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有人曾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B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芸芸众生应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C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明的网络空间。D这
2、盆花摆在这里,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把整个客厅的气氛衬托得非常好。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成正确的一项是A裨益b 惆怅chu 摩挲su 自怨自艾iB遴选ln 菜畦q 亘古gng 蹑手蹑脚niC竦峙sng 狂澜ln 呜咽yn 鳞次栉比zhD芥蒂d 泠淙lng 笑靥y 怪诞诡奇dn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人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重的工作压力往往造成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B导游提醒大家,接着是一段嶙峋的山路,要格外留意脚下以免滑倒。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D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
3、宝贵的青春时光。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5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
4、杯酒长精神。A首联诗人概写“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的坚韧和顽强。B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写归来的感触: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的悲痛怅悯。C颈联格调从沉郁中振起,抛开个人的悲苦,乐观进取,尽显慷慨激昂的人生气概。D尾联诗人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6根据“绝”的字形和意义演变过程,结合(小贴士),推测“绝”字的本义,并为下列句子中的“绝”字选择正确的义项。佛印绝类弥勒(_) (2)湖中人鸟声俱绝(_)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俱往矣,_,还看今朝。_,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_。露从今夜白,_。_,怜君何事到天涯。李商隐的无题中哪
5、两句运用比喻和双关的手法,写对爱情是至死不渝: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塞外雪景的名句:_,_。8阅读名著水浒传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一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
6、!”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选自水浒传第十回)(1)画横线的“这一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什么地方?(2)结合水浒传有关林冲的故事情节,说说成语“逼上梁山”的内容含义。二、阅读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夜宿七盘岭(唐)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释)七盘岭:地名。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浮客:游子,诗人自指。褒
7、城:地名。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本诗画线句中的意象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
8、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质:抵押。营护:料理,护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母偕行 禹锡终易连州 过期则没入钱主 营护其丧及妻子2请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乃 出 私 钱 赎 之4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分析。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切合他们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
9、读书人才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经过一段不太长的岁月,很多文学作品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读书人各种各样,不同读书人有着不同的文学标尺,但不管他们之间差别多大,既然都读书,都在书里泡,就如同一群棋友对棋艺还是套形成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读书人对“经典”也会有相近的认识。这样,有些作品的“经典性”也许跨不出政治的边界,有些作品的“经典性”只在特定区域有效;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之类就不一样了。这些读书人所共有的爱恨情仇,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共鸣,成为兴奋的更大公约教。这印证了一种说法:凡经典都是建构之物,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
10、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在这里,较小的公约数常常离不开政治、区域等方面的特定推力,而较大的公约数则有赖于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经典?那么多抓人眼球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经典化”的好运气?甚至捞不到一个较小的公约数?可见,建构并非无条件的,无法由知识精英们来随心所欲。在罗兰巴特笔下,葡萄酒是法兰西人建构出来的一种文化图腾,不一定天经地义。这也许没错。但法兰西人再任性,再有能耐,也没法把阴沟水建构成至尊国宝。这里的区别在于:与阴沟水不同,葡萄酒具备了基础条件,具备了候补图腾的可能
11、性,在营养、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事买的另一半真相: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不变文亦不变。只要人还没有变成机器人,只要这个最大的“天(自然)”还没变,那么人类较为广泛和持久的价值共约,就会构成经典化的隐秘门槛,把泡沫逐渐淘汰。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思想大户”,乔伊斯作为一个“艺术大户”,就这样跨入了门槛。相比之下,大仲马、张恨水一类超级写手,再热闹也还是偏轻偏小,在大指标上不给力,就可能过不了经典化的门槛。不难看出,经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却是一种有界限的分布函数。换句话说,“建构”是知识精英们做的加法;而淘汰和遗忘则取决于天下人心,是更多人在更久岁月里
