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操作规程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8/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1.gif)
![钻井操作规程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8/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2.gif)
![钻井操作规程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8/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3.gif)
![钻井操作规程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8/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4.gif)
![钻井操作规程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8/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f9ddd404-cdc1-4283-a582-923f8ce82cb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Y/T 50782001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CQZ 0012008 代替Q/CY 7792004 钻井技术操作规程20080625发布 20080725实施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发 布II Q/SYCQZ 0012008目 次前言IV1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钻前基建工程23.1 井位勘定23.2 井场布置23.3 井场土建工程33.4 公路工程43.5 验收44 钻井设备的安装与调试44.1 水电安装44.2 机械设备安装54.3 井架安装与起升64.4 电气设备的安装及调试84.5 气控系统安装要求84.6 顶驱安装、调试、使用94.7 液压盘式刹车
2、操作规程95 钻井环境安全要求106 钻进作业116.1 钻进116.2 井身质量控制126.3 取心136.4起下钻、接单根146.5 钻头166.6 钻具176.7 钻具探伤、试压、倒换、错扣检查制度186.8螺杆钻具186.9 钻井仪表的使用与维护187 固井187.1 固井设计187.2 固井准备207.3 下套管237.4 注水泥施工247.5 尾管固井247.6 分级固井257.7 环空蹩回压候凝257.8 套管试压257.9 固井后期工作257.10 固井质量标准268 钻井液268.1 井场钻井液实验室268.2 钻井液材料存放场所288.3 容器、设备288.4 钻井液性能2
3、88.5 钻井液的配制及维护处理298.6 钻井液固相控制308.7 井漏的防治措施318.8 储层保护318.9 钻井液材料使用及管理319 井控319.1 井控设计319.2 井控装置安装、试压、使用及管理339.3 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389.4 钻井及完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439.5 溢流的处理和压井作业469.6 防硫化氢安全措施479.7 井喷失控的处理4910 测录井4910.1 常规测井5010.2 特殊测井5010.3 测井事故处理5110.4 综合录井5111 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5211.1 设计原则5211.2 钻具组合5211.3 定向钻进5412 欠平衡钻井
4、5412.1 适用条件5412.2 设计原则5412.3 井口装置及设备要求5512.4 施工准备5512.5 施工作业5512.6 欠平衡钻井作业终止条件5712.7 安全注意事项5713 气体钻井5713.1 适用条件5713.2 设计原则5713.3 设备及场地要求5713.4 施工准备5813.5 施工作业5813.6 气体钻井作业终止条件6013.7 安全注意事项6014 中途测试6014.1 测试原则6014.2 施工设计6114.3 施工准备6114.4 施工作业6214.5 资料录取与处理6414.6 HSE要求6415 井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6415.1 卡钻6415.2 防断
5、、防顿6615.3 防掉、防碰天车6815.4 防止人身事故6815.5 其它6816 完井和交井6916.1 完井质量要求6916.2 交井程序6916.3 交井资料69附录A(规范性附录)井口装置基本组合图71附录B(规范性附录)井控管汇布置图78附录C(资料性附录)压井作业单格式82III Q/SYCQZ 0012008前 言本标准主要针对钻井技术的发展,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制定。本标准按照GB/T 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和表述。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提出。本标准由
6、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处、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与监督部、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升平、李强、李晓阳、陈敏、杜泽生、邓虎、杨玻、韩永刚、孙伟、项培军、李钦道、熊永立、陶思才、许期聪、刘滨、杨旭、张平、胡超、余明建。本标准主要编制人:张克伶、付强、徐勇军、王德康。本标准主要审定人:万尚贤、徐春春、伍贤柱、李毅、陈忠实、
