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1.gif)
![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2.gif)
![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3.gif)
![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4.gif)
![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8b64dfe091b44a2fd558452479f64ec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这是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第1篇一.教学设想在学习中庸之道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并没有学习过选读这本教材前面十三篇课文,所以学生相对地对儒家思想内涵明确的掌握还很少。因此,在讲授这一课时,就更难让学生从儒家思想本身来拔高总结“中庸”这一词语的内涵了。首先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宗旨:帮助学生解读时的深入浅出,学生认识的由浅入深、由古到今。并以此定下教学目标:认识中庸,运用中庸;学会一种解读文化内涵的基本思维方式下定义。选读前言中明确指出:“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
2、统文化的能力。”我认为“培养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言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课文内容,二是前言中所说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二.教学环节根据第一章注释得出一个定义:中庸是儒家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根据第三、五、六章内容完善这个定义:中庸是儒家根据义和礼做事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根据第五章内容再次完善这个定义:中庸是儒家根据义和礼,做事折中、适当、不走极端从而达到和谐(或者达到“使人们各安其分、以保持社会安定”的状态)的处世原则。这三次定义,不仅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交流中认识了中庸的内涵,为学生理解陌生词语提
3、供了思考方向,也培养了学习语文或者说认识陌生事物的思维能力。而且我还在区分“过”、“不及”、“中庸”这三个概念的时候引用了拿来主义中对“大宅子”不同态度和做法的事例进行分析。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关这三个概念的事例不太典型,要不就是偏激或者有些分散。教研组里的同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们提示我荷塘月色中情感的抒发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适度的,“大跃进”的做法是过分,但是不及的例子很难找到。由此,我翻了一下教材就找到了拿来主义里的这一段。对于同一所“大宅子”,徘徊不敢走进门的是“不及”,放一把火烧光和接受一切的是“过”,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的做法则是“中庸”。第二个环节是区分中庸者和好好先生。首先认识什么
4、样的人是好好先生,探讨他的本质,再进行比较,显而易见,二者是对立的。这个环节相对比较简单。第三个环节是运用中庸。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是提高个人精神品质,更是要将其合理地用于现代社会。中庸一词在整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那么孔子是怎样运用这一思想的?“民鲜久矣”“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三.教学效果本次课堂用三个环节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多次朗读中完成了“文言”学习任务,并相对全面、辩证地认识了中庸这个有着深刻内涵的概念,实现了对“文化”这一层面的解读。三次定义,也是一个叠章反复的结构,逐步加强了学生对中庸的理解,也实现了对学生如何解读陌生词语的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让学生把握了一种解读文化
5、概念的方法。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探究“是什么”,更在于培养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要让学生能够主动质疑,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确立了对学生知识解读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知识迁移对于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拿来主义中的事例非常形象生动,而且这是学生熟悉的,迁移使用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词语。在教报任安书时,文中有“古者富贵而名磨灭”句,我就让学生从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找到与之同义的句子,即五人墓碑记里的“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还
6、把报任安书与指南录后序渔父中的对于生和死的选择等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知识的迁移能够让学生形成课文内容或课内外内容的互释的意识,这对解读陌生文本有极大的益处。四.教学不足对于这一篇课文,还需要至少一节课进行考证,把细节部分再深入细致地做一番研究,比如后世儒学大家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这本书中的解读等。把论语中其他内容以这一思想解读,才能使学生印象更深刻,理解更充分。相信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再去研读选读中其他篇目时就能站在一个思想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这是对比较陌生的课文的解读,课堂教学形式相对简单。而且中庸这个词语比较高深,在课堂上我也没有进行更多的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锻炼。网上就有贵州师范大学张将的硕
7、士论文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比较研究,诸如此类的文章很多。约翰逊兄弟认为,教师“不能只是把学生放在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要合作”,这样的话,学生可能会盲目地、无序地“参与”,甚至会由于害怕出错而出现尴尬的“独角戏”。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是有研究价值的,也要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度。对于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这方面,我做得不是很好。我觉得还有一些讨论可能是不必要的,比如“那么你能说说现代哪些方面能够运用中庸,或者已经在用了?在之前一轮教学选读的时候,我把沂水春风和人教版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两个题目提出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比较分析二者哪个更好,通过学生们的讨论辩论,结
8、论是“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比较平实,“沂水春风”文学色彩增强,更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课文主题,各有各的优点。这种讨论可能才有意义。语文课堂教学要活泼,更要在活泼中实现思维能力的训练。授之以渔,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第2篇翻开自己的随笔,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
9、,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
10、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
11、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高二选修中庸
12、节选翻译第3篇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
13、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高二选修中庸节选翻译第4篇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
14、是不易。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真空绝热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 制药原料采购合同范本
- 做商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制冷机电安装合同
- 保洁用品转让合同范例
- ktv设备售后合同范本
- 借条可以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型节能中央空调采购安装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养殖水管销售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股东合同范本
- GB/T 26189.2-2024工作场所照明第2部分:室外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照明要求
- 七上 U2 过关单 (答案版)
- 2024年贵银金融租赁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英语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新编)第一单元教案
- GB/T 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 GB 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六章-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课件
- 植物工厂,设计方案(精华)
- 贷款新人电销话术表
- 音箱可靠性测试规范
- 数据结构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