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从军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从军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从军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页?参军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参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2、理解“参军板书:参军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我们从刚学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知道:戚家军和其他抗倭军队一起,终于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参军行?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4、?参军行?即

2、参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5、想去唐朝的边塞,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作战的情况吗?如今,我们来学习6、说说你对王昌龄有多少理解?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象刚刚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根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4、老师范读,青海长云暗雪山。好,下面我不说了。看看怎么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5、同学们刚刚在王昌龄的

3、引领下,到唐朝的边塞转了一圈,看见了哪些景物?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屡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那么是突厥的权力范围。“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画图出示以上地方。6、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辛、孤寂的生活,思念家乡7、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8、齐读后两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9、多媒体出示古战场图10、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11、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

4、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决。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遭受战争伤痛,我们发誓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12、“战地记者采访戍边将士。四、体会意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吧。音乐起。师生齐读注重平仄。五、品悟诗情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尽管我们只读了几遍,那我们来聊聊吧。1、读了这首诗,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2指名说。3、同学们,这就是王昌龄给我们留下的边塞诗。诗人又对他们付于怎样的感情呢?就请同学们默默地再读这首诗,请你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