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精神分析定稿_第1页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定稿_第2页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定稿_第3页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定稿_第4页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精神分析论是西方现代的一个哲学思潮,也新精神分析论是西方现代的一个哲学思潮,也是西方现代人格心理学的一个学派。它主要是是西方现代人格心理学的一个学派。它主要是在在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后从经典精神分析论中(除弗年代后从经典精神分析论中(除弗洛姆之外)分化出来的。洛姆之外)分化出来的。 新精神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精神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精神分析是指在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广义的新精神分析是指在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方面并没有脱离弗洛伊德体系,而同时又对经典法方面并没有脱离弗洛伊德体系,而同时又对经典精神分析论有所变通、修正和扩充的理论:主要包精神分析论有所变通、修正和

2、扩充的理论:主要包括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霍妮、括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霍妮、沙利文和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以及埃沙利文和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以及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等。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等。 就狭义而言,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就狭义而言,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经典精神分析论转向新精神分析论的过渡阶理学是经典精神分析论转向新精神分析论的过渡阶段。而美国的社会文化派则属于新精神分析论的特段。而美国的社会文化派则属于新精神分析论的特有范畴。有范畴。一一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一、精神分析学

3、派的分裂。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1.201.20世纪世纪2020年代精神分析发生的年代精神分析发生的两次分裂。两次分裂。 阿德勒和荣格阿德勒和荣格背离弗洛伊德。背离弗洛伊德。 19111911年,阿德勒创立年,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 19141914年,荣格创立年,荣格创立分析心理学。分析心理学。 19241924年年19291929年,年,奥托奥托. .兰克、弗伦克兹兰克、弗伦克兹 背离弗洛伊德,背离弗洛伊德, 使精神分析又产生一次较大的分裂。使精神分析又产生一次较大的分裂。2.202.20世纪世纪303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再次分裂,结果是新精神分析年代,精神分析学派再次分裂,

4、结果是新精神分析学派形成。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学派形成。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霍妮、沙利文、弗霍妮、沙利文、弗洛姆、艾里克森、卡丁纳。洛姆、艾里克森、卡丁纳。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的根源二、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的根源(一)社会历史因素(一)社会历史因素 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西方进入一个年代,西方进入一个经济大萧条经济大萧条时期。处于这个时代的时期。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受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之苦,他们人们受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之苦,他们紧张、焦虑、沮丧,惶惶紧张、焦虑、沮丧,惶惶不可终日,不可终日,这些这些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和和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导致导致精神病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的发病

5、率上升。 社会的动荡不安一方面促使社会的动荡不安一方面促使精神分析临精神分析临 床的应用与发展,床的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为另一方面为患者的病因患者的病因 注入了更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注入了更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人们普遍,人们普遍 担心的不是担心的不是性的问题,性的问题,而是而是失业、消费、失业、消费、 食物、和房租的困扰,食物、和房租的困扰,这些已非泛性论所这些已非泛性论所 能解释了。能解释了。(二)哲学基础(二)哲学基础 以以詹姆斯詹姆斯为首的为首的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占统治地位。在美国占统治地位。 这种思想强调立足这种思想强调立足现实与功用现实与功用。机能主义心理学所强。机能主义心

6、理学所强调的调的心理现象对环境的适应心理现象对环境的适应作用的思想,与新精神分作用的思想,与新精神分析所强调的析所强调的人格与文化相互作用人格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精神是相容的。的精神是相容的。(三)心理学的影响:(三)心理学的影响: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派的产生一方面受精神分析社会文化派的产生一方面受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影响,另一的影响,另一方面,方面,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华生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华生为首的为首的行为主义者行为主义者掀起了一场掀起了一场反本能反本能的运动,为精神分析派的运动,为精神分析派文化论的出现扫清了障碍。文化论的出现扫清了障碍。

7、另外,在另外,在3030年代,美国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奥尔波特为首的社会心理学家摈弃了尔波特为首的社会心理学家摈弃了麦独孤的本能论,麦独孤的本能论,开始用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问题已成为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精神已成为当时的潮流。题之一,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精神已成为当时的潮流。(四)科学发展的背景:(四)科学发展的背景: 美国是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最深的国家,自美