7、陈刚、吴仕荣、晏凌、姚坤全、吴先忠、冉金成、郑有成、王仕水、徐英、徐峰、韩烈祥、张绪平。 Q/SYCQZ 0012008钻井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川油气田所属的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系统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四川油气田所属的与钻井工程系统有关的各种作业。其它区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9253.1 石油钻杆接头螺纹G
8、B/T 16783.1 石油天然气工业 现场钻井液测试 第1部分 水基钻井液SY/T 5051 钻具稳定器SY/T 5083 尾管悬挂器SY/T 5087 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T 5088 评定井身质量的项目和计算方法SY/T 5127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SY/T 5144 钻铤SY/T 5198 钻具螺纹脂SY/T 5199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螺纹脂SY/T 5217 金刚石钻头及金刚石取心钻头SY/T 5225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 5322 套管柱强度设计方法SY/T 5369 石油钻具的管理与使用 方钻杆、钻杆、钻铤SY/T
9、5383 螺杆钻具SY/T 5466 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SY/T 5547 螺杆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SY 5593 钻井取心质量指标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SY 5727 井下作业井场用电安全要求SY/T 5824 钻杆分级检验方法SY/T 5858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SY/T 5964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规范SY/T 6203 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SY/T 6277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及人身安全防护规定SY/T 6283 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SY/T 6293 勘探试油工作规范SY/T 6337 油气井地层测试资料录取规范SY/
10、T 666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SY/T 10041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一级一类和二类区域划分的推荐作法JJG(石油)17 钻井液旋转粘度计JJG(石油)28 钻井液含砂量测定仪检定规程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Q/SYCQZ 005 水平井下套管作业规程Q/SYCQZ 032 油田化学剂抽样实施细则Q/SYCQZ 033 套管和油管送井前质量检验规程Q/SYCQZ 036 石油天然气钻井井场电气系统技术规范Q/SYCQZ 037 石油天然气井场防雷技术规范Q/SYCQZ 038 石油天然气井场电气安全技术规范Q/SYCQZ 039 石油天然气井场电力电缆供配
11、电技术规范API Spec 10D 弓簧套管扶正器规范3 钻前基建工程3.1 井位勘定3.1.1 根据勘探或开发部门给定的井位参数,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实地勘测确定地面井口位置。井位勘定应遵循地面服从地下的原则,进行地形、地质调查,避开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应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国防设施、高压电线、油气管线、道路、水资源情况、风向变化以及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井口位置和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离地表深度及河道、干渠的位置、走向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钻井地质设计中标注清楚。3.1.2 井口安全距离3.1.2.1 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
12、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500m;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m。3.1.2.2 一般油气井井口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m;高压、高含硫油气井井口与其它井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钻进本井所用钻机的钻台长度,最小不能小于8m。3.1.2.3 丛式井井组间距离不小于20m。3.1.2.4 特殊情况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全和环境评估,按其评估意见处置。3.2 井场布置3.2.1 井场方向:以井口为中点,以井架底座两条垂直平分线的延长线为准线,划分井场的前、后、左、右。大门所在
