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新)_第1页
第六章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新)_第2页
第六章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新)_第3页
第六章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新)_第4页
第六章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第六章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1 1 农药使用方法和技术农药使用方法和技术2 2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原理与方法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原理与方法3 3 除草剂的使用除草剂的使用4 4 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4.1 4.1 有害生物的特点与农药合理使用有害生物的特点与农药合理使用4.2 4.2 农药使用与作物的关系农药使用与作物的关系4.3 4.3 环境因素与农药的合理使用环境因素与农药的合理使用4.4 4.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4.5 4.5 农药使用的经济效益农药使用的经济效益4.6 4.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

2、挥和利用4.7 4.7 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1 1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何谓何谓“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 指在掌握、了解了防治对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保护对象的特指在掌握、了解了防治对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保护对象的特点、自然环境的因素、药剂的特殊性能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点、自然环境的因素、药剂的特殊性能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的施药方式施药方式。何谓何谓“使用技术使用技术” ? ? 指在指在“方法方法”所涉及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所涉及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操作者的操作者的技能技能,使农药最有效地命中生物靶标,最少危及环境的质量。,使农药最有效地

3、命中生物靶标,最少危及环境的质量。 农药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是:农药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是: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工效,充分发挥药剂、药械的潜在能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工效,充分发挥药剂、药械的潜在能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保证一定的环境质量。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保证一定的环境质量。1 1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按动力按动力:手动式和机动式两类。手动式和机动式两类。 按按施施药方法药方法:喷雾机、喷粉机、弥雾喷粉机、超低量喷雾机、喷粉机、弥雾喷粉机、超低量喷雾机、静电喷雾机等类型。喷雾机、静电喷雾机等类型。1.1.1 1.1.1 喷雾机:对喷雾机的要

4、求喷雾机:对喷雾机的要求 、喷雾机的构造与工、喷雾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作原理、 手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 、液泵式喷雾器、液泵式喷雾器、 机动喷雾机机动喷雾机1.1.2 1.1.2 喷粉机喷粉机1.1.3 1.1.3 弥雾喷粉机弥雾喷粉机1.1.4 1.1.4 超低容量喷雾机超低容量喷雾机1.1.5 1.1.5 静电喷粉机静电喷粉机1.1 1.1 农药使用机械农药使用机械 1 1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1.2.1 1.2.1 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喷雾法就是在外界条件的作下,使农药药液雾化喷雾法就是在外界条件的作下,使农药药液雾化并均匀地沉降和覆盖于喷布

5、对象表面上的一种农药使并均匀地沉降和覆盖于喷布对象表面上的一种农药使用方法。将药液分散成为雾滴后的粗细程度取决于多用方法。将药液分散成为雾滴后的粗细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最重要的是喷雾方法和器械的结构和性能。种因素,最重要的是喷雾方法和器械的结构和性能。 1.2 1.2 喷雾法喷雾法 1 1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1.2.1 1.2.1 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2.1.1 1.2.1.1 雾化的类型和原理雾化的类型和原理(1)(1)压力雾化法压力雾化法 对药液施加压力,迫使其通过一种经对药液施加压力,迫使其通过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喷头而分散成为雾珠喷射出

6、去。过特别设计的喷头而分散成为雾珠喷射出去。特点特点: :喷雾量很大,但是雾化均匀度不好,雾滴的粗细喷雾量很大,但是雾化均匀度不好,雾滴的粗细相差很远。相差很远。器械:器械:背负式喷雾器、喷枪、工农背负式喷雾器、喷枪、工农-36-36型喷雾器型喷雾器 这种雾化方法由于雾滴粗,喷雾量大,因此通称这种雾化方法由于雾滴粗,喷雾量大,因此通称为大容量喷雾法为大容量喷雾法(HLV)(HLV)。 1.2 1.2 喷雾法喷雾法 1 1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1.2.1 1.2.1 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2.1.1 1.2.1.1 雾化的类型和原理雾化的类型和原理

7、(2)(2)气力式雾化气力式雾化 是利用高速气流对药液进行雾化。经是利用高速气流对药液进行雾化。经过专门的设计,使气流和药液在喷头的一定部位相会,过专门的设计,使气流和药液在喷头的一定部位相会,利用高速气流对药液的切削作用而使药液分散雾化。利用高速气流对药液的切削作用而使药液分散雾化。因为空气和药液都是流体,所以此法也称为因为空气和药液都是流体,所以此法也称为双流体雾双流体雾化法。化法。特点特点: :能产生比较细而均匀的雾滴。能产生比较细而均匀的雾滴。器械:器械:机动弥雾机,如东方红机动弥雾机,如东方红-18-18型机动弥雾喷粉机型机动弥雾喷粉机 1.2 1.2 喷雾法喷雾法 4 4 农药的使

8、用方法和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1.2.1 1.2.1 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2.1.1 1.2.1.1 雾化的类型和原理雾化的类型和原理(3)3)离心式雾化离心式雾化 是利用圆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是利用圆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药液以一定细度的液珠离开圆盘边缘而成为雾滴。力使药液以一定细度的液珠离开圆盘边缘而成为雾滴。特点特点: :药液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转盘边缘而延伸成为液药液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转盘边缘而延伸成为液丝,然后液丝断裂,形成雾滴。所以,此法也称为液丝,然后液丝断裂,形成雾滴。所以,此法也称为液丝断裂法。转盘的转速越高、药液滴加越慢,则雾化丝断裂法。

