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分层活动的思考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初中化学复习分层活动的思考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初中化学复习分层活动的思考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初中化学复习分层活动的思考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4页
初中化学复习分层活动的思考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化学复习分层活动的思考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 要:学生个体在化学学习中存在差异,这是客观事实。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分层教学理念为指导,依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个性差异,运用活动导学方式来组织复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确定位活动目标,挖掘学生潜能;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拓展学生思维;精准指导活动过程,帮扶不同类别学生;精细评价活动结果,采取有效补救措施,以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分层 导学 在新课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后续复习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分层教学理念

2、的指导下,教师可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学生为学优生,对化学学科有着浓厚兴趣,有较强的钻研精神;C类学生为学困生,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两类学生同质同组,各确定6人;余下学生为B类,根据班级人数均分小组,异质同组,每组4人。复习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兴趣、发展智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已有基础上得到提升,放大复习效果,提高复习效率。 一、活动目标,精确定位 活动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确保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教学中有所体现。另外,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具

3、体设计分层复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获得新的发展。目标定位是否精确取决于目标本身、实现目标的过程及策略是否得当。如在复习“溶解度曲线”时,教师可根据课标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了解溶解度含义,理解溶解度曲线含义,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学会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问题。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温度为前提,100g水为标准,从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质量等角度去理解教学活动目标。对于A类学生,目标定位侧重于自主实现熟练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B类学生侧重于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运用获取的信息来解决问题;C类学生侧重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曲线图中获取有用

4、信息,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活动方案,精心设计 在活动目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好的活动方案是实现目标的有效保证。对于课标中的主要知识点,活动方案要多关注与其他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从不同角度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弄清问题本质、拓展思维宽度、形成知识网络、提高整合知识的能力。为了达到“溶解度曲线”这一知识点的复习目标,我在设计活动方案时,从不同角度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明确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概念实质,然后从具体数据的溶解度表、有数据的溶解度曲线、无具体数据的溶解度曲线这三个方面,引领学生获取有效信息。例如,从溶解度曲线上获取某一温度下溶解度数据,可以引发如下信息: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溶

5、剂、溶液的质量比;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溶质能否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否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等。在学生理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将知识点扩展到两种或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通过自主思考、归纳与整理,知识内容也变得更为清晰:可以通过曲线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时质量分数的大小、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多少;可以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知道获取晶体的方法,比较等质量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多少。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C类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从学生易理解的角度入手,避免高大全,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活动过程,精准扶贫 不同层

6、次的学生在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别,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这离不开教师的及时点拨,尤其是C类学生,更离不开教师的帮扶。扶持A类学生提升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如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能从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中了解一般化学反应的规律;能从离子间形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沉淀等物质的角度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能从石墨与金刚石的转化这一事实中理解原子排列方式的改变,这也是某些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具体事例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其思维能力。B类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可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在“酸碱盐”知识复习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较为复杂,教师应给予B类学生更多思维方法的

7、帮扶。如盐参与的几类反应,包括盐与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教师可让学生先写出反应规律,再归纳反应特点。不难发现:这几类反应中,反应物的类别与生成物的类别是一致的。再如,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成盐的反应,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如要生成盐,一般由一种物质提供金属离子,另一种物质提供酸根离子,而金属离子可由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等物质通过发生反应提供,酸根离子则由酸、盐提供,通过对学生思维方法的不断训练,他们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其能力也得到了较快提升。对C类学生的帮扶更应细化,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把握,从不同角度让这类学生熟悉酸碱盐的性质特点,帮助其构建知识网络并能够学会简单运用,分析解决简单问题,提

8、升学习信心。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物质梳理同一类物质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其中的原因,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在不断积累中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活动评价,精细到人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复习质量。在不知道学生学习结果的情形下,重复次数与学习结果无关,练、测、评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要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并加以筛选、提炼,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设计出矫正方案。三类学生出错的原因各不相同,即使是同类学生,他们的错误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对学生活动结果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要客观、公正地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并进行跟踪训练,彻底消除错误,巩固复习成果。例如,在复习“

9、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某密闭容器中有X、O2和CO2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1所示。 表1 根据表中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判断X、CO2、H2O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依据是什么? (2)判断O2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依据是什么? (3)计算表格中待测的数据,计算依据是什么? (4)不需要计算就能确定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依据是什么? (5)经过计算,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分别为多少?依据是什么? (6)利用(5)的计算结果会发现: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之和 16g(选填“”“”“=”),此结果说明物质X中 氧元素(选填“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你还有其他确定物质X中是否有氧元素的方法吗? 通过该题的检测可以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反馈信息:学生能否通过物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出待测数据;能否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反应表达式并判断反应类型;能否根据反应中元素守恒思想来确定未知物质的组成。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