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水稻田除草剂开发思路_第1页
未来水稻田除草剂开发思路_第2页
未来水稻田除草剂开发思路_第3页
未来水稻田除草剂开发思路_第4页
未来水稻田除草剂开发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未来水稻田除草剂开发思路(一) 发布时间:2016-3-1 9:05:36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刘洋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30%左右,水稻的重要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使用除草剂防除水稻田杂草是稻农的一项重要农事工作,杂草防除不当将会造成水稻减产。因此,为了更好地防除水稻田杂草,安全科学使用水稻田除草剂,笔者对未来水稻田除草剂产品的研发思路做一个系统性的整理,供大家未来开发水稻田除草剂参考。   一、 紧盯国外专利产品,加紧登记专利过期产品。   我国在新农药创制方面相较于发

2、达国家比较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数不多。此外,国内许多农药品种产能过剩严重,加上国外新颖的专利产品不断抢占国内市场,使得很多大宗产品市场较为低迷。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专利即将到期的农药品种上。既然国内公司没有能力研发新化合物,我们就应该紧跟国际农化公司步伐,了解对手即将到期的专利产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抓紧登记,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1. 双环磺草酮   日本SDS生物公司研究、双环辛烷类的白化型水稻田用芽后除草剂,具有强的抑制HPPD的作用。用于水稻直播田和移栽田,制剂为25%SC,推荐制剂用量4060g/亩,用于芽

3、前早期至芽后早期使用,持效期长。   杀草谱宽。对稗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均有防效,对多年生草类、顽固杂草以及耐磺酰脲类杂草有效。实地试验表明其对抗磺酰脲除草剂的杂草具有极强活性并且药效持久,特别对具芒碎米莎草科等重要杂草萤蔺(水葱)具卓效。   缓释效果。其杀草速度较缓,但从发生前至5叶期的很长的时间内均十分有效且对高叶龄的花茎伸长期杂草能完全抑制花芽的形成从而破坏次年种子的更新。再则,其持效期为6周以上,甚至达到8周。     2. 噁嗪草酮   是日本三菱油化株式会社创制、与日本农业协作联合会

4、共同开发的内吸传导型水稻田除草剂。其有效成分使用量低,适宜施药期长,持效期长,对水稻的选择安全性较高。   噁嗪草酮登记用于水稻、防除水稻直播和移栽田沟繁缕、稗草、千金子和异型莎草等。虽然噁嗪草酮对阔叶杂草的防效欠佳,但其适配性强,于是拜耳公司开发了噁嗪草酮的许多二元、三元复配产品,从而扩大杀草谱,有些甚至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3. 五氟磺草胺   为稻田用广谱除草剂,可有效防除稗草(包括对敌稗、二氯喹啉酸及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具抗性的稗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并对众多阔叶杂草有效,如沼生异蕊花、鲤肠、田菁、竹节花、鸭舌草等。持效期

5、长达3060天,一次用药能基本控制全季杂草危害。同时,其亦可防除稻田中抗苄嘧磺隆杂草,且对许多阔叶及莎草科杂草与稗草等具有残留活性。制剂为25g/L OF,推荐制剂用药量4080克/亩,用于水稻直播田和移栽田,毒土法或茎叶喷雾。   4. 四唑酰草胺   全球水稻田防除禾本科杂草的主要除草剂之一,用于直播和移栽水稻田,从杂草芽前至3叶期施用,施用有效量为100300克/公顷,毒土法或喷雾均可。可防除禾本科和一年生莎草,如稗草、泽泻、异型莎草、牛毛毡、母草、鸭舌草和节节菜等。   水溶性低,且不易移动。拜耳公司开发了四唑酰草胺的二元、三

6、元和四元复配产品,用于扩大杀草谱。防效可持续整个生长期,水稻对其具有良好耐药性,不受温度、土壤等条件影响。   5. 双唑草腈   双唑草腈(pyraclonil)最初由拜耳作物科学的前身艾格福公司发现,目前在日本由 Kyoyu Agri 公司与国家农业合作协会(zen-Noh)合作共同开发。双唑草腈为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是一种触杀型除草剂,通过植物神经中元卟啉原氧化酶积聚而发挥药效,可有效防除多种杂草,包括稗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并可有效防除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耐药性的杂草,2009年在日本作为水稻田除草剂上市。双唑草腈的杀草谱及防除效果见表1。

7、60;由于双唑草腈对稗草和众多阔叶杂草有很广的杀草谱。据此,该除草剂在早期可以单剂进行处理。此外,除开发的1kg颗粒剂及1.8%双唑草腈水分散粒剂外,还研发了分别与磺酰脲类、吡唑特、溴丁酰草胺和双环磺草胺等多种除草剂的混配制剂,以能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由此,双唑草腈从早期1个公司的2种品种6种剂型发展到目前的21种配方品种、62种剂型。 6. 嘧啶肟草醚 其为肟酯类化合物、广谱选择性芽后除草剂,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及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相似,均属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对水稻具有选择性,用于防除马唐、稗草、稻李氏禾、双穗雀稗、匍茎剪股颖(爬蔓草、鸡爪草)、看麦娘等各种禾

