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生成性教案_第1页
小学体育课生成性教案_第2页
小学体育课生成性教案_第3页
小学体育课生成性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体育课生成性教案【案例背景】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可能是周围环境的变化,可能是一个学生的疑问,也可能只是一个无意的偶然事件,它们既不由我们教师决定,也不是我们在备课时都能预设到的。所以,当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与偶发事件“遭遇”时,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意外”呢?是该运用教师的权威去“同化”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按照我们的预设继续练习呢?还是该“顺应”学生的兴趣,抓住这意外的契机,化“意外”为精彩呢?如何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描述】 这堂课的课题是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2、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动物王国跳跃大赛”为情境主题,通过学生的自觉模仿,来培养学生对跳跃运动的兴趣。最后再挑选某种动物的跳跃动作进行接力,以达到技术巩固的目的。为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预设工作,在课的开始部分我用了以下的语言进行引导。 师:“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跳跃大赛,有许多会跳的小动物都会来参加,比如:小白兔、小青蛙还有袋鼠娃娃,它们要比一比谁跳得最远。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来比比看谁模仿的最像,好吗?” 生:“好!” 由于设置的情境比较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在经过了几次井然有序地模仿练习后,我决定趁势追击进行引导。 师:“

3、小朋友们,你们模仿的都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评出跳得最棒的小动物,然后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动作好吗?” 生1:“老师,我觉得小白兔跳得最棒!” 生2:“不对,是小青蛙跳得最远!” 生3:“袋鼠,袋鼠跳得最高!” 师:“你们说的都不错,那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吧,比一比谁模仿的最像”。 学生的兴趣被竞赛的欲望所激发,在我的组织下兴高采烈地进行各种跳跃动作的练习,一切都在我的课前预设之中,我在心里轻舒了一口气。 “老师,我觉得跳得最高的是跳跳鼠,”一个小男孩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哦,你说的是袋鼠吧?对啊,老师也觉得它们跳得很远”,我及时地回应了他的问题。“不是袋鼠啦,是跳跳鼠,” 小男孩却

4、大声地反驳了我的话。“那请你学学这种动物的跳法,好吗?”看着小男孩那么积极的样子,我决定让他个别示范一下。“跳跳鼠不是动物,是跳跳球啦,老师你弄错了”。 终于,我从小男孩的回答中想起了他说的跳跳鼠是什么。那是一种有弹性的塑胶球,用力扔在地上就会往上弹,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也确实是一种弹力非常好的器械。可是,它不是动物。 “你说的不错,跳跳鼠确实弹得挺高的,可是它不是动物啊,所以不算数的。”我耐心的教导着他。“可是它明明跳得最高,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一定要和动物比?我喜欢像跳鼠一样跳”。小男孩没有理会我的劝解,反而振振有词地坚持着。 此时,周围练习学生的注意力也被我们的对话所吸引,都慢慢停下了

5、自己的练习动作,奇怪的看着我们。面对着那一张张天真的小脸,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问题。时间在我的思索中仿佛静止了,看着那一双双饱含信任的眼睛,否决的答案怎么也说不出口。 “老师,我说错什么了吗?”,看着我的迟疑,小男孩的神情变得有点犹豫。 “不,你没有说错,跳跳鼠确实跳得很高,你当然可以模仿它。”那个有点受伤的眼神提醒了我,我下意识地安慰着他。 “真的吗?”他的表情刹那间变得雀跃。 “当然是真的,你的想法很棒。”我用肯定的语气重复了一次回答,小男孩羞涩却自豪地笑了。 “耶!那我也要学,我也要学!”周围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变得异常的兴奋,静止的场面犹如烟花般炸了开来。 至此,教学程序已经完

6、全脱离了我的预设轨道,我感觉自己已经有点无法控制这兴奋的场面了。心念一闪中,我直觉地抓住了这个契机,放弃了自己课前的预设方案,不再要求学生单一的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而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模仿物,模仿他们觉得跳得高的小动物、崇拜的人甚至是某种物体,然后再让他们自告奋勇地进行表演。一时间操场上各种方式的跳跃动作层出不穷,有些甚至是我前所未见的。那一个个跳动的身影是那样的轻盈快乐,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让我的心也跟着轻快地飞扬。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学生的笑声更为欢快了,小男孩的那张小脸看上去是那样的自信满足。 看着这一幕,我不禁想:如果我刚才否决了他的答案,让他照着我设计的方法进