13、区域为前,站在大门前方准线上,面对井架,准线左侧区域为左,准线右侧区域为右。3.2.2 井场布置应符合SY/T 5466规定。3.2.3 公路应从前场进入井场,钻机井架和动力设备基础应尽量选在挖方处。3.2.4 井场钻井设备的布局应满足钻井工程的需要,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污染等要求。在草原、苇塘、林区钻井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离措施。3.2.5 发电房、油罐区距井口不小于30m,发电房与油罐区相距不小于20m,柴油机排气管出口不能指向油罐区。高架水罐、油罐、发电房宜布置在井场外。3.2.6 循环系统应布置在井场的右侧,中心线距井口11m18m。3.2.7 钻井液储备罐应布置在井场右后方,废
14、液池、岩屑池原则上应布置在井场右侧、循环系统外。3.2.8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摆放在面对井架大门左侧、距井口不小于25m的位置。压井管汇坑设置在井场左侧,节流管汇坑设置在井场右侧,方井与节流、压井管汇坑的连接沟尺寸应不小于700mm(宽)×800mm(深)。3.2.9 平台经理房、钻井监督房、钻井值班房、综合录井房、地质值班房、钻井液化验房、消防房、油品房、材料房等井场生产用房距井口不小于30m。生活区应位于井口上风处,距井口不小于100 m。3.2.10 各型钻机井场有效面积见表1。表1 各型钻机井场有效面积序号钻机型号长m宽m面积m21ZJ10、ZJ20车载55(前20+后35)2
15、5(左12+右13)13752ZJ2065(前35+后30)30(左15+右15)19503ZJ3075(前43+后32)32(左17+右15)24004ZJ4095(前53+后42)40(左20+右20)38005ZJ50L、ZJ50L-ZPD、ZJ70L、ZJ70L-ZPD97(前54+后43)42(左22+右20)40746ZJ50D、ZJ70D105(前50+后55)45(左22+右23)47257ZJ90125(前65+后60)70(左33.5+右36.5)8750注1:井场有效面积不包括钻井液储备罐、油罐等附属设施所占面积。注2:特殊工艺井井场面积的增加应按实际需要考虑。3.3 井
16、场土建工程3.3.1 井场场基应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场面平整。3.3.2 井场中部应稍高于四周,形成1%2%的坡度,周围排水设施畅通,防止自然水浸入废液池。3.3.3 井架、柴油机、泥浆泵基础的地基承载能力特征值应大于200KPa,循环系统、石粉房、发电房、钻井液储备罐基础的地基承载能力特征值应大于150KPa,不能满足时应进行处理。3.3.4 井架基础顶面应高于井场平面200mm,同一组设备基础平面标高偏差为±3mm。储备罐罐底应高于井场平面2.6m,且高于循环罐顶面0.5m以上。3.3.5 一般情况下方井深度不小于2m,圆井深度不小于1.5m,圆井直径不小于1.5m。丛式井应根据钻
17、井工艺要求确定方井尺寸。3.3.6 废液池、岩屑池最小有效容积见表2。表2 废液池、岩屑池最小有效容积序号井深(m)井身结构废液池m3岩屑池m312500244.5 mm×177.8 mm1020380225003000244.5 mm×177.8 mm1220400330013500244.5 mm×177.8 mm1340420435014000339.7 mm×244.5 mm×177.8 mm1580450244.5 mm×177.8 mm1480440540016000508 mm×339.7 mm×24
18、4.5 mm×177.8 mm1950540339.7 mm×244.5 mm×177.8 mm1800500660018000508 mm×339.7 mm×244.5 mm×177.8 mm2050600339.7 mm×244.5 mm×177.8 mm1900550注1:废液池有效容积未包括残酸池容积和按规定预留的0.5m池体净空高度。注2:特殊工艺井废液池、岩屑池有效容积的增加应按实际需要考虑。3.3.7 各型钻机临时房屋面积及活动房基础标准见表3。表3 井场临时房屋面积及活动房基础标准序号名 称单位32
19、00m以下钻机及修井机3200m 4000m钻机4000m 5000m钻机5000 m以上钻机1机泵房m2-2902902902循环系统m2-2722722723发电房m2-1001001004石粉房m2-60801005打水房m2-4545456废水泵房m2-6667水泵房m2-3030308独立泵房m2-2020209厕所m2-36363610总计m210085987989911活动房基础幢263840423.4 公路工程3.4.1 井场公路设计采用JTG B01四级单车道公路标准。3.4.2 路面类型为泥结碎石路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3.4.3 公路桥涵设计载荷按汽车20级、验算
20、载荷按挂车100标准,桥面宽度与公路路基同宽。3.4.4 路面净空高度不小于4.5m。3.5 验收3.5.1 功能性验收:钻前基建工程达到钻机搬安条件后,由使用单位组织进行功能性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钻机搬安。3.5.2 竣工验收:钻前基建工程全部完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竣工验收。4 钻井设备的安装与调试4.1 水电安装4.1.1 井场各种电气系统的设计、选型与安装应符合Q/SYCQZ 038石油天然气井场电气安全技术规范和Q/SYCQZ 036石油天然气钻井井场电气系统技术规范的规定。4.1.2 水电安装非架空线供电应符合Q/SYCQZ 039石油天然气井场电力电缆供配电技术规范的规定。4.