9、转盘的转速越高、药液滴加越慢,则雾化越细。越细。 器械:器械:额娃式手持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额娃式手持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 1.2 1.2 喷雾法喷雾法 1 1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1.2.1 1.2.1 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2.1.2 1.2.1.2 喷雾的类型喷雾的类型 喷雾类型及喷液量(L/hm2) 大田作物 树木和灌木 高容量(high volume) 600 1000 中容量(medium volume) 200600 5001000 低容量(low volume) 50200 200500 很低容量(very low volume) 5

10、50 50200 超低容量(ultra low volume) 5 乳油乳油 水剂水剂WPSPGRWPSPGR 使用技术方面:使用技术方面:剂量过大、施用不均匀、间隔时间短及重复施药剂量过大、施用不均匀、间隔时间短及重复施药; 农药混用不当农药混用不当;在植物敏感期使用在植物敏感期使用;接近施药接近施药; 施药方法不当施药方法不当;飘移飘移;挥发挥发;药剂流失或渗漏药剂流失或渗漏; 土壤残留土壤残留;微生物降解物造成作物药害微生物降解物造成作物药害; 添加剂、助剂的用量不准或质量欠佳添加剂、助剂的用量不准或质量欠佳; 误用误用;水质不好水质不好。2.2 2.2 农药对作物的损害作用农药对作物的

11、损害作用 2.2.2 2.2.2 产生药害的原因产生药害的原因 植物方面的因素:植物方面的因素: 植物的外型、结构、表皮性能、蜡质层、角质层、茸植物的外型、结构、表皮性能、蜡质层、角质层、茸 毛、气孔、种子含水量等方面的差异;毛、气孔、种子含水量等方面的差异; 不同的作物品种,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不同的作物品种,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 一般,禾本科、柑橘、苹果、葡萄、梨等耐药性较强,一般,禾本科、柑橘、苹果、葡萄、梨等耐药性较强, 豆科、茄科、葫芦科、桃、李等耐药力较差。豆科、茄科、葫芦科、桃、李等耐药力较差。 不同的生育期耐药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生育期耐药力存在显著差异。2.2 2.2

12、农药对作物的损害作用农药对作物的损害作用 2.2.2 2.2.2 产生药害的原因产生药害的原因 环境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 高温下易引起植物药害;高温下易引起植物药害; 光照也是造成药害的重要原因;光照也是造成药害的重要原因; 湿度大时,某些药剂易引致药害,如波尔多液;湿度大时,某些药剂易引致药害,如波尔多液; 砂土地、贫瘠地、有机质含量少的地块,作物易发生药害。砂土地、贫瘠地、有机质含量少的地块,作物易发生药害。 特别是采用土壤处理法时更易出现药害。特别是采用土壤处理法时更易出现药害。 2.2 2.2 农药对作物的损害作用农药对作物的损害作用 2.2.2 2.2.2 药害的预防和消除药害的

13、预防和消除 药害的预防药害的预防 在使用农药之前,应搞清其使用对象和施用方法、时间等,在使用农药之前,应搞清其使用对象和施用方法、时间等,搞清药剂的搞清药剂的“化疗指数化疗指数”及及“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来决定最大使用剂量。来决定最大使用剂量。 K K越小,药剂对作物越安全;越小,药剂对作物越安全; K K越大则越不安全。越大则越不安全。 系数系数1,不易造成药害不易造成药害,系数越大系数越大,越安全越安全;系数系数1,易造成药害。易造成药害。 药害的消除药害的消除药剂防治病虫最低有效浓度药剂防治病虫最低有效浓度作物能忍受药剂的最高浓度作物能忍受药剂的最高浓度化学治疗指数(化学治疗指数(K K)

14、= =作物对药剂的最高忍受浓度作物对药剂的最高忍受浓度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药剂对病虫害的田间有效浓度药剂对病虫害的田间有效浓度2.3 2.3 作物种类和特点对农药使用的影响作物种类和特点对农药使用的影响 2.3.12.3.1据作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合理选用农药据作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合理选用农药 耐药性较强、非食用性耐药性较强、非食用性作物,选用药剂的种类可适当宽些作物,选用药剂的种类可适当宽些; ; 在在瓜果、蔬菜瓜果、蔬菜等作物上等作物上, ,禁用高毒禁用高毒、高残留高残留和有气味的农药;和有气味的农药; 同一种作物不同生育期选用的药剂不同。同一种作物不同生育期选用的药剂不同。2.3.2 2.3

15、.2 据作物的特点选用剂型和使用方法据作物的特点选用剂型和使用方法作物的种类、形态特征不同,所用的农药制剂类型和施用方作物的种类、形态特征不同,所用的农药制剂类型和施用方法也有较大差异。法也有较大差异。 如旱田和水田、禾谷类作物和阔叶类作物等在剂型选用上都如旱田和水田、禾谷类作物和阔叶类作物等在剂型选用上都有所不同。有所不同。 棉花,小麦,水稻,防玉米螟以颗粒剂为宜棉花,小麦,水稻,防玉米螟以颗粒剂为宜;防地下害虫以毒防地下害虫以毒土最为方便而经济,等。土最为方便而经济,等。3.1 3.1 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 3.1.1 3.1.1 温度温度 3 3 环境因素与农药的合理

16、使用环境因素与农药的合理使用杀虫剂的温度系数杀虫剂的温度系数=LD50(20)LD50(30) 该系数如该系数如等于等于1 1或或接近于接近于1 1,则温度对其,则温度对其影响不大影响不大;如;如大于大于1 1,则为则为正温系数型正温系数型;如;如小于小于1 1,则为,则为负温系数型负温系数型。 在较高温度下:在较高温度下:药剂的生物活性高、穿透力强而迅速;药剂的生物活性高、穿透力强而迅速; 物体表面张力降低物体表面张力降低,药液展布能力增加;药液展布能力增加; 有害生物代谢旺盛,活动力强。有害生物代谢旺盛,活动力强。 大多数属于正温系数。大多数属于正温系数。 负温系数型负温系数型杀虫剂:杀虫