8、国是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最深的国家,自2020世世纪纪3O3O年代以来,美国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特别是特别是文化文化人类学人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新精神分析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学派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例如人类学家在研究例如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部原始部落民族落民族时发现,时发现,不同文化传不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统、风俗习惯以及以及子女抚养子女抚养方式的方式的部落间,心理上有一部落间,心理上有一定的差异。定的差异。 部落民族与现代社会中的人部落民族与现代社会中的人相比较,其特殊性更为明显。相比较,其特殊性更为明显。 这

9、些人类学的发现,引起一这些人类学的发现,引起一些精神分析家们重新对传统些精神分析家们重新对传统的本能论进行思考。的本能论进行思考。三、新精神分析的特点三、新精神分析的特点第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第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 弗洛依德重视本我,强调自我是辅助本我的机能。弗洛依德重视本我,强调自我是辅助本我的机能。 新精神分析学派则新精神分析学派则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认,认为为自我可以不依附于本我,它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自我可以不依附于本我,它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动机和目标,并且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都有自己不动机和目标,并且在不同的发展进程

10、中都有自己不同于本我的起源。同于本我的起源。 新精神分析学派还把新精神分析学派还把自我看作是负责智力发展和社自我看作是负责智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独立的、理性的指导系统。会发展的一种独立的、理性的指导系统。第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第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例如,霍妮的例如,霍妮的“基本焦虑说基本焦虑说”、沙利文的、沙利文的“人际关人际关系说系说”等。特别是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学家,完全承等。特别是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学家,完全承认认社会变量社会变量对人格的影响,乃至于很少应用对人格的影响,乃至于很少应用“本能本能”这个概念,他们较多地用个人生活史而很少用先天这个概念

11、,他们较多地用个人生活史而很少用先天的力量来解析人格的发展。的力量来解析人格的发展。第三,重传统研究方法与实验法的结合。第三,重传统研究方法与实验法的结合。 弗洛依德只重视患者的弗洛依德只重视患者的自由报告自由报告和和过去经验的回忆,过去经验的回忆,新精神分析学者日益重视把传统的分析方法与新精神分析学者日益重视把传统的分析方法与实验实验心理学心理学联系起来,增加了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客观联系起来,增加了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性与科学性。 新精神分析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艾里克森和和卡丁纳卡丁纳等人还采取等人还采取跨文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化的研究方法研究人格,把人格问题放在不同文化研究

12、人格,把人格问题放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去考察,这种方法可以检验人格理论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这种方法可以检验人格理论的普遍性。普遍性。第四,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第四,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 弗洛伊德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虽然很重视,但主要弗洛伊德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虽然很重视,但主要是以是以他的病人对童年经验的回忆他的病人对童年经验的回忆为依据,并且他的研为依据,并且他的研究是同生物决定论的观点和方法相联系的。究是同生物决定论的观点和方法相联系的。 新精神分析学派大都采用新精神分析学派大都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以直接研直接观察的方法,以直接研究童年时期的发展过程。究童年时期的发

13、展过程。他们对生物的因素越来越不他们对生物的因素越来越不关心,而主要通过从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结构来说明关心,而主要通过从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结构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第五,人性善观。第五,人性善观。 弗洛依德的理论观点是倾向于弗洛依德的理论观点是倾向于性恶论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他认为人性归结为归结为自私的、邪恶自私的、邪恶的,人完全受无意识的私欲和的,人完全受无意识的私欲和攻击本能的支配。攻击本能的支配。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自尊和对自尊心的启发,强调人的自尊和对自尊心的启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理性的,人有能力发展自己、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理性的,人有能力发

14、展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是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是一种性善论观点。一种性善论观点。第一节第一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阿尔弗莱德病医生,阿尔弗莱德. .阿德勒(阿德勒(Alfred Adler,Alfred Adler,1870-19371870-1937)创立的。)创立的。 阿德勒是弗洛依德早期的追随者,但他与弗洛阿德勒是弗洛依德早期的追随者,但他与弗洛依德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析,于依德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析,于19111911年脱离了弗年脱离了弗洛依

