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植物学基础知识_第1页
总论:植物学基础知识_第2页
总论:植物学基础知识_第3页
总论:植物学基础知识_第4页
总论:植物学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学第一章:第一章: 花卉的形态和构造花卉的形态和构造v讲解重点:讲解重点:v一、根的形态特征根的形态特征v二、茎的形态特征二、茎的形态特征v三、叶的形态特征三、叶的形态特征v四、花的形态特征四、花的形态特征v五、果实的形态特征五、果实的形态特征植物界植物界低等植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高等植物藻类植物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离瓣花植物离瓣花植物合瓣花植物合瓣花植物植植物物体体器器官官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根根 茎茎 叶叶生殖器官生殖器官花花 果实果实 种子种子v第一节第一节 根的形

2、态根的形态v当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当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形成破种皮向地生长,形成主根主根主根上产生主根上产生侧根侧根,侧根上再,侧根上再产生二、三级侧根。产生二、三级侧根。v主根、侧根很容易区别主根、侧根很容易区别v 直根系直根系 主根特别发达主根特别发达能明显区分主根和侧根能明显区分主根和侧根(裸子和双子叶植物的(裸子和双子叶植物的根)根)须根系须根系 主根不发达或早期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不定根停止生长,由茎的不定根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单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单子叶植物的根)子叶植物的根)根系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和。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和。根系的

3、类型根系的类型深根系: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入土深深根系: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入土深浅根系:主根不发达,侧根或不定根向四面浅根系:主根不发达,侧根或不定根向四面 扩展,长度远超主根,入土浅扩展,长度远超主根,入土浅根系根系(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v变态:变态: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的变化,植物器官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的变化,植物器官因适应环境而改变器官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因适应环境而改变器官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异称变态。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称变态。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v一、根的变态一、根的变态v正常的根扎根土壤,具有吸收及支持的功能。正常的根扎根土壤,具有

4、吸收及支持的功能。v根的变态,是根在形态、结构和主要生理机能发根的变态,是根在形态、结构和主要生理机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与茎相比较,主要区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与茎相比较,主要区别(从外形上):有无顶芽;有无节与节间;有别(从外形上):有无顶芽;有无节与节间;有无叶与腋芽。无叶与腋芽。v(一)贮藏根:(一)贮藏根: v常见于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木植物。像胡萝卜、常见于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木植物。像胡萝卜、萝卜、番薯、葛藤等。根据来源可分为:萝卜、番薯、葛藤等。根据来源可分为:v肉质直根:肉质直根:由主根和下由主根和下胚轴膨大发胚轴膨大发育而来。育而来。块根:块根:是由植物侧根或不定根膨大

5、而成。一株可是由植物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一株可能有多个块根,像番薯、太阳花、麦冬。能有多个块根,像番薯、太阳花、麦冬。 块根:块根:是由植物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一株可是由植物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一株可能有多个块根,像大丽花、花毛茛。能有多个块根,像大丽花、花毛茛。 v(二)气生根:(二)气生根:离开土壤而生活离开土壤而生活在空气或水中的在空气或水中的不定根类型。不定根类型。v常见的有支柱根、常见的有支柱根、攀援根、呼吸根、攀援根、呼吸根、寄生根、附生根。寄生根、附生根。v1、支柱根、支柱根v起支撑作用。起支撑作用。红刺林投红刺林投v1、支柱根、支柱根v起支撑作用。起支撑作用。榕树榕树v1

6、、支柱根:板根、支柱根:板根:v常发生在一些热带树种中,板根在特定环境下,主常发生在一些热带树种中,板根在特定环境下,主根发育不良,侧根向上侧隆起生长与树干茎部相接根发育不良,侧根向上侧隆起生长与树干茎部相接部位形成发达的木质板状隆脊。(尖叶杜英)部位形成发达的木质板状隆脊。(尖叶杜英) v2、攀援根:、攀援根: v常春藤、凌霄、络常春藤、凌霄、络石、爬山虎等藤本石、爬山虎等藤本植物的细长茎上能植物的细长茎上能长出一些短的不定长出一些短的不定根,这些根的顶端根,这些根的顶端扁平,有的成为吸扁平,有的成为吸盘,易固着小石头盘,易固着小石头或树干表面,具攀或树干表面,具攀援功能。援功能。 v2、攀

7、援根、攀援根v帮助植物进行帮助植物进行攀援。攀援。凌霄凌霄v2、攀援根、攀援根v帮助植物进行帮助植物进行攀援。攀援。常春藤常春藤爬山虎爬山虎v3、呼吸根:、呼吸根: v分布于沼泽地带或海岸低处的一些植物,例水松、分布于沼泽地带或海岸低处的一些植物,例水松、红树、落羽松等,它们的根系中,有一部分根向上红树、落羽松等,它们的根系中,有一部分根向上长,露出地面,成为呼吸根。呼吸根一般具有较发长,露出地面,成为呼吸根。呼吸根一般具有较发达的通气组织,有利于植物呼吸。(如池杉,落羽达的通气组织,有利于植物呼吸。(如池杉,落羽杉)杉) v3、呼吸根:、呼吸根: v分布于沼泽地带或海岸低处的一些植物,例水松

8、、分布于沼泽地带或海岸低处的一些植物,例水松、红树、落羽松等,它们的根系中,有一部分根向上红树、落羽松等,它们的根系中,有一部分根向上长,露出地面,成为呼吸根。呼吸根一般具有较发长,露出地面,成为呼吸根。呼吸根一般具有较发达的通气组织,有利于植物呼吸。(如池杉,落羽达的通气组织,有利于植物呼吸。(如池杉,落羽杉)杉) v4、寄生根:、寄生根:有些寄生有些寄生植物如桑寄生属、槲植物如桑寄生属、槲寄生属、菟丝子等植寄生属、菟丝子等植物,它们的叶片退化,物,它们的叶片退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借助茎上形成的而是借助茎上形成的不定根,常称胃吸器,不定根,常称胃吸器,伸入寄主体内吸收