17、剂:DDT、除虫菊素除虫菊素及及Pyre等。等。3.1 3.1 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 3.1.2 3.1.2 湿度湿度 湿度对药剂的防治效果影响较小,但很复杂,且因药而异。湿度对药剂的防治效果影响较小,但很复杂,且因药而异。 杀虫剂杀虫剂,对湿度的要求范围较低,但需具体分析。在先高温、,对湿度的要求范围较低,但需具体分析。在先高温、干燥,再低温、高湿的条件下,下午干燥,再低温、高湿的条件下,下午4时以后至傍晚进行喷雾,时以后至傍晚进行喷雾,傍晚或晚上喷粉则防效高。傍晚或晚上喷粉则防效高。 杀菌剂杀菌剂,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和药效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和药效呈正相关。 保护

18、剂,湿度大易杀死病菌;土壤处理,湿度大,效果好;保护剂,湿度大易杀死病菌;土壤处理,湿度大,效果好;内吸剂则符合于一般规律,湿度过大、过小均可影响药效。内吸剂则符合于一般规律,湿度过大、过小均可影响药效。 除草剂除草剂施用以土壤处理法为主,所以湿度越大,效果越好;施用以土壤处理法为主,所以湿度越大,效果越好; 用作叶面处理时则和杀虫剂、杀菌剂的规律相同。用作叶面处理时则和杀虫剂、杀菌剂的规律相同。3.1 3.1 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 3.1.3 3.1.3 光照光照 怕光型怕光型:辛硫磷、烟碱、除虫菊素等易光解,而只能用于土:辛硫磷、烟碱、除虫菊素等易光解,而只能用于土处、

19、贮藏害虫防治及晚上喷药防虫;氟乐灵需随喷随耙入土中。处、贮藏害虫防治及晚上喷药防虫;氟乐灵需随喷随耙入土中。需光型需光型:16051605;光合作用抑制剂类除草剂;光合作用抑制剂类除草剂( (如除草醚、取代如除草醚、取代脲类、均三氮苯类等脲类、均三氮苯类等););光活化杀虫剂。光活化杀虫剂。 3.1.4 3.1.4 风、雨风、雨 风影响施药风影响施药( (喷雾和喷粉喷雾和喷粉) ):影响:影响均匀度均匀度;飘移损失飘移损失,易引起,易引起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中毒中毒或因将药吹至临近地块敏感作物上而引起或因将药吹至临近地块敏感作物上而引起药害药害。 低量低量和和超低量超低量喷雾则还喷雾则还需要需要一

20、定一定风风力。力。 雨雨对茎叶处理剂的药效有影响,影响程度和药剂的种类、性对茎叶处理剂的药效有影响,影响程度和药剂的种类、性质、施药后离下雨的时间及降雨量的多少有关。质、施药后离下雨的时间及降雨量的多少有关。3.2 3.2 农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农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农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指农药农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指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的污染。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水系污染水系污染 农产品污染农产品污染 以上各条污染的途径,由于人类活动、呼吸等直接接触,以及以上各条污染的途径,由于人类活动、呼吸等直接接触,以及间接的摄入(间接的摄入(生物富集生物富集)最后)最后人人。 但

21、但值得注意值得注意的是,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早期使用的的是,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早期使用的DDT、六六六、六六六所致。另外,人们所说的环境污染中的所致。另外,人们所说的环境污染中的“五毒五毒”即即“酚、氰、砷、汞、铬酚、氰、砷、汞、铬”,主要是由于,主要是由于化学工业化学工业 “三废三废”所致。所致。3 3 环境因素与农药的合理使用环境因素与农药的合理使用4.1 4.1 农药对昆虫天敌的影响农药对昆虫天敌的影响4.1.1 4.1.1 农药对昆虫天敌的杀伤作用农药对昆虫天敌的杀伤作用 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对蜘蛛和

22、捕食性螨的影晌对蜘蛛和捕食性螨的影晌 4.1.2 4.1.2 减少对天敌损伤的化学防治措施减少对天敌损伤的化学防治措施 使用选择性杀虫剂使用选择性杀虫剂 选择适当的剂量选择适当的剂量 选择适当的剂型及施药方法选择适当的剂型及施药方法 选择适当的施药时间选择适当的施药时间 培育抗性天敌品种培育抗性天敌品种 4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2 4.2 农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影响农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影响 4.2.1 4.2.1 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农药对蜜蜂的毒性 药剂种类:药剂种类: 杀虫剂对蜜蜂影响最大;杀虫剂对蜜蜂影响最大; 植物性杀虫剂植物性杀虫剂,灭

23、幼脲灭幼脲,保幼激素类似物保幼激素类似物,杀螨剂较安全;杀螨剂较安全; 大部分除草剂、杀菌剂对蜜蜂较安全。大部分除草剂、杀菌剂对蜜蜂较安全。 加工剂型和施用方法:加工剂型和施用方法: 同一种杀虫剂喷粉的毒性高于喷雾;同一种杀虫剂喷粉的毒性高于喷雾; 油剂及浓缩剂的毒性高于乳剂及悬浮剂;油剂及浓缩剂的毒性高于乳剂及悬浮剂; 施颗粒剂对蜜蜂较安全。施颗粒剂对蜜蜂较安全。 超低容量喷雾法一般对蜜蜂毒性较大。超低容量喷雾法一般对蜜蜂毒性较大。 4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2 4.2 农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影响农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影响 4.2.2 4.2.

