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二版)电子课件_第1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版)电子课件_第2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版)电子课件_第3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版)电子课件_第4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版)电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给我们造成麻烦的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是我们已知的东西原本不是这样。 W 罗杰斯管理心理学 1.1 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2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目录管理心理学 1.1.1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1.1.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1.3 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1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心理学 1.1.1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心理学、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来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组织中人的行为,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

2、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特点1.研究对象是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外在行为及其内在心理规律3.研究目的是促进组织的目标实现与个人的全面发展2.研究范围是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1.1.1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1.1.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应基于个体的心理活动而展开,并放大到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的相关问题。作为一个体系,管理心理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个体管理心理群体管理心理组织管理心理管理心理学 个体管理心理1.个体的心理过程3.个体行为的管理2.个体行为的基础1.1.2 管理心理学的研

3、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 个体管理心理群体管理心理1.群体的组合与互动3.群体的团队管理2.群体的沟通和协调1.1.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群体管理心理的核心理论思路是群体动力学,即群体组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机制管理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1.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2.组织发展和战略管理3.组织文化1.1.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管理心理是对管理心理学的整合分析4.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管理心理学 1.1.3 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是在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和现代生产力、科学技术相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分不开的。管理心理学 1.1.3 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1.与心理学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是个别与一般、特殊和普遍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但又不可互相替代。(1)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核心基础科学,而管理心理学是边缘应用科学,所以二者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后者研究管理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即研究管理状态下的人的心理现象与规律,从而划清了与普通心理学的界限。(2)与工业心理学的关系。工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与补充,二者互有渗透、互相交叉。而从发展阶段来看,可以把工业心理学看成是管理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3)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社会心理学以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心理为对象,

5、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人群心理。社会心理学在企事业等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也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管理心理学 1.1.3 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而不是研究管理本身,从而划清了与管理学的界限。3.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1)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第一,研究侧重点不同。第二,理论基础不同。第三,形成背景不同。(2)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第一,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第二,研究内容上的联系。第三,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管理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兴起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方向管

6、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1.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2.11.2.21.2.31.2.41.2.5管理心理学 1.2.1 工业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兴起 西方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把心理学的知识开始应用于工业企业的是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他在1901年提出“心理技术学”这一概念。在这一时期,相继又有一些心理学家将心理学应用于工业企业,他们根据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员工的选拔、使用、培训和考核等问题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了人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早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工作中个体差异的测定、劳动合理化、改进工作方法、建立最佳工作条件等方面。管理心

7、理学 结论(1)物质工作环境的变化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2)休息时间、工作日、工作周的长短以及工资的支付方式等都不是影响生产效率的第一要素。(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与人际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影响工效的决定性因素。1.霍桑实验(4)正式组织内部存在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1.2.2 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 管理心理学 归纳(1)人是社会人,应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3)企业组织内部存在着“非正式群体”。2.人际关系理论(4)新型的领导

8、能力在于通过员工心理需要的满足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1.2.2 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 管理心理学 1.2.3 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大家都认为可以利用当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来研究人的行为问题,经过讨论把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正式开始用“管理心理学”代替原来所用的工业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等名称,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海尔(MHaire)写了一篇论文,把工业心理学分为三个方面:人事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和工业社会心理学。这种划分得到学术界的

9、普遍承认。目前在西方比较流行的是把这个学科称为“组织行为学”。在从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到现在的组织行为学,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其研究结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国企业的现代管理中。管理心理学 归纳1.管理心理学研究更加关注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的发展3.管理心理学研究更加关心国家利益,积极为国家目标服务2.管理心理学研究更加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管理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方向1.2.4 管理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方向 管理心理学 1.2.5 管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1.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组织变革与发展置2.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管理对策3.组织文化与学习模式管理心理学

10、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过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3.11.3.21.3.3管理心理学 1.3.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选用合适的研究工具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心理学 1.3.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管理心理学 1.3.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心理学主要方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访谈法个案法观察法管理心理学 本章小结本章分三小节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一节首先阐释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从工业心理学的兴起、霍桑实验与人际

11、关系理论到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未来研究方向以及管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等方面,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第三节主要介绍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个案法关键术语管理心理学 (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2)简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简述管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4)简述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5)简述霍桑实验的结论。(6)简述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复习思考题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个体心理过程对于人来讲,再也没有比人更有趣的话题了。而且,对于多数人来说,最有趣的人正是他自己。 罗伊鲍迈斯特管理心理学 目录

