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然地理——“水文与地貌”知识点精要_第1页
大学自然地理——“水文与地貌”知识点精要_第2页
大学自然地理——“水文与地貌”知识点精要_第3页
大学自然地理——“水文与地貌”知识点精要_第4页
大学自然地理——“水文与地貌”知识点精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地理略要第四章 水文及地貌学4.1海水运动、海洋资源及海岸地貌4.2河流及河流地貌4.3湖泊和地下水4.4冰川和冰川地貌4.5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4.6岩溶地貌4.7火山地貌4.1海水运动、海洋资源及海岸地貌1. 占比排序: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土壤水大气水河流水2. 水循环概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称为水循环。3. 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在任何一时段内,水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4. 四大洋的分界: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等等5. 海的分类:1 内海:

2、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黑海、渤海2 边缘海:白令海、黄海、东海、南海3 外海:阿拉伯海、巴伦支海4 岛间海:爪哇海、苏拉威西海6. 海水的主要化学成分:氢和氧;海水的主要溶解气体:氧和二氧化碳;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氯、钠、镁、硫、钙、钾、溴、碳等等7. 海水的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叫做海水盐度。8. 海水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9. 海水的密度:单位体积中的海水质量。 海水最大密度的温度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10. 海水的颜色:指从海面及海水中发出的光的颜色。11. 世界上最透明的海水是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12. 潮汐: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引

3、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13. 涨潮:海面升高,海水涌上海岸,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称为高潮。 落潮:海面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落潮是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 潮差:高潮与低潮水位的高差。14. 月球引潮力是太阳的2.17倍。朔望(初一十五)(新月满月)时高潮为大潮。15. 半日潮:一天有两次高潮和低潮,相邻两次高潮或低潮的潮位和涨、落潮的时间相差不大; 混合潮:一天虽有两次高潮和低潮,但潮位和涨、落潮时间有很大差别; 全日潮:一天一次高潮和低潮。16. 潮流: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17. 洋流(海流):指海水速度相对稳定,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18. 洋流的主要

4、动力:风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以及海底起伏。19.洋流的按成因划分:摩擦流:最重要的是风海流 重力-气压梯度流:密度流、补偿流、倾斜流20. 暖流:洋流水温高于周边海区水温;反之,为寒流。21. 风海流:海水在风的摩擦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又称漂流或吹流。22. 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主要分布于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23. 补偿流:由于某种原因使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而使另一部分海水流入进行补充。24.洋流的作用:洋流对高低纬度之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的热量平衡,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暖流流经地区,气温增高,降水机会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降低,降水的机会极少。海洋中的

5、浮游生物随着洋流漂流,暖流和寒流相遇,有机物质十分丰富。因为寒暖流交汇,把热带和寒带的浮游生物混合在一起,使海水中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吸引着大批鱼群向这里集中寻饵,形成大渔场。对航运的影响:顺流,既快又省,逆流相反;陆地上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被洋流扩散到别的海域,虽使污染范围扩大,但也能加快污染物净化的速度。25. 海洋的资源:化学资源(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动力资源26.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三个部分27. 海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海蚀穴、海蚀拱桥与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28. 海积地貌:海水横向运动形成的海积地

6、貌:中立带(中立点)、海岸平衡剖面、水下堤、离岸坝、潟湖;海水纵向运动形成的海积地貌:沙嘴、拦湾沙坝、堡岛、连岛坝。4.2河流及河流地貌1. 河流:河水经常性或周期性地沿自身造成的洼地流动。2. 内流河与外流河3. 落差:某一河段的两端高度差;而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就是河流总落差。4. 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河流的纵断面能很好的反映河流的比降。5. 河流分段: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6. 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7. 流速:水质点在单位时间里移动的距离。8. 薛齐公式(等流速公式):v= c RI R为水力半径,即过水断面面积与水浸部分弧长之比;I为河流纵比降;C为

7、待定系数.9. 流量:单位时间里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Q=Av Q为流量;A为断面积;v为平均流速10.径流:指流域内的大气降水,除掉部分被蒸发耗损外,其余的在重力或静水压力作用下沿着地表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11. 径流形成过程:由降水开始到水流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12. 径流形成四个过程:流域降雨阶段、蓄渗阶段、流域产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13. 径流总量公式:W=QT Q为流量,T为时间14. 径流模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m3/akm2); 公式:M=Q/F Q为流量(m3/s);F为流域面积(km2);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即l m3水为l000dm3)15. 径流