24、2 防止蜜蜂等传粉昆虫农药中毒的措施防止蜜蜂等传粉昆虫农药中毒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 选择合适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式选择合适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式 采取保护措施采取保护措施 使用驱避剂使用驱避剂 抢救措施抢救措施 4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3 4.3 对家蚕的影响对家蚕的影响 4.3.1 4.3.1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家蚕比其他昆虫对农药更家蚕比其他昆虫对农药更敏感敏感。蚕体直接接触农药或农。蚕体直接接触农药或农药严重污染桑叶时,都可能引起家蚕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药严重污染桑叶时,都可能引起家蚕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

25、4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3 4.3 对家蚕的影响对家蚕的影响 4.3.2 4.3.2 防止家蚕农药中毒的措施防止家蚕农药中毒的措施 充分了解药剂的残留特性,根据当地喷药后的气象条件,先用少充分了解药剂的残留特性,根据当地喷药后的气象条件,先用少 量桑叶给蚕试食实验后,再制订各种药剂的残毒期,确保安全采量桑叶给蚕试食实验后,再制订各种药剂的残毒期,确保安全采 叶喂蚕。叶喂蚕。 桑园内或附近禁止喷施沙蚕毒素类、杀虫脒、桑园内或附近禁止喷施沙蚕毒素类、杀虫脒、PyrePyre类杀虫剂。类杀虫剂。 选用选用速效速效、残效期短残效期短、对家蚕安全的药剂,

26、浓度配制准确,选择、对家蚕安全的药剂,浓度配制准确,选择 无风和喷药后不致降雨的天气施药,以防药液飘移和流失。无风和喷药后不致降雨的天气施药,以防药液飘移和流失。 桑园宜相对集中连片,尽量少与稻田或其他经常喷药的田交错布桑园宜相对集中连片,尽量少与稻田或其他经常喷药的田交错布 局。烟草产区不要烟桑混栽,两者相隔的距离至少局。烟草产区不要烟桑混栽,两者相隔的距离至少100100米以上。米以上。 农药中毒时,应立即开门窗通风换气,排除农药残留的气味,并农药中毒时,应立即开门窗通风换气,排除农药残留的气味,并 加网喂新鲜无毒桑叶,除砂隔离毒源。受农药污染的蚕具、器械加网喂新鲜无毒桑叶,除砂隔离毒源。

27、受农药污染的蚕具、器械 立即更换清洗。农药放置远离养蚕地方。立即更换清洗。农药放置远离养蚕地方。4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4 4.4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4.1 4.4.1 农药对土壤生物区系的影响农药对土壤生物区系的影响 杀虫剂的影响杀虫剂的影响 杀菌剂、杀线虫剂和土壤熏蒸剂的影响杀菌剂、杀线虫剂和土壤熏蒸剂的影响 除草剂的影响除草剂的影响4.4.2 4.4.2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对氨化作用的影响对氨化作用的影响 对硝化作用的影响对硝化作用的影响 4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

28、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4 4.4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4.4.3 4.4.3 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分解作用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分解作用 分解农药的微生物:目前已知土壤中分解农药的微生物有分解农药的微生物:目前已知土壤中分解农药的微生物有 细菌、放线菌、丝状菌、酵母、单细胞藻类等。细菌、放线菌、丝状菌、酵母、单细胞藻类等。 农药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的途径较为复杂,主要有:农药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的途径较为复杂,主要有: 氧化氧化; ;还原还原; ;加水分解加水分解; ;缩合缩合; ;脱氯化氢脱氯化氢; ;脱羧脱羧; ;异构化等。异构化等。 土壤微生物分解农

29、药的速度易受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分解农药的速度易受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 4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分分 解解 农农 药药 的的 微微 生生 物物 微 生 物 所 分 解 的 药 剂 名 称 无 色 杆 菌 属 滴 滴 涕 、 西 维 因 , 2 , 4 - 滴 、 二 甲 四 氯 、 2 , 4 , 5 - 涕 土 壤 杆 菌 属 滴 滴 涕 、 茅 草 枯 、 毒 莠 定 节 细 菌 属 滴 滴 涕 、 马 拉 松 、 地 亚 农 、 2 , 4 - 滴 、 二 甲 四 氯 、 茅 草 枯 、 毒 莠定 、 西 玛 津 固 氮 单 孢 杆

30、菌 属 对 硫 磷 、 毒 死 蜱 芽 孢 杆 菌 属 滴 滴 涕 、 六 六 六 、 毒 杀 芬 、 对 硫 磷 、 甲 基 对 硫 磷 、 杀 螟 松 、茅 草 枯 、 利 谷 隆 、 灭 草 隆 、 毒 莠 定 棒 状 杆 菌 属 滴 滴 涕 、 2 , 4 - 滴 、 二 甲 四 氯 、 茅 草 枯 、 对 草 快 、 草 枯 醚 黄 杆 菌 属 对 硫 磷 、 甲 基 对 硫 磷 、 马 拉 松 、 地 亚 农 、 毒 死 蜱 、 2 , 4 - 滴 、 二甲 四 氯 、 茅 草 枯 、 毒 莠 定 、 抑 芽 丹 极 毛 杆 菌 属 滴 滴 涕 、 六 六 六 、 毒 杀 芬 、

