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1页
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2页
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3页
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4页
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 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二十五条规定:“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规定:“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六号令)规定:“在煤矿建设项目竣工、联合试运转正常后,应当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煤矿建设项目经安全验收评价达到验收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是煤矿建设项目申请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验收的重要依据,是矿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之一。受贵州省金沙白坪煤矿委托

2、,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进行安全验收评价。一、安全验收评价目的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白坪煤矿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控制白坪煤矿建设后续项目和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煤矿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白坪煤矿从业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2、通过对矿井设施、设备、装置的配套和其运行状态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定性、定量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白坪煤矿生产安全的危险度,对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评价,验证系统安全,对白坪煤矿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要求增加安全补救或补偿措施,对存在问题提出合

3、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3、确定白坪煤矿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其发生事故的概率及其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白坪煤矿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4、通过对设备、设施及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白坪煤矿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5、综合评价白坪煤矿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是否可以申请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对白坪煤矿安全条件及安全设施设备验收。二、安全验收评价基本原则本次安全验收评价以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金沙县白

4、坪煤矿安全专篇为主要依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及行业标准,遵循安全评价的相关原理、类推原理和惯性原理,坚持安全评价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针对性的原则,自主地开展煤矿安全评价工作。三、安全验收评价内容1、检查各类安全生产相关的资质(资格)、证件、数据资料的系统性和充分性,说明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2、评价安全设施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规范相关规定的符合性,与确保安全生产的可行性、可靠性;3、评价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等有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

5、规范的要求;4、通过对煤矿建设项目的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该煤矿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危险度;5通过对煤矿建设项目的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明确各生产、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及管理状况与安全专篇的符合性。6、评价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生产安全系统,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四、安全验收评价程序本次安全验收评价程序为: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管理体系评价、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价、安

6、全检测检验评价以及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等8个阶段(见安全验收评价程序框图)。安全验收评价程序框图定性、定量评价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前期准备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管理体系评价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价安全检测检验评价1、前期准备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到白坪煤矿进行现场调查,初步了解煤矿建设和煤矿联合试运转状况,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与评价对象相关的煤矿行业数据资料,并拟定了安全评价计划书。根据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金沙县白坪煤矿安全专篇等文件并结合煤矿安全生产

7、的特点,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矿井生产系统的各个主要环节要求,根据贵州省小型煤矿安全检查表,明确了调查的内容和目标,对白坪煤矿各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和设施、设备等进行全面调查和资料收集。本次安全验收评价白坪煤矿提供的资料目录如下:(1)白坪煤矿概况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职工人数、所在地区及其交通情况等。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证明材料,包括:企业法人证明、企业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采矿许可证等。(2)依据的批准文件1)关于印发金沙县白坪煤矿勘察地质报告并通过相关部门进行了批复(黔国土资储函2003第112号)。2)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03年

8、7月编制的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黔煤规字200499号)。3)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04年5月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安全专篇及批复文件(黔煤安监二200494号)。(3)矿井设计文件1)矿井详细设计文件。2)反映矿井实际情况的工程竣工图纸:1、水文地质和地形地质图;2、井上下对照图;3、采掘工程平面图;4、通风系统及网络示意图;5、井下运输系统示意图;6、排水系统示意图;7、消防、防尘管路系统示意图;8、压风系统示意图;9、瓦斯抽放管路系统示意图;10、井上下供电系统示意图;11、井上下通讯系统示意图;12、监测监控系统示意图;13、监测传感器布置示意图;14、井下避

9、灾路线示意图;(4)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所需资料1)地质构造资料;2)工程地质及对开采不利的岩石力学条件;3)水文地质及水文资料;4)煤层自燃火灾倾向性鉴定报告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5)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资料;6)冲击地压资料;7)矿井热害资料;8)地震资料;9)气象资料;10)生产过程有害因素资料(主要生产环节或者生产工艺的危害因素分析);11)附属生产单位或附属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资料;12)矿体四邻情况和废弃巷道情况;13)矿体开采的特殊危险、有害因素的说明。(5)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措施资料1)安全条件的历史变化:包括煤层赋存状况、煤层自燃、瓦斯、地质构造、煤尘、水文地质资料、煤质等资料;2