8、深度: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也就是把某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其流域面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常用单位为mm。 公式:y=W/F*10-3 W为径流总量(m3),F为流域面积(km2)16. 径流系数():指任一时段内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值。=y/x17.侵蚀作用:流水侵蚀地表,并且带走地表物质的作用。分类:片蚀(面蚀)、溯源侵蚀、下蚀、侧蚀18. 搬运作用:指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 分类: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19. 堆积作用:流水搬运能力下降而造成泥沙堆积(原因:流速减缓、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20. 流水的分选作用:沿流水方向,沉积的颗

9、粒物质由粗到细。21. 陆地水流形式:面状水流(坡面径流)、沟谷水流、河流22.沟谷:由沟谷水流侵蚀形成的长条状的凹地,长度几米至几十公里不等。23.沟谷水流的特点:流量变化极大,暴涨暴落;水流湍急,侵蚀力很强;含沙量大,可能形成泥石流。24.沟谷的发育与形态: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坳沟25.沟谷地貌组合:集水盆、沟谷主干、洪积扇;26泥石流:由大量的砂土、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27.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大量松散的固体物暴雨和洪水陡峭的沟谷28. 河谷:由河流作用塑造而成的长条状凹地。29. 河谷的基本要素:河床、河漫滩、阶地30. 河床:平水期河水所占据的谷底部分31. 河床曲折度:

10、实际距离/直线距离(大于1.5为弯曲型河流,反之为平直型河流)32. 河漫滩:平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谷底滩地;广阔的大型河漫滩称为泛滥平原33. 河漫滩的二元结构:底部为较粗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较细的河漫滩沉积。34. 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至洪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35. 侵蚀基准面:流水下蚀的极限平面4.3 湖泊和地下水1. 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湖泊形成的两个条件:湖盆和水2. 湖流:湖水在湖盆内发生的单向缓慢运动(成因:风、河水注入、定振波、水温变化造成的湖水垂直运动)3. 沼泽: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蒸发是沼泽水主要损耗

11、方式。4. 沼泽形成条件:水分。水分过多,喜湿植物侵入,土壤通气状况变差,生物作用形成泥炭层。5. 水体沼泽化:沿湖岸水生植物向湖中央生长、全湖布满植物、有机物堆积于湖底形成泥炭、湖水变浅、形成沼泽6. 森林沼泽化:森林破坏(砍伐或火烧)、迹地、草本植物大量繁殖、苔藓植物生长、苔藓沼泽7. 草甸沼泽化:地表长期过湿、潜水位升高或地下水出露、草甸过湿、低洼处积水、有机质分解成泥炭8. 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水,统称为地下水。9. 按温度分类:冷水(20)、温水(20-50)、热水(50)10. 地下水温度与地温关系: TH=(H-h)/G+TBTH为H深度地下水的

12、温度;TB为所在地区年均温;H为欲测定的地下水深度;h为所在地区地温年恒温带深度;G为地温梯度,以33m/计算。11.地下水的味感:有大量的氯化钠使水有咸味;钠、镁的硫酸盐使水具有苦味;当溶解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时,有爽口的味道;含有适量重碳酸钙和重碳酸镁,味道很可口,一般称为甜,含硫化氢的水常有臭鸡蛋味。12.总矿化度: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用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单位为g/L。13按总矿化度分级:淡水(50g/L)。14. 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包含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两部分,单位为mmol/L。15. 按硬度分级:极软水(9)4.4冰川和冰川地貌1. 冰

13、川: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2. 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限。(受温度、降水、地形的影响) 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南美2025间的安第斯山雪线高达6400m3. 成冰作用: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4. 海洋型冰川(暖冰川):常见于降水较多的海洋性气候区,冰川运动速度快,冰川尾端常伸入森林带,侵蚀作用强,冰川地貌典型。5. 大陆型冰川(冷冰川):主要标志是温度低,并且因为降雪少雪线高,比海洋型冰川可高出1000米;活动性弱,消融慢,尾端进退幅度较小,冰舌相应短。冰川尾端不会越过森