15、德,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洛依德,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学学”,成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成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依德的人依德的人 . . 一、阿德勒的生平一、阿德勒的生平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一个犹太谷商家庭。他从小郊一个犹太谷商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矮小,矮小,5 5岁得了肺炎几乎丧命,岁得了肺炎几乎丧命,在街上玩时还两次被车撞。儿在街上玩时还两次被车撞。儿时的创伤经历,死亡的恐惧仍时的创伤经历,死亡的恐惧仍然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要成为然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阿德勒在

16、家里六个一名医生。阿德勒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羡慕其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羡慕其兄长英俊的相貌。兄长英俊的相貌。 1888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医学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医学 1895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991899年他在维也纳开设了他自己的诊所。年他在维也纳开设了他自己的诊所。 19021902年他拜读了弗洛依德年他拜读了弗洛依德梦的解析梦的解析一书后,撰文为一书后,撰文为弗洛依德的观点辩护。为此,弗洛依德邀请他和另外三弗洛依德的观点辩护。为此,弗洛依德邀请他和另外三人一起协商开创人一起协商开创“周三精神分析协会周三精神分析协会”(维也

17、纳精神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前身)析协会的前身) 19101910年阿德勒成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和协会杂志年阿德勒成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和协会杂志精精神分析杂志神分析杂志的主编。但阿德勒不赞同弗洛依德的性本的主编。但阿德勒不赞同弗洛依德的性本能理论,他发表一系列文章公开轻视性因素而强调社会能理论,他发表一系列文章公开轻视性因素而强调社会因素,这使弗洛依德大为不满,终于导致因素,这使弗洛依德大为不满,终于导致19111911年与弗洛年与弗洛依德分道扬镳。依德分道扬镳。 此后,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成立了一个此后,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成立了一个“自由精神分析研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究协会”,191219

18、12年他把其理论体系称为年他把其理论体系称为“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精神分析学派。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精神分析学派。 1926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1927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321932年任长岛医学院教授,年任长岛医学院教授, 19341934年定居美国。年定居美国。 19371937年在欧洲讲学途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于年在欧洲讲学途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于苏格兰,终年苏格兰,终年6767岁。岁。 阿德勒的主要著作阿德勒的主

19、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主要著作有: :精神症的性格精神症的性格(19121912) 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1917)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1919)、)、 生活的科学生活的科学(19271927) 理解人的本性理解人的本性(1929)1929)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1932) 儿童教育儿童教育(19381938)等。)等。自卑感自卑感追求优越以获得完善追求优越以获得完善追求个体的优越追求个体的优越建设性的生活风格建设性的生活风格(具有社会兴趣)(具有社会兴趣)破环性的生活风格破环性的生活风格(缺乏

20、社会兴趣)(缺乏社会兴趣)神经症神经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统治支配型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社会利益型二、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二、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相反,他的理论是以社会文化为的根本动力。相反,他的理论是以社会文化为取向的。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为取向的。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的动力,并用视为行为的动力,并用“器官缺陷与补偿器官缺陷与补偿”、“克服自卑感与追求优越克服自卑感与追求优越”、“侵犯驱力和男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性反抗”

21、、“社会兴趣社会兴趣”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为的动力特征。( (一一) )器官缺陷与补偿器官缺陷与补偿 19071907年阿德勒发表年阿德勒发表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偿偿一文。在文章中,阿德勒认为个体生来弱一文。在文章中,阿德勒认为个体生来弱小,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伤害,从而留下生理上小,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伤害,从而留下生理上的缺陷。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有缺陷,的缺陷。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有缺陷,包括感觉器官、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生殖器包括感觉器官、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生殖器官、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等等的官、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等等的缺陷