12、个体的认知个体的情感个体的意志2.12.22.3管理心理学 2.1个体的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2.1.12.1.22.1.32.1.4管理心理学 感觉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感觉的规律:(1)感觉的适宜律。(2)感觉的阈限律。(3)感觉的适应律。(4)感觉的对比律。(5)感觉的联合律。(6)感觉的练习律。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2)感觉是我们身体安全的保障系统。(3)感觉是我们心理安定的保障系统。2.1.1 感觉 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管理心理学 2.1.2 知觉 1.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一

13、种基本的心理过程。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一般来说,知觉可能会受到知觉主体、知觉客体和知觉情境的影响。(1)知觉主体。知觉主体的兴趣、知识、经验、需要和动机等都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知觉。例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会更加关注摆在眼前的食物;一位下棋新手可能只能记住棋盘上几个棋子的布局,但一个下棋高手却能将整个棋局重现出来;等等。(2)知觉客体。即知觉的对象的特性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知觉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带有显著特征的刺激比较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一般地,特征越显著,就越容易被知觉。(3)知觉情境。即发生知觉行为的时间、地点、场合等。知觉情境也是影响知觉的一个重要因素。管理心理学 2.1.2

14、 知觉 2.知觉的种类(1)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2)根据在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3)根据知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可以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3.知觉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4.社会知觉(1)社会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对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群体中的社会现象形成知觉判断和初步认识的过程,其中包括对他人、群体和对自己的知觉。管理心理学 2.1.2 知觉 (2)社会知觉的特点。第一,社会知觉的选择性。第二,社会知觉的防御性。第三,社会知

15、觉的显著性。第四,社会知觉的完整性。第五,社会知觉的心理惯性。(3)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第一,知觉者因素。第二,知觉对象因素。第三,知觉效应。(4)社会知觉的类型。第一,自我知觉。第二,对他人的知觉。第三,人际知觉。管理心理学 记忆种类: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情绪记忆型动作记忆型作用: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和其他心理活动联系密切,协调着人的大部分心理功能的发挥。遗忘:(1)记忆内容不能有效保存或提取有困难时就是遗忘。(2)遗忘有不同的种类:部分遗忘完全遗忘临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2.1.3 记忆 管理心理学 2.1.4

16、思维 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如下特征:(1)概括性(2)间接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2.思维的分类(1)直观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逻辑思维。3.思维的过程思维过程即思维操作。思维是通过一系列复杂操作来实现的。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输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的过程。管理心理学 2.1.4 思维 4.思维的品质(1)广阔性(2)深刻性(3)敏捷性(4)灵活性(5)批判性5.思维的作用(1)思维是个体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2)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3)

17、思维是进行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因素管理心理学 2.2个体的情感情感的概念与分类情感的实质与功能2.2.12.1.2管理心理学 2.2.1 情感的概念与分类分类依据价值的动态变化价值的目标指向价值主体类型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价值的层次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价值的主导变量价值的作用时期事物基本价值类型(1)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2)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管理心理学 2.2.2 情感的实质与功能 1.情感的实质(1)情感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情感虽由客观事物引起,但是客观事物并不直

18、接决定个体的情感,它对情感的决定作用以需要为中介。(2)对刺激情境的认知是情感产生的直接肇因。情感除了与个体需要有关外,还取决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2.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管理心理学 2.3个体的意志意志的概念意志过程意志的心理结构个体的意志品质2.3.12.3.22.3.32.3.4管理心理学 2.3.1 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要克服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困难。由于遇到的困难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因而意志活动的表现也不同。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

19、动。管理心理学 2.3.2 意志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确定目的或目标、制定计划、心理冲突、做出决策等许多环节。目的是人的行动所期望的结果。2.执行决定阶段在做出决定之后,便过渡到执行决定,进入实际行动的阶段。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因为即使在做出决定时有决心,有信心,如果不付诸行动,这种决心和信心依然是空的,意志行动也就不能完成。意志行动达到预定目的后,又会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优良的意志品质,正是在克服困难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管理心理学 2.3.3 意志的心理结构 1.期望和抱负水平期望是主观上希望发生某一事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与将来有

20、关的动机。期望的结果就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目标的确定和选择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所谓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个人的抱负水平是后天形成的。下列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抱负水平:(1)成败经验(2)自信心(3)团体的成败经验管理心理学 2.3.3 意志的心理结构 2.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或动机斗争是很复杂的。在确定目的时会产生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情况是很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原则性的动机冲突;(2)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管理心理学 2.3.3 意志

