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的建立与发展_第1页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的建立与发展_第2页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的建立与发展_第3页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的建立与发展_第4页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的建立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学的发展史五个时期:五个时期:1、萌芽时期:、萌芽时期:1600年以前年以前2、几何光学时期:、几何光学时期:1718世纪世纪折射定律、色散、望远镜、显微镜、微粒说折射定律、色散、望远镜、显微镜、微粒说3、波动光学时期:、波动光学时期:18001905年年波动说波动说4、量子光学时期:、量子光学时期: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中叶世纪中叶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5、现代光学时期:、现代光学时期:20世纪世纪5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激光激光第第四四章章 经典光学经典光学的建立的建立 1.1.几何光学几何光学 2.2.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 3.3.光速的测定光速的测定 4.4.光谱的研究

2、(略)光谱的研究(略) 附:激光器的发明(略)与全息术附:激光器的发明(略)与全息术一一.早期光学早期光学二二.折射定律的建立折射定律的建立三三.光学仪器的研制光学仪器的研制四四.牛顿对光的色散的研究牛顿对光的色散的研究1.几何光学几何光学几何光学的建立和发展几何光学的建立和发展光学是物理学众多学科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在古代,人们除光学是物理学众多学科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在古代,人们除了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和不完全的折射定律外,对了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和不完全的折射定律外,对光学知识再没有什么深入的认识。近代光学史是从十七世纪初光学知识再没有什么深入的认识。近代光学史是从十七世

3、纪初开普勒的光学研究开始的,以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转折而开普勒的光学研究开始的,以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转折而发展起来。发展起来。一一.早期光学早期光学欧几里得欧几里得光的反射光的反射阿勒阿勒.哈增哈增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西奥多里克西奥多里克彩虹现象彩虹现象达芬奇达芬奇针孔照相机针孔照相机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1717世纪,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几何光学的发世纪,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几何光学的发展。展。二二 折射定

4、律的建立折射定律的建立1 1 开普勒的工作:开普勒的工作:16111611年写了年写了折光学折光学,记载了两个,记载了两个实验。实验。第一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比较入射角和折射角:如图,日光是比较入射角和折射角:如图,日光LMNLMN斜射到器壁斜射到器壁DBCDBC上,上,BCBC边沿的影子投射到底座于边沿的影子投射到底座于HKHK;另一部;另一部分从分从DBDB射进一玻璃立方体射进一玻璃立方体ADBEFADBEF内,阴影的边沿形成于内,阴影的边沿形成于IGIG。 根据屏高根据屏高BEBE和两阴和两阴影的长度影的长度EHEH和和EGEG,就可,就可算出立方体的入射角和算出立方体的入射角和出射角之比

5、。出射角之比。第二个实验是:第二个实验是:用一个圆柱性玻璃,令光线沿用一个圆柱性玻璃,令光线沿S S1 1和和S S2 2入射,入射,通过圆柱中心的光线通过圆柱中心的光线S S1 1方向不变,和圆柱边沿相切的光线方向不变,和圆柱边沿相切的光线S S2 2偏折最大,并发现最大偏折角约为偏折最大,并发现最大偏折角约为42420 0。 全反射的发现:全反射的发现: 令令ABAB为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如图。光线从空气进入玻为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如图。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发生折射,由于最大偏折角为璃发生折射,由于最大偏折角为42420 0,所以进入玻璃的,所以进入玻璃的光线将构成一个夹角为光线将构成一个夹

6、角为42420 02=842=840 0的锥形的锥形MONMON。若有一束光若有一束光从玻璃从玻璃射向空气,当入射角射向空气,当入射角大于大于42420 0时,则到达时,则到达O点后,将既不能进点后,将既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入空气,也不能进入MON锥形区域,必锥形区域,必定反射为定反射为。利用光线是可逆的可推出:利用光线是可逆的可推出:2 斯涅耳斯涅耳(W.Snell,1591-1626)的工作:的工作: 荷兰人,荷兰人,16211621年年从实验得到准确的折射定律从实验得到准确的折射定律 。方。方法和开普勒基本相同,但斯涅耳发现,比值法和开普勒基本相同,但斯涅耳发现,比值OS /OSOS

