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温州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温州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1367671833213676718332 邮箱:邮箱:温州化工市场员工培训请将您的手机调为振动这不是要求,是个人习惯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19:48:03一、安全责任一、安全责任n 1、责任分解、责任分解 克希纳定律克希纳定律:对于一件事,由一个人单:对于一件事,由一个人单独做,他会全力以赴去完成,因为他要独独做,他会全力以赴去完成,因为他要独自承担责任,但一群人一起做,每个人都自承担责任,但一群人一起做,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承担责任,这就形成了希望别人承担责任,这就形成了“责任分责任分散现象散现象”,每个人都不会负责
2、。,每个人都不会负责。 “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责任不落实的典这是责任不落实的典型表现。型表现。 人人有责,就是一人管一事,也可以一人人有责,就是一人管一事,也可以一人管多事,但避免多人管一事。人管多事,但避免多人管一事。 安全管理是完整的系统,责任的分解要安全管理是完整的系统,责任的分解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6安全的责任安全的责任 安全是安全是 ?的责任的责任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身与其他人的安全负责安全管理是各级主管的责任 安全管理是 ? 的责任组织属地主管?7 安全不能只靠自己安全不能只靠自己帮助同事帮助同事提
3、醒同事提醒同事YHn 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n 第二节第二节 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n 第三节第三节 防雷防静电安全技术防雷防静电安全技术n 第四节第四节 机械设备通用安全技术机械设备通用安全技术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内 容 提 纲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 1、燃烧的定义、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会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 2、火灾的定义、火灾的定义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1986)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 3、燃烧和火灾发
4、生的必要条件、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点火源也称为燃烧的三要素。这三者只有这三者只有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缺少其中任意要素,燃烧都不可能发生。但是要注缺少其中任意要素,燃烧都不可能发生。但是要注意,燃烧三要素只是燃烧的意,燃烧三要素只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使燃烧能持续发生和蔓延,还必须达到另外两个条件两个条件(1)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浓度 氧含量通常应在氧含量通常应在14%14%以上,易燃气体如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至少应在以上,易燃气体如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至少应在1.
5、4%1.4%以上,方可持续燃烧。以上,方可持续燃烧。(2)点火源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引起一定浓度可燃物质燃烧的最小能量称为该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 最小点火能量最小点火能量是衡量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燃烧爆炸的主要危险参数之一。是衡量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燃烧爆炸的主要危险参数之一。 如:汽油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为的最小点火能为0.20.2毫焦毫焦,甲苯甲苯的最小点火能为的最小点火能为2.52.5毫焦毫焦。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4 4、燃烧过程、燃烧过程 除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气在气相中的燃
6、烧。 燃烧现象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着火火、自燃自燃、闪燃闪燃、爆燃爆燃四种。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爆炸的概念o 爆炸是指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的内在势能转变为机械功及光和热的辐射等。o 爆炸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周围介质中发生急剧的压力突变,而这种压力突跃变化是产生爆炸破坏作用的直接原因。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爆炸的形式o 爆炸分核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三种形式。o 核爆炸核爆炸: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原子能造成爆炸。原子弹、氢弹爆炸。核弹爆炸图1.jpgo 物理
7、爆炸:物理爆炸:由于物理因素如状态、温度、压力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爆炸。锅炉、气瓶、轮胎爆炸等。锅炉爆炸现场.JPG 油桶爆炸.JPGo 化学爆炸化学爆炸则是物质因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爆炸。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均发生根本的变化。重庆罐车爆炸冲垮两层小楼.jpg一、爆炸三要素o 化学爆炸的特点化学爆炸的特点o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瞬间)o 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放热的化学反应)o 反应过程生成大量气体产物(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三、爆炸极限及其影响因素三、爆炸极限及其影响因素1、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
