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治疗骨性前牙开_第1页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治疗骨性前牙开_第2页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治疗骨性前牙开_第3页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治疗骨性前牙开_第4页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治疗骨性前牙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ttp:/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治疗骨性前牙开的临床寻,口腔医学院,摘 要:目的 评价应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后部牙齿槽矫治骨性前牙开 畸形的有效性。材料方法 本包括 12 例骨性开 畸形患者范围 14.327.2 岁,平均 18.7岁,均为 II 类骨面型。在上颌腭中缝和下颌磨牙间颊侧分别植入微钛钉种植体(直径 1.6毫米,长度上颌 9 毫米、下颌 7 毫米)。上颌设计横腭杆,下颌设计固定舌弓。微钛钉植入2,上颌在微钛钉和腭杆之间加力,下颌在微钛钉和主弓丝之间加力,每侧 150 克力。压低后部牙齿槽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的分析比较。结果 12例患者的开 畸形

2、均得到有效治疗,上下第一恒磨牙相对于腭平面、下颌平面分别压低 1.8、1.2 毫米,前牙区的覆 由治疗前的平均2.2 毫米增加至治疗后的 2.0 毫米,覆 平均改变 4.2 毫米。下颌平面角(MP/SN)显著性减小 2.3 度,说明下颌骨的逆时针旋转,面高造成显著性变化,平均减小 1.8 毫米。磨牙压低治疗后未见明显根吸收。 结论 应用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治疗骨性开 畸形,实现后部牙齿槽高度的绝对压低,为矫治开 畸形提供了一种省时高效、小、无需患者合作的治疗。:正畸支抗,微钛钉种植体支抗,骨性前牙开前牙开 畸形是一类矫治难度大、矫治结果易复发的垂直向骨性错 畸形,以后部牙齿槽过度发育

3、为主要特征1。由于缺乏合适的垂直向支抗,传统的控制后部牙齿槽高度的正畸方法,如口外力牵引、垂直牵引、主动或后牙 垫、MEAW 技术、直丝弓技术结合摇椅型方镍钛弓丝等,并不能实现后牙的真正压低。近些年来各种骨性支抗系统,如骨内种植体2,11、骨膜下种植体(Onplant)3、微钛钉4、微钛板种植体5等,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其中微型种植体用于垂直支抗控制有着的优势。应用微钛板种植体支抗治疗前牙开 畸形已有文献6,7,但其术式复杂,应用收到一定限制。相比较,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由于术式简单、应用灵活、可即刻加力,应用前景良好。应用微钛钉支抗治疗开 畸形目前尚未有系统,本通过应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

4、后部牙齿槽,治疗一组较为严重的骨性开 畸形,以论证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提供垂直支抗控制的能力。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包括 12 名骨性开 畸形患者,其中5 名,女性 7 名,范围 14.327.2岁(18.73.4)。患者选择符合以下标准:无或基本无生长潜力;长面型伴有前牙开 畸形,垂直骨型高角,矢状骨型 II 类;所有患者接受了前磨牙或磨牙的治疗;全身状况良好,无全身性疾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知情同意书”。本中的 11 名患者在牙列排齐,拔牙间隙关闭时仍存牙开 的情况下,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后部牙齿槽。仅有一例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病例,在间隙关闭之前应用微

5、钛钉支抗治疗。所有患者均使用 0.022”系统滑动直丝弓矫治器。上下弓丝更换至019X0.025”不锈钢方丝,上下颌使用横腭杆和固定舌弓,腭杆和舌弓离开组织面 5 毫米以-1-http:/上,腭杆近磨牙牙冠处焊接牵引钩。在上颌腭中缝相对应第一、第二磨牙之间处,和下颌第一、第二磨牙之间颊侧齿槽骨分别植入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直径 1.6 毫米,上颌长度 9毫米,下颌长度 7 毫米)。手术术式同相关8,9。微型种植体植入 2开始加力。上颌在微钛钉和腭杆牵引钩之间以镍钛螺旋弹簧加力,每侧磨牙加力 150 克力;下颌在微钛钉和磨牙或主弓丝间以链状皮圈加力,每侧 150 克力。(见典型病例附图)1.2方法

6、12 名患者在应用微钛钉种植体压低上下磨牙治疗开 阶段的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和曲面断层片。所有头影测量片由作者在不同的时间测量两次,并取均值。测量项目共 27 项,见图 1、2。本在测量该样本整个牙 面骨骼的治疗变化时,以前颅底平面(SN)顺时针旋转7 度为水平轴(TH),通过蝶鞍点(S)向水平轴作垂线为纵轴(TV)建立坐标系。为了更好的实现上下颌骨的,在测量种植体支抗压低上磨牙引起的上颌牙性变化时,以腭平面(PP)为水平轴,经过腭部钛钉种植体头部影像中点向 PP 平面作垂线 (Ypp轴)建立坐标系;测量种植体支抗压低下磨牙引起的下颌牙性变化时,以下颌平面(MP)为水平轴,经过下颌齿槽