10、)瓦斯超限分析、防范措施。3)108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4)关于加强白坪煤矿瓦斯管理的措施;5)井上下防治水的安全措施;6)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7)探放小窑老空区积水和本矿采空区的探放水记录;8)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对地质灾害评估所制定的防治水措施;9)矿井防尘、消防水池的容积、水压、水源地、水泵型号及能力参数;10)主要设备(如刮板运输机、主扇等)的性能参数、生产日期及安装地点资料;11)白坪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2)矿山安全监测设备、仪器仪表资料;13)联合试运转报告;(6)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1)安全管理、通风防尘、灾害监测机构及人员配置;2)工业卫生、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及人

11、员配置情况;3)特殊工种培训、考试记录;4)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资格证统计表;5)入井人员情况统计;6)职业病防止机构及人员配置、各种职业病危害的管理制度和措施;(7)安全专项投资及其使用情况(8)安全检验、检测和测定的数据资料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根据白坪煤矿的开拓方式、开采工艺、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安全管理、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生产的合法性等特点,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实际性原则,采用类比法推断识别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根据“贵州省贯彻

12、实施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的指导意见”,结合白坪煤矿实际,我们将白坪煤矿目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十二类:(1)瓦斯爆炸;(2)水灾;(3)火灾;(4)火药爆炸;(5)冒顶片帮;(6)放炮伤害;(7)触电伤害;(8)机械伤害;(9)地面自然灾害;(10)中毒和窒息;(11)粉尘职业危害;(12)其它危害。3、划分评价单元按照评价单元应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特征界限的原则,结合白坪煤矿的特点,为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危险度评价并兼顾系统与专业特征,将矿井安全验收评价划分为9个单元进行评价,分别为:(1)矿井开采;(2)矿井通风;(3)矿井瓦斯、煤尘、火灾防治; (4)矿井防治水;(5)矿井机电;

13、(6)矿井运输、提升;(7)矿井爆破材料及井下爆破;(8)矿山救护;(9)矿井安全综合管理。4、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本评价通过对技术资料的分析、研究,配合现场调查,结合本次评价对象的实际,选用类比推断法对矿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选用专家评议法对矿井安全管理进行评价,选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对矿井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和矿井综合管理进行评价,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法对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隐患及其危险、有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5、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性,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针对评价中所发现的事故

14、隐患、安全管理漏洞和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整改措施及建议。7、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简要列出了煤矿建设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了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并针对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针对该矿的安全管理、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检测检验、矿井生产、辅助系统等评价,得出了该矿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结论。8、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根据上述评价过程,编制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验收评价的全部工作。五、安全验收评价主要工作过程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于2008年11月28日与金沙县白坪煤矿就金沙县白坪煤矿的安全验收评价达成了协议

15、,根据评价目的、原则、主要内容和评价程序,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拟定了本次评价的作业指导书,制定了安全验收评价检查表。2008年12月4日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项目组一行4人到白坪煤矿进行了井上、下检查,文件、证件查对,资料收集,填写安全检查表,对各种文件、证件、制度、规程、管理和技术措施进行审查,对安全设施、设备、仪器、仪表、装备、安全工程等安全投入进行核算,对生产、辅助、安全管理等系统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2009年1月2日金沙县白坪煤矿(15万t/a)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初稿)完成,2009年1月9日接受了评审专家组的第一次内部评审。针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16、2009年1月15日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项目组3人再次到白坪煤矿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复查,并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补收有关资料,于2009年元月20日修改完成金沙县白坪煤矿(15万t/a)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第一次内审修改稿)2009年元月22日,恒达公司组织内部评审专家组对金沙县白坪煤矿(15万t/a)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进行了第二次内部评审。根据第二次内部评审意见,对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15万t年)报告再次进行修改,2009年元月24日完成了金沙县白坪煤矿(15万t/a)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六、安全验收评价结论根据评价,白坪煤矿目前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十二类