8、爆炸上限。爆炸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范围。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几种物质及爆炸极限名称爆炸极限(体积比)乙醚乙醚1.936.0%丙酮丙酮2.513.0%丁酮丁酮1.711.4%甲苯甲苯1.27.0%醋酸酐醋酸酐2.010.3%2、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Q 初始温度高,爆炸极限范围大;Q 初始压力高,爆炸极限范围大;Q 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大。Q 混合物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升。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介绍安全生产知识介绍- -王正宗王正宗 22 瑞安瑞安
9、 瓯海瓯海 昆山昆山 报告报告 台湾台湾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m 一、火灾爆炸危险物的控制一、火灾爆炸危险物的控制m 1、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进行控制o 工艺上o 隔绝、防水防潮、通风o 避免禁忌物接触o 气体的排空与防火防爆o 不稳定物的防自聚与分解o 防静电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加强密闭(1)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少用法兰连接,尽量使用焊接。(2)输送可燃气体、液体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盛装腐蚀性介质的容器底部尽量不装设阀门,腐蚀性液体应从顶部抽吸排出。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3、惰性气体保护o 主要用氮气、二氧化
10、碳、水蒸气、烟道气等取代空气或氧气,可以阻止形成燃烧爆炸系统。 4、通风置换o 可降低空气中可燃物的含量,封闭厂房、库房应采取通风措施,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包括整体通风、局部送风、局部排风),应注意可燃物的空气相对密度情况。自然通风自然通风 是指以风压和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所形成的一种通风方式。 特点:经济、设备简单、费用低廉、维修管理方便、节省能源。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使新鲜空气进入工作场所,空气污染物从工作场所排出。包括全面通风、局部排风和送风。 全面通风全面通风 用新鲜空气稀释或全部置换工作场所的污染空气,以降低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 局部通风局部通风 在工作场
11、所的局部区域所进行的机械排风或送风,以降低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局部排风: 局部送风局部送风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二、点火源的控制二、点火源的控制1、明火2、摩擦与撞击3、高热物及高温表面4、自燃发热5、电气、静电火花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o (1)阻火装置。o 阻火器 防爆阻火通气罩.jpgo 安全液封安全液封1.bmp 安全液封2.bmpo 水封井 水封井.bmpo 单向阀 又称止逆阀o 阻火闸门 o 火星熄灭器 汽车阻火器.jpg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v (2)防爆泄压装置。v 安全阀 弹簧全启封闭式安全阀.
12、jpgv 爆破片 爆破片 前.jpg 爆破片 后.jpgv 防爆门 锅炉防爆门.jpg v 放空管 自动或手控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4、火灾与爆炸性火灾的扑救措施、火灾与爆炸性火灾的扑救措施一、灭火的基本原理及灭火方法一、灭火的基本原理及灭火方法g 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g 点火源。三者缺一不可。在发生火灾后,如g 果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把维持燃烧所必须g 具备的条件之一破坏,燃烧就不能继续进g 行,火就会熄灭。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种: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
13、三种方法是通过物理过程进行灭火,后一种方法则是通过化学过程灭火。第一第一节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o (1)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o 冷却固体到自燃点以下,液体到闪点以下,就不能挥发出足够的气体而窒息。o (2)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o 阻止空气进入或不燃气体冲淡空气,降低与隔绝氧含量。o (3)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o 将可燃物与火焰、氧气隔离。o (4)化学抑制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o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抑制、降低。二、火灾类别o 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规定,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六个不同的类别。o 1、A A类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14、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o 2、B B类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o 3、C C类类火灾:气体火灾。o 4、D D类类火灾:金属火灾。o 5、E E类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o 6、F F类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三、灭火剂种类及选用o 1、水和水蒸气 A类火灾及冷却用 注意扑救禁忌o 2、泡沫灭火剂 B类火灾o 3、二氧化碳灭火剂 ABCE类 高浓度易中毒 需注意。o 4、干粉灭火剂 BC类 E类低压带电也可 A类要看干粉成分o 5、酸碱灭火剂 手提式为淘汰 适用A类火灾o 6、四氯化碳灭火剂 不能用于用于乙炔
15、与电石的火灾扑救,否则可能爆炸,并产生剧毒的光气。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l2 2、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扑救易燃液体火灾o(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o(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o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苯、甲苯、二甲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灭火。用干粉、卤代烷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n 1 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n