7、 /OS恒恒为常数,并由此导出图中所示式子。为常数,并由此导出图中所示式子。3 笛卡儿的工作:笛卡儿的工作:4 费马的工作:费马的工作: 1661年费马用最短时间原理推出了折射定律:年费马用最短时间原理推出了折射定律:同时证明了光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向法线方向偏折。同时证明了光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向法线方向偏折。1.1.12991299年由意大利人年由意大利人阿玛蒂阿玛蒂发明并发明并制造了眼镜。制造了眼镜。2.2.16081608年,年,荷兰人荷兰人李普塞李普塞(Hans Hans Lippershey)Lippershey)制成第一台望远镜制成第一台望远镜: :凸透镜作物镜,凹透镜作

8、目镜凸透镜作物镜,凹透镜作目镜3.3.伽利略伽利略改进成放大改进成放大3232倍,随后又倍,随后又制成放大制成放大10001000倍的望远镜倍的望远镜。三三.光学仪器的研制光学仪器的研制5 5. .16681668年,年,牛顿牛顿设计并制设计并制造了第一架小型造了第一架小型反射式反射式望远镜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可以避免因透镜折射引起的像差反射式望远镜可以避免因透镜折射引起的像差4.4.16111611年年开普勒开普勒设计设计了用两了用两个凸透镜构成的天文望个凸透镜构成的天文望远镜,即远镜,即开普勒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 第一台开普勒望远第一台开普勒望远镜由天文学家镜由天文学家沙伊纳沙伊纳于于16

9、13161316171617年制造。年制造。6 6. .几乎与望远镜同时,几乎与望远镜同时,荷兰人荷兰人詹森詹森(Janssen)(Janssen)发明制造了显微镜发明制造了显微镜。7 7. .16651665年,年,胡克胡克出版显出版显微图象,并制造了一个微图象,并制造了一个带聚光镜带聚光镜的显微镜:用两的显微镜:用两个平凸透镜分别作物镜和个平凸透镜分别作物镜和目镜,用一球形聚光器来目镜,用一球形聚光器来照亮待观察的物体。照亮待观察的物体。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结构,发现了细胞组织,成为用显微镜研究生物学的先驱四四 牛顿的色散研究牛顿的色散研究1、牛顿之前(1 1)笛卡尔的研究)笛卡尔的研究(

10、2 2)马尔西的研究)马尔西的研究(3 3)胡克和玻意耳的研究)胡克和玻意耳的研究胡克胡克玻意耳玻意耳2.牛顿的色散实验牛顿的色散实验。 如图在一张黑纸上画一条线如图在一张黑纸上画一条线abcabc,半边,半边abab为红色,半边为红色,半边bcbc为兰色,经过棱镜观看,只见这根线好象折断了似为兰色,经过棱镜观看,只见这根线好象折断了似的,分界处正是红兰之交,兰色部分比红色部分更靠的,分界处正是红兰之交,兰色部分比红色部分更靠近棱镜。可见兰色光比红色光折射更厉害。近棱镜。可见兰色光比红色光折射更厉害。疑问:疑问: 色散是不是由于光色散是不是由于光和棱镜和棱镜相互相互作用作用,或是,或是由于其他

11、原因由于其他原因?比如:比如:由于棱镜的不平或其他由于棱镜的不平或其他偶然的不规则性?偶然的不规则性?牛顿牛顿又作了以下实验:又作了以下实验:他拿三个棱镜作实验,三个棱镜完全相同,只是放置方他拿三个棱镜作实验,三个棱镜完全相同,只是放置方式不同,如下图。式不同,如下图。如果色散是由于光线和棱镜的作用如果色散是由于光线和棱镜的作用引起的,经过第二和第三棱镜后,这种色散现象应进引起的,经过第二和第三棱镜后,这种色散现象应进一步加强。一步加强。显然实验结果不支持这一观点。显然实验结果不支持这一观点。判决性实验判决性实验 他用两块木版各开一小孔他用两块木版各开一小孔F F和和G G,并分别放于三棱镜两