8、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效果卓著,对现有除草剂已经产生抗性的恶性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如稗草、红梗稗草、水竹叶、扁秆藨草等。该药对籼稻安全性高,在正确使用的条件下,不会对籼稻幼苗产生药害。但是药剂除草速度较慢,施药后能抑制杂草生长,须在2周后枯死。药剂用药适度较宽,对稗草1.56.5 叶期均有效。水稻田在稗草35叶期(最大叶龄5叶期),每亩用5%嘧啶肟草醚EC50毫升加水1530公斤喷雾;稗草在5叶期以上时用药量适当加大,每亩6070毫升。施药前1天排水,使杂草充分露出水面,施药后12天上水,保水57天。注意该药不能与氰氟草酯以外的其他除草剂产品混用,施药时应避免低温或35以上的高温。 &

9、#160;   二、 根据各地草向,因地制宜的开发适合的产品。 水稻田由于长期使用除草剂,使得敏感性杂草明显减少,而抗性杂草大量繁殖,尤其是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的地区更为明显,抗性杂草和抗性增强的同种杂草将取代敏感性杂草而成为优势杂草。同时耕作制度的变更使得杂草群落发生剧烈的次生演替,一年生杂草向多年生杂草演变。 1. 各稻作带抗性杂草发生的具体情况介绍:       (1) 东北早熟稻作带 黑龙江省 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稻田稗草、眼子菜、三棱草(包括日本藨草、扁秆藨草、三棱藨草等)

10、为三大害草,此外,还有雨久花、泽泻、莹蔺、针蔺、牛毛毡等,90年代开始有少量眼子菜。多年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后,东部或东北部稻田李氏禾大量发生。进入21世纪以来,稻田主要杂草为:稻稗、稗草、千金子、李氏禾、水莎草、扁秆藨草、雨久花、泽泻、野慈姑、葡茎剪股颖、疣草、狼巴草等。在老稻田(19501960年开垦种植的水稻田)有杂草稻,杂草稻谷壳黄色,种皮红色,有长芒,植株高于栽培稻,成熟期早于栽培稻。         黑龙江省水田主要杂草可分为四大类见表2。 黑龙江省各地水田杂草群落受栽培方式、除草剂的应用、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11、,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由于近几年受开荒种稻、浅水灌溉的影响,匍茎翦股颖(爬蔓草或鸡爪草)、看麦娘、狼巴草(鬼叉)、稻李氏禾、芦苇等池埂、水渠、草原杂草及湿生杂草进入稻田,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二是由于连续使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药剂使原来发生较重的恶性杂草眼子菜以及异型莎草危害逐步减轻,而多年生的野慈姑、泽泻、莎草科杂草及一年生的雨久花、宽叶谷精草危害加重。 三是由于二氯喹啉酸类除草剂对稻稗防除效果下降,使稻稗在许多地区造成严重危害。目前黑龙江省水田杂草中稻稗、多年生三棱草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特别是匍茎翦股颖、稻李氏禾,多年生阔叶杂草野慈

12、姑、泽泻及一年生雨久花、宽叶谷精草等呈逐步蔓延趋势且防除难度较大。稗草对部分杀稗剂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表现在这类杀稗剂的防效下降,使用剂量大幅提高。如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已经从过去的450g/hm2增加到现在的750g/hm2,60%丁草胺乳油使用剂量从过去的3000ml/hm2增加到现在的30000ml/hm2,96%禾大壮乳油使用剂量从过去的30000ml/hm2增加到现在的75000ml/hm2。 四是由于重视把好种子关和采取了防除措施,近年来,杂草稻发生面积在不断减少。黑龙江省2000年杂草稻发生面积大约为20万hm2,主要分布在佳木斯、牡丹江、虎林、通河、兰西

13、、绥化、肇东、五常、阿城、哈尔滨等地,因杂草稻危害导致稻米品质下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至少3亿至4亿元人民币。  吉林省     吉林省水田主要杂草的主要分布情况见表3。 若按照旱育秧田和移栽田发生的杂草分,旱育秧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狗尾草、马唐、藜、蓼、反枝苋、碎米莎草、苘麻、铁苋菜、狼巴草等,移栽稻田的主要杂草有稗草、鸭舌草、眼子菜、雨久花、牛毛毡、野慈姑、扁秆藨草、萤蔺、异型莎草、狼巴草、泽泻、李氏禾、千金子等,部分地区有针蔺。 由于长期使用苄嘧磺隆(农得时)和吡嘧磺隆(草克星),在延边地区已经发现慈姑、雨久花对这二种

14、除草剂的抗性,在常规使用剂量下,抗性生物型的防效仅为敏感生物型的50%。  辽宁省 在辽东水稻种植区,土壤为冷凉山地草甸土棕壤,主要杂草有稗草、藨草、萤蔺、雨久花、扁秆藨草、鸭舌草、野慈姑、牛毛毡;辽中平原水稻种植区,土壤大多为水稻土,小部分为潜育草甸土,主要杂草有野慈姑、匐茎剪股颖、藨草、扁秆藨草、牛毛毡、眼子菜、陌上菜、雨久花;辽东半岛水稻种植区,土壤为草甸土,主要杂草有疣草、藨草、雨久花、鸭舌草、匐茎剪股颖、牛毛毡、稗草、扁秆藨草、荇菜;辽河三角洲环渤海的温和水稻种植区,土壤为盐土,主要杂草有藨草、苦草、水绵、稗草、野慈姑、扁秆藨草、雨久花。 杂草稻于200

