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浣溪沙教案_第1页
晏殊浣溪沙教案_第2页
晏殊浣溪沙教案_第3页
晏殊浣溪沙教案_第4页
晏殊浣溪沙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晏殊浣溪沙教案这是晏殊浣溪沙教案,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晏殊浣溪沙教案第1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一、注释 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纱溪。有平韵、仄韵两体,均为双调四十二字,后用为词牌名。 “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已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香径:花园里的小路。二、作者介绍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是北宋前期

2、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三、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

3、徊起来。四、赏析1.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全诗思绪都围绕“_”字来抒写。“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_,暗含着_ _的悲叹。答案:词 词牌名 独 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 物是人非,时光不再2、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答案:夕阳 落花 归燕3、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 结合,浑然一体。答案:情景或景情。4、这首词中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案: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

4、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5、作者在词中主要表现了自己的哪些感受?这些感受又是借助什么来表现的?答案:表现了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等感受。这些感受是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等事物,并通过自己的观察表现出来的。6、你知道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吗?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答案: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但人事却和去年大不相同了。“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

5、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7、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前一句写伤春,表现了词人见景伤情的形象,后一句是伤别,用“似曾相识”的燕子,反衬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惋惜心情。这两句融合全篇,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这种伤别怀旧之情。在这两句中,词人用“来”与“去”对比,以燕子的“来”反衬时光与往事的“去”,增加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心情。这两句词通过景物描写,把词人的感情表现得很细腻、很生动,是

6、非常工整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答案: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9、仔细品味这首脸炙人口的小令,回答问题。(l)“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词人怀着喜悦、轻松的心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对酒听歌,但在边听边饮时,不期而然地触发了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于是产生一种岁月流逝、时光不再的感慨。(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所以成为名句,不仅在于自然天成地表现了眼前之景,而且给人一种哲理

7、性的启迪,你能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吗?答: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3)“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一个“独”字表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答:“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的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表现了主人公孤独惆怅的心情。晏殊浣溪沙教案第2篇一、 学习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二、 学法指导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

8、础上理解本词的大意,再通过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 预习内容1、根据前一节课中学过的有关词的知识,回答这首词从字数和结构上分类分别属于 和 。2、你对作者晏殊了解多少?他在写这首词时的境况和心情是怎样的?晏殊是 时期的词人,浣溪沙是词的 ,它选自 。3、学有潜力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下一部分中出现的问题。四、 课堂学习重点内容(1课时完成)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

9、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1)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2)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

10、时候回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6)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3、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词中关键词句所蕴涵的哲理和感情。(1)“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问题一:你知道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吗?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思路点拨: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但人事却和去年大不相同了。“夕阳

11、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2)问题二:怎样体会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从“花落去”到“燕归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感情?(思路点拨:“花落去”、“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有机组合,普通的花和燕就不普通了,而变为某种美好、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五、 作业布置和练习拓展回家作业:1、自己默写本词中需积累的名句 , 。源于此句沿用至今的成语是 。1、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

12、令,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历来人们对其内容的理解却很不一致,有的说是表现年华易逝的伤感,有的说是抒发故旧之情。你在学完本词后有怎样的感受和人生启迪?请用一段文字表达。2、想象一下,“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作者在独自行走中思索和反省到什么?请用一段心理描写描绘出来,100字左右。晏殊浣溪沙教案第3篇教学目标: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课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教学流程:一、导入1、诚实稳

13、重的“太平宰相”(1)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2)真宗立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召见晏殊要他入宫陪伴太子,并说其所以选择晏殊是因为他生活检点谨慎,不像其他的大臣出入于声色之场。晏殊说不然,自己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才没有和他们一样去听歌看舞,真宗更信任晏殊的诚实,之后不断提拔晏殊,委以重任。2、与柳永的潦倒不同,晏殊的经历是平坦富足,令人羡慕的。晏殊虽然居高位、食厚禄,但不改赤子之心,凭着对生活的细心体悟,写下了许多

14、流传后世的诗词作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等都成为了名篇佳句。二、感受语言风格1、自读此词,解决字面理解上的障碍2、朗读这首词,说说你觉得这首词在语言风格、用字用词上与柳永的蝶恋花有什么不同?清丽自然,圆通晓畅3、背诵这首词三、领会情感哲理1、反复朗读上片,说说上片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怀?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怀?表面的不变:去年天气、旧亭台深层的变:夕阳西下几时回2、诗人感怀的只是“夕阳西下几时回”吗?“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的是诗人哪些更为深层的所思所感?在“新曲”与“酒”的助力下,触景伤怀,引发对

15、人生的思考、追问年华的流逝,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生活中得失的意义何在?3、上片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不返的淡淡的哀愁,但诗人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对过往不再的惋惜和惆怅之中,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人在这两句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4、朗读这首词,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诗人对于生活的体悟。四、对比迁移1、对比之前所学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说说这两首作品思想内容上的异同。2、开放讨论、附录:浣溪沙 晏殊(其二)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

16、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浣溪沙 晏殊(其三)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浣溪沙 晏殊 (其四)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教案第4篇1、作者作品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州 ( 今江西临川 ) 人。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 ( 宰相 ) 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

17、。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 ( 长短句 ) ,尤擅小令。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2、诗词大意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6)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诗意对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夕阳西下几时回。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