12、侧,并分别放于三棱镜两侧,光从光从S S 处平行射入处平行射入F F后,经棱镜折射穿过小孔后,经棱镜折射穿过小孔G G,到达另一,到达另一块木版块木版dede上,投过小孔上,投过小孔g g的光再经棱镜的光再经棱镜abc的折射后,抵达的折射后,抵达墙壁墙壁MN。使第一个棱镜使第一个棱镜ABCABC缓缓绕其轴旋转,缓缓绕其轴旋转,这样第二块这样第二块木版上不同颜色的光相继穿过小孔木版上不同颜色的光相继穿过小孔g g到达三棱镜到达三棱镜abcabc。实验。实验结果是:被第一个三棱镜折射最厉害的紫光,经过第二个结果是:被第一个三棱镜折射最厉害的紫光,经过第二个三棱镜时也偏折的最多。结论:白光是由折射性

13、能不同的三棱镜时也偏折的最多。结论:白光是由折射性能不同的各种颜色的光组成。各种颜色的光组成。1.光线随其折射率不同,颜色也不同。色是光线固有的属性。光线随其折射率不同,颜色也不同。色是光线固有的属性。2.同一颜色的光折射率相同,不同色的光折射率不同。同一颜色的光折射率相同,不同色的光折射率不同。3.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是光线所固有的,不会因折射、反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是光线所固有的,不会因折射、反射或其它任何原因而改变。射或其它任何原因而改变。4.必须区分两种颜色,一种是原始的、单纯的色,另一种是必须区分两种颜色,一种是原始的、单纯的色,另一种是由原始的颜色复合而成的色。由原始的颜色复合而成

14、的色。5.本身是白色的光线是没有的,白色是由所有色的光线岸适本身是白色的光线是没有的,白色是由所有色的光线岸适当比例混合而成。当比例混合而成。6.自然物质的色是由于对某种光的反射大与其它光的反射的自然物质的色是由于对某种光的反射大与其它光的反射的缘故。缘故。7.把光看成实体有充分依据。把光看成实体有充分依据。8.由此可解释棱镜色散和虹。由此可解释棱镜色散和虹。在色散实验的基础上,牛顿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在色散实验的基础上,牛顿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一一.光的光的早期早期微粒说微粒说二二.光的早期波动说光的早期波动说三三.波动说的复兴波动说的复兴四四.光应具有波粒二相性光应具有波粒二相性2.光的波

15、动说和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一一 光的微粒说:光的微粒说: 微粒说认为:微粒说认为:光是由一颗颗像小弹丸一样的机械微粒所光是由一颗颗像小弹丸一样的机械微粒所组成的粒子流,发光物体接连不断地向周围空间发射高速直组成的粒子流,发光物体接连不断地向周围空间发射高速直线飞行的光粒子流,一旦这些光粒子进入人的眼睛,冲击视线飞行的光粒子流,一旦这些光粒子进入人的眼睛,冲击视网膜,就引起了视觉。网膜,就引起了视觉。 微粒说还认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微粒说还认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 缺陷缺陷:无法解释为什么几束在空间交叉的光线能彼此互无法解释为什么几束在空间交叉的光线能彼此互

16、不干扰地独立前时,为什么光线并不是永远走直线,而是可不干扰地独立前时,为什么光线并不是永远走直线,而是可以绕过障碍物的边缘拐弯传播等现象。以绕过障碍物的边缘拐弯传播等现象。二二 早期的波动说早期的波动说1.1.光的波动说最初是由光的波动说最初是由意大利人格里马第意大利人格里马第( (F. M. Grimaldi,1618-1663)提出的。在他死后不久()提出的。在他死后不久(1665 1665 年)出版的著作年)出版的著作发光、颜色和虹彩的物理数学中,记录了衍射现象的发发光、颜色和虹彩的物理数学中,记录了衍射现象的发现,并提出光是一种作波状运动的流体的猜测。现,并提出光是一种作波状运动的流体