9、水伸入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这种分和营养物质,这种根称寄生根。根称寄生根。 菟丝子菟丝子桑寄生桑寄生槲寄生槲寄生v5、附生根:、附生根:常见于热常见于热带兰花等附生型花卉,带兰花等附生型花卉,附生于树皮或岩石等附生于树皮或岩石等处。处。v(三三)菌根:菌根:常见于菊科、常见于菊科、豆科、茄科、十字花豆科、茄科、十字花科。科。第二节第二节 茎的形态茎的形态 v1、根据生长习性: 直立茎、匍匐茎、平卧茎、攀援茎、缠绕茎v2、根据质地分: 草质茎、木质茎 茶花(直立茎)茶花(直立茎) 丝瓜(攀援茎)丝瓜(攀援茎) 牵牛花(缠绕茎)牵牛花(缠绕茎)通过通过右右图认识图认识茎的外部形态及作用茎的外

10、部形态及作用.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节间:二个节之间的部分。节间:二个节之间的部分。芽:在茎的顶端和叶腋具有芽。芽:在茎的顶端和叶腋具有芽。一、一、茎的形态及作用茎的形态及作用 主干的顶芽活动主干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产生明始终占优势,产生明显、通直的主轴(主显、通直的主轴(主干),各级侧枝依次干),各级侧枝依次变细变细, 主干明显主干明显 。如。如裸子植物和很裸子植物和很 乔木乔木类类 多被子植物:松多被子植物:松柏、杉木、水杉、白柏、杉木、水杉、白杨等。杨等。 行道树一般使用单行道树一般使用单轴分枝、树体高大、轴分枝、树体高大、主干明显的乔木树种。主干明显的乔木树种。

11、二、二、 茎的分枝方式茎的分枝方式 1、单轴分枝、单轴分枝(总状分枝)(总状分枝) 主茎顶芽主茎顶芽生长活动形成生长活动形成一段主轴后即一段主轴后即停止生长或形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由下成花芽,由下侧的一个腋芽侧的一个腋芽代替主芽继续代替主芽继续生长,植物的生长,植物的主轴是由主茎主轴是由主茎和相继接替的和相继接替的各级侧枝共同各级侧枝共同组成。组成。2、合轴分枝:、合轴分枝: 合轴分枝具有曲折,节间短,花芽较多特点,是合轴分枝具有曲折,节间短,花芽较多特点,是一种丰产的分枝方式。一种丰产的分枝方式。 在园林上,合轴分枝方式使树冠自然展开,通过在园林上,合轴分枝方式使树冠自然展开,通过整枝、摘心

12、等措施,人为调控枝系的空间分布和配比,整枝、摘心等措施,人为调控枝系的空间分布和配比,以达到促进次级侧枝生长,使冠形丰满、匀称、多花,以达到促进次级侧枝生长,使冠形丰满、匀称、多花,美化株形的目的。美化株形的目的。 具有对生芽的树种。具有对生芽的树种。3、假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三、三、 茎的变态茎的变态v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发生显著变异的茎。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发生显著变异的茎。v(一)地上茎(一)地上茎 的变态的变态v1、叶状枝:、叶状枝: v外形扁化或呈线形,内部形成绿色组织,外形扁化或呈线形,内部形成绿色组织,具有叶的形态和功能的一种变态茎。例,具有叶的形态和功能的一种变态茎。例,观

13、赏的文竹。观赏的文竹。v2、刺状茎:、刺状茎:v茎转变为具有保护功能的刺称刺或枝刺。它茎转变为具有保护功能的刺称刺或枝刺。它位于叶腋的位置位于叶腋的位置区别区别 于叶刺,皮刺。如叶子于叶刺,皮刺。如叶子花。花。v2、刺状茎:、刺状茎:v茎转变为具有保护功能的刺称刺或枝刺。它茎转变为具有保护功能的刺称刺或枝刺。它位于叶腋的位置位于叶腋的位置区别区别 于叶刺,皮刺。如叶子于叶刺,皮刺。如叶子花。花。v3、茎卷须:、茎卷须:v由叶腋内长出的枝条变态形成须状物,能由叶腋内长出的枝条变态形成须状物,能卷缠它物而攀缘生长。如南瓜、葡萄。卷缠它物而攀缘生长。如南瓜、葡萄。v3、茎卷须:、茎卷须:v由叶腋内长

14、出的枝条变态形成须状物,能由叶腋内长出的枝条变态形成须状物,能卷缠它物而攀缘生长。如南瓜、葡萄。卷缠它物而攀缘生长。如南瓜、葡萄。v4、肉质茎:、肉质茎:v肥大多汁,内贮大量水份和养料的地下茎,肥大多汁,内贮大量水份和养料的地下茎,肉质茎上的叶多退化或形成刺,表皮的角肉质茎上的叶多退化或形成刺,表皮的角质膜发达,如仙人掌,仙人鞭等。质膜发达,如仙人掌,仙人鞭等。 v鳞茎:鳞茎:由多数肉质鳞叶着生于短缩鳞茎盘上而由多数肉质鳞叶着生于短缩鳞茎盘上而形成的一种地下茎。各鳞叶腋内生有侧芽可发形成的一种地下茎。各鳞叶腋内生有侧芽可发育出新的鳞茎。鳞茎盘下端产生不定根。鳞茎育出新的鳞茎。鳞茎盘下端产生不定