21、的心理结构 3.选择与决策冯特曾根据动机的特点把意志的基本形式分为三类:(1)冲动动作(2)有意动作(3)选择动作管理心理学 主要的意志品质1.独立性2.坚定性3.果断性2.3.4 个体的意志品质 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称为意志品质。人们的意志品质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4.自制力管理心理学 本章小结本章分三小节介绍了个体的认知、情感与意志。第一节首先阐释了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第二节阐释了情感的概念与分类、实质与功能。第三节主要介绍个体意志的概念、过程与心理结构。管理心理学 感觉知觉记忆遗忘思维情感意志马赫带现象首因效应投射效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关键术语管理心理学 (1)列举感觉的种类。(

22、2)简述感觉的基本规律。(3)简述知觉的规律。(4)简述社会知觉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5)简述社会知觉的类型及其具体内容。(6)简述思维的过程。(7)情感可以如何分类?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8)情感具有哪些功能?(9)怎样分析意志过程?(10)抱负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意志行动中我们应确定怎样的抱负水平?复习思考题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个体行为基础每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有其独特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某一个人而言是始终一贯的,而在人与人之间则是千差万别的。 帕特里西亚J.阿迪苏管理心理学 目录个性气质性格能力态度价值观3.13.23.33.43.53.6管理心理学 3.1个性个性的概念个性的性

23、质个性的心理结构个性结构理论个性与管理3.1.13.1.23.1.33.1.43.1.5管理心理学 3.1.1 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个体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点,也包含其心理特点,反映个体观察、思考、行动和表达感情等方面的总体倾向。个性是在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形成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个性是一个复杂、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性倾向性,包括志向、兴趣、动机、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心理成分,表示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以及行为方式,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成分,通

24、常是比较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管理心理学 性质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独特性和一般性的统一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3.1.2 个性的性质 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的统一统合性和功能性的统一管理心理学 组成动力结构特征结构调节结构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复杂的完整系统。3.1.3 个性的心理结构 管理心理学 3.1.4 个性结构理论 1.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见图31)。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个性的原始倾向,是主体一切欲望和冲动的源泉,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自我是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

25、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超我是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弗洛伊德的“三我”人格理论,就像一个神秘的箱子解释着人类的内心世界。本我、自我和超我并不是实体的存在,只是依据它们在人格中的机能而命名。三者各自有着独特的机能,但通常由自我统领完成人格的统一。弗洛伊德认为健康的人格应该是三者的和睦相处、平衡和谐。管理心理学 3.1.4 个性结构理论 2.罗撒克的人格分层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罗撒克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格分层理论。人格是由若干层次构成的。最低层次是人的生理机能较高层次是原始的情绪状态再高层次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最高层次则由社会性心理特质构成高级层控制低级层,使中低级层的机能

26、表现为符合社会价值的行为方式,中低级层的心理机能又是较高级层心理机能的基础。管理心理学 3.1.4 个性结构理论 3.卡特尔的特质阶层说特质论者认为:第一,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人的行为第二,个人的人格特质有稳定性和一贯性第三,个人人格特质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动向根据特质的独特性可以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根据其起源可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根据其机能可以分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卡特尔提出根据其深度可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就是指由每个具体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特点。根源特质反映一个人整体人格的根本方面,表面特质是从根本特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

27、有形的表面特质。卡特尔在多年测查、筛选工作的基础上,找出了他的16项根源特质,认为它们就是人格的真正构造物。管理心理学 3.1.4 个性结构理论 4.勒温的个性结构理论在这一模式中,边缘领域属于人的个性结构的内部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疆界地带。这一领域包括:第一,认识环境变化的具有情报机能的知觉系统,如视、听等;第二,通过体态或动作,把人的内部领域状态传到外部,借以影响环境的运动系统,如语言、姿态等均属这一系统。内部领域在边缘领域的内侧,诸如需求、意图以及相应的紧张体系等位于这一领域。内部领域又分为中心阶层和边缘阶层,其功能各异。内部领域的边缘阶层和运动区较接近,故它们较易发生联系,和边缘阶层相关联

