提示:朱元璋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导致了秦朝的短命而亡;汉唐虽有贤相,但专权乱政的小人居多;明朝废丞相,以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

7、天下事务,各衙门之间相互牵制,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答案:不同意,朱元璋的看法不合理。秦朝亡于暴政,根本上并非由于丞相的设置;汉唐盛世的出现是因为统治者重用人才,特别是一些贤明宰相起了重要作用;小人专权乱政的现象存在,根本上并非由于丞相制度的存在,而源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1、明朝:(1)废除丞相制度 原因:明初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 废除: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 影响: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皇帝宝座(2)设立内阁 原因: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设立过程: 明太祖

8、时: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内侍机构。) 明成祖时:设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此后阁臣权力越来越大,有“票拟”权。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右上图:军机处内景右下图:军机处的位置清初沿用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大事务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有些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更改。思考:面对这样的旧有的机构设置,如果你是当朝皇帝,你怎么改变这种局面?2、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 (1)原因: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 雍正时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 思考:和以往的丞相等职

9、务相比,军机处有什么新特点? (2)职权及地位: 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 积极: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 消极: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 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一省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三、对唐宋以来政治制度变化的总体评价(认识) 1、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特点。 2、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虽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却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1.中国古代,职掌和权力分工明确的中央中枢机

10、构的确立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宋代中枢权力体系中,掌管财政的是( ) A.尚书省 B.中书门下 C.枢密院 D.三司 3.明代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清除权臣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彻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中枢权力体系 BDC巩固练习4.为了削弱相权,唐太宗、宋太祖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A.增加宰相的名额 B.废除宰相 C.分割宰相的权力 D.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中枢决策5.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皇权在与相权进行的较量中最终获胜是在( ) A.建立中朝后 B.“杯酒释兵权”后 C.裁撤中书省后 D.设立

11、军机处后CC6.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 )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A. B. C. D.7.下列中央权力体系出现时间先后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军机处六部 三省六部 三公诸卿 内阁六部A. B. C. D.CD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12、,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大祖语材料中各朝统治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区别?统治者态度的转变,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课本解析与探究(1)材料一、二反映了汉唐时,皇帝出自维护统治的需要而依靠丞相。材料三反映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大体解决后,为维护皇权的核心地位,防止他人分权而摈弃丞相。(2)态度本质上无区别,都是为了维护皇帝一姓的天下。(3)影响:皇帝的权威成为维系社会统一稳定的精神力量,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结果导致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课本自我测评 1.导致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原因是什么?七国之乱诸侯王国势力膨胀和反叛中央五代十国混战地方藩镇割据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