16、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人身触技带电的导线、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人身触技带电的导线、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它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器放电,都可能导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它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器放电,都可能导毁电击。触及正常带电体的电击称为直接电击,触及故障带电体的电击毁电击。触及正常带电体的电击称为直接电击,触及故
17、障带电体的电击称为间接电击。电伤是电流的称为间接电击。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及机械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及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等。绝大部分触电事故等。绝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电击造成的,是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的。按照人体。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n (1) (1) 直接接触触电;直接接触触电;n (2) (2) 间接接触触电;间接
18、接触触电;n (3) (3) 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n (4) (4) 剩余电荷触电;剩余电荷触电;n (5) (5) 感应电压触电;感应电压触电;n (6) (6) 静电触电。静电触电。第二节第二节 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零线火线双双相相触触电电这样是安全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单单相相触触电电U高压电弧触电高压电弧触电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高压跨步触电高压跨步触电20M处对处对地电压接地电压接近零近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持续时
19、间持续时间 电流的途径电流的途径电流的种类电流的种类人体的状况人体的状况: 直流(DC) 交流(AC) 感知电流 2mA 0.5mA 摆脱电流 50mA 10mA 最大忍受电流 80mA 30mA 致命电流 300mA以上 50mAn 三、安全电压与急救措施三、安全电压与急救措施n 1 1安全电压安全电压n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安全电压安全电压(GB3805)GB3805)的制定是为了防止因触电而造的制定是为了防止因触电而造成的人身直接伤害。当电气设备需要采用安全电压来防止触电事故时,成的人身直接伤害。当电气设备需要采用安全电压来防止触电事故时,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应根据使用环
20、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所列的不同所列的不同等级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国家标准将等级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国家标准将“安全电压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分为额定值的等级分为42V42V、36V36V、24V24V、l2Vl2V和和6V6V五个等级,五个等级,并明确规定了当电气设备采用了并明确规定了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超过过24V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预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预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n 2) 2) 急救方法急救方法n (1) (1) 急救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急救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n 迅速迅速要动作迅速,切不可惊慌
21、失措,要争分夺秒、千方百要动作迅速,切不可惊慌失措,要争分夺秒、千方百计地使触电者计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脱离电源,并将触电者移至安全的地方。,并将触电者移至安全的地方。n 就地就地要争取时间,在现场要争取时间,在现场( (安全地方安全地方) )就地抢救触电者。就地抢救触电者。n 准确准确抢救的方法和施行的动作姿势要正确。抢救的方法和施行的动作姿势要正确。n 坚持坚持急救必须坚持到底,直至医务人员判定触电者已经死急救必须坚持到底,直至医务人员判定触电者已经死亡,再无法抢救时,才可停止抢救。亡,再无法抢救时,才可停止抢救。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低压脱离电源的方法: 、“拉拉”: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拨
22、出插销式: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拨出插销式瓷插保险,瓷插保险, 、“剪剪”:用带有绝缘手柄的绝缘工具剪断:用带有绝缘手柄的绝缘工具剪断电源线,电源线, 、“砍砍”:用干燥手柄的斧头、铁镐、锄头:用干燥手柄的斧头、铁镐、锄头砍断电线,砍断电线, 、“挑挑”: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触电: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导线,者身上的导线, 、“垫垫”:用绝缘材料垫在触电者身下,使:用绝缘材料垫在触电者身下,使之脱离电源,之脱离电源, 、“拽拽”:用绝缘物品戴在手上拉开触电者。:用绝缘物品戴在手上拉开触电者。n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n a a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3、。n b b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开式熔断器或高压断路器。拉开高压跌开式熔断器或高压断路器。n C C抛掷裸金属软导线抛掷裸金属软导线,使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使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但断电源,但应保证抛掷的导线不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应保证抛掷的导线不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触电急救要点触电急救要点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步骤图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步骤图 A. 清理口腔防阻塞清理口腔防阻塞 B.鼻孔朝天头后仰鼻孔朝天头后仰 C.贴嘴吹气二秒钟,贴嘴吹气二秒钟, D.放开口鼻停三秒,放