28、的事件表现的机会较多。由于中心阶层的组织较复杂,它又和运动区不直接接触,因此,发生在中心阶层的事件不易得到表达。管理心理学 3.1.4 个性结构理论 5.大五人格理论论大五人格理论是美国学者巴里和芒特于1991年提出的,受到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青睐,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人的性格差异的诊断方法。(1)外向与内向,是指有的人健谈,有的人沉默寡言(2)情绪适应性是指情绪的稳定程度(3)易相处性(4)谨慎程度这一性格特征(5)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性格特征管理心理学 个性与管理知人善用因材对待,因材施教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3.1.5 个性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 3.2气质气质的概念气质的类型理论

29、气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3.2.13.2.23.2.3管理心理学 气质1.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2.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3.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3.2.1 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发生心理活动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4.气质不受活动目的、动机、内容的影响管理心理学 类型1.体液说2.神经说3.体型说3.2.2 气质的类型理论5.血型说4.激素说管理心理学 气质1.正确认识人的气质2.气质应与工作要求相符合3.了

30、解员工不同的气质有助于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教育3.2.3 气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4.气质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管理心理学 3.3性格性格的概念性格的特征性格的类型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性格与职业3.3.13.3.23.3.33.3.43.3.5管理心理学 3.3.1 性格的概念 19世纪,“性格”一词多被解释为个体行为的“不可改变性”。20世纪初,“性格”又被视为“行为的意识成分”。1961年,亚历山大的性格研究及颅相学评价一书出版后,有关性格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性格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逐渐占重要位置。本书将性格定义为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

31、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管理心理学 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3.3.2 性格的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管理心理学 3.3.3 性格的类型 1.奥尔波特的性格类型理论奥尔波特按理智、意志和情绪三者哪一个占优势,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2.荣格的性格类型理论荣格按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外倾向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3.斯普兰格的人格类型分类社会生活有六个基本领域(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力和宗教),人会对这六个基本领域中的某一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据此,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4

32、.九型人格理论管理心理学 性格的形成(1)遗传作用(2)家庭环境(3)学校教育的影响。3.3.4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4)社会实践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性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连贯渐进的过程,包括生理状况与心理状况的改变,使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能适应新的环境及其变化。管理心理学 3.3.5 性格与职业 管理心理学 3.4能力能力的概念能力的分类能力结构理论能力的个体差异能力的测量能力与管理3.4.13.4.23.4.33.4.43.4.53.4.6管理心理学 3.4.1 能力的概念 心理学把人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能力强弱表现为在其他相同的

33、条件(训练条件、学习条件、时间等)下,在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在“快慢”、“深浅程度”、“难易”和“巩固程度”方面的差别。管理心理学 分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3.4.2 能力的分类 4.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管理心理学 1.因素构成理论(1)二因素说(2)群因素说2.三维结构模型3.层次结构理论3.4.3 能力结构理论 4.三元智力理论5.多元智力理论管理心理学 1.能力类型的差异2.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3.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专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创造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4.4 能力的

34、个体差异管理心理学 3.4.5 能力的测量 1.一般能力测验(智力测验)(1)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2)韦克斯勒智力测验。2.特殊能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是指对特殊职业活动能力的测量。常用的特殊能力测验有:(1)特殊实际能力倾向测验(2)文书能力测验(3)机械能力倾向测验(4)运动能力倾向测验3.创造力测量创造力测量,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创的测验,主要测量被试的思维水平,了解被试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个测验由五个项目组成:语词联想测验、物品用途测验、隐蔽图形测验、完成寓言测验、组成问题测验。管理心理学 1.掌握特殊能力的要求2.掌握能力阈限,协调人机配合3.因人而异,量才

35、录用3.4.6 能力与管理管理心理学 3.5态度态度概述态度的形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改变理论3.5.13.5.23.5.33.5.4管理心理学 3.5.1 态度概述 1.态度的概念态度通常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较持久、较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它是在某种心理过程基础上综合而成的,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各种心理过程。(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3)意向成分。2.态度的特征(1)社会性(2)针对性(3)稳定性(4)间接性(5)动力性管理心理学 3.5.1 态度概述 3.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2)防御功能(3)认识功能(4)价值表现功能管理心理学 (1)需求(2)知识(3)社会影响3.

