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B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
2、心却有点诚惶诚恐。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被问及迟到原因,他郑重其事地辩称自己睡了懒觉。B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C他甚至歇斯底里骂孩子,神经质抱住老婆哭鼻子。D“中国梦”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应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巴巴地等待小鸟孵出来。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
3、么天衣无缝。C不可理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告罄 妖娆 大拇指 恪尽职守 挺而走险B博弈 惘然 渡假村 黎民百姓 面面相觑C筹划 睿智 黄梁梦 物是人非 再接再励D狡黠 星辰 里程碑 无与伦比 断章取义5根据课文和要求,默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今日听君歌一曲,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身向榆关那畔行,_。(纳兰性德长相思)_,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送东阳马生序中“_。”一句表达了
4、作者勤奋读书,借书阅读,得以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李商隐无题中原指对爱情忠贞,现在用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是“_,_。”6苏菲的世界和格列佛游记二选一。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做什么除了(_)A替国王递送信件B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C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D参加战斗摧毁敌人下列不属于苏菲的世界中的句子是(_)A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B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C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D这个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能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二、阅读7(
5、一)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各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卑鄙: (2)彰: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遂许先帝以驱驰。(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3选段中,诸葛亮为北定中原在军事上做了哪些准备工作?8古文阅读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7、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问今是何世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
8、驰C不复出焉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设酒杀鸡作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处处志之 吾妻之美我者B武陵人捕鱼为业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C乃不知有汉 乃石性坚重D欣然规往 烨然若神人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B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
9、源人。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9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
10、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注过:过人之处。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非宁静无以致远(_)(2)非学无以广才(_)(3)年与时驰(_)(4)师大奇之(_)(5)衡夜思昼诵(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
11、躁到不能治性。(2)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学习与志向关系的理解。4下面对两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从反面阐述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C许衡从小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现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D许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不为所动,不食道旁无主之梨体现他自律、自爱的良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修养
12、。10爸爸的小画夏商标题用“父亲的小画”还是“爸爸的小画”,我踌躇许久。“父亲”这个词威仪,有距离感。“爸爸”这个词亲切,有灶火气。可这个中等身材的男人,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绝大多数时间扮演的是“父亲”的角色。年轻时的父亲曾是一名沿海海员,当时来说,海员收入还算比较高,可因为要赡养家人,大部分给了祖母,造房子时东拼西凑借了1700块钱,父母还了整整8年。在当时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隐疾。妹妹出生后,父亲的工作调到油轮上,给过往的船只加油。那是父亲最风光的岁月,他有个头衔叫“驾长”,听上去跟舰长差不多。其实算不上官。他是祖先律条遗留下来的那个“父亲”,一个倍要面子的“父亲”,严酷得
13、不近人情。家里经济情况好转一些后,做两三只小菜来一瓶特加饭是他最愜意的“小落胃辰光”,这时他的面部表情是放松的,取下了“父亲”的外壳,成了和蔼的爸爸。就像我小时候,他结束几个月的航行,回到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祖母家把我接回浦东。我们从南码头过江,上岸不远处有个小饭馆,他永远点老三样:一碟锅贴、一盆炒猪肝、一盆勾了芡的素什锦,叫一瓶啤酒,给我叫一瓶橘子水。面对面坐着,这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父子时光。这样的时光,直到他晚年才逐渐重温。记忆的闪回就是如此,“父亲”的面具下,会不时呈现出一个深藏不露的“爸爸”。后来他得了一场大病,确诊的时候,我绷不住哭了。所幸手术很成功。为了空气质量好一些,父母把房子从