15、1年在辽宁省丹东市前阳镇首次发现。杂草稻有3种生物型,黑色谷壳有长芒、黑色谷壳无芒或短芒、稻草黄色无芒,前二种生物型占90%以上,其生育期分别为170天、165天和160天。杂草稻比栽培稻出苗早、成熟早,植株明显高于当地大多数栽培品种,如栽培品种棉帽平均株高2375px,而伴生的杂草稻株高为3100px。栽培品种越光平均株高为2800px,而伴生的杂草稻株高为3075px。成熟后极容易掉粒,千粒重23.5g,种皮桔红色。辽宁杂草稻发生面积大约20万hm2,发生密度810株/m2,较严重田块的水稻产量损失45%65%。    (2) 华东稻作区 华东地区稻

16、田杂草主要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藻类杂草四类。包括稗草、鸭舌草、节节菜、牛毛毡、水苋菜、千金子、矮慈姑、水莎草、异型莎草、眼子菜、四叶萍等。近30年来,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特别是除草剂单一品种长期连续使用,华东地区稻田主要草害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田间调查显示,稻田草害的主要变化趋势是一年生杂草如稗草、异型莎草等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多年生恶性杂草如空心莲子草(水花生)、矮慈姑、鸭舌草等在部分地区发生频率,危害均有增加。以上海为例,从1982年到2002年,稻田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以及水莎草2级危害出现频率分别下降了34.3%、7.4%、13.0%和11.7

17、%。而鸭舌草、矮慈姑、醴肠以及空心莲子草2级危害的出现频率分别增加了16.5%、9.4%、5.0%和12.7%。 调研发现,目前华东地区稻田杂草主要有稗草、鸭舌草、节节菜、牛毛毡、水苋菜、千金子、矮慈姑、水莎草、异型莎草等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在华东地区,稻田杂草的发生一般是在水稻播、栽、抛后10天(秧田一般57天)左右出现第一次高峰,此批杂草主要以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和莎草科的异型莎草等一年生杂草为主,且发生早、数量大、危害重。播、栽、抛后20天左右出现第二次出草高峰,此批杂草主要是莎草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 在华东各省市,由于生态条件的不同,稻田主要草害也有所差异。

18、0; 在江苏省,稗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广泛分布,徐淮稻区稗草、一年生和多年生莎草普遍严重;里下河稻区一年生和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十分突出;沿海、沿江稻区稗草和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发生严重,其中沿海稻区稗草发生比沿江稻区严重,而沿江稻区鳢肠、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发生则较沿海稻区严重;太湖稻区的节节菜、陌上菜、丁香寥、矮慈姑、鳢肠等双子叶杂草较为严重。  在浙江省,通常单季稻田杂草发生重于连作晚稻田,连作晚稻又重于早稻田。在早稻田以稗草为主,其他草害较少。在单季稻田和晚稻田,除了稗草之外,鸭舌草、牛毛毡等其他杂草发生频率也较高。从各种草害的空间分布上来看,各种不同的稗草在浙江省范围内具有特定区域性的

19、分布,浙南、浙北以普通稗为主,浙中以光头稗为主,孔雀稗从浙北到浙南呈零星到逐渐增多的趋向。除了稗草之外,矮慈菇、节节菜、鸭舌草、丁香萝、牛毛毡、陌上菜等杂草在某些局部区域亦能单独造成严重危害,如金华、温州的矮慈菇,温州的节节菜、牛毛毡、鸭舌草,杭州的眼子菜,嘉兴的水莎草,金华的莹蔺等均在个别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在安徽省,黄山及皖南丘陵地区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牛毛毡、节节菜、鸭舌草、异型莎草、四叶萍、矮慈姑等;江淮丘陵和沿淮地区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牛毛毡、眼子菜、矮慈姑、空心莲子草等;沿江地区稻田主要草害有牛毛毡、稗草、水莎草、异型莎草等,其中在垦区,鸭舌草危害最为严重。 在

20、上海市,西部地区以稗草危害最重,中东部地区则以鸭舌草危害最重,而江中沙洲地区以水苋菜、矮慈姑危害最重。牛毛草和日照瓢拂草仅在西部地区发现,且眼子菜从西部至东部其相对频率依次降低,而在江中沙洲地区则未见,与之相反,扁秆薰鹿草在中、东部及江中沙洲地区的相对频率依次降低,而在西部地区则未见。 (3) 华中单双季稻作区 由于许多地方水稻采用直播,除草剂用量不断增大,除草剂药害现象越来越频繁,而湖南省乃至全国对除草剂药害技术研究不深,可供实际应用技术不多、不全,除草剂药害问题日益凸显。此外,农民乱用、滥用农药,打保险药等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农药使用过量,据有关部门统计,湖南省单位面积耕

21、地的农药使用量为28.4kg/hm2,高出全国化学农药的平均使用量近1倍,其利用率不足30%。 二氯喹啉酸至今已连续广泛使用20多年,当前仍是稻田的主流杀稗剂。然而,二氯喹啉酸在长期使用中暴露出很多缺陷,一方面杀草谱较窄,对千金子等其他稻田杂草几乎无效;施药时对水稻叶龄要求高,在育秧田使用药害风险大,下茬药害风险也很大;使用历史长,我国大部分稻区稗草对其普遍产生了抗药性。目前,国内已报道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的省份有浙江、湖南、湖北、山东和辽宁,其中以浙江和湖南抗性最重。南县、沅江、汨罗等一些老稻区由于常年、连续、单一使用二氯喹啉酸,导致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极强的抗药性,常规用量的二氯