36、5.2 态度的形成 (4)人格特征(5)个体经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管理心理学 (1)需求(2)知识(3)社会影响3.5.2 态度的形成 (4)人格特征(5)个体经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管理心理学 顺从阶段认同阶内化阶段3.5.2 态度的形成 管理心理学 3.5.3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1)态度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2)态度影响学习。(3)态度影响耐力。2.个体行为对态度的影响当考虑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时,人们常常会认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行为反映了态度,但是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管理心理学 3.5.4 态度改变理论 1.认知失调理论(1)改变与认知主体行为有关的某一

37、认知要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因素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2)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引进新的认知要素,改变不协调的状态。(4)改变态度。(5)减少选择感。(6)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2.平衡理论一个人对单元中的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个方向的,如果人们对于单元的认知和对于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情感关系相互调和、一致,该认知系统就是平衡的,态度就是稳定的;如果人们对于单元的认知和对于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的情感关系相矛盾,该认知系统就是不平衡的,个体必须改变对其中某一个对象的情感评价,以达到平衡,于是态度就发生了改变。管理心理学 3.5.4 态度改变理论 3.信息沟通理论管理心理学

38、 3.6价值观价值观的定义与特点价值观的分类价值观的影响效应3.6.13.6.23.6.3管理心理学 3.6.1 价值观的定义与特点 1.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2.价值观的特点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管理心理学 3.6.2 价值观的分类奥尔波特的价值观类型政治型社会型审美型经济型宗教型理论型管理心理学 3.6.2 价值观的分类格雷夫斯的价值观类型社交中心型玩弄权术型自我中心型部落型存在主义型反应型坚持己见型管理心理学

39、 3.6.3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群体的行为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管理心理学 本章小结本章分别介绍了个性、气质、性格、能力、态度、价值观等作为个体行为基础的基本单元。第一节主要介绍个性的概念、性质、心理结构、主要的个性结构理论及个性的管理。第二节阐述了气质的概念、气质的类型理论及气质对工作效率

40、的影响。第三节内容包括性格的概念、特征、类型、形成与发展、性格与职业等。第四节介绍能力的概念、能力的分类、能力结构理论、能力的个体差异及测量。第五节介绍态度的定义、心理成分、特征、功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阶段、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及态度改变理论。第六节的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定义与特点、分类及影响效应。管理心理学 个性气质性格能力态度价值观弗洛伊德IQ拉皮尔悖论关键术语管理心理学 (1)个性包含哪些性质?(2)简述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3)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5)列举三种性格类型理论并简述其内容。(6)简述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7)简述能力的分类。

41、(8)能力结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具体内容是什么?(9)态度由几种心理成分构成?其内容与关系如何?(10)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态度的形成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11)简述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复习思考题管理心理学 第四章个体行为激励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泰勒管理心理学 目录行为激励概述行为激励的理论激励理论的应用4.14.24.3管理心理学 4.1行为激励概述激励的概念与要素激励的一般过程模式激励的功能激励的类型与方式4.1.14.1.24.1.34.1.4管理心理学 4.

42、1.1 激励的概念与要素1.激励的概念按中文词义来说,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即激发人的工作动机,鼓励人的工作干劲。激励作为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通过各种客观因素的刺激,引发和增强人的行为的内驱力,使人达到一种兴奋的状态,从而把外部的刺激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从狭义上讲,激励就是一种刺激,是促进行为的手段。外部适当的、健康的刺激可以使个人完成目标的行为总是处于高度的激活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的概念有如下的内涵:(1)激励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人行为的方向、强度与持续性产生的直接影响。(2)激励与人的行为产生、行为被赋予活力而激发、行

43、为的延续和终止以及人处于被激励状态中的主观反应有关。(3)激励是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式。(4)激励是一个影响人面临多种选择时做出抉择的过程。管理心理学 4.1.1 激励的概念与要素2.激励的要素(1)个体的需要。需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体缺乏时,叫缺乏状态(。第二,个体自己去平衡这种缺乏状态。第三,个体去择取缺乏物(2)需要的分类。需要按产生的根源,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性的、本能的需要。另一类是社会性需要。(3)需要与行为。需要具有动力性。(4)个体的动机。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总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管理心理学 4.1.1 激励的概念与要素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

44、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动机的四个特点:第一,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第二,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第三,动机引发某种活动出现之后,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第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一个“中间力量”。(5)动机的功能。第一,激活功能第二,指向功能第三,强化功能(6)动机的理论。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这一概念所做的理论性与系统性的解释,用以解释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的理论和学说。管理心理学 4.1.2 激励的一般过程模式1.激励的阶段这个模式反映了