21、1.3 井场专用防雷系统应符合Q/SYCQZ 037石油天然气井场防雷技术规范的规定。4.1.4 供水设备能力要求出口排量在20m3/h 以上。储水罐容积应满足以下要求:3000m及以下钻机为100m3;4000m5000m 钻机为120m3;7000m及以上钻机为180m3。钻台处供水压力不小于0.05MPa。4.2 机械设备安装4.2.1 机械设备的安装应先找平,再找正,达到“平、稳、正、全、牢、灵、通”的要求。4.2.2 安装前的基础找正及划线应以井口为中点,以井架底座的两条垂直平分线的延长线为准线,根据钻机型号,在基础上划出底座安装边线,有配重水柜的钻机还应划出水柜中心线和边线,找正偏
22、差小于2mm。安装时应用水平仪找平,不平度每米小于0.8mm,前后偏差小于1mm。 4.2.3 所有因找平而加的垫铁应用电焊点牢,防止松动脱落。4.2.4 固定螺栓孔的直径应为固定螺栓直径的110%。4.2.5 各运转机件上的护罩和保护装置应配齐、固牢。4.2.6 三角皮带的张紧度,按两皮带轮的中心距计算每米应小于15mm,测力应垂直于两皮带轮中心距的中心,力的大小应符合表4规定。表4 三角皮带张紧度测量力三角皮带截面型号ABCDE测量力(N)2530751351804.2.7 联组带的张紧度,按两皮带轮的中心距计算每米应小于15mm,测力应垂直于两皮带轮中心距的中心,力的大小为800N。4.
23、2.8 水平链条张紧度应小于链条切线长度的2%3%,爬坡链条张紧度应小于切线长度的2%。4.2.9 天车、转盘、井口三者的中心线应在一条铅垂线上,最大偏差应小于10mm。4.2.10 绞车以滚筒面为基准,水平度误差每米不大于3mm。4.2.11 转盘以旋转台为基准,水平度误差每米不大于2mm。4.2.12 各动力机、联动机底座、传动箱、带泵轴前后、左右水平度误差每米不大于0.5mm。4.2.13 钻井泵前后水平面以阀箱法兰平面为基准,水平度误差每米不大于3mm,左右水平面以轮面为基准,水平度误差每米不大于2mm。4.2.14 钻机传动装置按设备传动次序,以链轮、皮带轮为基准进行校正。传动箱链轮
24、与绞车传动轴链轮的偏差、斜差均应小于1.5mm。转盘链轮与滚筒轴链轮偏差、斜差不大于2mm。4.2.15 转盘万向轴倾斜度应在5° 8°范围内,柴油机万向轴倾斜度应不大于3°,泥浆泵万向轴倾斜度应不大于8°,两法兰平面的平行度应在0.5mm之内。4.2.16 钻井泵找正以万向轴、链轮或皮带轮为基准,偏差、斜差均不大于3mm。4.2.17 电磁刹车、水刹车找平找正以牙嵌为基准,端面间隙与外园偏心差均不大于1mm。4.2.18 变矩器或偶合器固定在传动箱底座上,前后位置以气囊摩擦鼓边缘端面至气囊固定盘的距离20mm30mm为宜。 4.2.19 各联动机皮带轮
25、找正偏差、斜差均不大于2mm。 4.2.20 钻井泵空气包充氮气或压缩空气(绝不允许充氧气),充气压力为工作压力的30,最高不应大于6MPa,低于2.5MPa即应补充压力。4.2.21 水龙带比立管约短1m,安装时应加保险绳。立管与水龙带连接处弯头不小于45°。4.2.22 钻井常用钢丝绳以公称负荷计算安全系数4.2.22.1 手传动用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4。4.2.22.2 机械传动起重用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5。4.2.22.3 绳套用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8。4.2.22.4 牵索和拉绳,安全系数不小于3。4.2.23 钻井常用钢丝绳直径4.2.23.1 高悬猫头绳直径应为1