22、。由于。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其某一器官受损害时,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其某一器官受损害时,会采取某种手段或方式来加以弥补,以便更好会采取某种手段或方式来加以弥补,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地适应环境。 1.1.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 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 第一、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如体弱第一、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如体弱者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者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 第二、发展其他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第二、发展其他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如一个盲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听觉、嗅觉和触如一个盲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听觉、嗅觉

23、和触摸觉等功能来补偿其视觉的缺陷。摸觉等功能来补偿其视觉的缺陷。 2.2.器官缺陷两方面的作用器官缺陷两方面的作用 由此可见,器官缺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由此可见,器官缺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 (1)(1)一方面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便,一方面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便, (2) (2) 另一方面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 在某些情况下,有器官缺陷的人不仅可以通过在某些情况下,有器官缺陷的人不仅可以通过补偿机制克服自身的缺陷,而且还可能通过过补偿机制克服自身的缺陷,而且还可能通过过度补偿,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度补偿,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 (二二) )自

24、卑感自卑感 在在19101910年,阿德勒开始从强调身体器官的生理年,阿德勒开始从强调身体器官的生理缺陷转向重视精神上的自卑感,把补偿的机制缺陷转向重视精神上的自卑感,把补偿的机制运用于人精神的主观领域,从而使其理论摆脱运用于人精神的主观领域,从而使其理论摆脱生理学的色彩,而成为真正的心理学的理论。生理学的色彩,而成为真正的心理学的理论。 1.自卑感具有普遍性自卑感具有普遍性 没有明显器官缺陷的人,其人格的动力何在?阿德没有明显器官缺陷的人,其人格的动力何在?阿德勒找到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因素,这就是自卑勒找到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因素,这就是自卑感。感。 和成人相比,和成人相比,儿童儿童感

25、到自己的孱弱,从而产生了强感到自己的孱弱,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弱小的儿童的身烈的自卑感。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弱小的儿童的身上,即使是上,即使是成人成人,也会通过社会比较产生自卑感。,也会通过社会比较产生自卑感。因此,自卑感具有普遍性力。因此,自卑感具有普遍性力。2.2.自卑感的双重作用自卑感的双重作用(1 1)当一个感到强烈的自卑感时,他往往会力图)当一个感到强烈的自卑感时,他往往会力图发展自己,做成某些事情,以自身的发展和成功发展自己,做成某些事情,以自身的发展和成功来克服自卑感。这时,自卑感就成为推动人积极来克服自卑感。这时,自卑感就成为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向上的动

26、力。(2 2)当然,自卑感有时也会产生)当然,自卑感有时也会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强大的自卑感有时会把一个人很大的消极作用,强大的自卑感有时会把一个人压倒,此时,他就自暴自弃,不去努力追求成功。压倒,此时,他就自暴自弃,不去努力追求成功。这种无法克服和摆脱的自卑感发展为严重的自卑这种无法克服和摆脱的自卑感发展为严重的自卑情结,此人的神经症就产生了。情结,此人的神经症就产生了。 如此说来,如此说来,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人人都有,它可以导致神经症,也可以产它可以导致神经症,也可以产生成就的动力。生成就的动力。什么是神经症?什么是神经症? 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由恐惧,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是一种由恐惧,

27、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的角度考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的社会文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的共同模式,才称作神经症。化中的共同模式,才称作神经症。 霍妮霍妮3.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 阿德勒认为,为了克服自卑感,儿童用先天的阿德勒认为,为了克服自卑感,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侵犯驱力”来寻求补偿,使自己的人格在文化来寻求补偿,使自己的人格在文化与顺应中得到发展。与顺应中得到发展。 后来阿德勒将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侵犯驱力”改为

28、改为“男性反抗男性反抗”。他认为如果儿童顺应或很少他认为如果儿童顺应或很少反抗,这种自卑感就使人变得女子气,成为生活反抗,这种自卑感就使人变得女子气,成为生活的弱者。反之,儿童若奋起反抗,这种自卑感便的弱者。反之,儿童若奋起反抗,这种自卑感便促使人男性化。促使人男性化。(三)追求优越(三)追求优越 1. 1. 阿德勒受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影响很深,阿德勒受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影响很深,他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追求优越的向上意他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所支配,人行为的志所支配,人行为的根本动力根本动力就是力求优越就是力求优越 2.2.这种追求优越的这种追求优越的根源根源是什么?阿