17、的猜测。2 2. .胡克胡克:胡克主张光是一种振动,是类似水波的某种快速脉冲。胡克主张光是一种振动,是类似水波的某种快速脉冲。3 3. .惠更斯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发展了胡克的思想(纵波)。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发展了胡克的思想(纵波)。 由于由于波动说波动说缺乏数学的严密性,缺乏数学的严密性,理论尚未完善理论尚未完善纵波观点纵波观点和未考虑波面上各点之间的相互干涉,和未考虑波面上各点之间的相互干涉,再加上牛顿力学节节再加上牛顿力学节节胜利,以符合力学规律的粒子行为来描述光学规象被认为是胜利,以符合力学规律的粒子行为来描述光学规象被认为是惟一合理的理论惟一合理的理论。18 18 世纪世纪微粒

18、说占了上风微粒说占了上风。三三 波动说波动说的复兴的复兴1919世纪初光的波动说迎来了复兴的春世纪初光的波动说迎来了复兴的春天,这首先归功于英国科学家托马天,这首先归功于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斯 杨(杨(T. Young,1773-1829)。)。 托马斯托马斯 杨杨( (Thomas Young, 17731829 ) ) 英国物理学家、考古学家(曾破译了古埃及石碑上的文英国物理学家、考古学家(曾破译了古埃及石碑上的文字)、医生。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字)、医生。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17731773年年6 6月月1313日生于日生于米菲尔顿,自幼天资过人,两岁就学会了看书,米菲尔顿,自幼天资

19、过人,两岁就学会了看书,4 4岁时就已将岁时就已将圣经通读了两遍。曾在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和格丁根圣经通读了两遍。曾在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和格丁根大学学习,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巴黎科学院院士。大学学习,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巴黎科学院院士。18291829年年5 5月月1010日在伦敦逝世。日在伦敦逝世。1. 1. 托马斯托马斯杨的杨的研究研究杨声明,相干叠加的两束光必须是发自同一光源杨声明,相干叠加的两束光必须是发自同一光源杨氏双缝实验杨氏双缝实验2. 2. 菲涅耳的衍射理论菲涅耳的衍射理论 菲涅耳菲涅耳 (Augustin-Jean Fresnel 1788-1827)是法国物理学家和铁路工程师

20、。是法国物理学家和铁路工程师。 17881788年年5 5月月1010日生日生于诺曼底省,于诺曼底省,18061806年毕业于巴黎工艺学院,年毕业于巴黎工艺学院,18091809年年又毕业于巴黎桥梁与公路学校。又毕业于巴黎桥梁与公路学校。19231923年当选为法国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院院士,18251825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71827年年7 7月月1414日因肺病医治无效而逝世,终年仅日因肺病医治无效而逝世,终年仅3939岁。岁。 菲涅耳具有卓越的数学才能,他随后考虑把波动的周期性相菲涅耳具有卓越的数学才能,他随后考虑把波动的周期性相位变化同惠

21、更斯原理结合起来,并用解析的形式进行精确的表位变化同惠更斯原理结合起来,并用解析的形式进行精确的表达。他考虑的是,达。他考虑的是,在给定时刻,从任何部位传到指定地点的所在给定时刻,从任何部位传到指定地点的所有振动的叠加。有振动的叠加。这就是所谓的惠更斯这就是所谓的惠更斯- -菲涅耳原理。应用该原理,菲涅耳原理。应用该原理,菲涅耳对衍射问题进行了精确的计算。菲涅耳对衍射问题进行了精确的计算。1821 1821 到到18221822年,菲涅耳公开提出了光的横波理论年,菲涅耳公开提出了光的横波理论3. 光速的测定光速的测定 关于光是否以有限的速度传播,在伽利略以前的人们一直有关于光是否以有限的速度传

22、播,在伽利略以前的人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伽利略第一个坚持光速有限且可以测定。不同的看法。伽利略第一个坚持光速有限且可以测定。16071607年年, ,他和他的助手曾分别站在两个山头上,用灯闪光方法测定光速,他和他的助手曾分别站在两个山头上,用灯闪光方法测定光速,但实验没有成功。但实验没有成功。 光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常数之一,在光学和物理学光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常数之一,在光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上,光速的测定,一直是许多科学家为之探索的课的发展历史上,光速的测定,一直是许多科学家为之探索的课题。许多光速测量方法那巧妙的构思、高超的实验设计一直在题。许多光速测量方法那巧妙的构思、高超的实