45、激励的多个阶段:(1)需要的产生,在个人内心引起不平衡。(2)个人将寻求和选择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以恢复他的平衡状况。(3)个人通过目标行为或工作去满足需要。(4)关于个人在实现目标方面的绩效成就,要由个人或别人来进行绩效评价。这可能满足一个人的工作胜任感。(5)根据对绩效的评价而给予奖励或惩罚。(6)由个人来评价绩效和报酬,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最初的需要。管理心理学 要点(1)内外诱因分析(2)了解需要(3)激励活力要有明确的目标(5)利益兼顾4.1.2 激励的一般过程模式2.激励过程的要点(4)激励要及时管理心理学 要点1.发掘人的潜能2.提高工作效率4.弥补物质资源的不足4.1.3 激励的

46、功能3.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管理心理学 4.1.4 激励的类型与方式 1.激励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激励可分成不同的类型:(1)以激励的内容为标准,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2)以激励的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3)以激励的方式为标准,可分为内在性激励和外在性激励。(4)以激励的效用为标准,可分为短期性激励和长效性激励。2.激励的方式(1)外在性激励。外在性激励是当事者自身无法控制而由组织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按组织所掌握的资源的性质,外在性激励又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物质性激励;第二,社会感情激励。(2)内在性激励。通过工作本身提供的某些因素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7、,称为内在性激励。内在性激励按其激励因素的性质又可分为两类:第一,工作活动本身的激励;第二,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管理心理学 4.2行为激励的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4.2.14.2.24.2.34.2.4管理心理学 4.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它将人类多样的需求归纳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类行为需求依照重要性和产生的先后顺序呈现由下至上的金字塔式排列。管理心理学 4.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次,生理需求第二层次,安全需求第三层次,社交需求第四层次,尊重需求第五层次

48、,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1)五类需求如金字塔形由下至上逐次排列,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和满足。(2)五类需求可分为高、低两级需求。(3)低级需求是有限的,一旦得到满足就很难成为激励行为的动力;高级需求往往不易满足,对于行为的激励更具持久性。(4)在同一时期,可能存在着多种需求,但总有一种需求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主导决定作用。(5)任何一种需求都不可能因为更高级的需求出现与发展而消失,只存在对行为影响力的消长。管理心理学 4.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2.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存在着三类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

49、,因此被称为ERG理论。生存需求关注于满足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关系需求是人类维持重要人际关系的愿望。成长需求是指对于个人发展的内在愿望。ERG理论的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并不强调需求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在这种需求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也有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2)在追求较高级需求时受挫,可能会降而求其次。(3)某种需求在得到基本满足以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增强。管理心理学 4.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从调查中发现,造成员工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从外界的工作环境中产生的,主要是公司政策、行政管理制度、工

50、资报酬、工作条件以及上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即使改善了,也不会使员工变得非常满意,不能充分激发其积极性,只能消除员工不满。赫茨伯格将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赫茨伯格在调查中又发现,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社会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工作所赋予的发展机会和责任等。这类因素的改善,或者说这类需要的满足,往往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信心,增进员工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他们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赫茨伯格将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在管理领域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组织管理者首先应当注意的是保

51、健因素。(2)内在满足和外在满足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3)在众多因素中,成就和社会的认可与赞赏有比较大的激励作用。(4)运用双因素理论使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高层次需求。工(5)运用双因素理论,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设计工作,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管理心理学 4.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人最主要的需要表现为三种(1)成就需要(2)归属需要(3)权力需要其中,成就需要是麦克利兰理论的核心。麦克利兰将成就需要定义为:根据适当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内驱力。管理心理学 4.2.2 过程型激励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反馈目标接受度自我效能感目标清晰度个人

52、参与目标难度管理心理学 4.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围绕着效价、工具性和期望这三个概念而构成的,因此通常被称为VIE理论。动力激发力量,是指个人所受激励的程度。效价,是指个人对自己所要采取的行动将会达到某一成果或目标的偏爱程度,是个体对这一成果或目标之有用性的主观估计。期望,是指某一特定行动将会导致预期成果(或目标)的概率。工具性,这是与效价有关的一个因素。管理者要将员工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需要以下几个措施:(1)根据员工的需要设置报酬和奖励措施。(2)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增强其达到目标的信心。(3)建立奖罚分明的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管理心理学