24、开口鼻停三秒, 斜视病人胸扩胀斜视病人胸扩胀 恢复原位排出气恢复原位排出气 胸外心脏挤压法示意图胸外心脏挤压法示意图 单人操作心肺复苏术示意图单人操作心肺复苏术示意图n先吹先吹2口气口气n再压再压15下下n 在在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应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应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 单人抢救为单人抢救为152,双人抢救为,双人抢救为51。n 每隔每隔5分钟,应检查一次分钟,应检查一次心肺复苏的效果,每次检查时间不得超心肺复苏的效果,每次检查时间不得超过过5秒钟。秒钟。P 97n 一、直接触电防护技术一、直
25、接触电防护技术n 绝缘、屏护和间距都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都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是各种电气设备都必,是各种电气设备都必须考虑的通用安全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须考虑的通用安全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的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的安全措施。安全措施。n (一)绝缘(一)绝缘n 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线路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电
26、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电气设备的绝缘只有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被除去。绝缘只有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被除去。n 设备或线路的绝缘必须与所采用的电压相符合,必须与周围环境和设备或线路的绝缘必须与所采用的电压相符合,必须与周围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运行条件相适应。第五节第五节 电气防护安全技术电气防护安全技术n (二)屏护(二)屏护n2 2遮栏遮栏n 遮栏是最常用的屏护装置,例如安装在遮栏是最常用的屏护装置,例如安装在室外地上的配电变压器室外地上的配电变压器,以,以及安装在车间或公共场所的配电装置,都要装设遮栏作为屏护。在邻近及安装在车间或公共场所的配电装置,都要装设
27、遮栏作为屏护。在邻近带电体的作业中,要在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设置临时遮栏,以保证检带电体的作业中,要在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设置临时遮栏,以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这种检修用遮栏通常采用干燥的木材或其他绝缘材料制修工作的安全,这种检修用遮栏通常采用干燥的木材或其他绝缘材料制成。成。 n (三)间距(三)间距n 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以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以及为了方便操作,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
28、设备之间、及为了方便操作,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安装的方式等因素。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安装的方式等因素。n 二、电气接地、接零安全技术二、电气接地、接零安全技术n 在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直接防护措施能保证人身安全,但是当电气设备绝直接防护措施能保证人身安全,但是当电气设备绝缘发生故障而损坏时缘发生故障而损坏时( (如因温度过高绝缘发生热击穿、在强电场作用下如因温度过高绝缘发生热击穿、在强电场作用下发生电击穿、绝缘
29、老化等可能造成绝缘性能下降和损坏发生电击穿、绝缘老化等可能造成绝缘性能下降和损坏) ),造成电气设造成电气设备严重漏电备严重漏电,使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件如外壳、护罩、构架等呈现出危,使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件如外壳、护罩、构架等呈现出危险的接触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金属部件时,就构成间接触电。险的接触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金属部件时,就构成间接触电。n 间接接触防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故障情况下,发生人身触间接接触防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故障情况下,发生人身触电事故,也是为了防止设备事故进一步扩大。目前电事故,也是为了防止设备事故进一步扩大。目前主要采用保护接地或主要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以及
30、等电位连接均压等技术措施。保护接零以及等电位连接均压等技术措施。n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也称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虽然两者都是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也称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虽然两者都是安全保护措施。但是它们实现保护作用的原理不同。简单地说,全保护措施。但是它们实现保护作用的原理不同。简单地说,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是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保护接零是将故障电流引入系统保护接零是将故障电流引入系统,促使保护装,促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而切断电源。置迅速动作而切断电源。n 电气灭火知识电气灭火知识n 电气火灾事故电气火灾事故与一般火灾事故有不同的特点与一般火灾事故有不同的特点:一是起火后电气设