15、根。鳞茎盘中心生有顶芽,以后伸长为地上花序,如百盘中心生有顶芽,以后伸长为地上花序,如百合、洋葱、蒜等。合、洋葱、蒜等。 (二)地下茎(二)地下茎 v2、球茎:、球茎:球形膨大的地下茎。有节和节球形膨大的地下茎。有节和节间,节上有鞘状鳞片叶,腋芽位于鳞片叶间,节上有鞘状鳞片叶,腋芽位于鳞片叶内侧,环茎先端有顶芽存在,下部形成许内侧,环茎先端有顶芽存在,下部形成许多不定根,如慈姑、荸荠、天麻。多不定根,如慈姑、荸荠、天麻。 v3、块茎、块茎 :不规则块状的肉质地下茎,如菊:不规则块状的肉质地下茎,如菊芋、生姜、马铃薯。马铃薯块茎是由植株芋、生姜、马铃薯。马铃薯块茎是由植株基部的匍枝顶端经增粗生长

16、发育而来。其基部的匍枝顶端经增粗生长发育而来。其顶端生有顶芽,四周有螺旋状排列的芽眼。顶端生有顶芽,四周有螺旋状排列的芽眼。芽眼中生有数芽,可萌发成枝。芽眼中生有数芽,可萌发成枝。 v4、根状茎、根状茎 :横卧生长,有节和节间,向下:横卧生长,有节和节间,向下生有不定根。如美人蕉属。生有不定根。如美人蕉属。 第三节第三节 芽的类型与分枝关系芽的类型与分枝关系 顶芽:生长在茎或枝条顶端顶芽:生长在茎或枝条顶端 (定芽)(定芽) 腋芽(侧芽):生长在叶腋处腋芽(侧芽):生长在叶腋处(定芽)(定芽) 芽的生长无一定位置,不是从叶腋或芽的生长无一定位置,不是从叶腋或枝枝顶发出在茎的节间、顶发出在茎的节

17、间、根、叶及其它部位上的芽,称根、叶及其它部位上的芽,称不定芽不定芽。不定芽的产生可以由人。不定芽的产生可以由人工砍伐或激素处理而引起。工砍伐或激素处理而引起。二、芽的类型二、芽的类型1、依芽的位置分、依芽的位置分(一)叶的组成部分(一)叶的组成部分叶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 。叶柄:叶柄:输导和支持作用。输导和支持作用。托叶:托叶:保护幼苗和进行保护幼苗和进行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完全叶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和托叶三部分的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一缺少其中任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第四节第四节 叶的形态叶的形态木芙蓉 (三角

18、形的托叶)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一品红一品红无托叶无托叶台尔曼忍冬,花序下台尔曼忍冬,花序下几对叶合生成盘状。几对叶合生成盘状。(无叶柄)无叶柄)不完全叶不完全叶大叶相思大叶相思无叶片无叶片不完全叶不完全叶1.单叶和复叶:单叶和复叶:单叶:单叶:每个叶柄上只有一个叶片。 复叶:复叶:叶柄上有两个以上叶片的叶。 (二)叶的基本类型(二)叶的基本类型v(一)叶形(一)叶形单身复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三出复叶(三)叶的形态(三)叶的形态1.叶的大小叶的大小侧柏的鳞叶侧柏的鳞叶王莲王莲v(一)叶形(一)叶形2.叶形叶形扇形叶心形叶戟形叶条形叶2.叶形叶形菱形叶卵形叶箭形叶三角形叶3.叶片的质地叶

19、片的质地革质叶革质叶-长春花长春花肉质叶肉质叶落地生根落地生根纸质叶纸质叶桃桃叶序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叶序叶序的类型:的类型:1、互生:在茎上每一节只生有一个叶片的叫互生叶序。、互生:在茎上每一节只生有一个叶片的叫互生叶序。2、对生:茎的每一节上有两片叶相互对生。、对生:茎的每一节上有两片叶相互对生。3、轮生:茎的每一节上着生、轮生:茎的每一节上着生3个或个或3个以上的叶,排成个以上的叶,排成轮状。轮状。 4、簇生: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短枝上,成簇而生。、簇生: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短枝上,成簇而生。4、叶序、叶序v(一)叶形(一)叶形轮生轮生互互生对生簇生簇生叶序叶

20、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叶序叶序的类型:的类型:1、羽状脉:一条明显主脉居叶片中部,排列似羽毛。、羽状脉:一条明显主脉居叶片中部,排列似羽毛。2、平行脉:粗细相近,彼此大致平行。、平行脉:粗细相近,彼此大致平行。3、三出脉:主脉两侧只有一对主脉。、三出脉:主脉两侧只有一对主脉。 4、掌状脉:几条等粗的叶脉从叶柄顶部发出,排列似、掌状脉:几条等粗的叶脉从叶柄顶部发出,排列似掌状。掌状。5、射出脉:主侧脉从叶基辐射状发出。、射出脉:主侧脉从叶基辐射状发出。6、叉状脉:叶脉分枝呈二叉状。、叉状脉:叶脉分枝呈二叉状。5、叶脉、叶脉5、叶脉、叶脉5、叶脉、叶脉5、叶脉、叶脉6、叶基、叶

21、基6、叶基、叶基6、叶基、叶基7、叶缘、叶缘8、叶裂、叶裂9、叶尖、叶尖v(三)叶的变态(三)叶的变态v 指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发生显指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发生显著变化。著变化。v(一)芽鳞:(一)芽鳞:是包在芽外的鳞片,有时是包在芽外的鳞片,有时外被有毛。树木的冬芽大都具是芽鳞。外被有毛。树木的冬芽大都具是芽鳞。 v(二)苞叶:(二)苞叶:v是在花或花序下面是在花或花序下面的一种特殊的叶,的一种特殊的叶,有保护花和果实的有保护花和果实的作用。如向日葵的作用。如向日葵的总苞,玉米。总苞,玉米。 v(三)叶刺:(三)叶刺:v叶的一部或全部变为叶的一部或全部变为刺,如小檗、仙人掌。刺,如小