17、,依序为:瓦斯爆炸、水灾、火灾、火药爆炸、冒顶片帮、放炮伤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地面自然灾害、中毒和窒息、粉尘职业危害、其它危害;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依次有瓦斯爆炸、水灾、火灾、火药爆炸、冒顶片帮、放炮伤害、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地面自然灾害、粉尘职业危害等十类;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依次有瓦斯爆炸、水灾、火灾、火药爆炸等四类。本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重要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根据白坪煤矿的开拓方式、开采方法、生产系统、辅助系统、生产工艺以及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使用等,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要求。依据白坪煤矿的可研报告、安全专篇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煤矿安全验收评价的有关

18、规定和要求,结合现场实际,以划分单元、编制安全检查表等方法分别进行了评价,采用了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矿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该矿井安全管理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各生产、辅助系统及安全设施的建设严格执行了“三同时”,安全检测检验符合规定。按照安全检查表法对白坪煤矿各生产、辅助系统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进行了详细检查评分,对矿井危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白坪煤矿危险程度为B类,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可以申请安全条件及设施验收并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本报告也提出了事故隐患措施及建议、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建议、重要对策措施及建议

19、,请白坪煤矿在今后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工作,确保生产安全。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一、安全评价对象本次安全验收评价的对象是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15万t/a),斜井开拓。二、安全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为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15万t/a)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包括其生产方式、技术工艺、全部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设备装置、各种物料、生产经营场所及人员等。第二节 安全评价依据一、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

20、源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9、煤矿安全监察条例;1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11、矿山安全监察工作规则;12、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14、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5、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16、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17、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18、矿井防治水工作条例。1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21、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22、贵州省安全

21、生产条例。23、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4、黔煤安监察字(2007)1号关于引发贵州煤矿“一通三防”现场安全监察办法等安全监察办法的通知。25、安监总调字(2007)95号关于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26、安监总煤行(2008)2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通知。二、主要行业规范1、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4、煤矿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114号);5、贵州省贯彻实施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的指道意见(黔煤安监办字200452号;6、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安监管

22、技装字200345号);7、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8、煤炭工业技术政策(99年版);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J8785);1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定(GBJ8785);1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12、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70);13、矿井防灭火规范煤技字1998第237号;14、煤矿用爆破器材管理规定(1996版);15、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安全规程(1996版);16、矿山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17、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MT501896);18、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MT501996);19、矿井瓦斯抽

23、放管理规定;20、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煤安字1997第189号);2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3、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年版);24、煤矿采掘工作面及主要通用安全检测规范(LD/901996);25、矿井地质规程。2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实施手册。2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井下粉尘防治综合技术规范(AQ1020-2006);2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AQ1021

24、-2006);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用袋式除尘器(AQ1022-2006);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33、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名录。三、煤矿建设项目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1、由贵州省地矿局一0二地质大队2003年5月提供的金沙县白坪煤矿勘察地质报告并通过相关部门进行了批复(黔国土资储函2003第112号)。2、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03年7月编制的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黔煤规字200499号)。3、由贵州省煤矿设计

25、研究院2004年5月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安全专篇及批复文件(黔煤安监二200494号)。4、贵州鑫诚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7月提交的金沙县白坪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书(黔煤生产字2007512号);5、天设公司委托中国矿大提交的金沙县白坪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鉴定(黔煤生产字2008935号);6、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金沙县白坪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2007.5.15);7、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金沙县白坪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2008.5.28)。8、白坪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批复。四、合同文件1、白坪煤矿安全验收评价委托书。白坪煤矿所属企业性质为合伙个体,根据金沙县煤炭开发总

26、体规划,该矿建设规模为15万t/a。第三节 煤矿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历史1、勘探由贵州省地矿局一0二地质大队2003年5月提供的金沙县白坪煤矿勘察地质报告并通过相关部门进行了批复(黔国土资储函2003第112号)。2、设计及审批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03年7月编制的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黔煤规字200499号)。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04年5月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安全专篇及批复文件(黔煤安监二200494号)。3、开工建设、施工概况、建成、及联合试运转情况白坪煤矿建设项目于2004年8月开始建设。2004年8月矿建队伍进场作施工准备,2004年8月18日井建工