31、马 拉 松 、 对 硫 磷 、 敌 敌 畏 、 地 亚农 、 甲 拌 磷 、 西 维 因 、 二 甲 四 氯 、 茅 草 枯 、 五 氯 酚 钠 、 灭 草 隆 、环 草 隆 、 西 玛 津 、 氯 硝 胺 根 瘤 菌 属 马 拉 松 、 对 硫 磷 黄 单 孢 杆 菌属 滴 滴 涕 、 对 硫 磷 、 杀 螟 松 、 杀 螟 腈 、 灭 草 隆 好 气 杆 菌 属 滴 滴 涕 、 六 六 六 、 杀 虫 脒 梭 状 芽 孢 杆菌 层 滴 滴 涕 、 六 六 六 、 百 草 枯 诺 卡 氏 菌 属 滴 滴 涕 、 五 氯 硝 基 苯 、 2 , 4 滴 、 2 , 4 滴 丁 酸 、 茅 草

32、枯 、 毒 莠定 梭 状 芽 孢 杆菌 属 滴 滴 涕 、 六 六 六 、 百 草 枯 链 霉 菌 属 地 亚 农 、 五 氯 硝 基 苯 、 茅 草 枯 、 西 玛 津 、 草 枯 醚 曲 霉 属 滴 滴 涕 、 敌 百 虫 、 西 维 因 、 2 , 4 滴 、 二 甲 四 氯 、 毒 莠 定 、 利 谷隆 、 灭 草 隆 、 西 玛 津 、 阿 特 拉 津 、 西 草 净 、 扑 草 净 、 草 乃 敌 芽 枝 霉 属 阿 特 拉 津 、 扑 草 净 、 西 草 净 镰 刀 菌 属 滴 滴 涕 、 六 六 六 、 杀 虫 脒 、 杀 螟 松 、 西 维 因 、 五 氯 硝 基 苯 、 西

33、玛 津 、 阿 特 拉 津 、 小 丛 壳 属 五 氯 硝 基 苯 、 福 美 联 毛 霉 属 滴 滴 涕 、 敌 百 虫 、 对 硫 磷 、 西 维 因 、 五 氯 硝 基 苯 、 茅 草 枯 、 阿 特拉 津 、 扑 草 净 、 西 玛 津 、 毒 莠 定 、 敌 稗 梨 孢 属 异 稻 瘟 净 、 敌 稗 根 霉 属 滴 滴 涕 、 杀 虫 脒 、 西 维 因 、 敌 克 松 、 阿 特 拉 津 木 霉 属 滴 滴 涕 、 六 六 六 、 敌 敌 畏 、 对 硫 磷 、 马 拉 松 、 五 氯 硝 基 苯 、五 氯 酚 钠 、 阿 特 拉 津 、 西 玛 津 、 毒 莠 定 、 草 乃

34、敌 酵 母 属 滴 滴 涕 、 六 六 六 、 对 硫 磷 、 乙 酯 杀 螨 醇 、 丙 酯 杀 螨 醇 衣 藻 属 莠 谷 隆 、 阿 特 拉 津 小 球 藻 属 甲 拌 磷 、 对 硫 磷 4.5 4.5 农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农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4.5.1 4.5.1 农药对水质的污染及进入水生生物体内的途径农药对水质的污染及进入水生生物体内的途径 主要指对鱼、贝类及其食物主要指对鱼、贝类及其食物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的影响,这些影响的影响,这些影响是由于农药对水域的污染而引起的。是由于农药对水域的污染而引起的。 可污染水域的农药主要有可污染水域的农药主要有DDTDDT、狄氏剂、艾氏剂、六六

35、六等、狄氏剂、艾氏剂、六六六等有机氯品种。有机氯品种。 水生生物的生物富集:直接接触(和水)型;水生生物的生物富集:直接接触(和水)型; 食物链型,且可进行二、三、四食物链型,且可进行二、三、四 等多次富集。等多次富集。 4 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5 4.5 农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农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4.5.2 4.5.2 农药对水生动物的毒性农药对水生动物的毒性 农业上所涉及到的农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指稻田施药农业上所涉及到的农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指稻田施药后,对稻田养鱼或稻田水域生态体系的直接影响,以及和稻田有后,对稻田养鱼或稻田水域

36、生态体系的直接影响,以及和稻田有联系的池塘、湖泊等水域中以鱼为主的水生动物的影响。联系的池塘、湖泊等水域中以鱼为主的水生动物的影响。 农药对鱼类的毒性以农药对鱼类的毒性以忍受极限中浓度忍受极限中浓度即即TLmTLm(Median (Median Tolerance Limit)Tolerance Limit)表示。毒性分为三级:表示。毒性分为三级: 安全安全:TLm10ppmTLm10ppm,这类药剂如按常规使用方法,不会造成有,这类药剂如按常规使用方法,不会造成有 害影响。害影响。 中毒中毒:TLmTLm在在0.5-10ppm0.5-10ppm,这类药剂一般影响不大,但如不注,这类药剂一般影

37、响不大,但如不注 意也会造成中毒。意也会造成中毒。 剧毒剧毒:TLm0.5ppmTLm 乳油乳油 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 粉剂。油溶性越强,对害虫触杀作粉剂。油溶性越强,对害虫触杀作用越强。用越强。 6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 用药量的原则用药量的原则有有三三: :即即剂量剂量、浓度浓度和用药和用药次数次数; ;其中还要贯其中还要贯穿穿“间隔时间间隔时间”这一概念。这一概念。6.2.1 6.2.1 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浓度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浓度使用剂量使用剂量: :农药的使用剂量为单位面积农药的使用剂量为单位面积( (或容积或容积) )上农药有效上农药有效 成分的总用量。