14、林上限。6. 山岳冰川:冰斗冰川、悬冰川和山谷冰川。7. 冰舌:山谷冰川流到雪线以下山谷的冰流,叫做冰舌8. 大陆冰川:现在只分布在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规模更大、且表面有起伏的大陆冰体,叫做冰原或冰盖。9. 气候变冷时冰川转化方向:山岳冰川-山麓冰川-大陆冰川10.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影响气候(反射率)、地球水分循环的重要一环,调节地表径流、冰川进退,会毁灭动植物,中断土壤发育过程11. 冰川作用:冰蚀作用(挖蚀、磨蚀)、搬运作用(冰碛物、漂粒)、堆积作用12. 冰川搬运的碎屑物统称为冰碛物,其中巨大的砾石称为漂粒。13. 冰碛物的类型:表碛、侧碛、中碛、底碛、

15、里碛、终碛14. 冰碛物的结构松散,堆积杂乱,无层理,磨圆度极差15. 冰川地貌:1 冰蚀地貌:冰斗、冰川谷(槽谷、U型谷)、角峰、刃脊、羊背石2 冰碛地貌:冰碛丘陵、终碛垄、鼓丘16. 冰缘地貌(冻土地貌):主要有石海、石河、构造土(石环)、冻胀丘、冰锥、热融地貌4.5 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1. 风沙作用:风对地表细粒物质的吹蚀、磨蚀、搬运、堆积作用称为风沙作用。2. 吹蚀:风吹过地面,由于风压力与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叫做吹蚀3. 起沙风:足以使沙粒移动的临界速度的风,称为起沙风4. 磨蚀:风挟带沙粒对地面的研磨。5. 搬运作用时沙粒的运动形式:悬移、跃移和表层蠕动6. 风蚀地貌:

16、风棱石与石窝、风蚀柱与风蚀蘑菇、风蚀洼地与风蚀盆地、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7. 风积地貌:沙丘和黄土。8. 黄土: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9. 黄土的特征:(1)质地均一,以粉沙为主;(2)结构松散,孔隙比较发育,孔隙度一般在40%55%之间;(3)富含碳酸钙,碳酸钙含量一般在10%-16%之间(4)无沉积层理,垂直节理发育;(5)具有湿陷性(遇水后碳酸钙等可溶盐被淋溶、流失沉陷)10.黄土地貌:(1)沟谷地貌:细沟、浅沟、切沟、冲沟与河沟(2)沟间地貌:1 黄土塬是被沟谷、河谷环绕的平坦高地,边缘极为曲折,常 因沟谷溯源侵蚀而被肢解。2 黄土梁是长条形黄土丘陵地貌类型之一3 黄土

17、峁形似馒头,顶部浑圆上凸,边坡可发育大量辐散状沟谷。4.6岩溶地貌1. 喀斯特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2.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3. 喀斯特(Karst):喀斯特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4. 溶解度大小: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石灰岩最容易喀斯特化5. 喀斯特研究溯源:徐霞客、司威治(J.Cvijic)6. 喀斯特化学过程:7. 地表喀斯特地貌:(1)石芽与溶沟: 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的沟槽形态,称为溶沟;沟间突起称为石芽;高大的石芽称为石林。(2)漏斗(溶斗)与溶蚀洼地: 漏斗是漏斗形或碟形的封闭洼地;深几米至十几米,直径几米

18、至100m,主要分布在喀斯特高原面上。溶蚀洼地通常由漏斗扩大合并而成,直径100m。(3) 落水洞: 落水洞为地表水进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深几十米至几百米,宽度一般10 m。主要分布在溶蚀洼地底部以及喀斯特斜坡上。(4) 坡立谷与喀斯特平原: 坡立谷(Polje),即溶蚀盆地,宽几百米至几公里,长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在一定构造条件下经长期溶蚀、侵蚀而成,俗称“坝”、“坝子”,;喀斯特平原,达数百平方公里,由坡立谷发展而来。(5) 峰丛、峰林、孤峰与残丘: 峰丛,一种连座峰林,其基部相连、顶部分散为一个个山峰(1/2相连);峰林,石灰岩石峰分散或成群分布在平地上,远望如林(1/2相连)。其相对高度为100 200m,坡度45;孤峰,竖立在喀斯特平原上的孤立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几十至百余米;残丘,孤峰进一步发育而成,相对高度十几至几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