7、骨同一枚钛钉种植体头部影像中点向 MP 平面作垂线 (Ymp 轴)建立坐标系。图 1. 角度测量项目:(1) SNA, (2) SNB, (3) ANB, (4) SN/MP, (5) SN/PP, (6) PP/MP, (7) UOP/SN, (8)Ar-Go-Me, (9) U1/SN, (10) L1/MP, (11) N-(15) A-TV, (16). 线距测量项目: (12) N-Me, (13) ANS-Me, (14) Gn-TH,(17) S-Go, (18) OB, (19) OJ.图 2. 牙性线距测量项目 (20) U1-PP,(21) U1-Ypp, (22) U6-

8、PP, (23) U6-Ypp, (24) L1-MP, (25) L1-Ymp, (26)L6-MP, (27) L6-Ymp.-2-http:/微钛钉支抗压低阶段治疗前后,所有头影测量项目测量值的差异,应用 SPSS 统计软件进行配对 T 检验分析。2. 结果分析本12 名骨性开 畸形患者,应用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压低后部牙齿槽,均得到良好的矫治,平均压低治疗时间 6.81.1 个月。压低治疗前后曲面断层片未发现显著性牙根吸收。12 名患者植入 36 枚种植体,其中 2 枚种植体松动失败,1 枚发生在上腭,在加力之前;1 枚发生在右下磨牙之间的齿槽骨部位,在加力使用 2 个月时。失败的两枚种植

9、体再次植入新的种植体后无松动。表 1、2 为本12 名患者应用微钛钉种植体压低磨牙治疗开 的骨性和牙性治疗变化以及配对 t 检验结果。从骨性测量来看,患者的 SNB 角、距有显著型增加,在 SNA 角无显著改变的情况下,ANB 角平均减小 1.8 度(P0.01)。下颌平面角(MP/SN、PP/MP)显著性减小,说面高和前下面高造成显著性变化,平均减小 1.8 毫米。明下颌骨的逆时针旋转,从而由于下颌的前上旋转,对于患者的侧面型也有显著改变,软组织面突角平均减小 1.9 度。从牙性测量来看,由于上下磨牙的显著性压低(U6-PP、L6-MP)和上下切牙的伸长(U1-PP、L1-MP),前牙覆 由

10、治疗前的平均-2.2 增加至治疗后平均 2.0,改变有极显著意义。 平面也表现为顺时针旋转,平均增加 4.4 度。虽然患者的上下切牙位置(U1-Ypp、L1-Ymp)无显著性变化,覆盖仍然表现为显著性减小。表 1 种植支抗压低磨牙治疗开 的骨性和软组织测量变化压低治疗前压低治疗后压低治疗前后差值P显著性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SNA SNB ANB MP/SN PP/SN PP/MPAr-Go-Me N-Me ANS-Me S-GoGn-THA-TV79.773.66.045.68.936.8131.8139.282.281.7128.762.548.40.95.82

11、.79.49.134.3130.8137.480.681.3127.862.650.9-0.31.6-1.8-2.30.2-2.5-1.0-1.8-1.6-0.4--0.91.01.40.1080.0000.0000.0000.2280.0000.0620.0000.0000.1840.0010.7480.0070.001NS* NS*

12、NS* NS* NS*N-a NS 差异无显著性; * P .01-3-http:/表 2 种植支抗压低磨牙治疗开的牙性测量变化压低治疗前压低治疗后压低治疗后前差值显著性 aP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OP/SN U1/SN L1/MP U1-PP L1-MP U6-PP L6-MPU1-Ypp U6-Ypp L1-Ymp L6-Ymp OBOJ20.1111.285.332.246.326.337.46.7-5.02.02.124.5106.283.933.547.624.536.232.94.

13、92.00.64.4-5.0--1.8-1.2-0.4-0.2-0.6-0.14.2-2.01.00.0000.0060.1630.0010.0000.0000.0000.0820.0790.0870.2200.0000.010* NS* NS NS NS NS*a NS indicates not significant; * P .05; * P .01附典型病例(图 37)16 岁患者,主诉前牙开咬合要求矫正

14、。患者表现为突面型、长面型、下颌后缩,伴有唇闭合功能不全。口内检查表现为除第二磨牙以外的广泛牙列开 ,前牙开 8.0 毫米,磨牙和尖牙关系偏 II 类关系。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大面积不良充填体。患者接受外科正畸治疗。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减数下颌第一磨牙,并应用微钛钉支抗压低上下颌后部齿槽。经过 7 个月的压低治疗,前牙建立 2.0 毫米覆 关系,下颌平面角减小 5.0 度,唇闭合功能良好。关闭下颌拔牙间隙并建立良好的 关系,固定矫正总疗程 15 个月。3.长期以来相比较矢状向支抗控制,更加缺乏简单有效的垂直向支抗控制。对于前牙开 畸形,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实现后部牙齿槽的真正压低。