14、浦东置换到松江。两年前的一天,爸爸有点 ( min tin)地拿出一本塑料夹,全是他临摹的画。用钢笔画的,可以看出铅笔勾的草稿,有些是黑白素描,有些上了色。他说是瞎画的,临的。他把“临的”两个字说得很轻,好像有点心虚。我不吭声。拿出手机拍了一些,发到微信朋友图。他看到微信朋友围里的点赞和留言,笑了。我看着他,像看一个苍老的男孩。爸爸似乎完全成了一个健康人,每天在小区里健走,腰杆笔直,步伐轻快。他买了很多中医推拿之类的保健书,比如用指肚梳头500次,用搓热的掌心按摩眼眶500次,还有打肚子多少次,摩擦手臂大腿多少次,他练得乐此不疲。看他气色一天天好起来,也为他高兴。运动之余,他更勤奋地画画,也确
15、实越画越好。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古稀之年通过自学能画成这样,他是有天分的,如果年轻时就开始画,应该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画家。虽是临摹画册里的作品,线条和用笔却是流畅的,他笔下那些晚清的小商小贩很是传神,他画的小动物,很是惟妙惟肖,他临写的清明上河图,细节也是精准的。大病初愈后的他越来越和颜悦色,“爸爸”的时间超过了“父亲”。这让我感受到他的乐观。从开刀到如今,转眼八年过去了,家里早已不再把他当病人看待,他红光满面,声音洪亮,比大多数老人看起来更健康,无论是体态上,还是精神生活上。可病魔还是来了,病痛再次席卷了他。他却手臂一挥,我不怕,我不管它,我活我的。我说:“我给你做个小型画展吧,等你以后画
16、了原创,再搞个大型画展。”他拒绝了,觉得临摹的拿不出手。我拍拍他的肩膀,谁说临的不能开画展?我们就是自娱自乐一下呗!我当起了策展人,联系场馆,遴选画作,定制画框看上去有模有样的。这不是一个画家的画展,这是一个热爱生命的老人的画展,这是爸爸的画展。-选文有删改1根据第段中的拼音,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_2在不同的阶段,爸爸的表现以及我对他的感受是不同的:年轻时的他,其表现是“倍要面子”,让我感受到他的“严酷”;家里经济好转一些后的他,其表现是“_”,让我感受到他的“_”;大病初愈后的他,其表现是“_”,让我感受到他的“_”。3第、段写的内容都与“爸爸的小画”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A写出
17、一个具有“威仪”感的父亲形象,表明我“踌躇”不能定下本文题目的原因。B写出一个具有“威仪”感的父亲形象,但更表现出作者对有“亲切”感爸爸的渴望。C既写出我爸爸的“威仪”又写出其“亲切”,为下文我对爸爸情感的变化做了铺垫。D既写出我爸爸的“威仪”又写出其“亲切”,为下文爸爸对我的感情变化做了铺垫。4从文末两段内容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写作意图?5第段画线部分中,用“苍老”形容“男孩”是有矛盾的。请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照相的故事许震回想上个世纪70年代,我姑姑的一双儿女都会照相,一个在陈集公社开照相馆,一个在高集公社开门市。那时候,能开照相馆的可不是等闲之辈。相片在
18、当时是个稀罕物,能照个全家福的绝对是小康人家。表哥表姐到我家走亲戚的时候,常常带着照相机,借看望我父母的机会,顺便给姥娘门上的亲朋好友照个相。红布一蒙,黑里透红,站好别动,一分钟就成。表哥表姐把自己的头盖在红布里,调好照相机,然后再把头从红布里抽出来,右手扬起,左手握住气棒一类的东西,说道:“往这里看!靠左一点,向右一点,收住下巴,抬抬头,笑一笑!”随着“滋”的一声响,人像定格,照片就照好了。我家不算大的院子仿佛成了集市,村里的男男女女常常在这个时候到我家串门,有照相的,有看照相的,有蹭茶水吃瓜子的,也有不少借机相亲的。我父母拿出瓜子、糖果和茶水招待他们,他们喝着茶水,嗑着瓜子,聊着天,有说有
19、笑。母亲从里帘屋内进进出出,一会儿去端糖果,一会儿去倒水。平时脾气暴躁的父亲见谁几乎都要打招呼,给人家敬烟,让人家进屋喝茶水或者嗑瓜子,跟人家说中午或者晚上别走了,有现成的肴盅,坐下来一起喝酒。这些来的村人,有的摆摆手,说一声:“大爷爷,您快去忙吧,我们照个相就走!”家里所有供村人享用的糖果和瓜子,包括烟酒,都是平时我父母从自己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自己不吃不喝,也不让我们这些儿女们吃喝。母亲私下对父亲说:“你和孩子对这些烟呀酒呀糖果瓜子呀,连个牙印都没有沾过,省了一年的东西都让这些串门子的和外甥外甥女吃了,我心疼得很呀!”父亲却说:“咱家四五个跟牛犊子一样的男孩子眼看着一个个长起来了,有人能进
20、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福气。”能给儿子个个讨上媳妇,是我父母最大的心愿。可在1979年,我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老人家至死也没有看到儿子个个找到媳妇,更没有与后来都有老婆孩子的儿子们照上一张全家福。因为对照相有着神圣和美好的记忆,我军校一毕业,就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款傻瓜相机。拿到相机,我如获至宝,轻易不敢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从箱子底里翻出来,一遍又一遍地把玩。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后来,认识妻子后,我才买了第一盒胶卷,正式把这款傻瓜相机挎在肩上,记录起我的生活。它几乎成了我外出时形影不离的朋友,在“咔嚓咔嚓”声中,记录了妻子与我从相识、相知到相恋,再到结婚生子的一个个美妙的瞬间。
21、在这款相机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有一张照片令我印象最深刻,它是拍摄于山东聊城环城湖上的一张生活照。1998年的春夏之交,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这个上午,妻子没有班,我向单位领导请了假,带上两岁的儿子和七旬的母亲去环城湖上过周末。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我在船头划船,母亲和儿子坐在船中,妻子在船尾注视着他们。船在我的操纵下,时而急驶,时而缓游。母亲的面容慈祥,儿子的样子可爱,妻子挽起长长的秀发,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下船时,妻子立在一旁,母亲探着头、拉着儿子的手正要离船,得空的我连忙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在我看来,照片上的船仿佛是我和妻子组成的小家,母亲照看着我的儿子,而我经常漂泊在船的外面,生活在部队这座
22、大熔炉里。自此之后,或许受了我的影响,妻子也爱上照相这一行,从我那台傻瓜相机开始,到2006年的数码相机,再到后来的手机照相,妻子走到哪里拍到哪里,生活在哪里拍到哪里。2018年3月,我与妻子认识二十五周年那天,我帮她换了一台内存128GB的华为手机。妻子高兴地说:“这么大的内存够我用两年的了!”世事沧桑,时代变迁。照相的故事,见证着不同的时代,记录着不同的人生,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永运的向往和追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照相的故事”?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平时脾气暴躁的父亲见谁几乎都要打招呼,给人家敬烟,让人家进屋喝茶水或者嗑瓜子,跟人家说中午或者