12、操作的减法,一种力度更大的减法。前者有偶然性,后者有必然性。换句话说,前者是运之所成,靠机缘;后者则是命之所限,靠实力和品质。 (原文韩少功,基于命题需要有改动)1下列对“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典通常指那些具有典范、指标、基石意义的作品,经典也是一个弹性概念。B经典往往由知识精英们创作而成,经典作品身上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思想痕迹。C读书人掌控着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所以经典的确定往往与他们有关。D经典切合读书人的总体心理需求,所以他们齐心合力,使经典的价值历久不衰。2下列对“经典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典化”的过程有赖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读书
13、人对文学作品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B“经典化”往往离不开某些方面的特定推力,更离不开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C“经典化”往往经由特定的人,基于特定的目的,凭借特定的方式来建构。D“经典化”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天下人心对精英们的“建构”的淘汰和遗忘程度。3下列对“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往往不具备作为经典所必需的良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B畅销读物虽然能够流行于世,但却过不了经典化的隐秘门槛。C畅销读物往往不符合人类长久以来秉持的较为广泛的价值共约。D畅销读物虽然能够被“建构”,但却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验。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建筑要有人文之根石羚
14、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有网友直呼,和巴黎相比,这里就差一条塞纳河了。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据统计,中国至少已有6座“凯旋门”,10余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徜徉其中觉得很“洋气”,“摆拍”出来像置身异域,让人不出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这些建筑的出现,固然有其出现的土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总归是附在别人文化表层的一贴“狗皮膏药”。国内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是被冠以“中国的巴黎”“东方佛罗伦萨”,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1) A 。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
15、体意识。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呈现出独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积淀的特色历史街区。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于以古街古巷为名,雕梁画栋,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2) B 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盲从背后,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不自信。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千姿百态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
16、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风格;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则繁花似锦,入则清净悠远”。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3) C 。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那是老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少一条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
17、成为精神家园。(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6日05版)1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1)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2)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3)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2下面这段文字能与文中哪一段形成对比论证?请具体阐明理由。法国的巴塔兰克剧院作为当当代音乐史上的圣地,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无素,但并没有因此而去失自己的文化属性,而恰是因为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150余年仍魅力不减。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3现代文阅读年灯肖复兴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爷子家的那盏年灯,在
18、他家封闭阳台的落地窗前,照往年一样,又亮了起来。老爷子是位老北京,讲究老理儿。老爷子家这盏年灯,好几年过年的时候,都在点亮。从我家的后窗一眼就能望见,正对面老爷子家阳台窗前的这盏年灯,就这样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满街花灯绽放的时候。如今,满北京城,如老爷子这样坚持守候过年老理儿的人,不多见了。每年过年期间,望着老爷子家这盏年灯,我都会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母亲还在世,不管晚上我回家多晚,她老人家都会让家里的灯亮着。每次骑着自行车回家,四周房屋里的灯光都没有了,一片漆黑,老远,老远,一望见家里那盏橘黄色的灯,灯光闪亮着,跳跃着,像跳跃着一颗小小的心脏,我的心里便会充满温暖,知道母亲还没有睡,还在等
19、着我。母亲去世之后,我晚上回家,再也看不见那盏橘黄色的灯光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心里都会有些伤感。对于我,灯,就是家;灯下,就是母亲。无论你回来有多晚,无论你离家有多远,灯只要在家里亮着,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因为老爷子和我的儿子都在美国,一样读完博士,在美国成家、生子、工作,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比较熟,也比较说得来。我知道,前些年,老爷子和老伴还常常去美国,看他的儿子,帮助带带孙子。如今,孙子都上中学了,老爷子真的老了。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快80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坐不了喽,前列腺不争气,总得上厕所。便盼望儿子能够带着媳妇和孙子回来过一回春节。盼了好几年,不是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就是孙子春节