29、德勒认为追是什么?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先天的,所有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东西。求优越是先天的,所有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东西。3.3.追求优越的两重性追求优越的两重性追求优越如同自卑感一样,具有两重性。追求优越如同自卑感一样,具有两重性。 (1)(1)一方面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一方面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 (2(2) )另一方面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另一方面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情结优越情结”。 一个具有优越情结的人狂妄自大、自负自夸、轻一个具有优越情

30、结的人狂妄自大、自负自夸、轻视别人、支配别人。这样的人难以与他人相处,最终视别人、支配别人。这样的人难以与他人相处,最终因缺乏社会支持而导致失败。因缺乏社会支持而导致失败。( (四四) )社会兴趣社会兴趣 有人批评阿德勒的早期理论,认为它把人基本上看成是自私有人批评阿德勒的早期理论,认为它把人基本上看成是自私自利的,只顾追求个人优越的个体。为了应付这种批评,阿自利的,只顾追求个人优越的个体。为了应付这种批评,阿德勒提出了社会兴趣的概念。德勒提出了社会兴趣的概念。 阿德勒认为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

31、会的需要。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其生命过程中必须完成职业、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其生命过程中必须完成职业、结婚、养育子女等社会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人们之间必结婚、养育子女等社会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人们之间必须分工合作,相互协作。所以,人生下来就须分工合作,相互协作。所以,人生下来就必然具有一种先必然具有一种先天的天的社会兴趣。社会兴趣。 意义意义 社会兴趣概念的提出,是阿德勒对其人格动社会兴趣概念的提出,是阿德勒对其人格动力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力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同时,又被社会兴趣所驱动,两和

32、追求优越的同时,又被社会兴趣所驱动,两种动力交织在一起,驱使人们实现社会的共同种动力交织在一起,驱使人们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共同幸福。进步和共同幸福。三、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三、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系。人格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系。人格的发展不仅与个体自身的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与个的发展不仅与个体自身的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与个体后天环境教育有关,而且与个人创造性自我的作体后

33、天环境教育有关,而且与个人创造性自我的作用有关。用有关。( (一一) )生活风格及其类型生活风格及其类型 1.1.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生活风格格”(Life styleLife style)。)。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表现的独特方式。 2.2.类型类型: :人们的生活风格各式各样,但根据社会兴趣人们的生活风格各式各样,但根据社会兴趣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一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正确

34、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一种是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种是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具有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正确的和健康的,而具有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正确的和健康的,而缺乏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和病态的。缺乏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和病态的。3.3.四种类型的人四种类型的人 后来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后来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 统治统治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 索取索取依赖型:这种人喜欢依赖别人的劳动,向别人索依赖型:这种人喜欢依赖别人的劳动,向别人索取自己所需

35、要的一切;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回避型:这种人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企图以碌回避型:这种人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企图以碌碌无为而避免失败;碌无为而避免失败; 社会利益型:这种人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益于社社会利益型:这种人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阿德勒认为阿德勒认为,前三种类型都是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第四前三种类型都是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第四种人才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有希望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种人才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有希望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生活。( (二二) )生活风格的形成生活风格的形成 1 1. .错误的生活风格形成原因错误的生

36、活风格形成原因: : 阿德勒认为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阿德勒认为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 : 器官缺陷。它会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导致器官缺陷。它会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导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结;不健康的自卑情结; 溺爱或娇纵。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他的每一需要溺爱或娇纵。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他的每一需要都必须得到满足,长大后则容易成为缺乏社会兴趣、都必须得到满足,长大后则容易成为缺乏社会兴趣、自私自利的人;自私自利的人; 受忽视或遗弃。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变得受忽视或遗弃。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变得对社会和他人极端冷漠、仇视,对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对社会和他人极端冷漠、仇视