26、6mm22mm。4.2.23.2 内外钳吊绳直径应为12.7mm,内外钳尾绳直径应为22mm。4.2.23.3 液气大钳吊绳直径应为15.9,尾绳直径应为22。4.2.23.4 防喷盒吊绳、旋绳器用绳直径应为8mm。4.2.23.5 大门绷绳直径应为16mm22mm。4.2.23.6 摩擦猫头和液动猫头绳直径应为16mm19mm。4.2.23.7 0.5t起重绞车钢丝绳直径应不小于6.5mm;2t3t起重绞车钢丝绳直径应不小于9.5mm;5t起重绞车钢丝绳直径应不小于16mm。4.2.24 常用钢丝绳卡规格及用量见表5。表5 常用钢丝绳卡规格及用量钢丝绳直径mm(in)适用绳卡数个绳卡之间距离
27、mm6.5(1/4)3808(5/16)809.5(3/8)8011.5(7/16)8913 (1/2)10814.5 (9/16)12716 (5/8)14019(3/4)416522 (7/8)18426(1)20329(11/8)24132(11/4)25035(13/8)25038 (11/2)25042 (15/8)26045 (13/4)28048 (17/8)30052(2)320注1:每个绳卡之间间隔距离约为绳径的6倍8倍,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不应少于140 mm。注2:绳卡开口方向应一致,朝向长绳的方向,卡板压在长绳一侧。绳卡开口方向不得正反排列。注3:先卡最外侧的卡子,再卡最
28、内侧的卡子,然后卡中间的。最后应把每个卡子紧一遍,U型螺栓的头部应露出螺帽2扣3扣。4.3 井架安装与起升4.3.1 新钻机井架和底座累计使用时间达到50个钻机月时,应进行首次检测,此后累计使用时间每达到30个钻机月应检测一次;累计使用达到100个钻机月的井架和底座,此后使用时间每达到10个钻机月应检测一次。检测结果应建档保存,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使用。4.3.2 起放井架钢丝绳两根长度相对误差应小于100mm。使用前应检查,无扭结、压扁、电弧烧伤、锈蚀或其它损坏造成的结构严重变形、松散、断丝等现象。使用后应进行防腐处理。4.3.3 井架各节在搬迁时要垫平,移动时不准拖动,以防变形。4.3.4
29、安装4.3.4.1 井架和底座在安装前应检查,不得有变形、弯曲、严重伤痕、破损、锈蚀等情况。销子、耳板等重要部件不得有影响承载能力的任何缺陷。4.3.4.2 井架和底座各部件的安装顺序按钻机使用说明书要求执行。4.3.4.3 井架和底座的连接销子必须对号入座,严禁将销子随意更换或用螺栓代替。连接销子的方向是大头在井架外侧,小头在内侧,锁销从上往下穿。连接销子应穿好安全销。4.3.4.4 穿销子前,应将销孔毛刺除去,擦洗干净,涂上润滑脂。井架和底座各处的连接销、螺栓、可转动绞轴、导绳轮轴、连接处的结合面均应涂抹润滑脂。4.3.4.5 穿提升系统钢丝绳前,应将新刹车块与刹车鼓或刹车盘相互磨合好。4
30、.3.4.6 穿滚筒钢丝绳时,在滚筒上应留有9圈14圈钢丝绳,并卡好活绳端。4.3.4.7 两井架大腿销轴孔在左右跨距范围内应在同一轴线上,同轴度允许误差不大于1.2mm,并应对准井口中心。左右支座应在同一水平面上,误差不大于5mm。4.3.4.8 装起升钢丝绳时,先将游车大钩放置在井口正前方适当位置,钩口朝上,大钩锁死。小支架、跑道、平衡三角架及游车大钩就位后,将起升大绳装在平衡三角架上,平衡三角架挂牢在游车大钩上。4.3.4.9 连接好的井架放在支架上的时间,不得超过24h。4.3.5 起升前的检查4.3.5.1 井架连接完毕,检查所有销子、抗剪销及安全销是否齐全正确,与井架起升有关的转动