20、期间正上学请不了假,都没有能够回来。每年春节,老爷子家阳台的窗前,都亮起了年灯。去年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变了花样。以往,都只是一盏普通的吊灯,半圆形乳白色的灯罩,垂挂着一支暖色的节能灯。有时候,为了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老爷子会在灯罩上蒙上一层红纸或红纱。去年,换成了一盏长方形的八角宫灯,下面垂着金黄色的穗子,木制,纱面,上面绘着彩画,因为距离有点儿远,看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五颜六色的,显得很漂亮,过年的色彩,一下子浓了。不知道老爷子是从哪儿淘换了这么一个玩意儿。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就这样又像往年一样,在大年夜里亮了一宿。烟花腾空,缤纷辉映在他家窗前的时候,暂时遮挡了年灯,但当烟花落下之后,年灯又
21、亮了起来。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那岿然不动的样子,那执著旺盛的心气,颇有点儿像老爷子。大年初一过去了,大年初二也过去了老爷子的年灯,就这么一直亮着。在整个小区里,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有这样一盏年灯;在偌大的北京城,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能守着这么一份过年的老理儿,点亮这样一盏守候着亲人回家过年的年灯。一天半夜里,我起夜,在厕所的后窗前瞥见那盏年灯,无月无星只有重重雾霾的夜色里,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为老爷子,也为老爷子的儿子,同时,也为自己。大年初五的早晨,我起床后,从后窗望去,忽然发现,老爷
22、子家阳台落地窗前的那盏年灯,没有了。这一天的天气难得格外的晴朗,太阳斜照在他家阳台的落地窗上,明晃晃地反光,直刺我眼睛。我以为眼花了,没有看清。定睛再细看,年灯真的没有了。正有些奇怪,看见一个男人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走进阳台,他们都穿着一身运动衣,两人做起了体操来。不用说,老爷子的儿子和孙子回家了。虽然没有赶上年夜饭,毕竟赶上了当天晚上破五的饺子。离正月十五还有10天,年还没有过完呢。又要过年了,想起老爷子的那盏年灯。1文章围绕“年灯”主要写了哪几件亊?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槪括。2赏析第段画钱句子。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它像硬石一样立在那里不动。3全文反复出现“
23、年灯”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4文中老爷子年年亮起年灯,期盼儿孙回家过年。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回家过年” 却观点不一。下面是某社区工作人员就“我们是否应该回家过年”的100份抽样调査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针对本话题你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陈述。三、语言表述14下面是某中学九(2)班暑假天一阁考查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告知同学们。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四、写作15按要求作文。善良,犹如一缕阳光,在寒冷的冬日照进人们的心田;善良,犹如一阵微风,拂去人们心中的尘埃;善良,犹如一泓清泉,滋润我们的青春时光。请以“善,润
24、了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解析】C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2、D【解析】D加点字读音完成正确。A自怨自艾y。B亘古gn。C呜咽y。3、B【解析】B.有误,“嶙峋”形容沟壑、山崖、建筑物等重迭幽深,突兀高耸;或形容人体瘦削露骨。用以形容道路不妥。故选B。4、D【解析】试题分析:A.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豪情”;
25、B.“研究、了解国学文化”语序不当;C.“非常”与“深”词语赘余。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5、A【解析】试题分析:A.首联诗人概写“二十三年”写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并不是表达“
26、作者的坚韧和顽强”。故答案为A。6、D B 【解析】絕,甲骨文是指事字,在两缕丝线的中间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将丝线割成两段。金文则在两组丝线之间加一把刀,明确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篆文 (丝)(刀,割)(卩,人),表示用刀割断丝缕。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将丝线切断。(1)佛印:人名;绝类:这里可以翻译为像极了;整句的翻译就是:佛印像极了弥勒佛的样子。故选D。(2)俱:都。绝:消失、没有。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故选B。7、(1)数风流人物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月是故乡明 (5)寂寂江山摇落处 (6)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7、(7)羌管悠悠霜满地 (8)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蜡炬”、“羌”的书写。理解型默写(6)中抓关键词“比喻和双关”,(8)的关键词是“比喻手法描写塞外雪景”。8、(1)点燃草料场,烧死林冲。“好”在林冲即使逃脱也免不了死罪。(2)太尉高俅之子为霸占林冲的妻子,三番五次设计陷害他,在忍无可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害他的人,上了梁山。成语“逼上梁山”用来比喻被迫做某事。【解析】这是一道名著题,考查水浒传中林冲的前期经历。高衙内见林冲妻子美丽,一心要谋占林冲妻子。爪牙富安向高俅献计,骗林冲带宝刀入白虎堂,林冲被捉,以行刺罪发配沧州。高俅
28、又派人买通公人,要他们在野猪林杀死林冲。幸有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才得以幸免。到了沧州,高俅又派爪牙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忍无可忍的林冲,杀死了爪牙,连夜投奔梁山泊。据此可知,第(1)题中“这一条计”指的就是点燃草料场,烧死林冲的奸计。他们认为这条计谋“好”在“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即林冲即使逃脱也免不了死罪。第(2)题考查故事情节和成语含义。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为霸占林冲之妻,三番五次设计陷害林冲,无奈之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害他的人,雪夜上了梁山。成语“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二、阅读9、 “清夜”写出夜晚的清冷,渲染出悲凉的气氛;又以子