27、程破土动工。施工单位为本矿。目前矿井生产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供排水系统、消防管路系统、压风系统、通讯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已健全,验收工作面为1081回采工作面。该矿于2008年11月16日向金沙县煤炭工业局提交了联合试运转报告,12月1日报送毕节市煤炭工业管理局。2008年12月12日,毕节市煤炭工业局文件(毕煤炭20083号)关于明确金沙县白坪煤矿技改延期验收问题的报告。现矿井试运转期间,各系统运转正常。4、法人治理结构白坪煤矿为私营企业。二、井田概况1、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金沙县白坪煤矿位于金沙县城南东,直距约30km,距高坪乡3 km,属金沙县高坪乡所辖。矿区至金

28、沙县电厂运距约47Km,金沙距遵义县南北火车站约70Km,有326国道相通;矿区经长坝、沙土,于三合镇与贵(阳)遵(义)高等级公路相连交通方便(见插图1-1)。2)气象条件根据金沙县气象局的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5.1,其中一月平均气温4.2,七月份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38.4(1958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6.8(1977年1月30日)。年平均蒸发量766.1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大100%,最小4%。多年平均降水量1037.6mm(19702000年),最多一年降水量1363.9mm(1954年),最少一年降水量为825.4mm(1965年)。整体上讲年内降水量在

29、时空上分布也不均匀,雨季时节为四月至十月,雨量达82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85.12%,汛期最长年续降水15天(1973年6月1025日),降水量达176.2mm,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份为枯水季节。矿区内无地表水体,主要发育数条季节性冲沟,其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由北西向南东径流。3)地形地貌特征矿区属高原高、中山侵蚀剥蚀山地地貌,最高点标高为1577m(矿区南西部),最低海拔标高1280m(北部溪流)。一般标高为1300-1500m,相对最大高差297m,一般标高为50-100m。矿区南东侧约公里处河谷标高1050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区内山脉走向整体为北东-南西向,主要受区域岩性和构造

30、控制,地势表现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所属区域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据调查,区内无新构造活动。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属较稳定区域。2、主要自然灾害区域上属中山侵蚀,剥蚀山地地貌,地形为山峦、斜坡,其间发育有方向各异的冲沟;矿区内出露的P3c地层,在地表形成陡坡或陡崖,具有陡直的临空面,易失稳形成崩塌;T1y1、P3l在地表常形成斜坡,上覆有第四系松散岩组,浅表之岩石呈强风化,力学强度较低,易失稳形成滑坡。未来开采过程中,采空塌陷将影响至地表,以至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在陡坡、陡崖地段还可能引发崩塌、滑坡,届时将对住户安全、居民用水、矿山

31、地面设施等构成威胁;井巷内可能产生冒落、片帮、底鼓、瓦斯、自燃等,对开采造成影响。每年12月冰冻期,对交通、通讯、供电有一定影响。另外,每年35月有冰雹等恶劣天气出现。3、矿区开发情况矿区开采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一些个体小煤窑遍布于可采煤层露头线附近,但开采规模一般较小,开采斜长在50m80m不等,所开采煤炭主要作为当地居民生活用煤,部分以原煤出售。随着矿业秩序的好转,区内非法小煤窑已经关闭,为矿井技改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安全条件1、地质特征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下三叠统夜郎组,上二叠统长兴组、龙潭组,下二叠统茅口组。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茅口组(P1m):为灰色灰白色厚层灰岩。分述如下

32、:(1)下二叠统茅口组(P1m)仅在矿井北、东部边界外出露,上部为浅灰至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及细晶结构,含腕足类、珊瑚类动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结构,厚度不详,与土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2)上二叠统龙潭组(P2m)区内龙潭组总厚160米左右,由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细砂岩、粉砂岩、菱铁质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根据岩性特征及含煤情况分三段,现分述如下:a、上段上至长兴灰岩底界,下至C5煤层顶界,厚2530m。以泥岩、份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份砂岩为主,夹透镜状菱铁质灰岩。该段含煤2层,其中局部可采煤层一层。b、中段本段上至C5煤层顶界,下以C8煤层底为界,含煤47层,厚25m左右