31、部位应润滑良好、转动灵活。4.3.5.2 检查配重水柜是否注满水。4.3.5.3 检查指重表安装与连接是否正确,灵敏可靠。4.3.5.4 死绳固定是否牢固,连接是否正确。4.3.5.5 二层台操作台的前部拉起,捆绑牢固。4.3.5.6 供气系统及气控系统工作正常,储气瓶压力应不低于0.8MPa。4.3.5.7 井架缓冲装置伸缩自如且伸至最大行程。4.3.5.8 全面检查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刹车系统、气控系统,确保工作正常。4.3.5.9 井架上无任何工具、零件和杂物。4.3.6 起升4.3.6.1 严禁在风速超过30km/h、大雨、大雾天气和夜晚起升井架。4.3.6.2 起井架时由一人指挥,一
32、人操作,一人协助。井架两侧20m范围内和正前方不得有无关人员和施工机具。4.3.6.3 用应急电机起升井架时绞车应采用低速一档,并启动一台柴油机作为备用;用柴油机起升井架时绞车应采用低速一档,并启动一台柴油机作为备用。柴油机转速控制在800r/min1100r/min。4.3.6.4 先进行试起。当井架起离前端支架200mm300mm时,将绞车刹住,停留10min15min,迅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以下内容。a) 起升大绳、焊接连接部位、连接销子等高应力部件和部位是否有异常;b) 指重表工作是否正常;c) 刹车系统、天车固定是否可靠;d) 起升大绳、游车钢丝绳穿法是否正确,绳卡紧固是否可靠,
33、各绳索与井架及绳索间有无擦挂。4.3.6.5 检查完后,将井架缓慢放回支架上,在确认无问题后,才能进行正式起升。4.3.6.6 起升井架力求平稳,严禁中途刹车。4.3.6.7 井架起至快接触缓冲装置时,摘开绞车低速离合器和缓冲装置气源,由缓冲装置慢慢泄压,让井架平稳地靠在支架上,迅速穿好井架与支座连接销子或螺栓,然后拉紧绷绳。4.3.6.8 井架起升后应进行校正,天车中心与转盘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4.4 电气设备的安装及调试4.4.1 发电机组安装正确,星点接地电阻值4。启动发电机检查输出电压、频率和其它指示仪表是否正常。4.4.2 VFD(或SCR)、MCC房4.4.2.1 检查各台发电
34、机的输出相序是否一致,所控制的其它负荷开关操作灵活、可靠。观察变频器和SCR直流组件的自诊断状态是否正常。4.4.2.2 外围用电设备的供电电缆,应按出线柜或接插件外壳上所示铭牌对号入座,有屏蔽层的电缆应将屏蔽层接于电机外壳。4.4.2.3 电力电缆和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低于0.5M严禁供电。直流电动机应检查碳刷磨损情况。4.4.2.4 设备就位后,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做全面系统检查。包括VFD、MCC、SCR房及室内元器件(包括母排)各紧固螺栓、接线端子排等,各操作保护部件灵活可靠,空调、变压器、制动电阻等完好无损,电缆保护层和绝缘层完好,各接插件连接正确、牢固。4.4.3 司钻控制室(台)4.