22、檗、仙人掌。叶刺发生在枝条的下叶刺发生在枝条的下方,如发生在枝条茎方,如发生在枝条茎部两侧则为托叶刺,部两侧则为托叶刺,如刺槐。如刺槐。 v(四)叶卷须:(四)叶卷须:v叶的一部分变为能攀缘它物的须状物。叶卷叶的一部分变为能攀缘它物的须状物。叶卷须的来源依植物而异如豌豆、巢菜的叶卷须须的来源依植物而异如豌豆、巢菜的叶卷须由复叶顶端部分小叶变成,菝葜的叶卷须由由复叶顶端部分小叶变成,菝葜的叶卷须由一对托叶发育而来。一对托叶发育而来。 v(五)叶状柄(五)叶状柄 :v像金合欢,幼苗时像金合欢,幼苗时长的叶为羽状复叶长的叶为羽状复叶而后叶柄变扁,小而后叶柄变扁,小叶片逐渐退化,只叶片逐渐退化,只剩下

23、叶片状的叶柄剩下叶片状的叶柄代替叶的功能。称代替叶的功能。称叶状柄叶状柄 v(六)捕虫叶:(六)捕虫叶:v有些植物具有捕食小虫的叶称捕叶。捕虫叶有些植物具有捕食小虫的叶称捕叶。捕虫叶有呈瓶状(如猪笼草),有的为囊状(如狸有呈瓶状(如猪笼草),有的为囊状(如狸藻),有的呈盘状(如茅膏菜)。藻),有的呈盘状(如茅膏菜)。 v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形成了花,因此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形成了花,因此又称又称有花植物有花植物 。实质上,花是不分枝。实质上,花是不分枝的变态短枝。的变态短枝。v(一)(一)花的组成部分花的组成部分 v一朵花可分为六个部分,即一朵花可分为六个部分,即花柄、花花柄、花托、花萼、花瓣托、

24、花萼、花瓣 、雄蕊群雄蕊群 和雌蕊群。和雌蕊群。第五节第五节 花的形态构造与观赏花的形态构造与观赏v 不同植物花部会发生种种变化,有花萼、不同植物花部会发生种种变化,有花萼、花瓣、雄蕊群和雌蕊群的称完全花,缺少花瓣、雄蕊群和雌蕊群的称完全花,缺少任何一个部分的称任何一个部分的称不完全花不完全花 。缺花被的任。缺花被的任一部分称单被花;缺花萼与花瓣的称无被一部分称单被花;缺花萼与花瓣的称无被花;缺少雄蕊和雌蕊的任一部分,称单性花;缺少雄蕊和雌蕊的任一部分,称单性花,有前者的称雄花,有后者的称雌花。花,有前者的称雄花,有后者的称雌花。v花单个着生在枝顶或叶腋处的称单生花;花单个着生在枝顶或叶腋处的

25、称单生花;而许多花着生在枝顶或叶腋处的称而许多花着生在枝顶或叶腋处的称花序花序 。(二)花冠(二)花冠v舌状:舌状:花冠有如舌头般伸出,下部则为一短筒,花冠有如舌头般伸出,下部则为一短筒,如如向日葵向日葵。v蝶形:蝶形:花瓣共五片,位于上方不对称者为旗瓣;花瓣共五片,位于上方不对称者为旗瓣;中央两瓣对称者为翼瓣;下方两瓣对称者为龙骨瓣,中央两瓣对称者为翼瓣;下方两瓣对称者为龙骨瓣,如如蔓花生;蔓花生;v钟状:钟状:花冠筒宽而稍短,上部扩大呈一钟形,如花冠筒宽而稍短,上部扩大呈一钟形,如吊钟花吊钟花;v坛状:坛状: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颈,花冠裂

26、片微外曲,如颈,花冠裂片微外曲,如柿树的花柿树的花;v高脚碟状:高脚碟状: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花冠裂片突向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花冠裂片突向水平开展,如水平开展,如迎春花迎春花;v筒状、管状:筒状、管状:花瓣合生呈管状,如花瓣合生呈管状,如紫丁香紫丁香。1、筒状、管状:、筒状、管状:花瓣合生呈管状,如花瓣合生呈管状,如紫丁香紫丁香。2、漏斗状:、漏斗状:花冠下部筒状,向上渐渐扩大呈漏斗状,如花冠下部筒状,向上渐渐扩大呈漏斗状,如牵牛花牵牛花;3、钟状:、钟状:花冠筒宽而稍短,上部扩大呈一钟形,如花冠筒宽而稍短,上部扩大呈一钟形,如吊钟花吊钟花;4、高脚碟状:、高脚碟状: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花冠裂

27、片突向水平开展,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花冠裂片突向水平开展, 如如迎春花迎春花;4、高脚碟状:、高脚碟状: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花冠裂片突向水平开展,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花冠裂片突向水平开展, 如龙船花;如龙船花;5、唇形花冠:、唇形花冠:花冠稍呈二唇形,上面花冠稍呈二唇形,上面2裂片多少合生为上唇,裂片多少合生为上唇, 下面下面3裂片为下唇,如裂片为下唇,如唇形科的花唇形科的花;5、唇形花冠:、唇形花冠:花冠稍呈二唇形,上面花冠稍呈二唇形,上面2裂片合生为上唇,裂片合生为上唇, 下面下面3裂片为下唇,如裂片为下唇,如唇形科的花唇形科的花;6、坛状:、坛状: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颈,