23、验设计一直在启迪着后人的物理学研究。启迪着后人的物理学研究。一、一、 伽利略测量光速的方法伽利略测量光速的方法二二. .天文学方法天文学方法1.1.罗末罗末由木卫蚀测量光速由木卫蚀测量光速 由丹麦人奥罗斯由丹麦人奥罗斯罗末罗末(1644-1710)(1644-1710)于于16751675年提出。木星年提出。木星有有1313个卫星,个卫星,I I0 0(木卫一)是木星的一颗卫星,绕木星旋转(木卫一)是木星的一颗卫星,绕木星旋转一周的时间约一周的时间约4242小时小时2828分分1616秒,因此在地球上看秒,因此在地球上看I I0 0蚀也应是蚀也应是4242小时小时2828分分1616秒一次,但

24、他在观测木卫秒一次,但他在观测木卫I I0 0的隐食周期时发现:的隐食周期时发现: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它们的周期有所不同;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它们的周期有所不同; 惠更斯据此观察计算出了光的传播速度:惠更斯据此观察计算出了光的传播速度:214000千米千米/秒。秒。 现代用罗麦的方法经过各种校正后得出的结果是现代用罗麦的方法经过各种校正后得出的结果是298000千米千米/秒,秒,利用木星蚀测量光速图:利用木星蚀测量光速图:意义:意义:揭示了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即光速有限。揭示了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即光速有限。2.2.由光行差测量光速由光行差测量光速 17251728年间,年间,英国英国天文学家天文学家

25、布拉德雷布拉德雷(Bradley)Bradley) 在地球上观察恒星时,发现在地球上观察恒星时,发现恒星的视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恒星的视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在一年之内,所有恒星似乎在一年之内,所有恒星似乎都在绕椭圆轨道运行一都在绕椭圆轨道运行一周他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周他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恒星发出的光传到地是由于恒星发出的光传到地面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面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此时间内,地球已因公转而此时间内,地球已因公转而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发生了位置的变化。 如右图,若当地球如右图,若当地球(人人)从从B点运点运动到动到A点时,恒星发出的光线从点时,恒星发出的光线从C点点传播到传播到A,则光

26、速和地球的公转速,则光速和地球的公转速度之比为:度之比为: vctgcv 由此测得光速为:由此测得光速为:C=299930千米千米/秒秒18491849年,法国人年,法国人菲索菲索(1819-18961819-1896)用齿轮旋转)用齿轮旋转法测得光速为法测得光速为3.153.1510108 8米米/ /秒。他是第一个首次证明秒。他是第一个首次证明光速可以在实验中测得的人。另外,法国人光速可以在实验中测得的人。另外,法国人傅科傅科、美、美国人国人纽克姆纽克姆等都对光速测定做过贡献。等都对光速测定做过贡献。三三. 光速的地面测定方法光速的地面测定方法 在地面上首先成功测出光速的是法国物理学家斐索

27、(在地面上首先成功测出光速的是法国物理学家斐索(A. Fizeau,1819-1896)。他于)。他于18491849年创造了旋转齿轮法,即巧妙年创造了旋转齿轮法,即巧妙地利用旋转齿轮作为遮光测时设备,确定光传播时间,再通过地利用旋转齿轮作为遮光测时设备,确定光传播时间,再通过光程计算光速。光程计算光速。1、 斐索的旋转齿轮法斐索的旋转齿轮法他的实验数据为:他的实验数据为:L(齿轮和平面镜间的距离)(齿轮和平面镜间的距离)= 8.633 = 8.633 公里,公里,N N(齿轮齿数)(齿轮齿数)=720=720,Z(齿轮转数)(齿轮转数)=12.67/=12.67/秒。秒。利用公式利用公式c=