33、,岩性主要以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菱铁质灰岩及煤线;C8煤层教为稳定,原报告提供煤层厚为1.782.00m,后经该矿业主出资打两个钻孔,由于两个钻孔靠近F1断层,再见煤层厚度分别为1.14m和1.57m,不具代表性。主井、副井及采区巷道揭C8煤,F1断层西部厚度为1.61.8m,F1断层东部厚度为1.82.5m,平均厚度为2.0m。C、下段上至C8煤层底界,下至茅口组顶界,厚100m左右。与下伏茅口灰岩呈假整合接触。该段以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状菱铁质灰岩及煤层(线),底部为灰色含铁矿粘土岩。含煤25层,其中可采煤层为C12一层,厚2.03.3m ,平均2.59

34、m (根据钻孔揭露情况修改后)。实际揭煤与钻孔相似。(3)上二叠统长兴组(P2c)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层石灰岩,层间夹炭泥岩,含燧石结核、条带。厚4050m。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4)下三叠统夜郎组(T1y)按其岩性分为三段:沙堡湾段(T1y1)灰绿色、黄灰色泥岩、钙质泥岩,局部夹极薄层状泥灰岩。厚815m。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玉龙山段(T1y2)深灰色、灰色薄至中厚层状微至细晶石灰岩、泥质石灰岩及含泥质灰岩,顶部常见鲕状灰岩。总厚180210m,区内大部分已剥蚀,仅零星出露于地势教高的山顶。九级滩段(T1y3)区内未出露。以杂色泥岩为主,间夹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上部夹泥质灰岩或泥灰岩

35、,下部夹生物碎屑灰岩薄层或透镜体。全组厚度不详节理发育,泥岩多呈球状风化。(5)第四系(Q)零星分布于山坡及地势低洼处、主要为坡积、残积的棕黄色及砂质粘土。厚010m,一般厚3.5m。2、地质构造矿区所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现今各构造轮廓都定型于燕山期地壳运动,构造形迹表现主要为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带。矿区位于高坪复式向斜北段北西翼,北西翼地层倾角一般10左右,局部为25左右。南东翼地层倾角一般为58。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宽缓向斜。矿区西部主井口附近发育两条走向北北东向逆断层F1及正断层F2。F1断层在区内延伸近2公里,垂直断距约13米,对C8、C

36、12煤层已构造破坏。F2断层在区内延伸近1.5公里,垂直断距约18米,对C8、C12煤层已构造破坏。在矿井中偶见3-5m的小断层。参照煤炭勘查规范,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中等类型。3、煤层及煤质(1)煤层特征本区煤系为上二叠统龙组(P2l),属海陆交互互相沉积,厚160m左右,主要由细沙岩、粉砂岩、泥岩夹泥质岩、菱铁质灰岩及煤层组成。富含动、植物化石。含煤816层,自上而下以C1、C2、C16等命名。含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三层。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情况将煤组划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含局部可采煤层一层,可采煤层C8位于中段,C12煤层位于下段。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这些不可采煤层的层位、

37、厚度均不太稳定,时有尖灭现象。矿区范围内含煤地层通过2个钻探工程揭露含煤78层,根据钻探、坑探工程揭露,矿区内含局部可采煤层3层(C7、C9、C11),稳定可采煤层有2层(C8、C12)。C8煤层厚1.141.57m,平均1.32m;C12煤层厚1.451.72m,平均1.59m。由于两个钻孔位于F1断层两侧,不具有代表性,与实际揭煤不符。可采煤层特征如下:C8煤层:位于煤组中上部,上距长兴灰岩底界约40米,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不含夹矸,以块状及层状构造为主,裂隙发育,开采后以块状煤层为主。原报告提供煤层厚为1.782.00m,后经该矿业主出资打了两个钻孔,由于两个钻孔靠近F1断层,其见煤厚度

