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示范市建设研究_第1页
南阳盆地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示范市建设研究_第2页
南阳盆地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示范市建设研究_第3页
南阳盆地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示范市建设研究_第4页
南阳盆地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示范市建设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共 16 页南阳盆地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示范市建设研究0 引言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区域互动机制的构建是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批准的,明确主体功能区是战略性、基础性的和约束性的规划,可以把理念转变为有效操作和运行模式。推动南阳盆地地区功能去规划,有利于加快形成城市、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带动南阳盆地地区区域性经济综合体的发展。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密不可分,而且主体功能区规划日益成为解决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案。就目前的研究情况,学术界对主体功能区理论、基本原则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基本流程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而对基层操作层面的研究与探索尚且不足。本文就结合相关国土资源

2、数据,对南阳盆地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生态承载能力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南阳的发展实际和蓝图,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的若干思考,为南阳市构建生态性城市提供参考意见。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内涵及意义1.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主体功能区是针对我国生态环境、适宜大规模开发的地域空间有限的国情,打破按行政区发展经济的传统模式,主动引导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人口、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是简单的区域类型划分,蕴含着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根据十一五纲要,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我国未来的人口分布、经济布

3、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因此,主体功能区就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照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与规划区域。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构成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依据。第二,主体功能区是超越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基础上的功能定位,是综合考虑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需求,经过功能重要性排序,确定

4、的主导功能,不排斥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的存在与发挥。1.2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主体功能区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表1)。这对不同的区域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标准。主体功能区开发主要是依据区域的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经济结构、人口集聚状况等多种因素来进行。表1 主体功能区规划类型类型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内涵发展方向优化开发区高开始减弱较大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是强大的经济密集区和较高的人口密集区需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

5、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的层次重点开发区较高较强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载体。限制开发区中等较弱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低弱不能开发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

6、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资料整理。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创举,是国家在宏观调控区域发展格局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和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政策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促进区域人口、经济、资源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对于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结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2 主体功能区规划

7、的指标体系及数据要求2.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标体系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区域之间人均生活水平的均等化,其中既有人均收入的均等化,也有人均享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十二五”期间,在逐步缩小人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各区域之间首先需要大幅度缩小人均收入差距。为实现这个目标,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因地制宜。在这里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国土资源利用现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人口集聚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根据区域的发展潜力及蓝图来进行合理规划。因而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和开发强度三大类进行选取,从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敏感和灾害易损性、资源丰度、环境容

8、量、综合交通可达性、经济社会集聚规模水平、受教育程度、战略选择和区位重要性、水土资源开发强度、生态环境压力等 11 项选取指标。在指标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了导向性、主导性、稳定性、差异性和可获取性。2.1.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自然可持续发展状态下,特定区域的生态禀赋和环境容量对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与强度的约束,是选择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的主导因子。主要为负向影响指标,反映区域的自然生态属性。包括三类指标,一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价值,其中,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效益,主要指水源涵养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特殊地质地貌及植物类型保护、文化遗产保护

9、等。二是生态敏感与灾害易损程度,指开发导致各种环境灾害的发生可能性、生态敏感程度和建设成本。三是资源保障程度,指水土资源等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资源数量和质量对区域开发的支撑作用。四是排污限制程度,是基于各个地区污染物排放可能导致的环境质量恶化风险、修复难度以及环境事件发生可能性不同,即受各地环境容量、特别是水气环境的纳污能力的约束对排放的限制要求。2.1.2 发展潜力指特定地区按照市场发展规律,鼓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自组织发展和引导能力,包括交通导向、集聚导向、资源导向和预期导向等,是选择重点开发区域的重要因子。其中,交通导向,指交通联系便利程度对开发的引导;集聚导向,现有的发展基础所产生规模莫

10、聚效益和累积惯性的增长态势;资源导向,指后备资源对开发的引导作用;预期导向,反映所处的战略区位及其上级对该区域的发展期望。2.1.3 开发强度指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开发强度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破坏的影响状况与程度,是选择优化开发区域的主导因子。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水资源利用程度以及环境质量状况、适宜建设用地的人口密度等,反映对资源环境承载的占用状况。在以上的指标体系中需要有对应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规划结果,以下便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标体系及其具体要求(表2)。表2 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的数据要求指标数据项底层数据数据精度可利用土地资源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已有建设用地面积基本农田建

11、设用地中的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特殊、水利设施等面积、耕地面积、地形数据行政区域尺度:县级自然区域尺度:1:5万-1:25地形图,1km栅格可利用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已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入境水资源利用量地表水、地下水可利用量,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量,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行政区域尺度:县级自然区域尺度:三级流域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域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建成区域面积,地表水可利用量行政区域尺度:县级自然区域尺度:三级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性沙漠化脆弱性、土地侵蚀脆弱性、石漠化脆弱性、盐渍化脆弱性水力、风力侵蚀区域强度分级,沙漠化,石漠化