23、晚上别走了,有现成的肴点,坐下来一起喝酒。(2)母亲的面容慈祥,儿子的样子可爱,妻子挽起长长的秀发,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我”的父母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三、应用12综合性学习。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今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请你围绕主题为这次活动补充宣传标语。上联:好读书趁青春年少 下联:_下面这幅图是世界读书日的一幅宣传画,请你说说看后的感悟。423世界读书日 关注世界读书日我的感悟:_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24、。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_同学们针对现代社会“读
25、文”与“读图”的利与弊展开讨论,邀请你参加并发表观点。 甲: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图形更形象,信息量大。乙:中学生还是以读文为主,把大量的时间耗在读图上,将造成阅读水平低下。我说: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目一:站成一棵树,让自己由枯萎变得茁壮;站成一棵树,让小草在树下寻到一片阴凉;站成一棵树,给身旁的老树一只可以依靠的臂膀请以“站成一棵树”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成长的路上,我们总是要面临选择。“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挑战。请以“ 是一种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26、,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沧海桑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望文生义,使用错误。故答案为D。2、A【解析】A项成语使用不恰当。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结合下文的“辩称”分析,此词运用语境错误。应改为“煞有介事”。3、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成语的正确使用。解答此类题目,要先正确理解其意义,不能望文生义,再次要注意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习惯,还有一定
27、要结合具体语境。如本题中,C项“不可理喻”“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形容人不讲常理。常误用为不能理解或是做的事情不可思议,无法轻易理解”的意思,所以用在这儿不当。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D【解析】D没有错别字。A挺而走险一铤而走险。B渡假村一度假村。C.再接再励一再接再厉。5、(1)暂凭杯酒长精神 (2)仍怜故乡水 (3)夜深千帐灯 (4)莫说相公痴 (5)余因得遍观群书 (6)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
28、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暂”“帐”“痴”“蜡”等字词的书写。6、(1)C (2)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1)这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根据名著原文可知,作为条件,他必须替国王递送信件,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参加战斗摧毁敌人。而没有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故选C。(2)“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出自泰戈尔的 飞鸟集。故选B。二、阅读7、1(1)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彰:表明、显扬2(1)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
29、。3平定南方的叛乱;储备武器装备。【解析】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彰”,表明、显扬。2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遂”于是;“驱驰”,奔走效劳;“攘除”,铲除。3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今南
30、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知。做好了“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准备。【点睛】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
31、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32、。8、1D2D3(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与狗叫的声音。(2)其他的人又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4D5表达作者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解析】1考查文言文词汇一词多义。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妙。B. 问今是何世:判断动词;由是感激:因此。C. 不复出焉“外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D:都解释为:食物。所以选D。2考查文言文虚词。A. 处处志之 :标记。 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做。C. 乃不知有汉:竟然。乃
33、石性坚重:是。D:的样子。所以选D。3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与狗叫的声音。闻:听到。(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他的人又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延:邀请。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意思是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渔人。所以选D。5考查对文本的理解。结合写作背景: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34、的时代。所以,陶渊明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从安居乐业的社会,表现了作者向往和平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点睛】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