28、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颈, 花冠裂片微外曲,如花冠裂片微外曲,如柿树的花柿树的花;7、蝶形:、蝶形:花瓣共五片,位于上方不对称者为旗瓣;花瓣共五片,位于上方不对称者为旗瓣; 中央两瓣对称者为翼瓣;中央两瓣对称者为翼瓣; 下方两瓣对称者为龙骨瓣,如下方两瓣对称者为龙骨瓣,如蔓花生、刺桐;蔓花生、刺桐;7、蝶形:、蝶形:花瓣共五片,位于上方不对称者为旗瓣;花瓣共五片,位于上方不对称者为旗瓣; 中央两瓣对称者为翼瓣;中央两瓣对称者为翼瓣; 下方两瓣对称者为龙骨瓣,如下方两瓣对称者为龙骨瓣,如蔓花生、刺桐;蔓花生、刺桐;8、十字形:由四个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十字形、十字形:由四个分离的花瓣排

29、列成十字形如油菜、二月兰;如油菜、二月兰;8、十字形:由四个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十字形、十字形:由四个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十字形如油菜、二月兰;如油菜、二月兰;9、蔷薇花冠:花瓣、蔷薇花冠:花瓣5片或更多,分离、成辐射对称排列,片或更多,分离、成辐射对称排列, 如蔷薇科植物:桃、月季、樱花;如蔷薇科植物:桃、月季、樱花;9、蔷薇花冠:花瓣、蔷薇花冠:花瓣5片或更多,分离、成辐射对称排列,片或更多,分离、成辐射对称排列, 如蔷薇科植物:桃、月季、樱花;如蔷薇科植物:桃、月季、樱花;9、蔷薇花冠:花瓣、蔷薇花冠:花瓣5片或更多,分离、成辐射对称排列,片或更多,分离、成辐射对称排列, 如蔷薇科植物:桃、月季

30、、樱花;如蔷薇科植物:桃、月季、樱花;10、舌状:、舌状:花冠有如舌头般伸出,下部则为一短筒,如花冠有如舌头般伸出,下部则为一短筒,如向日葵向日葵。(三)雄蕊的类型(三)雄蕊的类型(四)雌蕊的类型(四)雌蕊的类型(五)花序(花朵排列的方式与顺序)(五)花序(花朵排列的方式与顺序)v单顶花序:单顶花序:每一枝条顶端或叶腋仅着生一朵小每一枝条顶端或叶腋仅着生一朵小花如花如玫瑰玫瑰。 1、总状花序:、总状花序:状似穗状花序,为总状花序的花状似穗状花序,为总状花序的花有花梗着生于茎上,如有花梗着生于茎上,如巴西铁树巴西铁树、阿勃勒阿勃勒。8、复总状花序、复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每一小花梗上着(圆锥花序

31、):每一小花梗上着生数朵小花,越接近下部者花柄越长如生数朵小花,越接近下部者花柄越长如龙舌兰龙舌兰总状总状 花序花序-巴西铁树巴西铁树圆锥圆锥 花序花序-龙舌兰龙舌兰花花 序序 图图 示:示:v2、 柔荑花序:柔荑花序:由单性花由单性花组的穗状花序,通常花轴组的穗状花序,通常花轴细软下垂,开花后或果熟细软下垂,开花后或果熟后整个脱落,如杨柳科。后整个脱落,如杨柳科。v3、穗状花序、穗状花序:小花无花梗,:小花无花梗,由基部向先端依序排列在由基部向先端依序排列在花轴上,如花轴上,如榄仁榄仁。柔荑柔荑 花序花序-柳树柳树柔荑柔荑 花序花序-柳树柳树穗状穗状 花序花序-狗尾红狗尾红v 4、肉穗花序:

32、、肉穗花序:数朵小花数朵小花着生于同一膨大的茎条上,着生于同一膨大的茎条上,外有一大型的总苞,有如外有一大型的总苞,有如仙佛头顶的光环,如棕榈仙佛头顶的光环,如棕榈科植物。科植物。5、伞房花序:、伞房花序:小花依序着生花梗上,由基部向小花依序着生花梗上,由基部向先端,小花梗愈来愈短,使花开在同一平面先端,小花梗愈来愈短,使花开在同一平面上,如上,如马樱丹马樱丹。6、伞形花序:、伞形花序:花梗顶部着生数朵小花,花柄几花梗顶部着生数朵小花,花柄几乎同长,开在同一平面上,如乎同长,开在同一平面上,如龙船花龙船花。 v7、头状花序:、头状花序:很多小花聚很多小花聚生于盘状花托上,或成头生于盘状花托上,

33、或成头状,花由外向内开,如南状,花由外向内开,如南美蟛蜞菊。美蟛蜞菊。v9、隐头花序:、隐头花序:数朵小花着数朵小花着生于膨大的囊状花轴内,生于膨大的囊状花轴内,顶端只开一小孔,需拨开顶端只开一小孔,需拨开才能见到小花,如才能见到小花,如无花果无花果。第六节第六节 植物的果植物的果v果实:被子植物的雌蕊受精后形成的构造。常见果实:被子植物的雌蕊受精后形成的构造。常见v瘦果:瘦果:果实为小型干性果,果皮与种子不易分果实为小型干性果,果皮与种子不易分离,仅具一枚种子,如咸丰草。离,仅具一枚种子,如咸丰草。v翅果:翅果:果实为干性果,具有翅状的果皮助于飞果实为干性果,具有翅状的果皮助于飞翔,如掌叶枫