38、成分的总用量。 使用浓度使用浓度: :农药的使用浓度指在使用状态的农药分散体系中农药的使用浓度指在使用状态的农药分散体系中 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成分的含量。6.2.26.2.2农药的使用次数农药的使用次数 农药的使用次数农药的使用次数: :主要指用同一种药剂防治同一种有害生物主要指用同一种药剂防治同一种有害生物 所需施用药剂的次数。所需施用药剂的次数。6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6.2 6.2 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间隔期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间隔期 6.2.3 6.2.3 农药使用中的时间间隔农药使用中的时间间隔农药使用中的农药使用中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一般包括一般包括3

39、3个方面:个方面: 和上述的和上述的“用药次数用药次数”相关,是针对防治效果而言的,相关,是针对防治效果而言的,应根据药剂的残效期和害物的发展情况来决定;应根据药剂的残效期和害物的发展情况来决定; 指在防治不同害物,使用不同药剂时,要注意药剂间有指在防治不同害物,使用不同药剂时,要注意药剂间有无其它作用,其中特别要注意因间隔时间短而致发生药害或拮无其它作用,其中特别要注意因间隔时间短而致发生药害或拮抗作用。抗作用。 指最后一次药剂的使用和作物收获期的间隔时间,这又指最后一次药剂的使用和作物收获期的间隔时间,这又称为称为“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 6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

40、6.2 6.2 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间隔期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间隔期 6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6.3 6.3 农药的混合使用农药的混合使用 农药混用农药混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施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施药 方法,包括:混剂,桶混方法,包括:混剂,桶混6.3.16.3.1混用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混用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6.3.1.1 6.3.1.1 理化性能的改变理化性能的改变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主要是制剂的乳化、悬浮、分散性能:主要是制剂的乳化、悬浮、分散性能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水解作用,碱性农药:水解作用,碱性农药OPOP、Carb

41、Carb等等 脱氯化氢作用,碱性农药脱氯化氢作用,碱性农药OClOCl(DDT/DDVP/DDT/DDVP/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醇) 金属置换反应,代森类铜制剂、砷酸钙金属置换反应,代森类铜制剂、砷酸钙 其它反应其它反应 6.3 6.3 农药的混合使用农药的混合使用6.3.16.3.1混用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混用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6.3.1.2 6.3.1.2 生物活性的改变生物活性的改变 加合作用加合作用:相加作用,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等于混:相加作用,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等于混 用中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用中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 增效作用增效作用:相乘作用,农药混用

42、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大于各:相乘作用,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大于各 单剂单用时的毒力总和。单剂单用时的毒力总和。 拮抗作用拮抗作用:相减作用,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低于混:相减作用,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低于混 用中各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用中各单剂农药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 农药混用后对农药混用后对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的毒性毒性也有也有增毒增毒作用、作用、相加相加作用和作用和拮拮抗抗作用;农药混用生物活性的改变还涉及对作用;农药混用生物活性的改变还涉及对保护对象保护对象的的安全性安全性。 6.3.2 6.3.2 农药混用的优点农药混用的优点 减少施药次数,省工省时;减少施药次数,

43、省工省时; 取长补短,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取长补短,提高防效,降低成本; 增强药效,对付抗性;增强药效,对付抗性; 可继续发掘老品种的潜力;可继续发掘老品种的潜力; 提高农药的安全性。提高农药的安全性。6.3 6.3 农药的混合使用农药的混合使用6.3.3 6.3.3 农药混用的原则农药混用的原则 不宜混用的组合不宜混用的组合 混用后药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混用后药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混合后破坏了原剂型的物理性能;混合后破坏了原剂型的物理性能; 混用后药效降低;混用后药效降低; 混合使用后安全性降低。混合使用后安全性降低。6.3 6.3 农药的混合使用农药的混合使用6.3.3 6.3.3

44、农药混用的原则农药混用的原则 可以采用的混用组合可以采用的混用组合 表现出增效作用;表现出增效作用; 表现出活性相加;表现出活性相加; 表现出各种互补作用;表现出各种互补作用; 表现新的用途或防治谱;表现新的用途或防治谱; 可以对付抗性有害生物;可以对付抗性有害生物; 可以提高药剂安全性可以提高药剂安全性6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乙酯杀螨醇 DDT,硝滴涕等 内吸磷,磷胺 二嗪农,对硫磷,马拉硫磷,杀虫畏 狄氏剂 4 谷硫磷,乙硫磷,乐果,亚胺硫磷 4 三氯杀螨醇 2 2 2 1 2 2 2 2 杀螨猛 1 4 1 4 2 乐杀螨 2 2 1 2 1 2 油类 2 克螨特

45、 2 4 磷君 2 西维因 2 三氯杀螨砜 2 1 1 硫丹 2 2 毒杀芬 2 ? 2 三硫磷 3 3 3 2 3 3 3 波尔多,不溶性铜制剂 4 2 1 克菌丹 1 1 1 1 2 1 4 3 多果定 2 4 3 福美铁,代森锰,代森锌,福美锌 1 2 2 果绿定 4 1 1 4 2 ? 1 1 消螨普 3 3 3 3 3 2 3 2 3 3 3 石硫合剂,多硫合物制剂 2 ? 1 四氯苯醌 2 3 1 4 1 可湿性硫制剂 ? 2 ? ? ? 多硫化钠 2 2 ? ? ? ? 尿素 可以混合可以混合 化学性质不可混用化学性质不可混用, ,或一般混用易造成药害或一般混用易造成药害1 1

