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课程介绍2016分析_第1页
MIS课程介绍2016分析_第2页
MIS课程介绍2016分析_第3页
MIS课程介绍2016分析_第4页
MIS课程介绍2016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介绍适用专业:信管&保密专业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2016年2月课程调查?课程调查?你听说过“管理信息系统”吗?你期望从本课程获得什么?2内容1.关于课程体系(关于课程体系(Curriculum)2.关于关于MIS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择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择3.关于教材关于教材4.CIS 2011.1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5.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MIS)6.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本教材的主要内容7.信息系统的研究信息系统的研究8.关于关于MIS课程成绩计算课程成绩计算9.关于平时作业与实践关于平时作业与实践31 关于课程体系(Curriculum)200

2、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另外“系统分析与系统分析与设计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信息资源管理息资源管理”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主干课程。41.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2004)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VS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5基本要求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管理科学专业主干课程管理科学专业主干课

3、程运筹学系统工程决策理论与方法预测方法与技术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干课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61.2 IS 20022004年6月,IEEE/ACM公布了“计算教程”(CC 2004),其中包括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和信息系统学会(AIS)和信息技术专业协会(AITP)共同提出了信息系统学科信息系统学科的教学参考计划和课程设置(IS 2002)涵盖了“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相关专业,与我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兼容技术与管理并重7IS2002建议的课程8没有专门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IS 200

4、2课程顺序91.3 CISC2005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了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和IS2002,于2004年成立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课题组,制定了中国高等院校信信息系统学科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CISC2005)也有人称之为CIS 200510CISC 2005课程层次结构11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1.4 IS2010ACM与AIS推出了IS2009/IS2010IS2010建议的7门核心课程12没有专门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IS 2010与IS2002课程设置相比较,新

5、计划更偏管理,旧计划较偏技术。凸显管理的重要性思考:管理在MIS中为什么越来越重要?1.5 CIS 2011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支持下,成立了由来自国内多家高校教师组成的“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课题组,这些教师均为国内高校专业建设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和一线教学骨干。CIS2011课题组从教育对象入手,结合信息系统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需求等各种因素,建立适应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CIS 2011)参考了基本要求、CISC2005、IS2009/IS201014CIS2

6、011课题组成员15CIS 2011 课程之间相互关系CISC2005 与 CIS20111.1.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概论2.企业资源计划初步3.电子商务战略、结构与设计4.信息资源管理5.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践6.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7.数据库设计与管理8.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结构9.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10.网络技术及应用1.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2.信息资源管理3.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数据结构5.数据库系统原理6.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7.信息组织8.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9.信息系统项目管理10.信息检索11.电子商务12.企业信息系统及应用1

7、72 关于MIS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择MIS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基础,也是管理学院MBA和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现有教材国外教材的翻译版:优点是反应国际主流和前沿,历经多版反复修改;缺点是没有本土化,且主要目标是工商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专业本科通开课和MBA通开课,内容上面面俱到但过于浅显。国内教材:优点是本土化,但缺乏实例而过于抽象,偏重技术而忽视管理。18管理信息系统(劳顿夫妇 著)概念准确,分别从管理的角度、宏观的角度、应用的角度将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描述得清楚透彻案例丰富,有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系统引起的变革和国际大型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讨论,是本书

8、的一大亮点。圣经圣经之作之作,MIS字典级教科书 管理信息系统(第管理信息系统(第11版版,劳顿劳顿 夫妇,夫妇,2009)目录)目录第一部分:组织、管理和网络化企业第一部分:组织、管理和网络化企业第1章 信息系统与当代全球商业第2章 全球电子企务:企业如何应用信息系统第3章 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和战略第4章 信息系统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第5章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新兴技术第6章 商业智能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管理第7章 通信、网络与无线技术第8章 信息系统安全第11版目录第三部分:数字时代的关键系统应用第三部分:数字时代的关键系统应用第9章 企业信

9、息系统和企业过程集成第10章 电子商务:数字市场、数字产品第11章 数字化企业中的知识管理第12章 改进决策第四部分: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构建与管第四部分: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构建与管理)理)第13章 建设信息系统第14章 项目管理第15章 管理全球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第管理信息系统(第12版版,劳顿夫妇,劳顿夫妇,2011年)目录年)目录Part 1: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and the Networked EnterpriseChapter 1: Information Systems in Global Business TodayChapter

10、2: Global E-Business and CollaborationChapter 3: Information Systems, Organizations, and StrategyChapter 4: Ethical and Social 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Part 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Chapter 5: IT Infrastructur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Chapter 6: Foundations of Business Intelligen

11、ce: Databas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Chapter 7: Telecommunications, the Internet, and Wireless TechnologyChapter 8: Securing Information Systems22第12版目录Part 3: Key System Applications for the Digital AgeChapter 9: Achieving Operational Excellence and Customer Intimacy: Enterprise ApplicationsChap

12、ter 10: E-Commerce: Digital Markets, Digital GoodsChapter 11: Managing KnowledgeChapter 12: Enhancing Decision MakingPart 4: Building and Managing SystemsChapter 13: Building Information SystemsChapter 14: Managing ProjectsChapter 15: Managing Global Systems23管理信息系统(第13版,劳顿夫妇,2013年)目录PART I. ORGANIZ

13、ATIONS, MANAGEMENT, AND THE NETWORKED ENTERPRISE 1. Information Systems in Global Business Today 2. Global E-Business and Collaboration 3. Information Systems, Organizations, and Strategy 4. Ethical and Social 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PART I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5. IT Infrast