37、,对所有的人都不相信。 2.2.儿童生活风格的形成儿童生活风格的形成 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它是以风格。它是以“原型原型”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儿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原型的内容包括人生的目儿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原型的内容包括人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等。至于儿童形成的是什么样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等。至于儿童形成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则要取决于他的生活条件和家庭及社的生活风格,则要取决于他的生活条件和家庭及社会环境。会环境。 ( (三三) )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 1 1. .出生顺

38、序出生顺序2.2.早期记忆早期记忆 3.3.潜意识梦境的分析潜意识梦境的分析 ( (四四) )创造性自我与活动程度创造性自我与活动程度 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但这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但这种社会性又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识因素。因此,阿德种社会性又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识因素。因此,阿德勒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理勒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理论。论。 阿德勒承认个体的身体发展水平是影响精神发展的一阿德勒承认个体的身体发展水平是影响精神发展的一种因素。种因素。 阿德勒认为,遗传与环境只能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阿德勒认为,遗传与环境

39、只能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客观条件。可能性和客观条件。 创造性自我创造性自我 创造性自我: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创造性自我: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性地选择受者,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 人的心理生活不是已成的,而是生成的。人的心理生活不是已成的,而是生成的。 此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此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活动程度活动程度 阿德勒指出,阿德勒指出,“活动程度活动程度”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和水平。形式和水平。 1.1.

40、所谓活动程度,是指每个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在个体所谓活动程度,是指每个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在个体的奋斗过程中都包含着各种不同水平的活动,个体正是以的奋斗过程中都包含着各种不同水平的活动,个体正是以其活动的过程来回答他所遇到的问题。其活动的过程来回答他所遇到的问题。 2.2.阿德勒认为,个体的活动程度是儿童在生活早期经过任阿德勒认为,个体的活动程度是儿童在生活早期经过任意创造而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又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意创造而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又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四四. .个体心理学简评个体心理学简评 ( (一一) )贡献贡献 1.1.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已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理论学阿德

41、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已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理论学派,后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以派,后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以及自我心理学派等都直接受到阿德勒思想的启发与影响及自我心理学派等都直接受到阿德勒思想的启发与影响 2.2.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教育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心理治疗家的拥护,还因为个体心理学确立了心理学的社家和心理治疗家的拥护,还因为个体心理学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会科学方向。 3.3.作为弗洛依德理论的对立面,阿德勒的理论具有进步和积极作为弗洛依德理论的对立面,阿德勒的理论具

42、有进步和积极的意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把人从古典精神分析独断的泛性的意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把人从古典精神分析独断的泛性论中解放出来,不仅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论中解放出来,不仅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而且重视意识自我的作用。而且重视意识自我的作用。 ( (二二) )局限性局限性 阿德勒虽然有别于弗洛依德的本能论,但并没有超出多阿德勒虽然有别于弗洛依德的本能论,但并没有超出多少。少。 1.1.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当作人行为的根本动力,这使他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当作人行为的根本动力,这使他的理论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理论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2.

43、2.阿德勒虽然重视人格的统一整体性,但他忽视了人格结构及其阿德勒虽然重视人格的统一整体性,但他忽视了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简单地看成是由追求优越的单一动机驱使内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简单地看成是由追求优越的单一动机驱使的个体。的个体。 3.3.阿德勒提出社会兴趣的概念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把它看阿德勒提出社会兴趣的概念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先天的合群利他的趋向,而不是当作人类生产劳动、作是人的一种先天的合群利他的趋向,而不是当作人类生产劳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4.

44、阿德勒虽然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但他所说的社会环境阿德勒虽然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但他所说的社会环境主要指家庭环境,根本没有触及社会的本质,因而未能完全说明主要指家庭环境,根本没有触及社会的本质,因而未能完全说明心理疾病的社会根源。心理疾病的社会根源。 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心理学自我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亦称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亦称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它是理学。它是S.S.弗洛依德后期理论奠定的基础,以弗洛依德后期理论奠定的基础,以及在他之后由安娜及在他之后由安娜. .弗洛依德、哈特曼、艾里克森弗洛依德、哈特曼、艾里克森等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格心理学理