46、某些情况下对某些特殊果树发生药害某些情况下对某些特殊果树发生药害2 2 叶面喷雾易引起药害叶面喷雾易引起药害3 3 混合后如放置不用或配合不当会引起化学分解混合后如放置不用或配合不当会引起化学分解4 4 不可把乳油制剂和可湿性粉剂混用不可把乳油制剂和可湿性粉剂混用? ? 是否可混尚不明确是否可混尚不明确常用农药混合使用适否情况参考查对图常用农药混合使用适否情况参考查对图 6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6.3 6.3 农药的混合使用农药的混合使用6.3.4 6.3.4 农药混用的研究试验程序农药混用的研究试验程序 选择较理想的单剂选择较理想的单剂 室内初步试配室内初步试配 室内

47、生物活性测定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进行盆栽或田间小区试验进行盆栽或田间小区试验 分析配方特点,决定混用方式分析配方特点,决定混用方式 进行大田防治示范试验进行大田防治示范试验6.3.5 6.3.5 混用农药的使用剂量问题混用农药的使用剂量问题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生物同时发生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生物同时发生 混合各单剂只对一种害物有效混合各单剂只对一种害物有效:各单剂单独使用时的剂量。:各单剂单独使用时的剂量。 对某防治对象混用各单剂都有效对某防治对象混用各单剂都有效:据药效相加作用的原理。:据药效相加作用的原理。 混用对防治对象具明显增效作用混用对防治对象具明显增效作用:据增效作用大小和试验

48、数:据增效作用大小和试验数 据确定。据确定。 已定型且己工厂化生产的已定型且己工厂化生产的混剂混剂,应作为一新品种却看待。,应作为一新品种却看待。6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6.3 6.3 农药的混合使用农药的混合使用6 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6.4 6.4 农药的施用技术农药的施用技术 农药施用技术:使用药剂的手段和施药的实际操作方法。农药施用技术:使用药剂的手段和施药的实际操作方法。 施用技术问题实质:如何使药剂最有效的与防治对象接触。施用技术问题实质:如何使药剂最有效的与防治对象接触。6.4.1 6.4.1 药械的选用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药械的选用

49、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针对害物、作物特点,选用合适的药械种类并使其正常运针对害物、作物特点,选用合适的药械种类并使其正常运转工作,则可明显提高防效,避免损失,降低耗费。转工作,则可明显提高防效,避免损失,降低耗费。 定期保养检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定期保养检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6.4.2 6.4.2 酌情添加助剂用量酌情添加助剂用量 主要指的是乳油中的溶剂和喷雾用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指的是乳油中的溶剂和喷雾用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个别情况下可考虑其它助剂的加入,如增效剂等。个别情况下可考虑其它助剂的加入,如增效剂等。 特别在叶面处理某些特殊作物时!但特别在叶面处理某些特殊作物时!但除

50、草剂慎用。除草剂慎用。6.4 6.4 农药的施用技术农药的施用技术6.4.3 6.4.3 农药的稀释配制技术农药的稀释配制技术 农药的稀释计算方法农药的稀释计算方法 按有效成分计算按有效成分计算 原药剂浓度原药剂浓度原药剂的取用量原药剂的取用量= =稀释后药剂浓度稀释后药剂浓度稀释后药剂总量稀释后药剂总量 按倍数计算按倍数计算 原药剂取用量原药剂取用量= =稀释剂取用量稀释剂取用量/ /稀释倍数稀释倍数 稀释剂取用量稀释剂取用量= =原药剂取用量原药剂取用量/ /稀释倍数稀释倍数 稀释剂取用量稀释剂取用量= =原药剂取用量原药剂取用量稀释倍数稀释倍数- -原药剂取用量原药剂取用量 ( (稀释倍

51、数小于稀释倍数小于100100时)时) 石硫合剂的稀释计算石硫合剂的稀释计算 农药的稀释方法农药的稀释方法 二次稀释法,又称为两步配制法。二次稀释法,又称为两步配制法。6.4 6.4 农药的施用技术农药的施用技术6.4.4 6.4.4 施药时的操作技术施药时的操作技术 操作技术主要涉及的是,施药一定要做到操作技术主要涉及的是,施药一定要做到“均匀周到均匀周到”。 另外,在施药技术方面,操作的另外,在施药技术方面,操作的灵活灵活、正确正确程度也很重要。程度也很重要。 蚜虫、霜霉病蚜虫、霜霉病:主要以叶背面为主主要以叶背面为主 稻飞虱、叶蝉、纹枯病稻飞虱、叶蝉、纹枯病:稻基喷雾为主稻基喷雾为主 菜

52、青虫菜青虫:叶背面及心叶喷洒为主叶背面及心叶喷洒为主 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主要防上浮幼虫、蛹,毒土法地面处理主要防上浮幼虫、蛹,毒土法地面处理 成虫,喷粉、喷雾为主成虫,喷粉、喷雾为主 7 7 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 7.1 7.1 农药对人畜的安全性农药对人畜的安全性7.1.1 7.1.1 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 经皮进入经皮进入 经口进入经口进入 经呼吸道进入经呼吸道进入7.1.2 7.1.2 农药中毒的类型农药中毒的类型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致突变慢性毒性:致突变 致畸致畸 致癌致癌7.1 7.1 农药对人畜的安全性农药对人