22、喹啉酸(50%可湿性粉剂,亩施 5060 克)不能有效防除大田内稗草,抗性杂草成为水稻田除草剂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长江流域稻区抗性野荸荠、鸭舌草也逐渐出现,农户反映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除草剂的效果开始下滑,加倍使用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防除。千金子逐渐成为稻田难以防除的杂草,尤其在中晚稻田,常规剂量的氰氟草酯(10%乳油,亩施100克)对于多个分蘖“迁藤”的千金子几乎无效。 湖南、江西、安徽稻田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发生率高。其中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发生率高达59%,面积达500万亩,占直播稻田面积的10%左右。其中湖北公安、黄梅10万亩,湖南沅江、汉寿、鼎城、

23、南县120万亩,江西南昌、余干、鄱阳15万亩。 湖南稻区抛秧田与直播田的杂草发生数量比传统稻田增加很多,不同于早、晚稻田杂草种类差异比较明显,这些不同种植类型田块中双穗雀稗、丁香蓼、空心莲子草、李氏禾等都大量发生。此外,莎草科杂草如水莎草、扁秆藨草、萤蔺等的发生也明显上升。     (4) 华南双季稻作区 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在华南地区,稗草、光头稗、异型莎草、四叶萍、矮慈姑和鸭舌草分布最广,这些均属全国范围分布的杂草。 在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除了含上述全国范围分布的杂草外,还有圆叶节节菜、水龙、日照飘拂草、千金子和

24、尖瓣花等。主要杂草群落为水龙+圆叶节节菜+异型莎草、四叶萍+圆叶节节菜+水龙等。其中千金子的危害面积仅次于稗草和异型莎草,达到28%;而该区的“代表性”杂草尖瓣花的危害面积很小,仅为2%。 在闽粤桂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该区除了含上述全国范围分布的杂草外,萤蔺普遍发生。广西南部稻田主要杂草还有日照飘拂草;在冬闲田,常见连片生长的江南灯心草、牛毛毡和双穗雀稗,这类多年生杂草地下茎或匍匐茎繁殖力极强;此外田埂边有一年四季生长的假稻,可蔓延至稻田中。广西东北部还有水莎草、圆叶节节菜,局部地区有胜红蓟和水龙。 闽东南滨海围垦稻田主要杂草还有阿穆尔莎草,平原稻田和丘陵山垄田还有节节菜,

25、其中丘陵小垄田还有沼针蔺和水葱等。闽西北还有水竹叶、碎米莎草、沼针蔺、水葱、谷精草和眼子菜等。闽东北还有发生严重的双穗雀稗和空心莲子草,它们在滨海围垦田和洋面田的发生频度分别达63%和62%。 在华南地区,多年生杂草危害可能加剧。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冬闲面积迅速扩大,传统的耕作制度春花作物或绿肥-稻-稻已被冬闲田-双季稻,甚至是冬闲田-单季稻所代替。多年生杂草的匍匐繁殖茎或地下繁殖茎避免了冬种机械的、化学的或生物化学的损伤,处于自然保护状态,更有利于这类杂草来年在稻田里生长和蔓延。化学防除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数杀稗除草剂不能有效控制多年生杂草,杀稗剂连续多年使用,多年生杂草群落必

26、将替代一年生的稗草群落,如矮慈姑在许多稻区的发生频度均达100%。双穗雀稗在过去精耕细作中,田埂经多茬铲除,人工清除的效果很好。然而,近几年随着人工除草减少,这一恶性杂草不但在田边蔓延而且窜生到田中央,其茎节节生根,构成对水稻的激烈竞争。另外,千金子呈蔓延趋势     (5) 西南高原稻作区 云贵高原稻田草害区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000mm左右,地形地势复杂,杂草多达近百种。主要有稗草、眼子菜、陌上菜、水苋菜、野慈姑、矮慈姑、碎米莎草、异型莎草、四叶萍、鸭舌草、野荸荠、节节菜、水莎草、萤蔺、空心莲子草、长瓣慈姑、桑穗雀稗、水竹叶、牛毛

27、毡、日照飘拂草、水绵、泽泻、扁秆藨草等。 这几年随着免耕加强推广之后,桑穗雀稗和水竹叶这类杂草在上升,相反以前常见的牛毛毡、日照飘拂草之类的现在很少见。 西南稻区的稻田草害问题相对来说并不严重。由于除草剂的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便宜,约80%90%水稻田是化学除草为主,通常在秧苗移栽之后施药一次,结合人工拔草防治,跟其他作物相比稻田化学除草的使用面积比率要高一些。 2. 最近开发的新作用机理的水稻田除草剂品种(主要为解决耐抗性杂草研发)    (1) 5%硝磺草酮·丙草胺颗粒剂  该药可以有效防治稻田稗草和对磺酰脲类除

28、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如雨久花、萤蔺(水葱)等恶性杂草,按推荐剂量使用,防效可达90%以上。该药作为水稻土壤封闭处理用,在水稻移栽后510天,水稻秧苗返青后毒肥毒土或单独均匀撒施,不得喷雾,9001200克/亩,施药时施药后田间需有水层35厘米,施药后保持水层57天。施药时期一定要掌握好,必须在禾本科杂草1.5叶龄前使用,阔叶杂草不易超过10厘米,否则药效受影响。由于施药时期与施返青肥时间重叠,也可以与肥混施,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2) 丙嗪嘧磺隆  属专利产品,最初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研发,后产品归入日本住友公司。20

