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高中语文《虞美人》教学设计_第1页
【信息技术2.0】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高中语文《虞美人》教学设计_第2页
【信息技术2.0】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高中语文《虞美人》教学设计_第3页
【信息技术2.0】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高中语文《虞美人》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虞美人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县(市、区) 学校 姓名 学科 高中语文能力维度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R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所属环境R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环境班班通多媒体、一体机教学主题虞美人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授课中要瞄准高考,用近三年全国高考原题,让学生熟悉考题形式,模拟训练。诗歌鉴赏是学生的弱项,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中要多鼓励,还要进行细致的方法指导。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韵律、理解语言特色。 (2)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作

2、品的意境和主题思想。 (3)点拨法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当时今非昔比的悲惨处境,了解其词情感内涵。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引导理清思路,了解李煜生平遭际,揭露身世对其创作的巨大影响。2.通过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今非昔比的悲惨处境,了解其词情感内涵。3.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重点赏析本文的艺术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

3、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幽深含蓄的审美特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歌赋的热爱。教学重点感受、品味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理解本词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所选技术PPT课件朗读录音多媒体图片技术使用目的图文结合,多方位了解本诗歌及作者相关知识在聆听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梳理诗意结合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梳理诗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王朝不断更替,逐渐形成

4、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那就是帝王文学。一般而言,开国帝王的诗歌往往充满了豪气,比如汉高祖的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而亡国之君的的诗歌呢,则往往随着国破家亡的坎坷遭遇而沾染上了哀怨忧郁的情调,比如李煜的声名,以一首情感含蓄幽怨的虞美人,承载一江春水向东流,穿过时空,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名字也随着他的词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2.古人说愁:(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 白(3)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 观(4)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 白(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 煜(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时雨贺 铸(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 。李煜缘何而愁?走近李煜。二、自探学习:教师引导(一)知人论世:简介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他是五代时出色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

6、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975 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亡。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978 年 7 月 7 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二)朗诵课文整体感知1.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2.应该什么样的感情?低沉、凄凉,声调曲折有致。3.怎么样才能处理好作者的这种情感?A、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B、把握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

7、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再来试试读读。三、具体鉴赏1.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愁”。2.李煜的愁有哪些?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层层叠叠的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过渡:这“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1.“春花秋月何时了”看似简单无奇,但是它却饱含了李煜这许多年来的心酸苦辣,以及国破家亡后的悔恨悲愁,他感情的极端悲苦也就显而易见了,第一个设问也为全词铺垫了情感幽深哀怨的基调。2. “往事知多少”,面对春花

8、秋月这些美好事物无穷无尽,而我们的人生却很短暂,不由感叹人的生命却随着每一度花开花谢、月缺月圆而长逝不返。他转而想到过去,向人发问:我还能记得多少过去美好的事情呢?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他的“往事”内容很广泛。3. 词人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后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使情感抒发达到了极点。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虽然作者连续用了三个问句。但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以多个问与答的的创作形式,使情感层层叠加,曲折回旋,唤起读者百转千回后的共鸣。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就不仅仅是一江春水?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致。 通过美妙的对比展现愁情。本词的章法是三

9、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第一组对比:春花秋月往事“春花秋月”是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而“往事”则是人世间短暂无常的。两者千差万别,以宇宙的无限去比较人生的有限,表明了造物主的造化弄人,人生命运的不可捉摸。第二组对比:小楼东风故国明月小楼东风是李煜自己现在不自由的真实写照,表明了囚徒身份的悲惨;故国明月则象征了过去美好而自由的生活,那个时候有尊严,有安全感;以过去的美好自由反衬现在处处受限制、处处不自由,越发使这种处境显得悲苦。第三组对比:雕栏玉砌朱颜改雕栏玉砌,喻指故国美好事物永恒存在;但是以前那个在这样美好事物前流连忘返的人却已经容颜衰老了。两者相比,清楚地表露了作者对人生心灰意冷的暗淡心态。比喻的手法,抽象化的感情渲染。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 选取典型的景物,创设意境: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李煜在本词中是以联想展开对往事的回忆,引发现在实实在在的愁苦,前虚后实。李煜在本词中的高明的地方是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把自己的情感巧妙的隐含在一些组合意象中,即使是十分悲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