53、畜的安全性7.1.3 7.1.3 农药毒性的表示方法农药毒性的表示方法 致死中量致死中量(LDLD5050值)值) :毫克:毫克/ /公斤体重公斤体重脊椎动物选择性比值脊椎动物选择性比值(Vertebrate Selective Ratio, (Vertebrate Selective Ratio, VSRVSR) ) 日允许摄入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ADI) 综合考虑综合考虑, ,农药的农药的安全性安全性= =毒性指标毒性指标因素因素 VSR=VSR=白鼠口服急性白鼠口服急性LDLD5050家蝇点

54、滴家蝇点滴LDLD5050试验动物的最大无影响剂量试验动物的最大无影响剂量ADI(ADI(毫克毫克/ /公斤体重公斤体重天天)=)=安全系数安全系数7 7 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 7.2 7.2 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 7.2.1 7.2.1 农药毒性的安全防护农药毒性的安全防护 经皮毒性的安全防护经皮毒性的安全防护 农药呼吸毒性的安全防护农药呼吸毒性的安全防护 农药经口毒性的安全防护农药经口毒性的安全防护7.2.2 7.2.2 农药中毒症状及简单急救措施农药中毒症状及简单急救措施 农药急性中毒的症状农药急性中毒的症状 农药中毒简单急救措施农药中毒简单急救措

55、施结语结语 有害生物有害生物:对症;适时;敏感性(期);延缓抗性:对症;适时;敏感性(期);延缓抗性 农农 药药:防治谱;作用方式;效果;施用方法、剂量、次数:防治谱;作用方式;效果;施用方法、剂量、次数 混用,且要多样、灵活、多变混用,且要多样、灵活、多变 保护对象保护对象:敏感品种;安全系数;残效、残留、安全间隔期:敏感品种;安全系数;残效、残留、安全间隔期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发挥其正向作用,尽量减少对药效的影响:发挥其正向作用,尽量减少对药效的影响 非靶标生物非靶标生物:注意天敌、益虫、人畜的安全及敏感性(期);:注意天敌、益虫、人畜的安全及敏感性(期); 注意药剂的选择性注意药剂的选择

56、性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要有经济头脑,不单纯、片面追求高效:要有经济头脑,不单纯、片面追求高效 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除以上各方面外,还要更多、更深入地研究农药施:除以上各方面外,还要更多、更深入地研究农药施 于环境后的归宿问题,反过来又指导农药的施用。于环境后的归宿问题,反过来又指导农药的施用。 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环境条环境条件件植植 物物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在农药使用时认识到在农药使用时认识到: : 有害生物、保护对象和环境条件三者在相互联系、有害生物、保护对象和环境条件三者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组成了经常变动但又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组成了经常变动但又处于“动态平衡动态

57、平衡”状态的、状态的、矛盾着的三个方面。矛盾着的三个方面。当矛盾即将发生或己经当矛盾即将发生或己经“激化激化” 的时候,便要依靠的时候,便要依靠“农药农药”这一主要武这一主要武器及农药的使用者器及农药的使用者知识化了的知识化了的“人人”,在权衡、分析害物、植物、环境,在权衡、分析害物、植物、环境三方面利益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及经济效益三方面利益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及经济效益核算来灵活、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暂时稳定和平衡己激化了的矛盾,以核算来灵活、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暂时稳定和平衡己激化了的矛盾,以求形成有利于人类的、矛盾着各方面新的、暂

58、时的求形成有利于人类的、矛盾着各方面新的、暂时的“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在矛盾已在矛盾已严重激化严重激化的紧急情况下,应分清的紧急情况下,应分清轻轻、重重、缓缓、急急,且要从总体,且要从总体利益出发,以尽快利益出发,以尽快解决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为主。为主。6.4.2 6.4.2 水稻田化学除草水稻田化学除草 6.4.2.1 6.4.2.1 秧田化学除草秧田化学除草 秧田,插秧田,直播田秧田,插秧田,直播田稻田主要杂草:稗草及一些莎草科及阔叶杂草。稻田主要杂草:稗草及一些莎草科及阔叶杂草。稻田应用的除草剂品种绝大多数是稻田应用的除草剂品种绝大多数是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主要防治杂,主要防治杂草幼

59、芽,且药效受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条件的影响较小,草幼芽,且药效受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条件的影响较小,使用比较方便,药效比较稳定。使用比较方便,药效比较稳定。选择适当品种,以除稗草为主;选择适当品种,以除稗草为主;播后苗前利用位差选择防除杂草;播后苗前利用位差选择防除杂草;2-32-3叶期前用选择性除草剂除稗。叶期前用选择性除草剂除稗。技术要点(1)(1)播前土处(每播前土处(每hmhm2 2 ) 杀草丹杀草丹1.21.21.5kg1.5kg/ /丁草胺丁草胺0.750.750.9kg0.9kg/ /禾大壮禾大壮1.51.52kg2kg 制毒土撒施,制毒土撒施,2 23d3d后播种;后播种;(2

60、)(2)播后土处(每播后土处(每hmhm2 2) 杀草丹杀草丹1.21.21.5kg/1.5kg/禾大壮禾大壮1.51.52kg/2kg/丁草胺丁草胺0.60.60.8kg/0.8kg/ 农得时农得时252530g/30g/草克星草克星202025g25g 农得时丁草胺农得时丁草胺(202025g25g0.60.60.8kg0.8kg) 丁草胺草克星丁草胺草克星(0.60.60.8kg0.8kg202025g25g)(3)(3)苗期喷雾(稗草苗期喷雾(稗草2 23 3叶期,每叶期,每hmhm2 2 ) 禾大壮禾大壮1.51.52.5kg/2.5kg/敌稗敌稗2 22.5kg/2.5kg/优克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