45、论等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并代表着精神分析发展的方向。体系,并代表着精神分析发展的方向。一一. .从本我心理学转向自我心理学从本我心理学转向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发源于弗洛依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发源于弗洛依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1886-18971886-1897创伤范式:创伤范式:“防御防御”与与“自我防御自我防御” 1897-19231897-1923内驱力范式:内驱力范式:“自我本能自我本能”,“自自恋恋” 1923-19261923-1926自我范式:自我范式:“自我自我”是一种独立的是一种独立的人格结构,认为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危险的信号,人格结

46、构,认为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危险的信号,并着重研究了自我的防御机制。并着重研究了自我的防御机制。 1886-18971886-1897创伤范式:创伤范式:“防御防御”与与“自我防御自我防御” 1897-19231897-1923内驱力范式:内驱力范式:“自我本能自我本能”,“自恋自恋” 1923-19261923-1926自我范式:自我范式:“自我自我”是一种独立的人是一种独立的人格结构,认为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危险的信号,并格结构,认为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危险的信号,并着重研究了自我的防御机制。着重研究了自我的防御机制。安娜安娜. .弗洛伊德的观点弗洛伊德的观点 安娜安娜. .弗洛依德是弗弗

47、洛依德是弗洛依德最小的女儿,洛依德最小的女儿,她继承和发展了弗洛她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依德后期的自我心理依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为自我心理学思想,为自我心理学的形成作了极大的学的形成作了极大的贡献。贡献。安娜安娜. .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提出的1515种防御机制种防御机制 压抑作用(压抑作用(RepressionRepression) 否定作用否定作用(Denial)(Denial) 禁欲作用(禁欲作用(AsceticismAsceticism) 投射作用(投射作用(ProjectionProjection) 利他主义(利他主义(AltruismAltruism) 移置作用(移置作用(Disp

48、lacemeDisplacementnt) 自我约束作用(自我约束作用(TurninTurning-against-selfg-against-self) 反向作用(反向作用(Reaction-fReaction-formationormation) 反转(反转(ReversalReversal) 升华作用(升华作用(SublimationSublimation) 心力内投(心力内投(IntrojectionIntrojection) 对攻击者的认同(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Identification-with-the aggressorcation-with-the aggress

49、or) 隔离作用(隔离作用(IsolationIsolation) 抵消作用(抵消作用(UndoingUndoing) 退行作用(退行作用(RegressionRegression)贡献贡献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自我的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自我的发展路线(发展路线(Developmental lineDevelopmental line)的思想。安)的思想。安娜的自我发展路线对其后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娜的自我发展路线对其后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不仅强调了自我适应生活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不仅强调了自我适应生活需要的能力,还注重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需要的能力,

50、还注重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而且注意了人际关系之间的要求和个人的要求而且注意了人际关系之间的要求和个人的要求对自我发展的影响。与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相比,对自我发展的影响。与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这种思想无疑更接近人的现实生活,在精神分这种思想无疑更接近人的现实生活,在精神分析理论从本我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的道路上迈析理论从本我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出了重要的一步。二、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二、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真正创建自我心理学的是海因兹真正创建自我心理学的是海因兹. .哈特曼(哈特曼(HartmHartman.H,1894-1970an.H,1894-1970)。

51、哈特曼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哈特曼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负盛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一生发表了多部最负盛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一生发表了多部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文和著作,致力于创立精神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文和著作,致力于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分析的自我心理学。19391939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自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自我心理学正一书,标志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式成立。 所谓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间的所谓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间的“领领域域”,而是指,而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是在既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

52、用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 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包括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包括自我的起源、自我的自主性发展、能量的中性化和自我的适应过程等。等。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1 1、自我的起源、自我的起源自我与本我先天同源论自我与本我先天同源论 2 2、自我的自主性、自我的自主性哈特曼区分了两种自我的自主哈特曼区分了两种自我的自主性:一级自我自主和二级自我自主。性:一级自我自主和二级自我自主。 3 3、能量的中性化、能量的中性化即把本能的能量改变成非本能即把本能的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