34、、翔,如掌叶枫、白鸡油白鸡油、菲律宾紫檀菲律宾紫檀。v荚果:荚果:豆荚状之果实,具有单一心皮,成熟时豆荚状之果实,具有单一心皮,成熟时常会自腹缝开裂,内有种子数枚,如常会自腹缝开裂,内有种子数枚,如洋紫荆洋紫荆。v 蒴果:蒴果:果实为干性果,具有多数心皮,成熟果实为干性果,具有多数心皮,成熟后会开裂,如紫薇。后会开裂,如紫薇。v柑果:柑果:果实为肉质果,果皮厚,具油腺点;果实为肉质果,果皮厚,具油腺点;内分多室,由汁囊填满,每室有种子数颗,如内分多室,由汁囊填满,每室有种子数颗,如橙子橙子。v核果:核果:果实为肉质果,外果皮薄,中果皮呈果实为肉质果,外果皮薄,中果皮呈肉质,内果皮则十分坚硬成核

35、,内包有一枚种肉质,内果皮则十分坚硬成核,内包有一枚种子,如子,如李子李子。v隐花果:隐花果:果实为肉质果,果实着生于花被内果实为肉质果,果实着生于花被内侧,外观看到的是她的花被,真正的果实隐藏侧,外观看到的是她的花被,真正的果实隐藏在内,如在内,如榕树榕树。v 浆果:浆果:果实为肉质果,外果皮薄,中、内果实为肉质果,外果皮薄,中、内果皮则呈肉质,种子多枚,如果皮则呈肉质,种子多枚,如西红柿西红柿。果果 的的 图图 示示植物生理学绪 论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1.定义:v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尤其是高等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v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水分代

36、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基本代谢基础上,表现出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2.植物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从而将这些成果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生产的事业中。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古代关于植物生理学方面的论述1.水分代谢2.矿质营养3.光合作用4.呼吸储藏5.植物生长物质6.生长发育(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研究开始时期(16-17世纪)2.奠基与成长时期(18-19世纪)3.飞跃发展时期(20世纪)(三)我国植物生理发展情况v起步晚,发展慢。v我国植物生理学起业人:钱崇澍(shu )v我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

37、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v现在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人员:(四)近年来植物生理学发展的特点1.研究层次越来越广2.学科之间相互渗透3.理论联系实际4.研究手段现代化三、植物生理学发展展望v研究重点:能量转变v研究焦点:膜的结构和功能v我国植生研究的主要任务:v1.深入基础理论研究(有所为,有所不为)v2.大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第二篇植物的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v代谢(metabolism):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总称。v同化作用(assimilation):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简单无机物,经过各种化学变化形成各种复杂的有机物,综合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的过程

38、。v异化作用(catabolism):植物将体内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将储存于其中的能量释放,供生命活动的过程。v植物代谢的特点:能把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直接合成复杂的有机物。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概 述 第一节植物对水分的需要第一节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规律一、植物的含水量规律v1.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v2.同种植物生长环境不同,含水量也不同;v3.同株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含水量也不相同;v4.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期含水量不一样。二、植物体内的水分存在状态二、植物体内的水分存在状态v1.水分存在状态:v束缚水(bound water)v自由水(free water)v2.形成

39、不同水分存在状态的原因:(图1)v3.两种水分存在状态与植物代谢的关系:v4.原生质的两种存在状态v溶胶(sol):v凝胶(gel):v5.粘性(viscosity)三、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v1.水分是构成原生质的主要成分v2.水分是代谢作用中的反应底物v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v4.水分能保持植株的固有姿态v5.水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v(1)高比热利于体温稳定v(2)高气化热避免高温伤害v(3)具极性原生质交体稳定v(4)表面张力大利于吸附和运输v(5)透光性好利于光合。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细胞的渗透性吸水细胞的渗透性吸水v植物的吸水方

40、式(一)自由能和水势(一)自由能和水势v自由能v化学势v水势(二)渗透作用(二)渗透作用v渗透作用(osmosis):v渗透系统:(三)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三)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v1.概念:v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v质壁分离复原:把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或水势较高的溶液中,液泡变大,整个原生质体慢慢恢复原来状态的过程。2.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1)外界环境水势低于细胞水势;(2)原生质层具有选择性;(3)细胞壁与细胞质的收缩能力不同。3.质壁分离说明以下问题:(1)原生质层具有半透膜的性质;(2)判断细胞的死活;(3)能测定细胞的渗透势。

41、( (四四) )植物细胞的水势植物细胞的水势v1.典型植物细胞的水势:水势=衬质势+压力势+渗透势v2.形成液泡前植物细胞的水势:水势=衬质势v3.细胞吸水饱和时水势为0。v4.衬质势: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实质是增加吸水力),为负值。v5.压力势: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它阻止吸水),一般为正值,但质壁分离时为0,剧烈蒸腾时为负。v6.膨压:细胞吸水膨胀而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v7.渗透势:又叫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部分(水的自由能降低),一般为负值。(五)细胞间的水分移动(五)细胞间的水分移动v水势差异决定水流方向和速度 X Y

42、v水势梯度:当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如果一端细胞的水势高,另一端的水势低,顺次下降就形成一个水势梯度。水分从水势高的地方流向水势低的地方。植物器官水分流动就遵循这一规律。渗透势=-1.4Mpa压力势=+0.8Mpa水势=-0.6Mpa渗透势=-1.2Mpa压力势=+0.4Mpa水势=-0.8Mpa二、细胞的吸涨作用v吸涨作用(imbibition):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v大分子物质的亲水性强弱:蛋白质淀粉纤维素三、细胞的代谢性吸水v代谢性吸水(metabolic absorption of water):利用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使水分经质膜而进入细胞的过程。证据:呼吸与吸水正相关第三节植物根

43、系对水分的吸收v1.植物的吸水器官:根系v2.根系的吸水部位:根尖v3.根尖的吸水区域:根毛区(图)v4.根毛区为吸水的主要区域原因何在?(1)根毛多,吸收面积大;(2)细胞壁由果胶物质组成,亲水性强;(3)疏导组织发达。v5.其他区域:细胞质浓厚,疏导组织不发达,对水阻力大。一、根系吸水动力(一)根压(root pressure):v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主动吸水)。v证据:伤流、吐水v伤流(bleeding):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v伤流液(bleeding sap)成分:v吐水(guttation):从未受伤的叶片的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