38、分别为1.14m和1.57m,不具代表性。据主井、副井、采区巷道揭C8煤,在断层西部厚度为1.61.8m,断层东部厚度为1.82.5m,平均厚度为2.0m。为矿区主采煤层之一。C12煤层:位于煤组上段底部,下距茅口灰岩顶界25m,根据钻孔揭露情况修改后,厚度为2.03.3m,平均2.59m。区内稳定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名称煤层平均厚度(m)层 间距(m)煤层结构煤层倾角(度)密度(t/m3)稳定性顶底板岩性顶板底板C82.0115较简单101.43稳定粉砂质泥岩、菱铁质灰岩灰色粘土岩石C122.59简单101.45稳定泥岩、粉砂质泥岩、菱铁质灰岩粘土岩、泥岩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C8煤层据煤矿

39、提供资料,C8煤层原煤水份(Mad)平均3.51%;灰份(Ad)平均13.64%;挥发份(Vdaf)平均7.44%;发热量(Qnet,d)平均30.25 MJ/Kg;全硫(St.d)平均0.84%。C12煤层据煤矿提供资料,C12煤层原煤水份(Mad)平均2.29%;灰份(Ad)平均18.96%;挥发份(Vdaf)平均8.63%;发热量(Qnet,d)平均28.49MJ/Kg;全硫(St.d)平均2.64%。综上,区内C8为低中硫、低中灰、特高发热量无烟煤;C12为中中高硫、低中灰、高特高发热量无烟煤。4、煤层开采技术条件(1)地温:本矿井地温未发现异常区,地温正常。(2)瓦斯:根据贵州鑫诚科

40、技有限公司2007年7月提交的金沙县白坪煤矿矿井瓦斯鉴定报告书,白坪煤矿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4.42m3/min,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55m3/min。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第133条规定及瓦斯鉴定批复,白坪煤矿为低瓦斯矿井。(3)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试验室2007年5月28日提交的金沙县白坪煤矿煤尘爆炸鉴定报告结果,C8煤层煤尘无爆炸性(详见下表)。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表 煤层工业分析()爆炸性试验爆炸性结论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焦渣特征火焰长度(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C81.97845457200煤尘无爆炸性C12煤层未作煤尘爆炸性鉴

41、定。建议矿方及时补作K3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4)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试验室2007年5月25日提交的金沙县白坪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结果,本矿C8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C12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详见下表)。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 煤层工业分析()着火温度C 自燃倾向分类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焦渣特征相对密度全硫煤吸氧量C82.4613586932154137122三类备注:一类:容易自燃;二类:自燃;三类:不易自燃。C12煤层未作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建议矿方及时补作C12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3)冲击地压矿区周围各个

42、生产矿井均未发生过冲击地压和坚硬顶板灾害,矿井发生冲击地压和坚硬顶板灾害的可能性较小。5、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区域上属中山侵蚀,剥蚀山地地貌,地形为山峦、斜坡,其间发育有方向各异的冲沟;区域构造以轴向为近南北向的复式褶曲为主;主要地表水体为乌江,总体上由西向东径流。(2)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其与矿床充水的关系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山间洼低及各冲沟的沟底地段,主要为耕植土及粘土,局部地段混风化碎块、块石及灰岩的崩积块体。该层厚度为010m。地表调查中,未见泉水点出露。该层一般不含水,具透水性。由于该层分布于斜坡地段,地形条件有利于排水,富水性弱,故对矿床的充水不

43、会构成威胁。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大部份地区,部分形成陡坡或陡崖。主要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夹燧石结核、团块及条带。厚度为60m。该层地形上为陡坡或陡崖,地表岩溶不太发育,不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富水性弱至中等,地下水属当地补给当地排泄特点。该层覆于含煤岩系之上,构成了矿床的间接顶板充水含水层,底界距最上一层主要可采煤层C8之间的距离为3040m。采空冒落形成的导水裂隙带触及该层的可能性较大,届时P2c层内地下水将沿导水裂隙带间接进入C8煤层井巷,对矿床的充水产生影响。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裂隙含水层出露于矿区北西及北东部,主要为浅灰黑色泥岩、砂岩、泥