31、备:一是起火后电气设备可能仍带电,若是不注意,可能引起触电事故;二是有的电气设备充有可能仍带电,若是不注意,可能引起触电事故;二是有的电气设备充有大量的油,容易引发爆炸。因此在对电气灭火时应特别注意有关要求,大量的油,容易引发爆炸。因此在对电气灭火时应特别注意有关要求,以免引起人员触电和设备损坏。以免引起人员触电和设备损坏。n 1 1采取断电措施,防止灭火人员触电采取断电措施,防止灭火人员触电n 火灾发生时,要尽快通知供电部门,切断着火区域电源。火灾发生时,要尽快通知供电部门,切断着火区域电源。在现场切在现场切断电源时,应就近将电源开关拉开,或使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路。断电源时,应就近将电源开
32、关拉开,或使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路。切切断非同相低压配电线路时,不要选择同一地点剪断,以防止相间短路;断非同相低压配电线路时,不要选择同一地点剪断,以防止相间短路;选择断电位置要适当,不要影响灭火工作的进行;不能让不懂电气知识选择断电位置要适当,不要影响灭火工作的进行;不能让不懂电气知识的人员切断电源。的人员切断电源。n n 2 2掌握带电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掌握带电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n 为了争取火火时间,或为了争取火火时间,或因特殊情况不允许断电时,则应进行带电灭因特殊情况不允许断电时,则应进行带电灭火,以减少事故损失,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火,以减少事故损失,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n (1) (
33、1) 选择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具选择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具,采用,采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121l121l”或或干粉干粉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溶液或泡沫灭火器材。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溶液或泡沫灭火器材。n (2) (2) 如采用水枪灭火时,如采用水枪灭火时,宜用喷雾水枪,其泄漏电流小宜用喷雾水枪,其泄漏电流小,对灭火人,对灭火人员比较安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水枪灭火时,水枪的喷头必须用软员比较安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水枪灭火时,水枪的喷头必须用软铜线接地;铜线接地;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以防止水柱泄漏电流使,以防止水柱泄漏电流使人体触电。人体触电。n (3)
34、(3) 使用水枪灭火,喷头与使用水枪灭火,喷头与110110千伏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千伏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要大于3 3米、米、220220千伏要大于千伏要大于5 5米;米;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机体喷嘴距带电体的距离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机体喷嘴距带电体的距离为为1010千伏时要大于千伏时要大于0.40.4米,米,3535千伏时要大于千伏时要大于0.60.6米。米。n (4) (4) 架空线路着火,在空中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架空线路着火,在空中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超过仰角不超过450450。带电导线断落接地时,应立即划定警戒区,人员不得。带电导线断落接地时,应
35、立即划定警戒区,人员不得靠近,靠近,需保持距离需保持距离8 8米以上,防止跨步电压触电米以上,防止跨步电压触电。n 一、雷电现象及防雷设施一、雷电现象及防雷设施n ( (一一) ) 雷电种类及危害雷电种类及危害 n 1 1雷电种类雷电种类n (1) (1) 直击雷直击雷 带电积云接近地面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带电积云接近地面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介电强度空气的介电强度(25(2530kV/mm)30kV/mm)时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时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n (2) (2) 静电感应雷静电感应雷 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凸出物时,在其顶部感应出大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凸出
36、物时,在其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当带电积云与其他部位或其他积云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量异性电荷,当带电积云与其他部位或其他积云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高速传播形成高压冲击波。此冲击波由静电感应产生,具电荷失去束缚高速传播形成高压冲击波。此冲击波由静电感应产生,具有雷电特征,称为静电感应雷。有雷电特征,称为静电感应雷。n (3) (3) 电磁感应雷电磁感应雷 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该电动势具有雷电特征。称为电磁感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该电动势具有雷电特征。称为电磁感应雷。应雷。n (4)
37、(4) 球雷球雷 雷电放电时产生的球状发光带电气体,称为球雷,球雷雷电放电时产生的球状发光带电气体,称为球雷,球雷可能造成多种危害。可能造成多种危害。第三节第三节 防雷防静电安全技术防雷防静电安全技术 二、预防雷电伤害二、预防雷电伤害 温州是高雷区温州是高雷区,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造成电线杆、房屋等被,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造成电线杆、房屋等被劈裂倒塌以及人、畜伤亡,还会引起火灾及易爆物品的爆炸。劈裂倒塌以及人、畜伤亡,还会引起火灾及易爆物品的爆炸。事故案例事故案例 1989年年8月月12日山东青岛市黄岛油库因日山东青岛市黄岛油库因雷击引发火灾、爆炸。引发的大火烧了雷击引发火灾、爆炸。引
38、发的大火烧了104小小时才扑灭,死亡时才扑灭,死亡19人(其中人(其中14名消防干警名消防干警 ,5名油库职工名油库职工 );受伤);受伤78人;烧掉原油人;烧掉原油4万多万多吨,油库区沦为一片废墟。;当时直接经济吨,油库区沦为一片废墟。;当时直接经济损失近损失近400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进亭避雨5人遭雷击 4人身亡1人受伤.docn三、静电的特性和危害三、静电的特性和危害n 1 1静电是由于两种不同物质的静电是由于两种不同物质的互相接触、分离、摩擦而产生互相接触、分离、摩擦而产生的,的,根据物质的不同,可分为根据物质的不同,可分为固体静电、粉体静电和液体静电