35、4.3.1 检查主控制触摸屏(或指配开关)、仪表、指示灯正常与否,通过正常或应急通道启动转盘电机正、反转,观察电机输出电流、转矩及速度是否正常。按同样操作方法检查绞车、钻井泵、自动送钻等电机。4.4.3.2 观察监视器的各路摄像画面是否清晰。4.4.4 检查供电系统突然停电时,刹车系统能否紧急制动。4.4.5 合上冷却风机、电磁刹车电源开关,调试电磁刹车。手柄操作应灵活可靠,直流电流连续可调。4.4.6 检查钻台动力柜电源,试运转液压站,检查升降电梯、司钻休息室、加热器和井架、井场照明灯及其它用电设施。4.5 气控系统安装要求4.5.1 气控系统的连接管线、阀件和接头等不应漏气。当拆卸设备移运
36、时,快速由壬密封面要保护好,其它连接端也应包扎好。4.5.2 安装时,管线内不准留有杂物;胶管线与金属管接头处不能有剥皮现象,并要固牢;硬管线要排列整齐、固定;所有气管线应编号。4.5.3 各控制手柄、手轮要灵活。4.5.4 各控制元件、部件齐全、完好,能准确地控制设备的运转和停止。4.5.5 各处压力表应齐全、灵敏、准确。4.5.6 气路管线不能有扭折和压扁等情况。4.5.7 各类橡胶件应用肥皂水或四氯化碳合剂清洗,禁止用矿物油(汽油、柴油、煤油)清洗。4.5.8 在引入压缩空气前,控制手柄应全部处在非工作位置。4.5.9 使用前对气路进行吹扫清洁和耐压试验。试压时,全部离合器应充气,试压1
37、MPa,稳压10min,压降小于0.1MPa为合格。4.5.10 气控系统应进行功能性试验。包括柴油机停止运转条件的试验和空转试验,检查系统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灵敏性,核实设备装置间的连接是否与控制流程图相符。试验结束后操作箱上各手柄应处于非工作位置。4.6 顶驱安装、调试、使用4.6.1 安装4.6.1.1 顶驱安装应使用专用吊具。4.6.1.2 电控房应摆放在井架左后侧,其出线一侧朝向井架。4.6.1.3 顶驱控制台摆放在司钻便于操作的位置。4.6.1.4 液压源摆放在井场的左后侧或钻机底座上。4.6.1.5 顶驱控制台内充入干燥的压缩空气,其压力为0.001MPa0.03MPa。4.6
38、.1.6 游动电缆及液压管线应并列、平行悬挂在井架的挂架上,地面电缆严禁穿越泵房高压区。4.6.1.7 天车底梁上安装导轨吊耳,其承载能力不小于400KN。4.6.1.8 导轨下端距钻台面应在1.8m2m之间。4.6.1.9 顶驱用水龙带长度为23m,立管接头距钻台面高度为22m。4.6.2 调试4.6.2.1 上提下放顶驱装置,顶驱滑动正常,电缆及液压管线正常。4.6.2.2 顶驱主轴、井口中心线应在同一铅垂线上,最大偏差应小于5mm。4.6.2.3 主电机对应的冷却风机旋转方向正确。4.6.2.4 主电机调试必须在单电机操作模式下进行,分别启动A、B电机,低速运转,旋转方向正确。4.6.3
39、 使用4.6.3.1 顶驱能在任何高度与立柱连接、建立循环通路、关闭遥控内防喷器,在钻台面时可关闭手动内防喷器。4.6.3.2 正常作业时,应选用A、B电机同时运转驱动。当井下负载扭矩大于钻井扭矩设定值,出现电机堵转时,应缓慢释放钻具扭矩。4.6.3.3 起钻作业时,松开主轴与钻具连接丝扣,上提顶驱至二层台工作位置,在卸开立柱下端丝扣后,用倾斜液缸使吊卡靠近二层台,打开吊卡,将钻杆放入立根盒。4.6.3.4 下钻作业时,上提顶驱至二层台工作位置,用倾斜液缸使吊卡靠近二层台,打开吊卡,将钻杆放入吊卡中扣合好并上提立柱,同时将倾斜液缸回到中位,对扣上紧后下放钻具。4.6.3.5 卸扣时,应观察平衡
40、液缸的活塞杆伸出位置,确保立柱弹跳功能正常。4.6.3.6 吊环倾斜时,其提升负荷不应超过20KN。4.6.3.7 严禁回转头在承载情况下旋转。4.6.3.8 严禁带顶驱使用地面震击器。4.6.3.9 严禁用顶驱主电机同时旋紧单根或立柱与钻柱之间的连接扣。4.6.3.10 严禁开泵循环和正常起钻作业时操作内防喷器(IBOP)。4.6.3.11 下套管作业应使用180in专用吊环。4.7 液压盘式刹车操作规程4.7.1 开机前检查操作箱与绞车接口板间工作钳、安全钳回路液压管线用快速接头的公、母接头并颜色区分开,防止管线错接,保证安全钳和制动钳间隙符合要求、各管路连接应正确、密封良好,各部件无阻卡
41、。4.7.2 为保证液压盘式刹车工作钳、安全钳液压管线不错接或虚接(用力摇动快速接头,并用力拔不出,方可确定为连接牢固),在接完液压管线后,必须观察相应的压力表,压力表数值必须在相应工作状态的正常值范围内(工作制动时,工作钳压力表读数8MPa左右,紧急制动时,工作钳压力表读数为8Mpa左右,安全钳读数为0)。4.7.3 开启吸油口阀门、柱塞泵泄油口阀门,关闭蓄能器组回油阀门,接通外部电源,开启气源。4.7.4将刹把、紧急刹车按钮、驻车制动手柄复位,即:刹把处于“松”位,紧急刹车处于“刹”位,驻车制动手柄处于“刹”位。4.7.5 启动电机 此时系统处于紧急制动状态。4.7.6解锁 :先拉动刹把,