29、规近似“不如归去”的悲啼倍添伤感。表达了作者在流放途中失意、怀乡、孤独之情。【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芳春”和 “子规啼”表明时节是暮春。作者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着悲啼的杜鹃声,虽然面对的是万紫千红,百鸟齐鸣,但只选择了银杏树的绿和杜鹃鸟的啼,一则代表了江南的名木和四川的名鸟,表明自己远游已快到蜀地了,二则寄托了自己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据此理解作答。译文: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高枕安稳地睡卧在褒城西的七盘岭上。远处山头的月亮近得到窗前,高处的天河低得流进门来。春天的银杏树已绿,清凉夜晚杜鹃在啼叫。浮游之人白白听到杜鹃唤归,听到褒城晨鸡报晓还得上路前行。10、1 (1)一同,一
30、起 (2)改变,改换 (3)期限,约定的时间 (4)妻子和子女 2 (1)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像这样呢?(2)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3 乃 出 私 钱 赎 之 4 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解析】1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古今异义词,易:改变,改换。期:期限,约定的时间。妻子:妻子和儿女。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
31、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若是:像这样。3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意思是“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应断句为“乃出私钱赎之”。4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为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为官” 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上;“为师”主要体现在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
32、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译文元和十年(2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
33、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2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11、1B2D3D【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
34、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B项的表述不准确,从第一段中“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可知,经典并不一定能够体现知识精英的“思想痕迹”。2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D项有误,从“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可知,“经典化”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人心的淘汰和遗忘。3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有误,从“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
35、经典?那么多抓人眼球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经典化的好运气”可以看出,作者并不认为畅销读物能够被“建构”,因为建构是有条件的。12、1A(3) B(1) C(2)2与第二段形成对比论证。文章第二段列举国内一些反面事例,论述国内一些建筑只是一味的模仿,失去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这段文字是正面事例,列举了法国的巴塔兰克剧院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其并未丢失自己的文化属性,与前面的反面事例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建筑要有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这一观点更有说服力。3建筑应具有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而不能生搬硬套。(建筑要立足本国本土文化,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
36、体意识)(意思对即可得分)【解析】1首先要读懂题干所给句子的意思,然后通读原文,看看与原文哪一段落的内容相合,可将题干所给句子代入语段中,分析与上下文的内容是否连贯。中心内容是否相符。如A处下文的“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呈现出独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积淀的特色历史街区”,正好可以证明题干(3)“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一句。而C处上文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正好照应了题干(2)“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一句。利用排除法,答案已经明了。2考查对文章对比论证方法的把握。首先读懂题干所给材料,然后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
37、次,综合考虑,按题干要求找到能与题干材料相对比的内容即可。如与第二段形成对比论证。文章第二段列举国内一些反面事例,而所给材料是正面事例,这样两者就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语段的观点句,即“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的观点,进而论证了“建筑要立足本国本土文化,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这一中心论点。3中心论点的概括。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到关键句分析,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把所论述的观点概括出来。如可分析“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
38、养一方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等句,即可整理概括出“建筑要立足本国本土文化,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的答案。【点睛】怎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来确定该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二是根据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在文章结尾确定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特别是总分式或层层递进式结构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作者往往会在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分析论证后推出中心论点。三是根据