39、固体静电、粉体静电和液体静电。 n 2 2静电电压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处电介质的性质和状态,物体表面静电电压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处电介质的性质和状态,物体表面之间相互贴近的压力大小,物体表面之间相互摩擦的速度,物体周围介之间相互贴近的压力大小,物体表面之间相互摩擦的速度,物体周围介质的温度、湿度有关。质的温度、湿度有关。n 3 3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千伏甚至上百千伏,而电流却可能小于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千伏甚至上百千伏,而电流却可能小于lAlA,故当电阻小于,故当电阻小于lMlM时就可能发生静电短路而泄放静电能量。时就可能发生静电短路而泄放静电能量。n 4 4静电放电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静电放电时容易
40、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火灾和电击爆炸、火灾和电击事故,事故,造成造成人员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伤亡和财产损失。n 控制和消除静电的具体措施:控制和消除静电的具体措施:n l. l. 防止形成危险性混合物防止形成危险性混合物 n 静电引起爆炸或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防止静静电引起爆炸或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防止静电灾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电灾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n 以不可燃介质代替可燃介质以不可燃介质代替可燃介质;n 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n 减少氧化剂。减少氧化剂。n 2 2工艺控制工艺控制n 利用静电序列的材质搭配利用静电序列的材
41、质搭配n 控制流速控制流速;n 增强静电电荷的衰减增强静电电荷的衰减n 消除产生电荷的附加源。消除产生电荷的附加源。n 3 3静电接地静电接地n 静电的消除和接地;静电的消除和接地;n 接地和跨接接地和跨接。n 4 4增湿增湿n 带电介质在自然环境中放置,所带静电荷会自行逸散。逸散的快慢带电介质在自然环境中放置,所带静电荷会自行逸散。逸散的快慢( (一般用半衰期来衡量一般用半衰期来衡量) )与介质的表面电阻率或体电阻率大小有关系。而与介质的表面电阻率或体电阻率大小有关系。而介质的电阻率又与环境的湿度有关。例如,醋酸纤维素介质的电阻率又与环境的湿度有关。例如,醋酸纤维素( (纤维纤维) )在相对
42、湿在相对湿度度5050时,表面电阻率为时,表面电阻率为1.31.31011m1011m,而,而相对湿度为相对湿度为6565和和8080时,表面电阻率分别为时,表面电阻率分别为5.75.71010m1010m和和1.21.21010m1010m。很显然对于。很显然对于醋酸纤维素来说,相对湿度醋酸纤维素来说,相对湿度8080时的半衰期比时的半衰期比5050时要快得多。时要快得多。n 所以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在工艺条件许可时,可以安装空调设备、所以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在工艺条件许可时,可以安装空调设备、高湿度空气静电消除器、加湿器,也可用水蒸气或洒水等办法来提高空高湿度空气静电消除器、加湿器,也可用
43、水蒸气或洒水等办法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气的相对湿度,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n 5 5化学防静电剂化学防静电剂 n 防静电剂也叫做防静电添加剂。防静电剂是化学药剂,具有较好的防静电剂也叫做防静电添加剂。防静电剂是化学药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因此在容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防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因此在容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防静电剂后能降低材料的体积电阻或表面电阻,加速静电泄漏,消除静电静电剂后能降低材料的体积电阻或表面电阻,加速静电泄漏,消除静电危险。危险。n 使用防静电剂是从根本上消除静电危险的方法,但是某种产品或某使用防静电剂是从根本上消除静电
44、危险的方法,但是某种产品或某种材料的使用,是否能够加入和加入什么类型的化学防静电剂,要看最种材料的使用,是否能够加入和加入什么类型的化学防静电剂,要看最终的使用目的和物料的工艺状态。终的使用目的和物料的工艺状态。n 7 7防止人体带电防止人体带电n 预防人体带电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预防人体带电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预防静电预防静电电击电击或由此引起的高处或由此引起的高处坠落等二次事故坠落等二次事故,预防人体的,预防人体的“不快感和恐怖感不快感和恐怖感”而导致工作效率降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其二是防止人体静电带电的放电引起可燃性物质的爆炸和火灾。低;其二是防止人体静电带电的放电引起可燃性物质的爆炸和火灾
45、。防防止人体带电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止人体带电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n 人体接地人体接地; n 穿防静电鞋;穿防静电鞋;n 穿防静电工作服;穿防静电工作服;n 工作地面导电化。工作地面导电化。 n 8 8静电屏蔽静电屏蔽 n 静电屏蔽是用屏蔽材料阻止带电体静电屏蔽是用屏蔽材料阻止带电体( (绝缘体带电绝缘体带电) )对其附近物体的电对其附近物体的电气作用,而达到防止绝缘体带电引起的力学现象和放电现象。气作用,而达到防止绝缘体带电引起的力学现象和放电现象。n 静电屏蔽的目的是屏蔽带电体的静电场,一般是通过接地的金属等静电屏蔽的目的是屏蔽带电体的静电场,一般是通过接地的金属等导体导体( (如金属丝、金
46、属网等如金属丝、金属网等) )覆盖带电体的表面。覆盖带电体的表面。 P 79n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机械设备的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机械设备的通用安全设计通用安全设计宜采用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和指导性安宜采用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和指导性安全措施。全措施。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在设计机械时,就把机械是指在设计机械时,就把机械本身的不安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消除因素消除了。了。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指采用是指采用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各种安全防护装置把不安全因把不安全因素消除掉。素消除掉。指导性安全技
