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题评讲课_第1页
期末考试试题评讲课_第2页
期末考试试题评讲课_第3页
期末考试试题评讲课_第4页
期末考试试题评讲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期末试题评讲高二语文备课组 5月6日社科文 1.D 此项不是“工作原理”,而是“工作效果”。2.A “也促使科学家们研究远距离的雷达探测系统”于文无据。3.B 原文说“这可能就是MH370航班的异频雷达收发机在管制责任从一个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移交给另一个中心时关闭的原因”。4、C【解题点拨】中:中伤5、B【正确断读】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6、B【解题点拨】可以借以升官是“或曰”,也就是有人说,汪藻并没有直接告诉他。7、(1)高登不接受(拒绝了)它(或这些馈赠),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2)古县,是秦

2、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解题点拨】(1)关键词是“可、复、置”意思分别为“可以、又、放置”。(2)判断句式翻译准确,关键词是“旧治”“盍”,意思分别是“过去治理的地方”“何不,为什么不。”(3)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5分)译: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相继馈赠钱币(达)五十万,不留姓名。(满秩,丐,获,各1分,满秩:任期满,丐:乞求,获:如愿。句意2分,共5分)(4)登归葬其母,事讫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5分)译:高登回去安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讫,以

3、,卒,讫:结束,以:因为,卒:最终。句意2分,共5分)【参考译文】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用法度来约束自己。绍兴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没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命他兼任贺州学事。州学过去有田舍,州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管,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太守说:“买马、养士哪一个更急迫?”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太守说:“你这是违抗长官!”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太

4、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汪藻想留他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高登说:“只是我意下不想这样。”就出发了。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条列十余事告诉他。沈晦说:“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回答说:“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

5、。”豪民秦琥雄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一日,琥有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来中伤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州学钱财,高登喊秦琥来到,当面责备他,声气严厉,喝令他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按法律处置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们都为此感到快意。 驻军首领胡舜陟对登说:“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高登说:“秦桧做宰相不象样,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抓住秦琥一事,调荔浦丞康宁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离去。舜陟遂建起秦桧的祠堂并自己写了记,并且用专

6、权杀人之罪来诬陷高登,朝廷下诏押送高登到静江府监狱。舜陟派遣健卒逮捕高登,恰逢高登母亲死在舟中,高登把她草草葬在水边,航海回朝廷上书,请求纳官赎罪。故交中有担任右司一职的人,对他说:“丞相说曾经在太学认识你,如果你能见一见他,终身的大事将不必忧虑,上书是徒劳的。”高登说:“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不久中书衙门上奏说按照惯例没有纳官赎罪的,仍旧押送高登回静江监狱。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对家事全不介意,只是听说朝廷所行事有小过失,就皱眉不乐,有大过失就随之恸哭,临死,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其治学把慎独作为根

7、本,有东溪集刊行于世。 注释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别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蓬蒿(hao):杂草。丘:指坟墓。诗歌鉴赏: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

8、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诗意: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

9、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理解:附齐人有一妻一妾【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

10、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译文】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

11、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她丈夫说过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并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8颈联运用了对比、用典的表现手法。(颈联运用了对比、用典的表现手法。(2分,各分,各1分)分)齐人偷吃坟场祭品,却要向妻妾炫耀;像介子推齐人偷吃坟场祭品,却要向妻妾炫耀;像介子推这样的

12、人本可受赏做官,却宁可烧死山中也不愿再出这样的人本可受赏做官,却宁可烧死山中也不愿再出仕,其气节风骨之高与齐人的为了虚荣面子不顾人格,仕,其气节风骨之高与齐人的为了虚荣面子不顾人格,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无耻之人卑俗人格的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无耻之人卑俗人格的厌恶、对耿介之士高洁操守的敬慕。(恶、对耿介之士高洁操守的敬慕。(3 3分)分)9 9前一首诗末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受贬失意时的消极和愤前一首诗末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受贬失意时的消极和愤激情绪(激情绪(1 1分)。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但自然万物都逃不分)。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但自然万物都逃不过灭亡的结局,人无论贤能愚钝、高尚猥琐、得意失意

13、,过灭亡的结局,人无论贤能愚钝、高尚猥琐、得意失意,最终都将同归荒冢。看似消极,实则愤激(最终都将同归荒冢。看似消极,实则愤激(2 2分)分) 后一首诗末两句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的凄悲之情和后一首诗末两句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的凄悲之情和对自己先人的哀思之意。(对自己先人的哀思之意。(1 1分)作者面对繁花似锦的清分)作者面对繁花似锦的清明景象,思家乡念祖先而心生悲凉。诗人移情于物,桃明景象,思家乡念祖先而心生悲凉。诗人移情于物,桃花鲜红,有如坟前祭拜的后人哭红了的双眼;梨花洁白,花鲜红,有如坟前祭拜的后人哭红了的双眼;梨花洁白,好似祭墓之人身披的孝衣。(好似祭墓之人身披的孝衣。(2 2分)分)10