35、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它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
36、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
37、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9、1 (1)到达,实现 (2)增加才干 (3)增长 (4)以为奇,认为奇特,感到奇特 (5)白天诵读 2(1)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2)(老师)于是辞别离去,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3人有志向才能更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甲文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都证明了这一点;乙文中许衡不只为中科举而读书。4C【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
38、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奇”是意动用法“以为奇”;“驰”是古今异义词,这里是“增长”的意思。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淫慢(放纵懒散)、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冒险急躁)、治性(陶冶性情)”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遂(于是)、去(离开)
39、、如是(像这样)”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甲文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乙文中许衡“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的不只为中科举而读书。可以看出:人有志才能更好专心学习。“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据此理解阐述学习与志向关系作答即可。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依据“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可知,C项中的“就表现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的理解是错
40、误的,属于过度解读文章。故答案为C。【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
41、、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第!”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惊奇)。每次教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
42、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许衡曾经在大热天走路,非常口渴,路旁有一棵梨树,很多人都争着摘树上的梨子来吃,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梨树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子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子,摘取下来吃是不行的。”又有人说:“这棵梨树是没有树主的.”许衡说:“梨树没有主,难道我们心中也没有主吗?”10、1 腼腆 2 放松 和蔼(温暖) 和颜悦色 乐观 3 C 4 23. 最末两段,写出了我对爸爸的画展的重视,强调了画展主人的特殊性,表达了我对爸爸的理解、尊敬,并且为他骄傲 5 爸爸年级大了,且得过大病,所
43、以是“苍老”的;爸爸“临画”心虚,看到朋友圈里的点赞又开心,表现出既不自信又希望被表扬的“孩子”般的心理。看似矛盾的表达,生动表现出爸爸外表和内心之间的反差。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书写汉字时,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腼腆:min tin,指害羞,不自然。2试题分析: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文章第2段写父亲年轻时,是一个“一个倍要面子的父亲,严酷得不近人情”的人;第3段写家里经济情况好转一些后,“这时他的面部表情是
44、放松的,取下了父亲的外壳,成了和蔼的爸爸”;文章第11段写大病初愈后的他,“大病初愈后的他越来越和颜悦色,爸爸的时间超过了父亲。这让我感受到他的乐观”。根据这些语句可填写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句段的表达作用。文章第2、3段叙写青壮年时期的父亲给我留有的印象既有“威严”的一面,也有“和蔼”的一面。这样安排既为下文叙写大病后的父亲和“我”对父亲态度的变化做了铺垫。据此,选项C的理解是正确的。故答案为C。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写“我”为父亲策划画展的事,从内容上来看,突出了画展的特殊性,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尊重和热爱;从
45、结构上看,与文章的题目和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据此理解作答。5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和词语的理解。这类问题多数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形成的。从文章内容来看,爸爸年纪大了,又得过大病,看上去显得“苍老”这是指外在的形象特点;而爸爸“临画”时的心虚,看到朋友圈里的点赞又开心,表现出既不自信又希望被表扬的“孩子”般的心理。这是从父亲的心理的角度来说的。通过父亲的外表和内心之间的反差,表现了父亲在生活上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说,这两个词语是不矛盾的。【点睛】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如果是特殊的结尾