29、08年获得日本登记,并于次年开始进行销售,2011年住友公司在日本以悬浮颗粒的“jumbo”制剂形式推出该产品,2012 年全球销售额不足1000万美元。 本品属于选择性、内吸型、苗后早期茎叶处理剂,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由杂草茎基部、根、芽等部位吸收。登记用于水稻田、直播水稻田,杀草谱广,能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草型杂草,如稗草(3 叶期以下)、萤蔺、异型莎草、野荸荠、鸭舌草、陌上菜、节节菜、耳叶水苋、雨久花。对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千金子无效。使用技术: 每亩用9.5%SC3545 毫升,茎叶喷雾。丙嗪嘧磺隆在不同水稻直播田的施药时期

30、见表4。  (3) 唑草胺  三唑酰胺类除草剂。1987年Chugai公司发现了唑草胺,1991年在英国布莱顿植保会议上报道了该产品,目前唑草胺只在日本和韩国登记。这是一个禾本科杂草除草剂,苗前苗后都能使用,对稗草、异性莎草和稻田大多数一年生与多年生阔叶杂草药效尤佳,如鸭舌草、萤蔺、瓜皮草等,对稗草有特效。对移栽水稻安全,持效期超过40天,使用剂量为50300克(有效成分)/公顷。 (4) 嗪吡嘧磺隆  该药为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是在除草剂氯吡嘧磺隆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得到。制剂为33%WG,推荐制剂用药量1425克/亩,用于

31、水稻移栽田,毒土法。对水稻安全性稍差。     (5) 氯吡嘧磺隆  对水稻安全性较好,在水稻苗前苗后均能使用,施药时无需考虑水稻的生育期。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时,每亩用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4克,苗后茎叶处理每亩用制剂45克。     该药对稻田莎草防效好,对野荸荠、三棱草、香附子等球茎发达的杂草也能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对丁香蓼、陌上菜、尖瓣花、矮慈姑、野慈姑等部分阔叶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效,对稗草和鸭舌草防效70%75%。该药作用速度慢,杂草死亡要15天左右,药物要通过杂草光合作用慢慢传导

32、到根部,才能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     该药不宜和2甲4氯混用,加用2甲4氯后杂草很快停止光合作用,死草速度加快,35天见效,但这样会使氯吡嘧磺隆不能有效传导到杂草根部,除草不彻底,易反弹。稻田用氯吡嘧磺隆除草,一般不需要和助剂混用。     (6) 氟酮磺草胺  氟酮磺草胺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水稻田广谱性土壤处理除草剂,可有效防除稻稗、稗草、丁香蓼、一年生莎草,抑制慈姑、醴肠、眼子菜、狼把草及萤蔺、扁秆藨草等多年生莎草,制剂为19% SC,推荐制剂用量2436g/公顷,用于水稻移栽田苗后、稗草

33、出苗前至1.5叶期、其他杂草4叶期前甩施、毒土施药,对水稻安全。每亩使用制剂量30g对后茬小麦、大麦、油菜、大蒜生育无影响。     氟酮磺草胺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施药窗口宽,移栽前、移栽当天(边插秧边施药)及移栽后均可用药,03叶1心稗草均有效。具有“封杀结合”的双重功效,既能用作封闭处理,也能够灭杀杂草,减少用药次数。二是持效期长达4045天,这就意味着南方水稻田只需用一次该药就能解决整个水稻生长期杂草防除问题,北方水稻田用一次该药可以减少后期除草剂的使用,为农户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物力。三是对水稻安全。    (7)环戊恶

34、草酮  环戊恶草酮是1986年由日本相模中央化学研究所最早发现,1997年在日本获准农药登记的主要用于防除稗草以及部分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等的新型恶唑啉二酮类除草剂,其对移栽水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在水稻插秧前、插秧后或种植时的任何时期内使用,且对环境包括地下水无影响,其单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复合剂已有10多种产品上市。     制剂为90g/L SC,推荐制剂用量222278克/亩,用于水稻移栽田,对水稻极安全,用于控制包括稗草等的一年生杂草,杀草谱广且持效久,能控制6周。但是其对整地要求高,保持土地平整,在水稻移栽前后07天,采

35、用药土法撒施,施药后保持35厘米水层7天以上药效理想。     (8) 噁唑酰草胺  由韩国化工技术研究院开发,2008年上市,属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有效成分需要达到植物体内靶标方能发挥杀草作用。用药后几天内敏感杂草出现叶面退绿、抑制生长,有些杂草在施药后2周出现干枯、甚至死亡。主要防除移栽和直播田中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千金子、马唐和牛筋草,防除效果达到95%以上。只打一遍,对水稻安全,制剂为10%EC,推荐制剂用药量60100毫升/亩。     (9)

36、 环酯草醚  环酯草醚为嘧啶水杨酸类水稻苗后早期广谱除草剂,专为移栽及直播水稻开发。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合成,用于防治水稻田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在水稻田,环酯草醚被水稻根尖所吸收,很少一部分会传导到叶片上,少部分药剂会被出芽的杂草叶片所吸收。经室内活性生物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移栽水稻田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级部分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剂量为187.5300克(有效成分)/公顷(折成250克/升悬浮剂商品量为5080ml/亩、一般加水30L稀释)、使用次数为1次。对移栽水稻田的3叶期前稗草有特效、对低龄千金子、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有效、对繁