15、治疗效果多以磨牙的直立和前牙的伸长来达到,这种治疗结果难以保证长期的稳定性。对于骨性开 畸形较严重的成年患者通过正颌手术来降低上颌骨后部高度,造成下颌骨的逆时针旋转,解决前牙开 和减小前面高,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手术的复杂性、风险大、费用高使不少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方案。微钛钉种植体支抗通过简单有效的骨性支抗,提供了一种治疗较复杂骨性开 畸形的全新方法。本中 12 名患者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平均经过 6.8 个月的治疗,上下第一恒磨牙相对于腭平面、下颌平面分别压低 1.8、1.2 毫米,实现了后部牙齿槽的绝对压低。应用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时,尽管没有使用前牙区垂直弹性牵引上下前牙在弓丝的

16、作用下产生一定程度的伸长运动,有利于开 的解除,上颌 平面也发生顺时针旋转。磨牙和前牙的共同运动作用,使得前牙区的覆 由治疗前的平均2.2 毫米增加至治疗后的2.0 毫米,覆 平均改变 4.2 毫米。上下磨牙的显著压低作用产生一定的骨性改变和软组织面型的变化。下颌骨发生向前向上的逆时针旋转,由此而产生患者前面高和前下面高的显著性减小。颏点位置前移使得患者的软组织面突角发生显著减小,有利于 II 类高角骨面型的改善。这种治疗结果和-4-http:/Erverdi7应用微钛板支抗治疗开 的结果一致。由于压低磨牙的作用点分别在上颌磨牙的腭侧和下颌磨牙的颊侧,为了防止上颌磨牙的舌倾和下颌磨牙的颊倾,除

17、了在牙列应用 0.019X0.025”的不锈钢方丝外,在上颌使用横腭杆、下颌使用舌弓也是非常必要的6,10。腭杆和舌弓离开组织面至少要在 5 毫米以上,以预留磨牙压低的空间。为了获得整个后牙段较好的压入, 每侧使用 150 克压低力,曲面断层片并未显示明显的根吸收现象。本显示应用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后部牙齿槽高度的压低,从而有效矫治较为严重的骨性开 畸形,尤其对于没有生长潜力的骨性 II 类开 的成年患者,治疗所引起的下颌骨逆时针旋转对患者的骨面型改善是非常有利的。这种治疗技术具有手术性小、疗程缩短、无需患者合作的明显优势。参考文献1.Buschang PH, Sey W, E

18、nglish JD. Ealy treatment of hyperdivergent open-bite malocclus. SeminOrthod 2002;8:130-140.2.Keles A, Erverdi N, Sezen S. Bodily distalization of molars wibsolute anchorage. Angle Orthod.2003;73:471-482.3.Block MS, Hoffman DR. A new device for absolute anchorage for orthodonics. Am J Orthod Dentofa

19、lOrthop 1995;107:251-8.4.Costa A, Raini M, Melsen B. Miniscrews as orthodontic anchorage: a preliminary report.J AdultOrthod Orthognath Surg 1998;13:201-9.5.Sugawara J, Daimaruya T, Umemori M, etal. Distal movement of mandibular molars in adult patients withthe skeletal anchorage system. Am J Orthod

20、 Dentofal Orthop. 2004;125:130-138.6.Umemori M, Sugawara J, Mitani H. Skeletal anchorage system for open-bite correction. Am J OrthodDentofal Orthop. 1999 ;115(6):166-74.7.Erverdi N, Keles A, Nanda R. The use of skeletal anchorage in open bite treatment: a cephalometricevaluation. Angle Orthod. 2004

21、;74:381-390.8.寻,. 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应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505-508.9.寻,.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压低切牙的初步应用.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4;11:29-32.10. Paik CH, Woo YJ, Boyd R. Treatment of an adult patient with vertical maxillary exs using miniscrewfixation. J Clin Orthod. 2003;37:423-428.11. Wehrbein H, Feifel H, Diedrich P. Palatal i

22、mplant anchorage reinforcement of prospective study. Am J Orthod Dentofal Orthop. 1999 ;116(6):678-86.terior teeth: A-5-http:/A Clinical Study of Miniscrew Anchorage in Skeletal Open Bite TreatmentXun Clei, Zeng Xianglong, Wang Xing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School of Stomatology, Peking University

23、AbstractThe pur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elf-drilling miniscrewObjectiveanchorage forruofterior dentoalvelor to correct open bite malocclu. MethodsThestudy comprised 12 patients win anterior open bite, whose ages ranged from 14.3 to 27.2 years,average 18.7 years. All the patients presented Class II skeletal pattern and exsiveterirowth.Self -drilling miniscrew implants were insertedo palatal middle line and the buccal alveolar bonebetn mandibular molars. Palatal and lingual arch were used respectively. 150g force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