28、2L/t,t=1/2NZ,则可算出,则可算出c= =315014315014公里公里/ /秒秒。考虑到他所利用仪器的局限,这个结果已经相当精确了。考虑到他所利用仪器的局限,这个结果已经相当精确了。 1850 1850 年,斐索的朋友和合作者傅科(年,斐索的朋友和合作者傅科(J. L. Foucault,1819-1868)设计了测量光速的另一种方法:)设计了测量光速的另一种方法:“转动平面镜方法转动平面镜方法”。傅科使用快速旋转的镜片替代了斐索的齿轮,快速旋转的镜片傅科使用快速旋转的镜片替代了斐索的齿轮,快速旋转的镜片会使出射光线偏转一个角度会使出射光线偏转一个角度,18621862年傅科的测

29、量结果是年傅科的测量结果是29.829.8万公里万公里/ /秒。秒。2、 傅科的旋转平面镜法傅科的旋转平面镜法 后人对光速的测定大多基于傅科的方法,并不断有所改进,后人对光速的测定大多基于傅科的方法,并不断有所改进,使得测定的光速值的准确度越来越高。最著名的是美国著名物使得测定的光速值的准确度越来越高。最著名的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学家迈克耳逊(迈克耳逊(A. A. Michelson,1852-1931)。)。从从18791879年年至至1926 1926 年,他从事测定光速年,他从事测定光速5050年不间断,对实验设备和技术年不间断,对实验设备和技术作了很大的改进,在傅科设计的基础上创设了旋

30、转棱镜法,即作了很大的改进,在傅科设计的基础上创设了旋转棱镜法,即用一个正八面钢质棱镜代替了转动平面镜,延长了光路,减小用一个正八面钢质棱镜代替了转动平面镜,延长了光路,减小了误差。了误差。1926 1926 年他发表的最后一个测定值为:年他发表的最后一个测定值为:C=C=299796 299796 公里公里/ /秒。这是当时最精确的数值,同傅科的最初结果相比,精确秒。这是当时最精确的数值,同傅科的最初结果相比,精确度提高了度提高了100 100 倍。倍。3 3、 迈克耳逊的旋转棱镜法迈克耳逊的旋转棱镜法 假设镜子不转动,并且假设镜子不转动,并且处在如图的位置,光恰好可处在如图的位置,光恰好可

31、以被观察者看到。当多面镜以被观察者看到。当多面镜旋转起来,并且旋转速度不旋转起来,并且旋转速度不快时,多面镜将不能使光束快时,多面镜将不能使光束被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里。被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里。逐渐加快多面镜旋转速度,逐渐加快多面镜旋转速度,并恰好当入射光线返回时,并恰好当入射光线返回时,使相邻镜面处于前一个镜面使相邻镜面处于前一个镜面原先的位置时,即多面镜转原先的位置时,即多面镜转了了1/81/8圈时,观察者将可重圈时,观察者将可重新看到被反射的光束。新看到被反射的光束。 迈克尔逊迈克尔逊19261926年的测量结果是年的测量结果是299796299796公里公里/ /秒,误差不超过秒,误差不

32、超过4 4公里公里/ /秒。这是当时的最佳结果。秒。这是当时的最佳结果。 4 4 其他方法其他方法-试验室方法试验室方法克尔盒法:克尔盒法:克尔盒能使光束以极高频率做周期性变化。克尔盒能使光束以极高频率做周期性变化。19281928年,年,卡娄拉斯卡娄拉斯和和米太斯塔德米太斯塔德首先提出利用克尔盒法来测首先提出利用克尔盒法来测定光速。定光速。微波谐振腔法:微波谐振腔法:19501950年年埃文森埃文森最先采用测定微波波长和频最先采用测定微波波长和频率的方法来确定光速率的方法来确定光速激光测速法:激光测速法:19701970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国立物理实验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国立物理实验室最

33、先运用激光测定光速室最先运用激光测定光速 等等。等等。光速测量一览表光速测量一览表4. 光谱的研究光谱的研究(略)(略) 1665 1665年,牛顿进行太阳光的实验,它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年,牛顿进行太阳光的实验,它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这些成分形成一个颜色按一定顺序排列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这些成分形成一个颜色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光分布的光分布光谱。牛顿的发现不仅为颜色理论奠定了基础,光谱。牛顿的发现不仅为颜色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光谱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不过牛顿没有观测到光谱谱而且为光谱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不过牛顿没有观测到光谱谱线,因为他当时不是用狭缝,而是用圆孔作光阑,再加上他