7、行练习,他是否会像现在般快乐?课堂又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案例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优势慢慢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我们的课堂活跃了,我们的学生轻松了,我们的教学程序越来越多元化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多变的教学课堂有着太多的生成因素,无论我们在课前做了多少预设,总会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意外。所以,当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教案的单纯演绎,课前的精心预设不能顺利生成时,我们又该如何在意外之处造就精彩,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呢?在下面的案例分析中我归纳总结了四点。一、以人为本,让教学方法适用于每一个学生

8、 孩子们的心灵是天真而单纯的,因为单纯所以更容易被无意间伤害。他们的情感丰富而直接,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如同案例里描述的小男孩一样,教师一个犹豫的表情,一句否定的话语,都会轻易的左右他们的情绪,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并且逐渐的磨灭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为此,新课程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是要求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地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 所以,当我们在教学课堂上遇到预设外的问题时,就要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对错与否,摒弃教师的权威地位,才能找到真正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仅

9、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地把握教材,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会尊重每一个孩子。不以教师的权威否定孩子们的每一个疑惑,否认超出自己预设范围内的答案,这样才不会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才不会扼杀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二、打破预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态预设,动态生成”的过程。对此,有位教育学家曾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如果说教学前的精心预设是一个教师课前的必要准备,那么教师

10、对课堂生成事件的处理则是教师调控能力的一种体现,这对教师的自身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本案例中,我也可以忽略学生的要求,暂时停止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引导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教学步骤中来。如此,大部分学生就会按部就班的遵照我预设的教学步骤,完成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可是那个小男孩呢?在我否定他之后,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是否还会如此积极的思考?是否还会在得到赞同的那一刻如此自豪? 所以,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合理的对教学有帮助的“创想”时,我们不妨暂时的放弃我们的完美预设,蹲下身来听一听孩子们的建议,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我们预设的教学流程。让学生保持那一刻的成功喜悦,让生成性教学成为学生创新

11、思维的转折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成为教学过程的演绎者,成为教师携手共进的合作者,一起创造互动合作的精彩课堂。三、抓住契机,创建动态生成课堂 经过新课程改革理念渗透的体育课堂是一个多层次、复杂多变的开放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预料不到的事情。有些是我们课前能够预料到的,而有些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当意外发生时,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冷静地驾驭,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以便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就如案例本中的我一样,虽然放弃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却守护了一颗纯真的心,更收获了世上最美的笑脸。 为了创建一种有利于动态生成的课堂,一种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课堂,一种充满智

12、慧与挑战的课堂。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捕捉教学过程中反馈出来的意外契机和教学资源。及时抓住课堂教学的生成,让意外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突破口,运用教师的机智在随机应变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成为课堂教学的画龙点睛之笔,使得学生学的更愉快、教学更有效,教学过程也更为多姿多彩。四、“兴奋点”的生成 学生学习结果并不在于“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是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锻炼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是以“导”的角色出现,增加学生自身体验机会,丰富学生技术动作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教师不能单纯的“标准化”或“教科书式”地处理,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汗水与笑声”

13、是体育课程的现实追求。汗水是一定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反应;笑声则体现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快乐体验。学生个体存在是具体的、独特的、自我的,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体验、顿悟、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等非计划的形式,包含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些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无限发展成为可能。 为了不让固定僵化的设计限制课堂生成的“闪光点”,生成性设计思路强调“粗线条”的预设,反对一味地层层分解、细致规整,面面俱到的“精密”教案设计和按部就班的严格执行,机器的,那种“花瓶式”设计只会遗失很多体育课堂中意想不到的精彩,课堂的生命活力也会随着黯然失色。其次教案的弹性化设计不是为了弹性而弹性,而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机械地、静态地设计,只会抹煞学生的“兴奋点”,只能造成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总之,体育课堂是动态的,其目标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