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课程论文_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课程论文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史 任课教师: 张荣强 教授 授课起止时间: 学生姓名: 王玉珂 研究生院 制试论出土文献对古代史研究的重要作用一、出土文献的历史学研究意义李大钊在其史学要论中说:“历史学就是研究社会的变革的学问,即是研究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生及为其产物的文化的学问”。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人类历史是建立在人类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人类自我完美的自然发展过程。历史学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的发展指明方向,而历史学为人类提供借鉴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它的

2、客观真实性程度。所以史学是求真的学问。“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 李大钊史学要论。“历史”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对象有所不同。历史随时随地在发生,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消失,其客观性也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或者改变。历史认识涉及相互影响的三个方面:客观的历史实际、历史资料、历史研究者。这与自然科学研究不同。自然科学工作者可以对研究对象反复观察,重复实验,研究者能够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历史研究者所研究的历史过程不能重演,大多数情况下,历史研究者并不能亲眼看到客观的历史实际,他要认识历史实际,必须通过历史实际遗留下来的遗迹史料来进行。也就是说,史料是历史研究者认识历史实际的中间介质。这就是

3、历史研究比其他研究特殊的地方。传统史学的研究,多依据传世文献,因纸质文献不易保存,在流传过程中,受各种人为因素(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制约,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和变异。而考古获得的文字资料就不一样,它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古代原始遗存(也有极少数出土文物为后代仿前代的),因此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 摘自张荣强讲义出土文献研究导论以简牍为中心2012年2月13日。现代考古学产生、发展以来,不断发现的大量出土的文化遗存中的文献资料,为史学特别是古代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材料,为历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王国维在其古史新证中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

4、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氏提出的著名的“两重证据法”,在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主要理论为: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的陈寅恪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

5、序。由此可见,王陈二先生所谓的“新材料”即指考古发现,考古发现中的出土文物尤其是文献资料对古代史的释史、补史和证史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如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汉墓出土的7500余枚竹简中,同时包含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书籍,解决了关于孙膑、孙武是否同为一人的历史悬疑等问题的争论。又如1995年山东长清灵岩寺重新发掘的鲁班洞 鲁班洞为当地对该遗存的俗称,实为灵岩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山门建筑遗址,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笔者曾参与过该遗址的发掘工作。,使唐天宝元年(747年)李邕撰并书的灵岩寺碑颂并序重见天日。这是目前研究灵岩寺唐代历史最重要的文献。该碑最早著录于赵明诚金石录卷

6、七,毕阮、毕元山左金石志卷十二录有大部分碑文,但当时原碑佚失,清咸丰六年(1856年)又为何绍基访得,今存鲁班洞遗址内。虽然碑身残断,有近四分之一的碑文不能通读,但仍保存了不少重要的信息。兹据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七,并对照原拓,摘录有关文字如下:高宗临御之后,克永光堂,六悲之修,舍利之,报身之造,禅祖之崇,山上灯,功宇内。卢舍那之构,六身铁像,次者三躯,大金刚,增袤。远而望之,云霞炳焕于丹萧;即而察之,日月照明道。皆帝王之力,舍以 国财,象之所谓高宗临御,指麟德二年十二月(666年1月)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封禅泰山并驻跸灵岩一事,旧唐书·本纪四·高宗上:“(麟德二年)冬十月

7、戊午,皇后请封禅,司礼太常伯刘祥道上疏请封禅。十二月丙午,御齐州大厅。乙卯,命有司祭泰山。丙辰,发灵岩顿。”。鲁班洞出土的李邕碑文明确记载当时由帝王皇后的事迹,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对真实历史的恢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6年灵岩寺内发掘出土的唐宋建筑遗址般舟殿 般舟殿为唐宋建筑遗址,位于灵岩寺千佛殿北侧,早年被山体滑坡湮没,1996年经考古发掘后重现天日,笔者曾参与过该遗址的发掘整理工作。,该遗址底部为唐代构筑的台基,上部叠压有宋代台基,同样是因为发现镌刻于大殿基座壼门石上和殿前小龙虎塔上的文字纪年,并对应现存的的建筑遗址的形制、法式特征后,从而使得该遗址的断代和历史沿革变得较为明朗。二、出