12、、盐渍化区域和强度分级行政区域尺度:县级自然区域尺度:1km栅格生态重要性水源涵养重要性,土壤保持重要性,防风固沙重要性,生物多样性重要性森林、草原、草甸、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分部,土壤侵蚀区域和强度分级,沙地及其类型分布,生物物种分布和重要性评价行政区域尺度:县级自然区域尺度:1km栅格自然灾害危害性气象灾害(旱灾、涝灾、洪灾、冻灾、雪灾等)地质灾害、地震灾害主要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主要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成灾区域与程度行政区域尺度:县级自然区域尺度:1km栅格人口集聚度人口密度、人口流动强度总人口,暂住人口,土地面积行政区域尺度:县级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增长率总人口、

13、GDP总量,近5年GDP增长率行政区域尺度:县级交通优势度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区位优势度公路通车里程,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分布与等级,中心城市可达距离,主干交通线可达距离,干线港口、机场可达距离行政区域尺度:县级依据上表的数据资料,结合南阳盆地的情况,对南阳盆地经济、人口国土资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利用状况,进而对南阳国土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划分,为更好的规划建设生态南阳提供参考依据。2.2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数据要求本课题主要通过对南阳盆地的土地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对数据亦有要求。针对南阳盆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南阳盆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总量、交通发展优势度以及生态

14、承载能力等因素。查阅利用南阳盆地的有关统计年鉴数据,再结合南阳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确定南阳市的主体功能,从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南阳盆地地区概况3.1 南阳盆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南阳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地处豫陕鄂三省交界处,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盆地。范围介于11058E11349E北纬32173348,东西长约350 km,南北宽约200 km,辖1市2区10县,土地总面积2.65万km2,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6%。其中邓州市是南阳唯一的县级市,是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也是优先发展中等城市试点市,属于省直管市,研究

15、南阳市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也为邓州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参考的案例,同时可以通过邓州市的生态建设为南阳盆地周围的县做出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对整个南阳盆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有着重要影响.南阳市处于第二级地貌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部位,地表形成具有东西地貌过渡的特点。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类型多样,姿态万千。南阳是一个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平坦开阔,地势微向南倾斜,地面比降二千分之一至四千分之一,以河流为骨架构成的向南开口与汉江平原相连的马蹄形盆地,盆地周边的中低山、岗丘地和垄岗呈半环阶梯状分布。该市山地面积占36.5%,海拔高度大都在1000 m以上,主要分布在淅川、西峡、内乡、南召和桐柏等县。中部和

16、南部地区为平原,面积占33.5%,海拔高度80120 m,主要分布在社旗、唐河、新野、邓州、卧龙和宛城等县(市区)。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面积占30%,海拔高度在3001000 m,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部、北部边缘,东南部有少量。 南阳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冬季冷,雨雪稀少;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春回暖快,雨水均匀;秋季凉爽,雨水逐渐稀少。年均降水量777.9毫米,年均气温14.9度,土壤保肥性好,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素有“中州粮仓”之美称。3.2 南阳盆地的资源经济状况南阳市是中国矿产品密集的地区之一,天然碱、蓝晶石、金红石等矿产储量位居全国首位;南

17、阳市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日南、二广、沪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50多公里,雄居全省第一位,南阳市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现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医药和轻工食品等主要行业,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3万多家,天冠酒精集团、金冠电气集团、普康制药集团、南阳纺织集团、河南油田、乐凯胶片厂等企业已进入全国520家主要企业行列。3.3 南阳盆地的旅游资源南阳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丰富,南阳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64处,市级87处,不

18、同专题的博物院(馆)14处。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是中国清代官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随着南阳市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耕地锐减,人地矛盾如益突出,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及布局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土地系统退化。急需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南阳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4 南阳地区国土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4.1 技术分析的过程 4.1.1 评价要素及逻辑要素分析为更好地对南阳市进行主体功能区划,需要结合技术手段对南阳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指标体系中各要素价值体现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运用专家评估等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自然生态要素着重考虑其可修复性和替代性,经济

19、社会要素考虑其导向性。依据反映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的分异特点和内在差异性确定网络叠合关系,采用逐级分层的聚类归并方法和趋同性分析,得到各评价区域的因素优先排序。数据采集收集市、县有关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如山地、湿地等自然要素数据,土地详查数据、遥感解释数据、交通网数据、地质灾害数据、环境和生态数据等。权重确定采取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分析法,在结果收敛后,取样本均值为权重结果。聚类归并根据各指标的数值及权重,采用逐级分层的聚类归并方法,得出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和开发强度3类因素的排序结果。4.1.2 进行分区分析根据排序结果,采取两