42、使其刹住载荷;然后推动驻车制动手柄,拔出紧急刹车按钮,使其均处于 “松”位。4.7.7工作制动:拉动“刹把”即可进行工作制动,其操作角度为0° 60°,拉动角度越大,制动力越大。4.7.8驻车制动:将驻车制动手柄至“刹”位,即实现驻车制动。转换到工作制动时,必须先解除驻车制动,即先拉动刹把,使其处于“刹”位以刹住载荷,再推动驻车制动手柄至“松”位;然后进行工作制动。4.7.9紧急制动: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实现紧急制动。转换到工作制动时,必须先解除紧急制动,即:先拉刹把以刹住载荷,再拔出紧急制动按钮;然后进行工作制动4.7.10 下放钻具,特别在下放较重的钻具时,必须利用盘式刹
43、车和辅助刹车的组合能力来安全下放钻柱和套管,不可将负载自由下降,必须连续减速,自始自终保持辅助刹车与绞车相连。不得使用辅助刹车控制负载下降,防止引起控制失灵,造成事故。4.7.11起下钻时,刹车手柄轻拉一些,使刹车块轻触刹车盘。这样制动响应速度快,避免溜钻现象。4.7.12 司钻离开司钻位置时,须用卡瓦悬持重负载,不得运用盘式刹车悬持重负载4.7.13 起下钻过程中,不得操作驻车制动手柄、紧急制动按钮。4.7.14 起升井架后,必须在游车大钩固定或放至低位的情况下,方能将盘刹控制箱移到钻台。4.7.15 检修刹车时,必须先将游车大钩固定或放至低位的情况下进行。在安全钳液压管线没有泄压的状态下(
44、即判断安全钳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绝不允许拆卸工作钳液压管线。4.7.16 检修液压系统后重新起动盘刹电机泵前,必须确定液压管线连接正确,连接牢固,此时游车大钩处于低位或固定。4.7.17 紧急制动阀不应长时间闲置不用,每天应活动几次,以防阀粘连。4.7.18 驻车制动只有安全钳参与制动。为了确保安全钳油缸内大刚度碟簧有足够的弹力,每12个月至少更换一次碟簧组。5 钻井环境安全要求5.1 井位勘定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5.2 应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在设计中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突发事故(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当地政府部门备案。5.3 钻井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按SY/T 6283执行。5.4 在井场明显处和有关设施、设备处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5.5 井场电器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符合SY/T 5225的规定。井架、钻台、机泵房和净化系统照明全部采用防爆灯。井场电线不应横跨主体设备。5.6 井场内严禁烟火。钻开油气层后应避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 刷子李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上学期第6周说课稿001
- 2024年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001
- 3《我们班 他们班》第二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4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1)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医院院长任期薪酬及福利待遇协议4篇
- 注销代办服务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障合同
- 3 我们班-他们班(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门诊诊疗指南及规范
- 2024年国家保密法知识竞赛经典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
- 2023《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PPT
- 国外文化消费研究述评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迷人的乡村风景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物理 含解析
- 五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100道
- 血透病人体重健康宣教
- 脾破裂护理查房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精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