46、形式,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或思考。11、1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表哥表姐到“我”家走亲戚时照相的故事。1998年的春夏之交,我们一家到环城湖划船照相的故事。2(1)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热情好客和善良大方的性格,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2)运用外貌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家人游湖、照相时其乐融融的幸福情景,表达了“我”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好处是事件由开头到结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思路清晰。4“我”的父母是善良、节俭热情、好客的人。“家里所有供村人享用的糖果和瓜子.包括烟酒,都是平时我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自己不吃不喝,
47、也不让我们这些儿女吃喝。”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母的善良和节俭;从给村人端茶敬烟、发糖果,留村人吃饭等内容可以看出父母的热情好客。5文章最后-段篇未点题,突出中心,文章通过记叙照相的故事”,写出了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生,歌颂了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美好幸福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永远的向往和追求。【解析】1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如前7个自然段是写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表哥表姐到“我”家走亲戚时照相的故事。而后3个自然段是写1998年的春夏之交,我们一家到环城湖划船
48、照相的故事。2赏析文句。可从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作答。(1)“给人家敬烟,让人家进屋喝茶水或者嗑瓜子”明显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了父亲热情好客和善良大方的性格,还要答出人物的心理活动。(2)“母亲的面容慈祥,儿子的样子可爱”为外貌描写,“妻子挽起长长的秀发,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为动作描写。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一家人游湖、照相时其乐融融的幸福情景外,还要答出人物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考查记叙的顺序和表达作用。抓住几个短句分析即可,如“回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1998年的春夏之交”等,即可推断出文章采用的是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就是顺叙。作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便于确定文章的中
49、心和格局,便于安排材料,写起来也比较顺手,眉目清楚,层次分明,情理谐调文章气势也易于贯通。4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家里所有供村人享用的糖果和瓜子.包括烟酒,都是平时我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自己不吃不喝,也不让我们这些儿女吃喝”等情节中可概括出“我”的父母是善良、节俭热情、好客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5题干要求答出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和开头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篇未点题
50、,突出中心的作用。一定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答出来。即歌颂了日益提高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憧憬之情。【点睛】顺叙也称正叙,叙事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常用的叙述方式。使事情叙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中心明确。三、应用12、【拟写标语】示例:读好书伴青年成长 【慧眼识真】示例:书犹如望远镜,读的书越多,就会看得越远。 【材料探究】示例: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 【口语交际】示例:我说:中学生应该把读文放在第一位,阅读文章,能让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放飞想象,陶冶情操。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上联:好读书对读好书,趁青春年少对伴青年成长。(2)本题要在理解漫画寓意的基础上,写出感悟。从漫画看,书籍卷成了望远镜的样子,寓意很明确,通过阅读,掌握了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的更多,看得更远。 (3)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讲比赛保安工作总结与观众控制计划
- 学期总结与新学期展望计划
- 教学成果展示与分享活动计划
- 增强员工满意度的实施方案计划
- 学校图书馆使用与推广计划
- 如何应对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计划
- 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厂转让协议书范文模板
- 试岗期七天试岗协议书范文
- 辽宁省大石桥市周家镇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苏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海尔智家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课件-第1章 民用航空法概述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 2024年秋)
- 2024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2024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绿连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大讯飞促销活动方案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西科技大学
- 高中选课走班选科建议-课件
- 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