44、现象。v产生根压的机理产生根压的机理(1)渗透理论)渗透理论(2)代谢理论)代谢理论(二)蒸腾拉力(二)蒸腾拉力大气叶片气孔下腔下腔叶肉细胞旁边细胞导管根 土壤二、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外界条件二、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外界条件v外界条件:大气因子和土壤因子v本节主要讲述土壤因子(一)土壤可用水分v1.定义:永久萎蔫系数以外多余的水分。v2.永久萎蔫系数(permanent wilting coefficioent):植物叶片刚显示萎蔫之后,转到阴湿之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率(引起植物萎蔫不能因蒸腾的减弱而恢复的土壤最高百分含水量)。v3.土壤水分的分类:重力水、毛

45、管水和束缚水。(二)通气状况(二)通气状况(三)土壤温度(三)土壤温度1、高温:v加速根的老化和木质化减少吸收面积;v酶的活性下降甚至失活,v原生质流动缓慢。2、低温:v水分粘性增大,扩散速率降低;v原生质粘性增大,水分不易透过;v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压;v根系生长缓慢,影响吸水面积。3、适温:(四)土壤溶液浓度(四)土壤溶液浓度第四节蒸腾作用v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现象。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部位1.生理意义:(1)植物吸水和运输的主要动力;(2)有利于矿质、盐类的吸收;(3)能降低叶片温度。2. 植株蒸腾部

46、位:幼体、成体3.叶片蒸腾的方式:皮孔蒸腾、角质蒸腾、气孔蒸腾二、气孔运动气孔结构特点:1.细胞壁不均匀加厚;2.细胞器与表皮细胞不同;3.体积小于表皮细胞;4.与表皮细胞间无胞间连丝。(一)经过气孔的蒸腾速率1.气孔扩散速率特点:比同面积自由水面的蒸发速率快50倍以上。2.扩散速率快的原因小孔扩散原理(二)气孔运动1.气孔周期性运动2.气孔运动的原因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三)气孔运动及机理:v1.淀粉-糖变化学说(starch-sugar conversion theory):v主要内容:v认为保卫细胞水势的变化是糖和淀粉互相转化的结果。关键酶为淀粉磷酸化酶(在PH6.1-7.3促进淀粉水解

47、,PH2.9-6.1促进葡萄糖-1磷酸合成淀粉)。v在光照条件下由于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细胞PH升高,促进淀粉水解,细胞内可溶物质增加,水势降低,气孔打开吸水。v在黑暗条件下, 。v存在问题:v(1)对某些植物的保卫细胞无叶绿体,但气孔仍然开闭,难以解释;v(2)气孔开/关在先,糖变化在后。 v2.无机离子吸收学说(inorganic ion uptake theory):v细胞膜上有H-ATP酶,它可被蓝光和红光激活,利用ATP将H+从保卫细胞运到周围细胞,同时吸收K+和Cl-,降低了细胞的水势,气孔张开。v3.苹果酸生成学说(malate production the

48、ory):vPEP+HCO-3OAA+磷酸vOAA+NADH苹果酸+NAD(四)影响气孔运动的因素(1)光照为其主要因素,它促进糖、苹果酸的形成和K+、Cl-的积累。(2)温度影响气孔开度(3)二氧化碳浓度低浓度促进气孔开放,高浓度促进气孔关闭(4)叶片含水量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条件v气孔蒸腾水蒸气扩散过程v蒸腾速率=扩散力/扩散途径阻力=(气孔下腔蒸腾压-叶外蒸腾压)/(气孔阻力+扩散层阻力(一)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一)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v1.光照:最主要条件v2.大气的相对湿度v3.温度v4.外界空气流动速率v5.昼夜变化(二)内部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1.气孔频度2.气孔大小

49、3.气孔开度4.气孔下腔大小5.气孔的特殊构造6.叶片内部面积(三)蒸腾作用的表示法1.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植株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用克/平方分米.小时表示。2.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植株每消耗1千克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用克表示。3.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又叫需水量,植株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用克表示。蒸腾系数是蒸腾比率的倒数。(四)减慢蒸腾速率的途径1.减少叶面积2.应用抗蒸腾剂v(1)抗蒸腾剂(antitranspiration):能阻碍蒸腾作用而对光合作用和生长影

50、响不大的物质。v(2)抗蒸腾剂种类:代谢型:薄膜型:反射型:3.遮光遮风处理第五节植物体内水分运输一、水分运输的途径1.水分从被吸收到蒸腾到体外经过的途径:土壤溶液根部皮层薄壁细胞木质部导管和管胞茎或叶的木质部叶片木质部膜端细胞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细胞壁蒸腾2.根据原生质的有无植物组织分类:质外体(apoplast,非原生质体):没有原生质体的部分;共质体(symplast):原生质体3.水分在茎、叶细胞内运输的两种途径:(1)经过死细胞:长距离运输(2)经过活细胞:适于短距离运输二、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二、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v1.水分沿导管、管胞上升的动力:v(1)根压v(2

51、)蒸腾拉力:主要动力v2.如何保证导管内的水柱不断?v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 v3.有关内聚力学说的争论的焦点:v(1)水分上升是否需要活细胞参与;v(2)木质部有气泡,水柱不可能连续,为什么水柱还能继续上升?三、水分运输的速度三、水分运输的速度v1.活细胞原生质体对水流阻力很大,因亲水性物质存在形成水合膜。水流经过原生质的速度为每小时千分之一厘米;v2.水分在木质部运输速率比薄壁细胞快得多,为每小时3-45米。第六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灌溉的基本任务是用最少量的水取得最大的效果。一、作物的需水规律作物需水量引种类而异;。如小麦生育期同一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量也有