37、缕、丁香蓼、碎米莎草、牛毛毡、节节菜、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莎草有一定的防效。推荐用药量对水稻安全。使用后要注意抗性发展、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混用或轮换作用,推荐使用环脂草醚+丙草胺+苄嘧磺隆三元复配。     (10) 三嗪氟草胺  三嗪氟草胺是日本Idemitsu Kosan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发的新型均三嗪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稻田苗前和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其2006年上市。三嗪氟草胺可作用于多个位点(抑制光合作用、微管形成及纤维素形成)、具有全新的除草机制、这个特点有利于延缓杂草抗性的形成。它的推荐使用量100200克

38、(有效成分)/公顷。     (11) 嘧苯胺磺隆  嘧苯胺磺隆是Isagro和RiceCo公司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苗前、苗后用于防除水稻莎草与禾木科杂草,2007年首次在美国获准登记用于水稻田除草销售。该除草剂效果显著、性能优异,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2008年在意大利和孟加拉国获得登记,2011年在巴西取得登记。     嘧苯胺磺隆属于胺磺酰脲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杂草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 阻止植物的支链氨基酸的合成, 从而阻止杂草蛋白质的合成, 使杂草细胞分裂停止, 最后杂草枯死。 该

39、药可经叶、根吸收。经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对水稻田稗草、莎草及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     有效成分用药量为6075g a.i./hm2 (折成50%水分散粒剂商品量为120150g/hm2或810g/667m2),最佳施药时期在水稻插秧后57天,使用方法为茎叶喷雾或毒土法。每生长季施药1次,对低龄杂草防效较明显,在南方稻田使用, 对水稻存在一定程度抑制和失绿现象,2周后可恢复。在推荐的使用剂量下(150g a.i/hm2以下) 对当茬水稻和水稻田主要后茬作物安全。水稻收割后,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后茬种植萝卜、马铃薯、小麦、油菜、甘蓝、大蒜, 黑龙江省、辽

40、宁省后茬种植大豆、玉米、甜菜等,未发现异常。    东北地区水稻田封闭除草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药剂,导致野慈姑(驴耳菜)、泽泻(水白菜)、雨久花(兰花菜)等阔叶杂草及三棱草等莎草科杂草抗药性增强,危害加重。嘧苯胺磺隆可以替代20多年一直使用的吡嘧磺隆、苄嘧磺隆防除水稻田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使杂草对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的抗性问题得到缓解。   (12) 特糠酯酮(Tefuryltrione)  特糠酯酮属于环己二酮类除草剂,由拜耳、HOKKO(日本北兴化学株式会社)和Zen-Noh(日本农协经营的国际贸易公司)联合研发的

41、一次性单一有效成分的广谱稻田除草剂,主要用于水稻、谷物防除一年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其于2005年申请专利,2008年上市,已在日本登记。该除草剂具有AVH-301编码,计划以粒剂、大粒剂和悬浮剂的形式投放市场,即可单一使用也可混合使用。由于AVH-301含有的特糠酯酮是一种通过抑制植物色素合成酶来杀灭杂草的三酮除草剂,它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包括具芒碎米莎草属和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耐药性的杂草都十分有效。然而这类产品的竞争十分激烈,Kyoyu Agri和陶氏益农(日本)已经将类似产品投放国内市场、KumiaiChemical(组合化学)有可能对一种此类产品进行登记,而先正达(日本)和住友化

42、学已经提交了产品登记申请。特糠酯酮的混剂开发有:与苯噻草胺复配,商品名为 Possible;与四唑酰草胺复配,以商品名 Bodyguard进行销售;与双唑草腈的混剂,以商品名Get-star销售。     (13) 双唑草腈  双唑草腈(pyraclonil)最初由拜耳作物科学的前身艾格福公司发现,目前在日本由Kyoyu Agri公司与国家农业合作协会(zen-Noh)合作共同开发。双唑草腈为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是一种触杀型除草剂,通过植物神经中元卟啉原氧化酶积聚而发挥药效,可有效防除多种杂草,包括稗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并可有效防除对磺酰脲类

43、除草剂具有耐药性的杂草,2009年在日本作为水稻田除草剂上市。双唑草腈的杀草谱及防除效果见表5。     由于双唑草腈对稗草和众多阔叶杂草有很广的杀草谱,据此,该除草剂在早期可以单剂进行处理。此外,除开发的1kg颗粒剂及1.8%双唑草腈水分散粒剂外,还研发了分别与磺酰脲类、吡唑特、溴丁酰草胺和双环磺草胺等多种除草剂的混配制剂,以能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由此,双唑草腈从早期1个公司的2种品种6种剂型发展到目前的21种配方品种、62种剂型。     目前已有7家公司参与双唑草腈的混配制剂研究,除了八洲化学外,还包括三井

44、化学、SDS生物、日本农药、住友化学、日产化学和石原产业等6家日本公司。除了配方开发外,还进行了应用开发,如水田移栽时同时处理,无人飞机喷施,灌水口处理等,并发现该药剂对藻类亦有效。近几年来,在日本双唑草腈的使用面积得到了很大发展,在2008年其使用面积为0.076万hm2,2009年9.7万hm2,2010年33.5万hm2,2011年48.8万hm2,2012年56.6万hm2,到2013年达61.3万hm2。可以深信,双唑草腈将会继续发展成为一个用于水稻田的销售额上亿美元的大型除草剂品种。     (14) 双草醚  该药为日本组合化学株