14、(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每句一分,字错不给分)12.(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解析 B项,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对单田芳的成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说这种熏陶和教育是他“成功的保证”不准确。D项,“从此不能再说评书”错误。E项,单田芳对评书前途的乐观主要来源于他对评书的认识,没有他的评书影响大这方面的原因。(2)内容:介绍“单田芳评书”的特点,指出单田芳所说评书的数量以及影响。(2分)作用:1、概括介绍了单田芳在评书方面的贡献,照应文章标题 2、引出下文对单田芳智慧人生和艺术人生的叙述。(每点2分

15、) 解析 回答此题要注重分析相关段落表述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后文的关系等。将第一段的几句话进行划分,可看出它主要介绍了单田芳在评书方面的贡献以及他评书表演的特点等;分析这一段的作用,则可看它与标题和下文的关系,这一段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引出了下文对单田芳的人生经历的介绍。(3 3)1 1、录制了、录制了100100余部评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评书这余部评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评书这项传统艺术的影响力。项传统艺术的影响力。 2 2、创作整理出、创作整理出4747部评书小说并出版,为民间文学和评书艺部评书小说并出版,为民间文学和评书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保障。术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3 3、不仅重视

16、传统段子,也重视近代历史题材,创作多部现、不仅重视传统段子,也重视近代历史题材,创作多部现代新书,为评书的发展指明方向。(每点代新书,为评书的发展指明方向。(每点2 2分)分) 解析解析 解答此题,应回到原文筛选出单田芳在评书领域做的事情。解答此题,应回到原文筛选出单田芳在评书领域做的事情。有效信息主要集中在文中的第一段、第六段、第七段。第一段概有效信息主要集中在文中的第一段、第六段、第七段。第一段概括介绍了单田芳的成就和贡献;第六段主要讲的是单田芳为了抢括介绍了单田芳的成就和贡献;第六段主要讲的是单田芳为了抢救宝贵的民间文学,创作整理并出版评书小说;第七段主要讲述救宝贵的民间文学,创作整理并

17、出版评书小说;第七段主要讲述了单田芳在评书方面的创新。考生由此即可整合出答案。了单田芳在评书方面的创新。考生由此即可整合出答案。(4 4) 1 1、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家庭的熏陶,单田、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家庭的熏陶,单田芳十分喜欢评书,后来从大学辍学学习评书。芳十分喜欢评书,后来从大学辍学学习评书。 2 2、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单田芳走红后感觉自己在史学、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单田芳走红后感觉自己在史学、文学方面的知识不足,就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班学习三年,以提高自己的文学方面的知识不足,就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班学习三年,以提高自己的

18、文化水平。文化水平。 3 3、积极准备,在困境面前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多年的农村改造生活中,、积极准备,在困境面前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多年的农村改造生活中,单田芳没有荒废自己的专业,努力背书,为后来的登台做了充分的准备。单田芳没有荒废自己的专业,努力背书,为后来的登台做了充分的准备。 4 4、敢于创新。单田芳认为评书要跟上时代步伐,要不断创新,要努力、敢于创新。单田芳认为评书要跟上时代步伐,要不断创新,要努力贴近现实生活,所以大胆涉及近现代历史。(每点贴近现实生活,所以大胆涉及近现代历史。(每点2 2分)分) 解析解析 回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单田芳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具体做回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单田芳在通往

19、成功道路上的具体做法。考生可以把握每一段的主要信息,筛选相关信息,如第三段法。考生可以把握每一段的主要信息,筛选相关信息,如第三段主要写单田芳积极学习文化知识,第四段主要写单田芳在艰苦的主要写单田芳积极学习文化知识,第四段主要写单田芳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忘背书,第七段主要写单田芳积极创新,第八段主要写环境中不忘背书,第七段主要写单田芳积极创新,第八段主要写单田芳对评书发展的思考等。单田芳对评书发展的思考等。五、语言实际运用题五、语言实际运用题13.13.答案:答案:B B 解析:信口雌黄、解析: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信口开河 :这两个成语都:这两个成语都有有“随口乱说随口乱说” ” 的意思。区别是的

20、意思。区别是: “: “信口雌黄信口雌黄”多指随便批评、多指随便批评、诬蔑诬蔑; “; “信口开河信口开河”多指随便乱说。(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多指随便乱说。(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痛心疾首:疾首:头痛。形容痛恨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痛心疾首: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到了极点。)“莫衷一是莫衷一是”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各执一词:没有一致的看法。各执一词: 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句意各自方意见是统一的。(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不一致。句意各自方意见是统一的。(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春风夏雨: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