34、使线,因为他当时不是用狭缝,而是用圆孔作光阑,再加上他使用的棱镜的分辨本领很低。用的棱镜的分辨本领很低。( (一一) ) 光谱的观测光谱的观测 1748-1749 1748-1749 年间,英国人梅耳维尔(年间,英国人梅耳维尔(T. Melvill)用棱镜观察了多)用棱镜观察了多种材料的火焰光谱,其中包括钠的黄线。但他的论文一直被忽视,没种材料的火焰光谱,其中包括钠的黄线。但他的论文一直被忽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802 1802 年英国化学家沃拉斯顿(年英国化学家沃拉斯顿(W. H. Wollaston, 1766-1828)研究了)研究了通过细长狭缝的太阳光的光谱,发

35、现它被几条暗线所分开。他首次观通过细长狭缝的太阳光的光谱,发现它被几条暗线所分开。他首次观察到了太阳光谱的不连续性,但误以为那些暗线是颜色的分界线。后察到了太阳光谱的不连续性,但误以为那些暗线是颜色的分界线。后来他又研究了火焰的光谱,发现它由五条亮线组成。他的这些发现并来他又研究了火焰的光谱,发现它由五条亮线组成。他的这些发现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他自己也没有进一步去追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他自己也没有进一步去追究。 线光谱的研究基础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线光谱的研究基础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J. Fraunhofer,1787-1826)奠定的。)奠定的。18151815年,通过纵向狭

36、缝的太阳光射入火石玻璃年,通过纵向狭缝的太阳光射入火石玻璃三棱镜,用小望远镜对它进行观察,他发现光谱被若干条暗线所分三棱镜,用小望远镜对它进行观察,他发现光谱被若干条暗线所分开,并对其中开,并对其中8 8条特别显著的暗线以条特别显著的暗线以A、B、.H 等字母命名(人称等字母命名(人称夫琅和费线)。这些暗线后来成为比较不同玻璃材料色散率的标准,夫琅和费线)。这些暗线后来成为比较不同玻璃材料色散率的标准,为光谱的精确测量提供了基础。为光谱的精确测量提供了基础。 赫歇耳生前考察了几种物质的明线光谱,并在赫歇耳生前考察了几种物质的明线光谱,并在1823 1823 年出版年出版的著作的著作论光论光中指

37、出:每种化学元素只要能变成炙热的气体,中指出:每种化学元素只要能变成炙热的气体,就能产生自己独有的线状光谱,利用这些谱线就可以检验某种就能产生自己独有的线状光谱,利用这些谱线就可以检验某种金属元素的存在。金属元素的存在。 把光谱分析系统、完善、透彻的是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把光谱分析系统、完善、透彻的是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G. R. Kirchhoff,1824-1887)。)。1859-1862 1859-1862 年期间,他对光年期间,他对光谱的吸收和发射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谱的吸收和发射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 基尔霍夫的这一结果,引起他在两个方向上作深入的研究。基尔霍夫的这一结

38、果,引起他在两个方向上作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光谱反转作理论上的说明,提出了基尔霍夫辐射定一方面是对光谱反转作理论上的说明,提出了基尔霍夫辐射定律,接下去发展到量子论的诞生。另一方面,他根据这一理论律,接下去发展到量子论的诞生。另一方面,他根据这一理论说明作出结论: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只不过是表示,发出与此暗说明作出结论: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只不过是表示,发出与此暗线同样波长的亮线的物质的温度较低的蒸汽包围着温度较高的线同样波长的亮线的物质的温度较低的蒸汽包围着温度较高的太阳本体。他断定在太阳大气中存在有钠、镁、铜、锌、钡、太阳本体。他断定在太阳大气中存在有钠、镁、铜、锌、钡、镍。这个结论宣告了天文学的新纪元镍。这个结论宣告了天文学的新纪元天体物理学的诞生。天体物理学的诞生。( (二二) ) 光谱分析的创立光谱分析的创立 基尔霍夫和本生(基尔霍夫和本生(R. W. Buns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