14、ructur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6. Foundations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Databas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7. Telecommunications, the Internet, and Wireless Technology8. Securing Information Systems 24第13版目录PART III. KEY SYSTEM APPLICATIONS FOR THE DIGITAL AGE 9. Achieving Operational Excellenc

15、e and Customer Intimacy: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10. E-Commerce: Digital Markets, Digital Goods 11. Managing Knowledge 12. Enhancing Decision Making PART IV. BUILDING AND MANAGING SYSTEMS 13. Buil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14. Managing Projects 15. Managing Global Systems253 关于教材教材教材毛基业、郭迅华、朱岩编著,陈国青主审

16、.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应用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肯尼斯 C.劳顿等 著.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数字化公司.薛华成 译,原书第1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张政 译 原书第1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黄丽华 译 原书第1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本教材的特色本土化,尽量采用国内案例和实例,反映本土实践强调使用案例和实例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了解,理论联系实际;侧重管理,而不是信息技术本身;强调系统性和基础性;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及其背后的意义、不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不同方法的相对优势及演变路径;保持重点内容有足够深度,不求面面俱到。274 CIS 2011.1

17、 管理信息系统本课程面向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关键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等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模块划分为信息系统基础概念;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技术;企业资源规划ERP与业务流程管理;企业级和跨组织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基础;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外包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信息管理前沿问题与重要管理专题。28CIS 2011.1 管理信息系统本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如下:1.从管理视角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属性、特点、类型及其演变过程,认识信息

18、的价值、信息系统的战略性地位以及对组织变革的推动作用;2.明确信息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地位,与组织的关系,学会从信息系统的视角思考解决管理问题。3.认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管理与分析工具。4.熟悉当前主要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主要应用,特别是影响组织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集成型应用系统和电子商务。5.从方法论的视角了解信息系统的定制性开发(内部或外包)、标准化系统的实施、信息化项目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特别是理解用户在管理信息化全过程中的责任和作用。295 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MIS)其一: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是指应用信息系统解决管理上的问题;管理是有层次的:战略层、管理层与

19、运营层;或高层、中层与基层。MIS是解决层次的管理问题,还是只解决中间层次(管理层次)的管理问题?其二,信息系统的管理。(如教材信息系统管理(陈国青,清华大学出版社)其三,“企业和管理中信息系统的研究”(劳顿夫妇),MIS俨然是一个研究领域,而不是指代某类系统。30管理的层次以及相应的信息系统面向战略层的信息(Strategic-Level)Executive support System(如面向CEO)面向管理层的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level Information System)(更多的是报表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

20、S)面向运营层的信息系统(Operational -level)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31 该类划分方法现在已经过时,劳顿夫妇最近几年已经抛弃这类该类划分方法现在已经过时,劳顿夫妇最近几年已经抛弃这类划分方法,国内新版教材也很少采用。划分方法,国内新版教材也很少采用。1970 Walter T. Kennevan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以及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 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1985 Gordon B. Davis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

21、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1985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32 这些概念的提出是有其历史局限性,没有赶上时代的节奏。早期这些概念的提出是有其历史局限性,没有赶上时代的节奏。早期的概念原本是强调用信息系统来解决管理问题,但错误地将其定义的概念原本是强调用信息系统来解决管理问题,但错误地将其定义为某类特殊的信息

22、系统。(不是某个类型的信息系统)为某类特殊的信息系统。(不是某个类型的信息系统)6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基础篇概念基础信息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战略意义以及与组织的关系基础篇技术基础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数据管理技术:ER模型和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33教材的主要内容应用篇:企业资源规划ERP与流程管理系统组织外部的信息整合: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方法篇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项目管理外包系统运行维护34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培养学生基于“社会技术观点”(socio-technical view)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23、生既能够一定程度上参与IS的分析、设计与实施等工作,也能够承担具体的信息系统管理和项目开发管理。要求程序设计、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管理学等课程。 7 信息系统的现代方法信息系统的现代方法热点议题:信息系统战略与管理;新技术采纳与吸收;电子商务与服务创新;社会网络与社交商务;信息产品市场结构;信息系统与组织行为;信息资源配置与组织变革3637 信息系统的当代方法信息系统的当代方法Technical approachBehavioral approach 行为方法行为方法 Socio-technical systems社会技术系统社会技术系统信息系统的当代方法信息系统的当代方法7.1 Techni

24、cal ApproachThe technical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systems emphasizes mathematically based models(数学模型) to study information systems, as well as the physical technology(具体技术) and formal capabilities(正式能力) of these systems. Technical ApproachThe disciplin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technical approach ar

25、e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 management science管理学, and operations research运筹学.计算机科学关注可计算性理论( computability )、计算(computation)的方法和数据存储与访问(data storage and access)的有效方法.管理学强调决策支持模型的开发和管理实践.运筹学关注优化的数学技巧(focuses on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selected parameters of organizations, such as transpor

26、tation, inventory control, and transaction costs.) 7.2 Behavioral Approach如何解决在信息系统开发和长期维护中中产生的行为问题.社会学家研究信息系统with an eye toward how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and also how systems affect individuals,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心理学家研究信息系统with an interest in how human d

27、ecision makers perceive(感知) and use formal information. 经济学家研究信息系统with an interest in what impact systems have on control and cost structures within the firm and within markets.The behavioral approach does not ignore technology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is often the stimulus for a behavioral problem or issue. 行为方法关注的焦点不在技术解决方案,而是集中研究态度的转变、管理和组织的政策与行为. 7.3 Sociotechnical Systems社会技术观点最优的组织绩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