39、分论点来确定中心论点。四是根据论证的结构来确定中心论点。五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隐藏在引用的名言警句中。13、1年轻时,母亲为我点灯,温暖着我。老爷子从美国回来后,年年点亮年灯,但没能盼回儿孙。去年大年夜老爷子点年灯,全家团聚。评分标准:3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2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爷子年年挂年灯的执着,期盼全家团圆的强烈愿望。评分标准:3分。修辞手法,1分,作用分析2分。意近即可。3结构: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形成整体;内容:写出了老爷子每年点年灯,盼儿孙回家闭聚,突出他内心的执着。评分标准:6分。结构3分;内容3分,意近即可。4(1)大多数人都赞同回家过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
40、赞同回家过年的人数更多。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2)答案示例:示例一:我赞成。父母年事已高,他们盼望子女回家过年,享受天伦之乐,回家过年也是“孝”的一种表现。示例二:不赞成。过年只是一种形式,在哪过年其实都一样,我们可以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来,或者用其他方式向父母尽孝心。评分标准:4分。表明态度,表达恰当,言之成理即可。(只有态度没有分析不给分。)【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概括。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概括主要情节。答题时对事件的概括,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作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由于事件复杂,在概括时要避免情节相互交错。要注意题干要
41、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比如本题中,应找出与“年灯”有关的情节,陈述的主体应该是“母亲”和“老爷子”,答出他们与“年灯”有关的事件。点睛:情节概括题。答此类题要做到两点:1、纵览全文,宏观把握。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地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
42、第段画钱句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从题干所问来看,属于局部鉴赏,故应从局部鉴赏的答题角度进行作答。先考虑修辞,“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它像硬石一样立在那里不动”,把年灯比作礁石,使用比喻的修辞,写出老爷子年年挂年灯的期盼之执着,表现出对全家团圆的渴望之强烈。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全文反复出现年灯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这是考查文中物象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形象、主题等角度分析,题干中说“反复出现”,这就暗示学生,“年灯”在文中好比一条线索,把事件、人物给串联起来;从对形象的角度来看,老爷子年年点年灯,表现出内心的企盼和执着。4试题分析
43、:针对本话题你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陈述。应先表明态度,赞成或反对,然后陈述理由。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可以结合原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三、语言表述14、示例:同学们,本次天一阁考查活动分六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协调,人人参加,事先查阅资料,了解情况。考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每人需写考查日记,记录考查情况。【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首先要整体把握全图,抓住特点,然后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进行表述与说明,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注意考查活动的构思框架图的总分关系,考查总体分为6组,活动分“小组”和“班级”两块,“小组”这一块有三个要求“查阅资料”“人人参与”“组长协调”,“班级”范围内要开展“参观”“访谈”,要写“考查日记”,要把这些内容按从总到分,从左到右的顺序条理清楚地写出来。四、写作15、善,润了时光吃饭的队伍,排得很挤很长,宛若一条缓缓爬行的小虫,总也走不上前。我轻叹一口气,心中直抱怨,除了等待,还是等待。透过前面攒挤的人头,隐约可以看到那似乎寄托着某种希望的门帘。瞬间,我能够看到门帘被无意识地掀开,然后又无意识地带着后面一个同学的抱怨落下,“哎!肚子饿了,由他去吧”一阵目眩,又能怎么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伤后压力症的干预护理查房
- 河南三市三模数学试卷
- 2025年西安科技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经济法基础资料试题及答案
- 工程造价师课件
- 工程课件背景
- 疫情期间主题班会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特种货物跨境运输服务合同
- 疫情心态班会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拆墙清运垃圾工程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范本
- 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考核奖惩制度(4篇)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课件
- 汽车维修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卷
- 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应聘登记表
- GB/T 44515-2024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MEMS压电薄膜机电转换特性测量方法
- 夜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 工业地产租房合同模板
- 文章之美(2022年辽宁盘锦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湖南省邵阳市海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班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硕士)
- 账号归属公司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