47、术措施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是制定机械安装、使用、维修的是制定机械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定及设置标志。第四节第四节 机械设备通用安全技术机械设备通用安全技术n 一、机械设备设计的基本安全要求一、机械设备设计的基本安全要求n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保证操作者的安全,设计时在不影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保证操作者的安全,设计时在不影响其技术性能的条件下,设计有效的安全装置及附件,其响其技术性能的条件下,设计有效的安全装置及附件,其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如下。如下。n (1) (1) 机械设备上外露的皮带轮、飞轮、齿轮、轴等需有机械设备上外露的皮带轮、飞轮、齿轮、轴等需有防护罩防
48、护罩,其,其他运动部件或危险部位的周围,应设置防护栅栏。他运动部件或危险部位的周围,应设置防护栅栏。n (2) (2) 机械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保证接近危险时有效地制动。机械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保证接近危险时有效地制动。n (3) (3) 有电器的机械设备都应有有电器的机械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线良好的接地线,以防止触电,同时注,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静电的危害。意静电的危害。 (4) (4) 机械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出地面机械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出地面2m2m以上时,应配置操作台、栏杆、以上时,应配置操作台、栏杆、扶手、围板等。扶手、围板等。n 二、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机械设备的安全防
49、护措施n 1 1机械传动、转动机构的危险部位机械传动、转动机构的危险部位n 生产操作中,机械设备的生产操作中,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是最危险的部位运动部分是最危险的部位,尤其是那些操,尤其是那些操作人员易接触到的运动的零部件;此外,机械加工设备的加工区也是危作人员易接触到的运动的零部件;此外,机械加工设备的加工区也是危险部位。险部位。n 2 2防护装置的安全距离防护装置的安全距离n 机械设备危险部位,如机械设备危险部位,如仅允许手指尖通过开口时,其开口高度不得仅允许手指尖通过开口时,其开口高度不得超过超过6mm6mm,而且防护罩应完全封闭。如,而且防护罩应完全封闭。如允许手指可以进入防护罩开口,允
50、许手指可以进入防护罩开口,其高度不得超过其高度不得超过lOmmlOmm。n 为了限制手或手指从防护罩或栏杆的孔口进入机器危险区域,防护为了限制手或手指从防护罩或栏杆的孔口进入机器危险区域,防护罩或栏杆的允许开口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罩或栏杆的允许开口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n 机械设备危险部位应设置防护栅栏,两者之间的机械设备危险部位应设置防护栅栏,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栅栏的水平距离和栅栏的高度取决于危险部位离地面的高度高度取决于危险部位离地面的高度。n 金属焊接与切割的作业安全金属焊接与切割的作业安全 n 金属的焊接与切割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工艺技术。金属的焊接与切割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十分重要
51、的工艺技术。金属的金属的焊接就是采用局部加热、加压、填充金属等手段,使两块或更多块分离焊接就是采用局部加热、加压、填充金属等手段,使两块或更多块分离零件的原子零件的原子相互贴近、相互扩散、相互渗透、相互溶化相互贴近、相互扩散、相互渗透、相互溶化并凝结在一起,并凝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一种永久性的不能拆开的连接方法。使用广泛的有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一种永久性的不能拆开的连接方法。使用广泛的有以电能作加热能源的电弧焊、电渣焊、接触焊等和利用氧气和可燃气体以电能作加热能源的电弧焊、电渣焊、接触焊等和利用氧气和可燃气体燃烧来加热的气焊。金属切割燃烧来加热的气焊。金属切割( (以下均指火焰切割以下均指火
52、焰切割) )是用热能使金属局部是用热能使金属局部熔化或燃烧而分割金属的工艺。在工业中使用广泛的有气割熔化或燃烧而分割金属的工艺。在工业中使用广泛的有气割( (氧氧乙炔、乙炔、氧氧丙烷丙烷) )、碳弧气割、等离子切割等。、碳弧气割、等离子切割等。第第 70 张张上海一栋进行外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火灾事故上海一栋进行外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火灾事故 2010年11月15日13时,上海胶州路728号教师公寓正在进行节能改造工程,在北侧外立面进行电焊作业。14时14分,金属熔融物溅落在大楼电梯前室北窗9楼平台,引燃堆积在外墙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碎屑。火势随后迅猛蔓延,因烟囱效应引发大面积立体火灾,最终造成58人
53、死亡、71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建筑物过火面积12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1)(1)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 不懂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资质的电焊工吴国略、王不懂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资质的电焊工吴国略、王永亮,烧电焊引燃脚手架。永亮,烧电焊引燃脚手架。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知识介绍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知识介绍-王正宗王正宗 71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知识介绍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知识介绍-王正宗王正宗 72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知识介绍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知识介绍-王正宗王正宗 73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知识介绍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知识介绍-王正宗王正宗 74n 金属焊接具有很多优越性,但同时也有较多影响工人安全和健康的