52、很大的差别分五个阶段1.萌芽到分蘖前期:需水量不大;2.分蘖末期到抽穗期:耗水量增多,出现第一个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3.抽穗到开始灌浆:水分重要;4.开始灌浆到乳熟期:第二个水分临界期;5.乳熟末期到完熟期:减少水分供应。二、合理灌溉的指标v1.从土壤湿度决定灌溉时期v2.灌溉的形态指标v长相、叶形、叶色v3.灌溉的生理指标v水势、细胞质液浓度、渗透势、气孔开度v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v1.灌溉可改善各种生理作用,尤其是光合作用:v(1)植株生长加强,叶面增大,增加光合面积;v(2)根系活动能力加强,叶片水分充足,加快光合速率,同

53、时还能改善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v (3)茎、叶输导组织发达,提高水分和同化物的运输效率,改善光合产物分配作用,提高产量。v2.能改变栽培环境“生态需水”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植物体内的元素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植物燃烧后以氧化物形态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又称灰分元素。氮不是矿质元素,但由于也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所以也归入矿质元素来讨论。植物体干物质(5-90%)水分(10-95%)有机化合物(90%)无机化合物(10%)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v1.如何确定何种元素为

54、必需元素,何者不必要?v技术:溶液培养法(solution culture method)与砂培法( sand culture method)v确定方法:v2.常用培养液:Hoagland(荷格伦特)培养液v3.必需矿质元素具备的条件:v(1)由于该元素缺乏,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v(2)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是可以恢复和预防的;v(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出直接效果,决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v4.植物必需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硫、磷、钾、钙、镁、铁、锰、硼、锌、铜、钼、氯共16种。v大量元素(major

55、element):植物体内含量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上的元素。碳、氢、氧、氮、硫、磷、钾、钙、镁9种;v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植物体内含量占植物干重的0.01%以下的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7种。v5.植物必需元素是一个动态概念,种类随研究深入可能会有新的元素。v思考:植物体内有多少种矿质元素?有多少种必需矿质元素?三、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v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的生理作用:v(1)结构组成;v(2)参与调节;v(3)电化学作用。v(一)大量元素v1.氮v(1)吸收形式v(2)生理作用v(3)缺乏时症状v2.磷v(1)吸收形式v(2)分布v(3)作用:vA、核苷酸

56、的组分vB、在糖类代谢中的作用va.直接参与发酵过程;vb.糖类合成、分解和转变都需要ATP、磷酸和核苷二磷酸参加;vc.磷促进糖类运输;vd.光合作用需磷。vC、对氮代谢的作用vD、对脂肪转变的关系v(4)缺磷时症状v3.钾v(1)吸收状态v(2)分布v(3)作用v促进呼吸进程及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v对糖类的合成运输有影响v提高抗旱性v(4)缺乏时的症状v4.硫v分布均匀v不足时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叶绿素的形成也受到影响,缺乏时叶片呈黄绿色。v5.钙v主要存在于老器官v缺钙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幼嫩器官(根尖、茎端)溃烂坏死。v6.镁v主要才能在于幼嫩器官和组织v缺镁时叶绿素不能合成,叶脉仍绿脉间

57、变黄,有时呈红紫色,严重时形成褐斑坏死。(二)微量元素v1.铁v(1)吸收形式v(2)生理作用v(3)缺乏时症状:如:黄叶病v2.锰v(1)生理作用v(2)缺乏时症状:叶绿体破坏解体(缺绿)v3.硼v(1)生理作用v(2)缺乏时症状:花而不实v4.锌v(1)生理作用v(2)缺乏时症状:“花白叶”病、“小叶病”v5.铜v作用v6.钼v作用v7.氯v作用四、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v(一)化学分析诊断法v待测株与正常植株比较v(二)病症诊断法v注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元素之间的位置竞争v(三)加入诊断法v大量元素可以土壤施肥作追肥;微量元素可以用根外追肥或浸渗法。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生

58、物膜一、生物膜植物细胞的膜系统(一)膜的特性和化学成分1.特性:selective permeability2.结构成分:蛋白质(structural protein、functional protein)和脂质主要为磷脂(具有双亲媒性)v(二)膜的结构v1.单位膜模型(Unit membtane model)v 2. 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v外在蛋白(exfrinsic protein)v内在蛋白(integral protein)二、被动吸收v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吸收的方式: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和胞饮作用v被动吸收(passive absorption)指由于扩散

59、作用或其它物理过程而进行的吸收,不需能量,又称为非代谢吸收。v(一)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v脂溶性物质和水分子顺浓度差扩散。v(二)杜南平衡(Donnan equilibrium)v细胞内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之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之积的平衡。三、主动吸收三、主动吸收v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又叫主动运输,代谢吸收,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做功而逆着浓度差吸收矿物质的过程。v(一)主动吸收与呼吸v关系密切,证据:v累积(accumulation):物质逆着浓度差进入细胞或组织的过程。(二)主动吸收的机理v载体学说载体学说v1.内容:v生物膜上

60、存在一些组分(载体R),能有选择地与外界物质(分子或离子,Me)结合,形成载体-物质复合体(MR),透过质膜,在质膜内方脱离,把物质(分子或离子,Mi )释放在细胞内。v Me+R MR Mi+Rv2.有载体(carrier)参与的证据:v(1)饱和效应(saturation effect)v(2)离子竞争(ion competition)v3.载体及作用方式v载体:指膜中专门运送物质的大分子蛋白质。又叫运输酶,透过酶。v载体作用方式:v(1)扩散方式:v认为载体为透过酶,其在膜内可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把外界物质带入细胞内。v(2)变构方式:v认为载体为变构酶,其在膜内不可移动,它为膜的 一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