53、过程。模式的过程。 4 4、自我的适应过程、自我的适应过程引用了弗洛依德的引用了弗洛依德的“自体成自体成形形”(AutoplastyAutoplasty)和异体成形)和异体成形( (AlloplastyAlloplasty) )概念概念来解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来解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 三三. .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艾里克森艾里克森(Erikson,E.H,(Erikson,E.H,1902-1994)1902-1994)对自我心理对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进一步学的主要贡献是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社会环境对自我

54、适应作用的思想,从生物、心用的思想,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考察自我的发展,提出了察自我的发展,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渐成说(展的心理社会渐成说(p psychosocial theorysychosocial theory)。)。(一)自我及其同一性(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在是本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在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 艾里克森

55、还提出了艾里克森还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这是的概念,这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青年的后期。 艾里克森把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称为艾里克森把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称为“同一性混乱同一性混乱”。 (二)人格的终身发展(二)人格的终身发展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一过程必须以其他两个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一过程必须以其他两个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互作用中向前

56、发展 . . 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但是在这三个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但是在这三个过程中,他认为中心过程乃是自我过程。过程中,他认为中心过程乃是自我过程。艾里克森划分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艾里克森划分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1.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0-1岁)岁)希望希望2.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1-3岁)岁) 意志意志3.3.主动对内疚(主动对内疚(3-63-6岁)岁) 目的目的4.4.勤奋对自卑(勤奋对自卑(6-126-12岁)岁) 能力能力5.5.同

57、一性对角色混乱(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12-20岁)岁) 忠诚忠诚6.6.亲密对孤独(亲密对孤独(20-2520-25岁)岁) 爱爱7.7.繁殖对停滞(繁殖对停滞(25-6525-65岁)岁) 关心关心8.8.自我整合对失望(自我整合对失望(6565岁至死亡)岁至死亡) 智慧智慧评价评价 艾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和人格终身发展艾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和人格终身发展的论述确立了他在自我心理学中的重要的论述确立了他在自我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理论充实和发展了自我心理地位,这些理论充实和发展了自我心理学体系,有的学者认为自我心理学之父,学体系,有的学者认为自我心理学之父,艾里克森当之无愧。艾里克森当

58、之无愧。 第三节第三节 人格的社会文化论人格的社会文化论 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一些年代,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一些德国精神病学者移居美国,在新的土壤上形成德国精神病学者移居美国,在新的土壤上形成了新的精神分析学派。了新的精神分析学派。 新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也不十分团结,派系争论新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也不十分团结,派系争论常有发生,其中影响比较大的除了前面论述的常有发生,其中影响比较大的除了前面论述的自我心理学派,还有社会文化学派,其代表人自我心理学派,还有社会文化学派,其代表人物有霍妮、卡丁纳、沙利文、弗洛姆等人,他物有霍妮、卡丁纳、沙利文、弗洛姆等人,他们的共同特点

59、是强调精神病病因的社会因素,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的社会因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故称作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故称作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一、霍妮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理论一、霍妮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理论 凯伦凯伦. .霍妮(霍妮(Karen.HKaren.Horney,1885-1952orney,1885-1952)是一位著名的女精神是一位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家。她有非凡的分析家。她有非凡的勇气和深邃的洞察力,勇气和深邃的洞察力,创立了一种新的神经创立了一种新的神经症人格理论,成为新症人格理论,成为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社会文

60、化学派的领袖人物。学派的领袖人物。 (一)神经症、人格与文化(一)神经症、人格与文化 霍妮的研究是围绕着神经症的病理学而展开的。霍妮的研究是围绕着神经症的病理学而展开的。她把神经症分为情景性神经症和人格性神经症。她把神经症分为情景性神经症和人格性神经症。 霍妮还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那就是霍妮还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那就是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霍妮抛弃了弗洛依德的生物本能说,主张从文霍妮抛弃了弗洛依德的生物本能说,主张从文化中去探求个体人格成长和神经症的产生根源。化中去探求个体人格成长和神经症的产生根源。 (二)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二)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