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4实用教案_第1页
碳水化合物4实用教案_第2页
碳水化合物4实用教案_第3页
碳水化合物4实用教案_第4页
碳水化合物4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糖类(tn li)化合物概述 糖类化合物亦称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葡萄糖、蔗糖、淀粉(dinfn)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第1页/共28页第一页,共28页。 糖类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也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rnt)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是人体(rnt)必需的物质。 第2页/共28页第二页,共28页。 糖类化合物分为:单糖、二糖、低聚糖、多糖四类。糖的结合物有糖脂、糖蛋白(dnbi)、蛋白(dnbi)多糖三类。 第3页/共28页第三页,共

2、28页。 糖类化合物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wzh),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机体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葡萄糖、糖原和含糖的化合物。第4页/共28页第四页,共28页。 糖类(tn li)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例如: 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tn li)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因此,糖类(tn li)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第5页/共28页第五页,共28页。食物中的糖类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糖类化合

3、物 如:单糖、双糖(shun tn)、多糖。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糖类化合物 如:纤维素。第6页/共28页第六页,共28页。 单糖(dn tn):葡萄糖、果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第7页/共28页第七页,共28页。女子不可(bk)白日无糖 红糖“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 红糖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成分,具有( jyu)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第8页/共28页第八页,共28页。 女性养生保健首先应重视保养气血,而此时红糖(hngtng)正可派上大用场。 血足才能使面色红润靓丽、经血正常、精神旺盛。 红糖(hngtng)

4、性温,经常上火、口干舌燥的人应少吃。 红糖(hngtng)敷面排毒法 :“糖蜜”具有排毒美白的功效,而红糖(hngtng)中蕴含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对皮肤细胞具有强效抗氧化及修护作用 。第9页/共28页第九页,共28页。二、糖类(tn li)化合物的功能 1、 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2、 储存和提供热能; 3、 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nngyun); 4、 调节脂肪代谢; 5、 提供膳食纤维; 6、 节约蛋白质; 7、 抗生酮作用; 8、 解毒; 9、 增强肠道功能。 第10页/共28页第十页,共28页。 构成细胞和组织(zzh) 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

5、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脑膜、细胞器膜、细胞浆以及细胞间质中。 第11页/共28页第十一页,共28页。供给能量 每克葡萄糖产热16千焦(4千卡) ,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消化变成葡萄糖或其它单糖参加机体(jt)代谢。每个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没有规定具体数量,营养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产热量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它营养物质。而摄人单糖或双糖如蔗糖,除能补充热量外,不能补充其它营养素。 第12页/共28页第十二页,共28页。 维持(w

6、ich)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葡萄糖是维持(wich)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第13页/共28页第十三页,共28页。 节省蛋白质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将影响机体用蛋白质进行合成新的蛋白质和组织更新。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类是不适宜的,因肉类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这样机体组织将用蛋白质产热,对机体没有好处(ho chu)。所以减肥病人或糖尿病患者最少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要低于150克主食。 第14页/共28页第十四页,共28页。 抗酮体的生成

7、 当人体缺乏糖类时,可分解脂类供能,同时产生酮体。酮体导致(dozh)高酮酸血症。 解毒 糖类代谢可产生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体内毒素(如:药物 胆红素)结合进而解毒。 第15页/共28页第十五页,共28页。 加强( jiqing)肠道功能 与膳食纤维有关。如:防治便秘 预防结肠和直肠癌 防治痔疮等。 其它 碳水化合物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有润滑作用。另外它可控制细脑膜的通透性。并且是一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前体,如嘌呤、嘧啶、胆固醇等。 第16页/共28页第十六页,共28页。膳食(shnsh)纤维 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植物食物的残余物。近30年来,人们吃得越来越精,患糖尿病、肥胖、缺血性心

8、脏病及直肠癌等疾病的也越来越多。于是,膳食(shnsh)纤维的身价倍增,成为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保健食品。第17页/共28页第十七页,共28页。膳食纤维(xinwi)的作用1、有利于排便,防止便秘(bin m)。2、降低胆固醇、降血脂、预防胆结石。3、容易产生饱腹感减肥食品。4、能防止血糖值急剧上升,有利于预防糖尿病。 5、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预防癌症。第18页/共28页第十八页,共28页。膳食纤维(xinwi)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粗杂粮:燕麦 、小米、玉米;红薯、土豆; 黄豆、红豆(hngdu)、绿豆等。 菌类:鲜蘑、香菇、金针菇等。 藻类:海带、紫菜、海白菜等。 蔬菜水果:白菜、小油菜、

9、黄瓜 、苹果、 梨、橙子等。 第19页/共28页第十九页,共28页。三、糖类(tn li)化合物与健康 缺乏糖类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神经系统能量不足,发生记忆力下降、失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甚至使人脾气(p qi)变坏。 当膳食中糖类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使人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第20页/共28页第二十页,共28页。 大米是不是发胖(fpng)食品 100克米饭热量120千卡 100克馒头210千卡 100克甜面包280千卡 100克饼干450千卡米饭中的蛋白质可帮助(bngzh)预防减肥中掉头发、皮肤暗淡、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即便在控制体重的期间,每天也应

10、吃150克的主食,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第21页/共28页第二十一页,共28页。四、糖类化合物的膳食(shnsh)来源 糖类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565。 淀粉来源:粮谷类、薯类。膳食(shnsh)纤维来源: 蔬菜、水果、杂粮、豆类。第22页/共28页第二十二页,共28页。 根据目前中国膳食糖类化合物的实际摄入量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建议,于2000年重新修订了我国健康人群的糖类化合物供给量为总能量摄入的55%-65%。同时对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也作了要求,即应包括复合糖类化合物淀粉、不消化的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du tn)和低聚糖等碳水化合物;限制纯能量食物如糖的摄入量,提倡摄入营

11、养素/能量密度高的食物,以保障人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及改善胃肠道环境和预防龋齿的需要。 第23页/共28页第二十三页,共28页。绝对误解(wji):糖类化合物导致发胖! 很多人减肥,认为摄入糖类化合物会导致发胖,因此往往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专家强调,事实上,人是否长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总热量的摄入量超过了消耗量。如果增加了糖类化合物的摄入,同时又减少了脂肪的摄入,摄入的总热量就不会(b hu)超标。如今,作为国际运动营养专业领域的一个普遍共识,许多国家均推崇运动员每餐食用不低于两种富含糖类化合物的食物。 第24页/共28页第二十四页,共28页。 其实适当摄取糖类化合物并不会造成发胖,而为了减肥拒绝( jju)吃含有糖类化合物的食品,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减肥没有成功,还会引发其他的症状。所以你需要全面的了解什么是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究竟有什么好处,在一一了解了这些后,相信你就会打消不再吃糖类化合物这个念头了。 第25页/共28页第二十五页,共28页。超级惊喜(jngx):多吃糖类化合物 助你减肥成功 精制糖类化合物,如面包圈、白面包等,能使胰岛素水平发生剧烈波动,这相应(xingyng)促进了脂肪在肌体内的存储,由此会降低肌体新陈代谢率。 因而,补充糖类化合物时,应以含高纤维素者为佳,如各类蔬菜、水果及全麦谷物等,它们都属于“好”碳水化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