20、步维距阵法进行分区。第一步,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排序结果,进行矩阵列联分析,形成开发适宜度的排序,划分出优先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适度保护区域、优先保护区域和灰色区域五种类型。第二步,将开发适宜度分区排序结果和开发强度排序结果进行矩阵列联分析,形成四类主体功能分区。将开发适宜度较高、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开发适宜度较高、开发强度不大的地区划为重点开发区域;将开发适宜度不高的地区划为限制开发区域;将水源地及其涵养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湿地核心区、存在特殊濒危动植物种群和独特景观的区域、25 度坡度以上的山体等划为禁止开发区域。4.1.3 形成分区结

21、果根据生态逾渗理论,当建设用地比例超过 50%时,生态环境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恶化。所以,根据不同赋值取向(人居舒适要求、资源最大化利用要求、兼顾发展要求),确定不同的划分界限,形成多方案选择,通过不同方案的实施效果比较评价和公共参与的反馈,不断优化分区方案,最终确定合理的主体功能区方案。4.2 分区方案的效果评估与确定根据区域的宏观指导,适度调整四类功能区比例,并形成分区的多方案。针对不同方案,建立实施效果评估模型进行优化比选。在约定不同类型区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基础上,测算和比较不同方案分区的各类 “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实现可能,特别是引导性和约束性关键指标的实现状况,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GDP 增

22、长速度,耕地保有量、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森林覆盖率等。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征求政府、公众和企业的意见,鼓励公众参与,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能接受程度。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分区方案。4.3 南阳地区土地利用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的技术路线并结合查阅资料获得统计数据,对南阳市的土地利用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南阳市的总体情况和南阳盆地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的要求,提出对南阳市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以下便是南阳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表,这些为更好地规划生态南阳提供数据支持。 表3 南阳市土地利用结构表(单位:公顷) 年份 地类2005年规划基数期间增减(2)-(1)2010年期间

23、增减(3)-(1)2020年面积(1)百分比面积(2)百分比面积(3)百分比农用地合计2027104.8276.4717220.602044325.4277.1240910.602068015.4278.01耕地992165.4637.43-1165.4699100037.38-3265.4698890037.30园地52859.571.991700.0054559.572.063800.0056659.572.14林地819760.0630.9220900.00840660.0631.7158600.00878360.0633.13牧草地4557.910.170.004557.910.170

24、.004557.910.17其他农用地157761.825.95-4213.94153547.885.79-18223.94139537.885.26建设用地合计273831.310.338900.00282731.310.6727000.00300831.311.35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47398.731.794500.0051898.731.9618500.0065898.732.49农村居民点157125.345.93-2000.00155125.345.85-11300.00145825.345.50小计204524.077.722500.00207024.077.817200.002

25、11724.077.99交通水利用地65118.622.466000.0071118.622.6819000.0084118.623.17其他建设用地4188.610.16400.004588.610.17800.004988.610.19未利用地合计349933.2413.2-26120.60323812.6412.22-67910.60282022.6410.64水域25966.710.980.0025966.710.980.0025966.710.98滩涂沼泽56967.442.15-3020.6053946.842.04-5010.6051956.841.96自然保留地266999.0

26、910.07-23100.00243899.099.20-62900.00204099.097.70总计2650869.361000.002650869.36100.000.002650869.36100资料来源:南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依据上述的表格,我们可知南阳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一是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用地分布规律明显;二是林地面积比重较高,分布相对集中;三是未利用地面积较大,适宜开发为耕地的面积较少。土地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城乡土地利用缺乏统筹,二是城镇工矿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三是局部地区土地生态环境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都为南阳的可持续生态发展带来了巨大

27、的挑战,因此需要及时的对南阳地区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各自的主要经济功能和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南阳的和谐发展。4.4 南阳盆地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参考数据,以19972008年为研究时段,得到南阳市相对承载力指数。(表4)表4 19972008南阳市相对承载力分析年份耕地面积(hm2)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总人口(万人)人均耕地面积(hm2)人均GDP(万元)Cr1CreCs超载人口/万人超载比例/1997101344439.0310389.511.5796468782521220.4719981013.18465.8710429.611.48

28、97468983121120.2119991013.83484.9410459.761.4098968083521020.1420001014.00519.6610499.881.28100266483321620.5920011016.12576.28105510.001.16101667184321220.0620021004.53622.29106010.201.07102566484421620.362003993.67724.16106510.470.95104168986520018.802004992.77892.46106910.620.81105472689018016.80