44、灰岩、煤及石灰岩等组成,底部为硫铁矿粘土岩,厚约160m。含稳定可采煤层C8、C12。地表未见泉点出露,据相邻矿井资料, 该层富水性弱,构成了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在未来采掘过程中,地下水可直接对矿床充水。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3m)岩溶裂隙含水层矿区范围内未出露。主要为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硅质石灰岩、灰岩。该层补给面积小,富水性中等,其顶界距C12为12m, C12煤层低板主要为粘土岩,且易遭到破坏,届时茅口组(P3m)中的地下水可能直接进入矿坑对矿床充水。(3)矿井充水主要因素:a)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为区内主要充水水源。含煤地层部分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性与季节和降水强度、持续时间有

45、密切关系。b)地表水:矿区内无地表水体,主要发育数条季节性冲沟,其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一般由北西向南东径流。采空塌陷影响至溪沟流经地段时,溪沟水将沿地面塌陷地裂缝间接进入矿井,对矿床充水无影响。c)老窑积水:矿区内有一定数量的老窑分布,积水客观存在。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遇老窑,并产生突水。故今后矿井开采浅部煤层时,对老窑积水应予以重视,以防突水造成灾害。d)断层水:矿区西部主井口附近发育两条走向北北东向逆断层F1及正断层F2。F1断层在区内延伸近2公里,垂直断距约13米,对C8、C12煤层已构造破坏。F2断层在区内延伸近1.5公里,垂直断距约18米,对C8、C12煤层已构造破坏。两条断层虽

46、规模不大,但对C8、C12煤层已构造破坏,其断层水可能直接对矿床充水。在回采中应预防其水流突破断层破碎带涌入井巷。2)矿井涌水量:根据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地质报告,估算白坪煤矿正常涌水量8 m3/h,最大涌水量为24m3/h5、地质灾害评价过程中矿方未提供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建议矿方请有资质的单位及时进行地质灾害评估,为矿山管理提供科学依据。6、安全条件资料的评价及存在问题1)矿井无放射性元素的资料;2)浅部老窑采空情况无详细资料,给今后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威胁影响。矿井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矿区范围内浅部老窑采空的调查,并加强探放水工作。3)井田深部勘探程度低,钻孔控制程度较差,矿井在

47、今后生产过程中尚需进一步勘探;4)矿井必须确保禁采区禁采或将禁采区居民搬迁出影响范围后,方能开采禁采区。5)无冲击地压的资料。6)井田缺少深部煤层瓦斯资料。四、开采简介1、井田境界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采矿许可证,白坪煤矿矿界以采矿许可证上7个拐点坐标圈定的范围为界。井田平均走向长约1.9km,平均倾向宽约1.6km,面积约3.0143km2。开采煤层C8、C12等2个煤层。开采标高由+14751250m。其拐点坐标如下:拐 点 号XYA301617035639620B301712035639620C301743035640160D301787035640160E3018150356393

48、80F301745035638050G3016160356180502、储量根据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2003年12月提供的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勘察地质报告,核实截至2003年12月止,矿区范围内D级储量103万吨,E级储量432万吨,2层开采厚4.18m,C8煤层容重1.43m3/t,C12煤层容重1.48 m3/t,煤炭开采设计煤柱损失为85.8万吨,采区回采率为80%。可采储量为214万吨。3、矿井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1)白坪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2)白坪煤矿服务年限为10.2a(15万t/a)。4、井田开拓(1)、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2)、井口及工业广场位置、

49、井筒功能、井筒特征表矿井有主斜井,副斜井两个井筒。主斜井提升煤、下放材料、铺设管线、轨道兼作进风井,副井排水、铺设瓦斯监控线路兼行人回风,副井出口由引风硐、安全出口、防爆门等设施组成。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称井口坐标井口标高(m)方位角(度)倾角(度)井筒长度(m)井筒净断面支护形式XY主井301734435638692+140922018745.6砌碹、锚喷副井301732235638744+1409220251325.6砌碹、锚喷(3)、水平划分矿井划分为二个水平。(4)、采区划分矿井划分为二个采区、一采区、二采区。以F1断层为界,划分为一采区、二采区;一采区为验收采区。(6)、采区布置主井在+