54、金属焊接具有很多优越性,但同时也有较多影响工人安全和健康的因素。在焊接过程中,焊工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器相接因素。在焊接过程中,焊工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器相接触,同时还会产生触,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噪声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噪声和射线和射线等由于存在上述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使得焊接现场有可能发生等由于存在上述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使得焊接现场有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烫伤、中毒爆炸、火灾、烫伤、中毒(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 )、触电和高空坠落等工伤事故、触电和高空坠落等工伤事故,焊,焊工也可能身受工也可能身受尘肺、慢性中毒尘肺、慢
55、性中毒( (如锰中毒等如锰中毒等) )、血液疾病、电光性眼病和、血液疾病、电光性眼病和皮肤病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这不仅危害着焊工及其他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等职业病危害。这不仅危害着焊工及其他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而且还会使生产和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所以必须重视焊接生产康,而且还会使生产和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所以必须重视焊接生产中的安全防护。中的安全防护。 n ( (一一) ) 气焊、气割安全技术气焊、气割安全技术n 气焊和气割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焊接与切割方法。它是利用氧气气焊和气割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焊接与切割方法。它是利用氧气和乙炔和乙炔( (或其他可燃气体或其他可燃气体) )混合燃烧时
56、发生的高热火焰混合燃烧时发生的高热火焰,来进行焊接与切,来进行焊接与切割的。割的。n 1. 1. 气焊和气割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因素气焊和气割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因素n 氧气和乙炔易引起燃烧或爆炸。在使用中,如果设备有缺陷或操作氧气和乙炔易引起燃烧或爆炸。在使用中,如果设备有缺陷或操作方法上的错误,方法上的错误,可能发生以下事故可能发生以下事故:n (1) (1) 氧气瓶爆炸;氧气瓶爆炸;n (2) (2) 乙炔瓶爆炸;乙炔瓶爆炸;n (3) (3) 熔融金属、熔融金属、焊渣引起火灾焊渣引起火灾或灼伤事故;或灼伤事故;n (4) (4) 人在焊、割时人在焊、割时吸入有害金属蒸气吸入有害金属蒸气;n (
57、5) (5) 火焰中射线刺目而火焰中射线刺目而引起的眼病引起的眼病; n (6) (6) 由于减压器受高压氧气冲击而破裂飞出伤人;由于减压器受高压氧气冲击而破裂飞出伤人;n (7) (7) 焊接受压容器或储存易燃物质容器而引起的爆炸。焊接受压容器或储存易燃物质容器而引起的爆炸。n 3. 3. 乙炔瓶的安全使用:乙炔瓶的安全使用:乙炔作为一种理想的可燃气体,广泛地应乙炔作为一种理想的可燃气体,广泛地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用于焊接和切割中。但是乙炔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它的点火能很小,但是乙炔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它的点火能很小,约为一般易燃气体的约为一般易燃气体的1 11010。它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
58、度时,遇到火源。它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而溶解乙炔气瓶又属于移动式的压力容器。就会发生爆炸。而溶解乙炔气瓶又属于移动式的压力容器。 乙炔气瓶乙炔气瓶一般应在一般应在4040以下使用,以下使用,当温度超过当温度超过4040时,应采取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有效的降温措施;n 应选择安全的场所放置乙炔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及电气设备;应选择安全的场所放置乙炔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及电气设备;乙炔气瓶应竖直摆放乙炔气瓶应竖直摆放,防止丙酮流出造成燃烧爆炸;一旦要使用已卧放,防止丙酮流出造成燃烧爆炸;一旦要使用已卧放的乙炔气瓶,必须先直立静止的乙炔气瓶,必须先直立静止2020分钟后再使用;分钟后再使用;n 乙炔气瓶内的气体严禁用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乙炔气瓶内乙炔气瓶内的气体严禁用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乙炔气瓶内应留应留余压余压0.10.10.3MPa0.3MPa。防止其他气体灌进气瓶内;。防止其他气体灌进气瓶内;n 乙炔气瓶必须装乙炔气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回火防止器;开瓶阀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开瓶阀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一侧,动作要轻缓;一侧,动作要轻缓;开启乙炔气瓶上的瓶阀板手应留在瓶阀上开启乙炔气瓶上的瓶阀板手应留在瓶阀上,以便在,以便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建设工程经济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 2025年租赁预订合同协议范本
- 线路建设维护方案范本
- 农田水沟包工合同样本
- 公司酒类销售合同样本
- 外墙广告铲除方案范本
- 钢骨架轻墙板施工方案
- 蚌埠污水池施工方案
- 乡镇粮油购销合同样本
-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路径计划
- MOOC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课件
- SMI发展历史简介
- 路基防护喷播植草挂网客土喷播植草施工作业指导书ztzyzd06
- 高杆灯专项施工方案
- 钢笔字练习模板
- 柠檬茶项目财务数据分析(参考范文)
- 车间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乡村旅游-课件(PPT演示) (1)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RationalDMIS客户培训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