29、2005992.171047.76107510.710.71106374890516915.752006994.271203.05108010.790.63107375591416615.352007994.201376.33108510.850.51107970789319317.742008994.861636.43109110.910.44108572390418817.19注:Cr1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 ,Cre为相对经济发展承载力, Cs为综合资源承载力。数据来源于1997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南阳市统计年鉴,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册。根据图表,将相对承载力研究结论与南阳市土地利

30、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结合起来,可展示如下列(图1)1。根据区域发展要求、土地利用关系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以及“十二五”规划划分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设想,综合考虑不同的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开发潜力和资源承载力等因素。把南阳划分为城镇建设发展区(优化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发展区(限制开发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重点区(禁止开发区)共3个功能分区。 图1 1997-2008年南阳市总人口与相对资源承载力演化过程5 南阳盆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若干思考结合上文的分析结果,形成了3个主体功能区划。以下就对三个主体功能区进行详细说明,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31、5.1 城镇建设发展区(优化开发区)该区主要包括在宛城区、卧龙区的中心城市建设区及各县市的城镇发展区,该区是全市的人口产业集聚中心,也是区域材料、能源、交通、市场等重要资源的集散、发展、协调中心,还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5.1.1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要完善设施配套,强化城市功能,着力填补建成区以内的基础设施空白点。同时要加强对白河的综合治理,并向白河的两端延伸道路,使蓄水的面积由现在的666.7hm2 增至1000hm2风光带由现在的10km扩展到15km。在加快老城区开发改造的同时,要抓紧整治城区的梅西河、三里河、温良河和护城河,使之与白河游览区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一个水网。在这方面要

32、突出南阳的绿色特点,要积极事实城郊绿化的工程,重点搞好育滨森林公园、独山森林公园、兰营水库风景区、西郊果林风景区及白河滩涂防护林建设。要发挥南阳的自然人文优势,充分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建设好武侯祠和医圣祠,修缮南阳府衙,恢复古城墙。还要根据南阳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相应的绿化建设和旅游的用地。5.1.2 县级城市县级城市的发展要根据其所在的区位,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统筹布局。对此要充分考虑宁西铁路的建设对带动城镇发展的作用,适度调整、修改和完善较为落后的城镇规划体系。在确定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以邓州、新野、唐河、镇平和内乡县城为重点,使其成为南阳的次中心城市,其中邓州要发展成为重

33、要的中等级城市,新野和镇平要达到小城市的水平。5.1.3 小城镇南阳的小城镇建设,要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结合南阳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极力体现城镇特色,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绿化建设,要使90的重点土地在规划的期间内使其成为拥有25万集镇人口和有特色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现代化小城镇。5.2 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发展地区限制开发区该区主要包括伏南中山生物多样性功能维持区、东部桐柏山淮河源区、伏南低山水源涵养生态旅游区。该区森林面积达到735512.15hm2占全市的89.75,森林覆盖率达到54.83,水库水域面积达45360.51hm2占全市

34、的89.07.伏牛山是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流域的分水岭,东部的桐柏山是淮河的源区。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该区域也是河南省最大的生态旅游区,拥有五大生态旅游区。即中原区唯一的“世界生物保护区”内乡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全省最丰富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西峡老界岭生态旅游区、千里淮河发源地、桐柏淮源生态旅游区、南召九龙沟生态旅游区。建设生态南阳,要重点保护生态旅游区和风景自然保护区,对此要引入土地的生态机制和评估机制,同时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利用,建立征地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对违反规定者征收生态补偿费,用于改善生态环境,以

35、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5.3 基本农田保护区禁止开发区该区主要集中在南阳盆地集约经营农业区,包括邓州市、新野县、镇平县、社旗县、方城县、唐河县以及宛城区、卧龙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该区域耕地面积达到646325.83hm2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5.10.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良好,交通便利,市场开阔,是南阳市的粮食主产区。要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和实现南阳市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对禁止开发区要重点保护,制定法律法规,对开发活动进行限制。同时应建立国家重点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制度,将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县、国家投资的农业重点开发项目区域等,划入国家重点基本农田保护区

36、域。可以进行财政的支付转移,给予一定力度的优惠政策支持,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6 结语本文通过对南阳盆地的基本情况了解,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内涵和数据要求,利用软件对南阳盆地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坡度分析,确定南阳地区的坡度分级。同时运用土地坡度与规划的关系,分析南阳地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确定南阳地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同时结合南阳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意见,从而实现南阳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三者协调发展,为建设魅力生态南阳提供参考性意见。参 考 文 献1付彪,康鸯鸯,李光.基于相对承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研究以南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0.2朱传耿.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实证M.科学出版社,2007:15-20.3陈佳丽.关于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5):30-35.4徐翔.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以盐城市域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08.5曹希强,张天义,赵鸿燕.试论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河南省国土资源环境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8,26(10):1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