50、1409m标高按220方位角,18倾角从C8煤层顶板掘进74m揭C8煤层作运输平巷。风井在+1409m标高上按220的方位同样从C8煤层顶板按2430的倾角掘进132m揭C8煤层作回风平巷。然后沿C8煤层倾向掘1081运输顺槽和1081回风顺槽至井田边界形成1081工作面。主、风井筒采用联合布置,煤层采用分层开采。由于F1断层在矿区内延伸近2公里,垂直断距13米,对C8煤层造成破坏。考虑到接替主井又延伸至1350m标高,按160方位角作甩片车场,在1350水平掘石门、1350运输大巷,又揭C8煤层,进而,沿煤层倾向170(方位角)方向掘1350运输上山,在与其平行的35m处掘1350回风上山,

51、每100m掘一个联络巷。将1350回风巷与副井贯穿,形成回风系统。在1350运输巷与1350回风巷往西掘1083运输顺槽、1083回风顺槽,直到井田边沿,形成1083工作面,作为1082的接替工作面。矿井以1个炮采工作面达到15万t/a的设计生产能力,工作面为1081炮采工作面,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5、开采顺序根据本井田的煤层赋存、层间距情况,对煤层采取从上向下开采,即区段下行开采。采区内区段间实行自上而下开采,工作面采取后退式开采。五、工业广场布置及地面主要建筑1、工业场地布置白坪煤矿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1.1km2。工业场地按功能划分为两个区:办公及生活区、生产区,

52、场地布置情况详见下表:项目名称位置分区主要建(构)筑物矿井工业场地场地西部生产区主斜井井口、绞车道、地面贮煤场、筛选车间、10kV变电所等。场地西南部办公及生活区办公室、单身宿舍、生活区等2、工业场地生活、生产污、废水处理及利用矿井井下水经缓冲水池进入井下水处理站,采用沉淀、水力澄清等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或送至高位水池作为井下生产或生活补给用,生活污废水经生活污水池沉淀、生物处理、消毒处理达标后外排。第四节 煤矿生产情况一、现有生产、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的情况(一)矿井开采系统白坪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根据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贵州省金沙县白坪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53、该矿井为斜井开拓。目前矿井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和安全设施已基本健全,首采工作面为1081回采工作面,另配有2个掘进工作面:1082回风顺槽及运输顺槽,2008年12月转入联合试运转阶段。首采工作面1081采面位于主斜井西侧,总回风巷西面,对应地表最大标高为1473m,最小标高为1409m。工作面走向长160m,倾斜长80m,煤层为C8层,煤层倾角10,煤层平均厚度1.4m,容重1.45t/m3,可采储量2.6万t。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DZ14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放顶步距1.0m。在切顶线加打丛柱

54、或戗柱。排距1.0m,柱距0.7m。顶板破碎时柱距缩小到0.6m。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掘进工作面1082回风顺槽和1082运输顺槽掘进采用钻眼爆破方式掘进。生产工艺流程为:工作面生产的煤炭(刮板输送机)工作面运输巷(刮板输送机) 运输大巷(矿车)主斜井地面储煤场。 (二)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目前已形成主斜井进风,回风井回风的矿井通风系统。风井安设了KZT60-No11防爆轴流通风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电机额定功率为45KW,额定电压660V,风量20231190m3/min,风压4631750Pa;风井防爆门、人行通道、电流表、电压表、温

55、度计、水柱计、监测监控设备等配套附属装置;矿井通过主要通风机反转进行反风。2008年12月评价时,现场所查情况为 :矿井选用KZT60- No 11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2台,电动机功率245kw,n=1480r/min,风量20231190m3/min,负压4631750Pa。矿井总进风量1600m3/min,总回风量1640m3/min;矿井通风负压720Pa,总回风流瓦斯浓度0.2%,绝对瓦斯涌出量0.48m3/min 。1081采面作业规程设计采用最大配风量为800 m3/min,现已配风量725 m3/min。目前主要通风机运行稳定、良好。目前矿井采掘工作面情况:全矿有1个炮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其中:1、1081回采工作面现配风量为725m3/min,进、回风巷断面5.16.2m2,风速为1.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