45、式会社开发的嘧啶苯甲酸类除草剂,又名双嘧草醚。这是一种高活性的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亩用100g/L双草醚2030毫升,在水稻5叶期、稗草27叶期,田间均匀喷雾,能有效防除稻田稗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兼治大多数阔叶杂草、一些莎草科杂草及对敌稗产生抗性的稗草,如稗草、双穗雀稗、稻李氏禾、马唐、匍茎剪股颖、看麦娘、东北甜茅、狼巴草、异形莎草、日照瓢拂草、碎米莎草、萤蔺、日本草、扁秆草、鸭舌草、雨久花、野慈菇、泽泻、眼子菜、谷精草、牛毛毡、节节菜、陌上菜、水竹叶、空心莲子草、花蔺等水稻田常见的绝大部分杂草。对大龄稗草和双穗雀稗有特效,可杀死17叶期的稗草。双草醚对千金子防效较差,也需根据田

46、间千金子的发生情况选择使用氰氟草酯。     (15) 嘧草醚  该药为日本组合化学研发的一种内吸传导型专业除稗剂,它可以通过杂草的茎叶和根吸收,并迅速传导至全株,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和阻碍杂草体内的细胞分裂,使杂草停止生长,最终使杂草白化而枯死。   用于水稻移栽田、水稻直播田防除稗草,水稻田土壤封闭处理,一般每亩用药20克,加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克,加水30 公斤喷雾;用于水稻田茎叶处理,一般每亩用药30克,加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克,加水30公斤喷雾。用药前如果田间有水

47、,可选择拌药肥或药土法及喷雾法施药,药后保水710天;用药前如果田间没有水,必须采用喷雾法施药,药后48 小时上水,并保水7天以上。旱直播稻田用作土壤封闭处理时,药后必须保持土壤湿润7天以上(以手按有水为准)。   (16) 氟吡磺隆  由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生产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可用于移栽田和直播水稻田,用于土壤或茎叶处理能有效防除稗草、阔草和莎草科杂草。   杀草谱广。氟吡磺隆除草性能与五氟磺草胺相仿,对多种稗草属杂草防效好,对千金子幼苗有一定防效,千金子稍大即不能有效防除。该药对稗草效果好,包括对二氯喹啉酸等产生抗性的稗草,该药最佳施

48、药期为稗草24叶期。一药多效,省时间省劳力,不仅对稗草效果好,同时能防除多种阔叶草和莎草,如泽泻、矮慈姑、雨久花、野慈姑、鸭舌草、节节菜、异型莎草、日照飘拂草、扁秆镳草、萤蔺等。   杀草速度快。稗草药后很快停止生长,用药后3天,稗草生长点褪色变黄;7天开始稗草枯死;15天后稗草、莎草、阔叶草均死亡。落到土壤上的药剂具有封闭作用,对未萌发的杂草一般出苗前死亡,或出苗后缓慢生长到12叶期死亡。    安全性高。一是对水稻安全性高,在水稻23叶期施药,籼稻和粳稻均安全;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包括直播、抛秧、移栽稻本田和秧田都安全。二是对下茬作物安全,推荐剂量下

49、使用,下茬可种植油菜、小麦、大蒜、胡萝卜、萝卜、菠菜及移栽的黄瓜、辣椒、甜瓜、西红柿、草莓、莴苣等。   (17) 环丙嘧磺隆  属磺酰胺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杂草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从而阻碍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使细胞停止分裂,最后导致死亡,制剂为10%WP,对水稻安全。在移栽田、直播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用10%WP1017克/亩,防治稗草和多年生阔叶杂草用2030克/亩,防治狼把草和扁秆藨草等难治杂草用3040克/亩。该药易被土壤吸收,因此在北方漏水田或施药后短期内缺水田仍有良好的除草效果,主要用于水稻直播田及本田防除阔叶和莎草科杂草,如鸭舌草、雨久花、泽泻、狼巴

50、草、母草、瓜皮草、牛毛毡、矮慈姑、异型莎草等。对多年生鹿秆草也有较强抑制效果,对水稻有增产作用。   (18) Rinskor  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并拥有专利的新型芳香基吡啶甲酸类除草剂,它可应用于直播稻、移栽稻及其他作物田。该产品具有广泛的杀草谱,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主要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RinskorTM是继锐活(商标名ArylexTM,英文通用名halauxifen-methyl,中文通用名氟氯吡啶酯)之后该类除草剂中的第2个新化合物。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RinskorTM和锐活2个化合物的应用作物和除草活性也有所不同。  

51、; RinskorTM主要特点:一是高效。杂草茎叶处理除草剂,可有效防除主要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包括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敌稗、二氯喹啉酸、草甘膦、三嗪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二是安全。该除草剂具有独特的选择性,可安全用于水稻及其他作物田。三是使用剂量低。四是效果稳定。在不同条件及水层管理情况下具有稳定的除草特性。五是在土壤及作物中降解迅速。六是对环境友好,对其他生物安全。   根据使用方式和目标杂草的不同,该剂的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550 g /hm2。 