8、土文献概况 本章多摘编自张荣强讲义出土文献研究导论以简牍为中心2012年2月13日。历史研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搜集材料。第二步是分析研究。第三步是综合成文或专著。经过了这三步工作以后所得的成果,便是历史的著作。所以就方法讲,搜集材料是起点,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所谓史料,是以往人类所留下来的能够反映客观历史的遗迹,也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或称之为历史信息。史料可分为文献史料(档案与各种文字记载)、实物史料(遗物、遗址、遗迹等)、口碑史料(口述史料)、以及非物质性史料(如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搜集史料,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则,这就是“赅备无遗”。敏于搜集与利用考古出土的新成

9、果、新资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而出土文献则是其中征信度最高也是最直接的史料之一。广义的出土文献是相对于传世文献而言的,即考古发掘出土的(或经过鉴定、来源明确的馆藏品)文字材料,都可叫做“出土文献”。其涵括的研究对象上自甲骨文、金文、战国盟书、玺印、封泥、简牍、帛书、敦煌文献、吐鲁番文书,下到明清墓志,还有佉卢文等古民族文字等等;狭义的概念,一般是指出土的书籍(包括典籍和公、私文书),主要是指上个世纪大量出土的简牍、帛书和纸质文书等。这些出土文献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城市遗址、建筑遗址、边境烽隧、置传遗址、古墓葬等文化遗存。其分类主要有简(竹、木)、帛和文书(纸质、纺织物),以及碑刻、壁画(壁

10、画中的文字)、题记等,种类繁多,题材多样。或为当时的有意埋藏,或为当时的遗弃物。从内容分,主要有;一、典籍,指的是狭义的书,有六艺(经) (依汉书·艺文志的分类)、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法律等;二、公、私文书。包括当时朝廷及地方的文件、簿籍、档案。边远地区所出与屯戍、津关、驿传等关联的材料,尤有特色。一些私家的簿籍,亦得附属于此。 在这两类之外,还有日常生活使用的书札、历谱,有关丧葬的祭祷记录、遗嘱、遣策等等,虽然零碎,仍各有特殊价值。从文字上分,主要有汉字系统的文献,即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汉字系统的;非汉字系统的古代各民族文字的文献,如佉卢文、粟特文、

11、梵文、回纥文、西夏文、女真文、藏文等。这两类文字的载体基本上是相同的,有金、石、简、帛、纸张、墙壁抹灰层等。藏文、梵文,还有用贝叶(如贝叶经)等特殊的材料。 这些宝贵且数量众多的出土文献,因年代久远,加之放置环境的改变(文物出土后,空气、湿度、温度等变化),其保存情况多数较差,其文字载体多残断缺损,文字漫漶,释读困难。由于自然和历史、人为因素,使得多数出土文献在发掘时就已经次序严重扰乱,恢复编联不易,文本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另外,在“抢救为主、保护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下,出土文物的科学保护是首要的,某些材质的保护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所以其整理工作也因此而变得缓慢,加之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许多文

12、献不能即时发表面世,给历史研究工作带来不便。三、出土文献的使用 本章多摘编自张荣强讲义出土文献研究导论以简牍为中心2012年2月13日。出土文献的采集和使用,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审慎的问题,因其具有典型性和个例性两重特性,故其适用范围和作为论据的倚重亦有所不同。如同运用传统文献一样,也需要研究者深澈的眼光和扎实的基础史学素养以及全面正确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出土文献研究是得益于熟读古书,历史研究可取证于考古发现,四个方面融会贯通,其实是一门学问。学者有境界高下,下者是跟着材料走,跟着学科走。上者是跟着问题走,跟着兴趣走。简牍学、古文献和考古,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还是服务于历史研究。中

13、国古代史研究尤其是中古以前的历史,因其传世文献相对较少,所以很难离开出土文献,但要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建立在对二者有充分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之上。历史学的研究层次上,出土文献属于基础史料的范畴,其材料的零散性决定了它的作用主要是证史与补史。要使出土史料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还应充分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特别是要与一定的历史理论、方法相结合。 出土文献资料是宝贵的,但不应孤立地进行研究,必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融合。出土文献资料的内容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文书档案学、中医药学、数学、天文历法、法律甚至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研究者应尽可能的做跨学科研究,不要局限于一个领域。贺昌群在历史学的新途径中说:“入流与不入流,有时亦不在以能获得新材料为目的。近来学术界因为争取发表新材料的优先权,往往令人有玩物丧志之感。所以尤在要明了学术研究的新趋向,然后才知所努力,在思辨上有深澈的眼光,文字上有严密的组织,从习见的材料中提出大家所不注意的问题。所以学术的思考上也有入流与不入流之别”。回顾近现代史学史,出土文献资料的采集与使用,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