53、 4.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3.强化理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刺激对他有利,他的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如刺激对他不利,则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甚至消失。(1)强化的类型。第一种: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第二种: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第三种:自然消退,又称衰减。(2)强化程序。强化程序主要是指实施强化在时间上和频率上的规则。强化程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3)强化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组织行为修正。组织行为修正程序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辨别关键行为第二步:衡量关键行为第三步:行为起因分析第四步:选择修正策略第五步:评定绩效是否已得到提高管理心理学 分类1.亚当斯的公平理

54、论挫折理论3.归因理论4.2.3 状态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 分类1.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2.豪斯和迪尔的综合激励模式3.罗宾斯的综合激励模式4.2.4 综合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 4.3激励理论的应用教育和培训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目标管理员工参与4.3.14.3.24.3.34.3.4管理心理学 格雷夫斯的价值观类型年薪制方案可比较价值技能工资方案员工参与方案股票期权方案行为矫正方案灵活福利方案目标管理方案变动工资方案工作设计方案管理心理学 4.3.1 教育和培训 需要理论和其他激励理论都基于一种共同的认识,即人们参加组织或从事某项工作都抱有个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和欲望,当组织

55、目标或组织活动能给个人带来吸引力的成果时,他才积极参加组织,为组织目标服务。由于存在个体差异,组织中员工的个性、能力、感知和态度因人而异,员工的需要因人而异,激励给予人的满足程度也因人而异。第一,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而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是有限的。第二,人的需要存在一定的结构,是多样的,有时可能是不合理的,是和组织目标相矛盾的。第三,同一个激励措施给予人的满足程度与一个人的个性、感知、态度和行为模式有很大关系。因此,组织在满足个人目标的同时,要通过教育和培训在观念上引导员工的需要,改变员工的动机结构和行为,使员工的需要和行为能和组织的目标及要求保持一致。管理心理学 4.

56、3.2 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 金钱作为激励因素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对大多数员工来说,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一份固定的工资是绝对必要的。公平理论认为,金钱具有象征意义,即人们把工资作为主要产出,并和自己的投入相比,以确定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期望理论认为,如果根据绩效标准来确定奖励,会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起到激励作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洛克考察了激励员工绩效的四种方法:金钱、目标设置、参与决策和重新设计工作。但要使金钱能激励员工的绩效,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第一,金钱对个人来说,必须是重要的;第二,金钱必须被看作对绩效的直接奖励;第三,为绩效付出的努力所得到的边际收益必须被员工认为是具

57、有意义的;第四,管理者必须有权力给高绩效者更多的金钱。在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金钱的激励作用,必须制定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以真正地激励绩效。管理心理学 4.3.3 目标管理 目标设置理论表明,困难的目标比容易的目标能带来更高的绩效,具体的目标比没有目标或空洞的目标如“尽你最大努力”能带来更高的绩效,绩效反馈能带来更高的绩效。目标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推行目标设置理论的工具。目标管理(MBO)是美国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后经由其他人的发展,逐步成为企业、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成为一种员工参与管理的激励技

58、术,它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实质和基本内容是一样的。目标管理的实质是: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及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简言之,目标管理就是上下级共同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并以目标来衡量工作成果的过程。管理心理学 1.参与式管理2.合理化建议3.代表参与5.员工股份所有制4.3.4 员工参与4.质量圈员工参与是指通过设计一种参与过程,鼓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贡献才智并分担责任。管理心理学 本章小结本章分三小节分别介

59、绍了行为激励的基本概念、主要的行为激励理论及激励理论的应用。第一节主要介绍激励的概念与要素、激励的一般过程模式、激励的功能。第二节阐述了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及综合型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内容。第三节从教育和培训、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目标管理、员工参与四个方面介绍了对行为激励的具体应用,并概括了激励理论在激励方案中的应用。管理心理学 激励需要动机挫折归因过分合理化效应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反馈效应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关键术语管理心理学 (1)什么是激励?激励的过程是什么?(2)列举三种动机理论并简述其内容。(3)试对马斯

60、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阿尔德弗的EGR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这四个内容型激励理论进行比较。(4)期望理论对我们的学习活动有哪些启示?(5)公平理论给管理实践带来哪些启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公平?(6)为什么给员工设置目标会对其有激励作用?目标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7)分别解释波特劳勒综合激励理论和罗宾斯的综合激励模式,并说明它们对管理工作有什么启示。(8)激励理论在管理中应该如何运用?(9)简述员工参与的主要方法。复习思考题管理心理学 第五章个体心理调适个体心理学发现,一切人类问题均可主要归为三类:职业类、社会类和性类。 阿德勒管理心理学 目录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