52、  杀草谱(见表6) 此外最近开发的新作用机理的水稻田除草剂品种还有五氟磺草胺、四唑酰草胺、噁嗪草酮、双环磺草酮等,前面第一部分已作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三、 开发新的剂型和应用新的施用方法     目前,我国水稻田除草剂剂型以WP和EC为主,丁·苄、乙·苄、二氯·苄、丙·苄几乎全部是WP,日本、韩国、美国已经没有EC、WP用于水稻田。当前世界农药剂型向着高效、安全、低毒、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未来着力研发的剂型主要有SC、WDG、GR、EW、片剂、JUMBO、ME、OF等。  

53、   1. 泡腾片剂     泡腾片剂作为农药大粒剂的一个分支种类,是一种新农药剂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充分符合当今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泡腾片剂最早应用于医药,在农药上的应用则是近年的事情,最初作为水田杀虫剂使用。虽然泡腾片在水田除草剂的研发工作刚刚开始(除草泡腾粒剂相对较早),但在水田封闭除草上,泡腾片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施药的劳动强度,并且对环境安全。因此研制出一种水田一次性除草泡腾片剂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泡腾片与常规稻田除草对比见表7。 

54、;    2. 大粒剂JUMBO     日本植物调节剂研究协会从1980 年代后期开始进行主要针对水田省力化除草技术的开发研究,到1990年代中期成功推出了水田除草专用新剂型大粒剂(JUMBO剂)。大粒剂具有简便高效等特点,代表着水田除草剂新剂型和新使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是除草剂使用技术的一大突破。     大粒剂指每个包装重量在十克和几十克的颗粒状或块状剂型, 其大小远远大于常规的粒剂。主要分发泡片状大粒剂(bubblingtablet type)和水溶性袋状大粒剂(water s

55、olublebag type)两大类。其中发泡片状大粒剂又分为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漂浮型(floating type)和沉到水中的非漂浮型(non-floating type)两大类;水溶性袋状大粒剂包括袋内装小片片的片剂型(small tablet type)、袋内装粉的粉剂型(dust type)、袋内装液体的液剂型(liquid type)和袋内装小颗粒的粒剂型(granule type)4 类,其中粒剂型又分漂浮型和非漂浮型。目前开发的大粒剂大多数是属于粒剂型大粒剂, 有10g、15g、30g、40g和50g等不同规格包装。     大粒剂的特点:(

56、1)使用简便, 节省时间。农民在田埂上行走时就将大粒剂直接抛施到稻田内,施药十分方便。(2)对周边作物安全,受气候因素影响小。由于把除草剂直接抛施到田间, 有效地避免了除草剂的漂移, 从而避免了除草剂对周边敏感作用的药害影响。大粒剂一般在刮风天气条件下也能使用, 在下雨条件下也不受影响。(3)扩散性能优越。一般大粒剂抛到稻田中接触水面后1015秒就开始崩裂, 10分钟后自动扩散到100m2的稻田内, 一般1天后大粒剂内的有效成分能均匀地扩散到稻田内的每一处。(4)除草效果好, 对水稻安全。目前在日本的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都很好, 除草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都表现很好。(5)杀草谱宽, 残效时间长。

57、目前在日本试验的大粒剂一般由23 种除草剂有效成分组成, 基本上能杀死日本稻田里的主要杂草, 而且其持效期一般可达4050天。     大粒剂在我国使用前景:与常规的除草剂剂型相比,大粒剂有很多优点。虽然一般的大粒剂只要求施药时田间保有3125px水层,保持35天,以后只要田面不露出水面即可,但为便于大粒剂中除草剂有效成分的均匀扩散,对整地水平要求高,要求田面要平整,保水时间相对要求较高。目前, 影响大粒剂推广应用最主要的障碍是成本偏高,在日本大粒剂平均一亩地的成本折合约100150元人民币左右,与日本国内常规的一次性除草剂相当或略高,但大大超出中国农民

58、的承受能力。     3. 缓控释制剂     缓控释制剂可以降低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农药降解和漂移,减少释放到环境中的农药量,延长药效期,减少施药量和施药次数,降低对作物、动物以及接触者的毒性,减少溶剂用量,掩盖不良气味。     四、 开发多元混剂     目前我国二元混剂,占水稻田除草剂的72%左右,多元混剂(三元以上)开发比较落后,而对比日本水稻田除草剂二、三元和四元混剂占除草剂的比重分别45%、20%和17%。 

59、0;   目前国内销售的高端混剂产品介绍:     1含有五氟磺草胺的混剂产品介绍   (1) 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10g/L+50g/L):商品名为“稻喜”60 g/L OF。用于直播稻防除稗草(各种亚种)、千金子、鲤肠、鸭舌草、雨久花、狼巴草、慈菇、节节菜、陌上菜、异型莎草、碎米莎草。     制剂用药量:100133毫升/亩(茎叶喷雾、稗草23叶期)。     (2) 五氟磺草胺+丁草胺(1%+38.8%): 

60、0;   商品名为稻悠39.8% 悬乳剂(SE),每亩用量为100130毫升。     该药是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种有效成分配制的混合型除草剂。适用于水稻移栽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高剂量下对扁杆藨草、花莹也有较好效果。     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1)同时具有封草和杀草效果,持效期长,放心。(2)混剂具有增效及互补除草作用,提高除草效果。(3) 对水稻安全。(4) 用药时期较宽,稗草02叶期均可施药,移栽后410天(东北1015天)均可施药。(5)使用方法简单,既可拌肥,又可拌土,或粗滴喷洒,或甩施,省时、省工、节能、方便。     缺点:(1)对稗草、千金子、水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