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1页
第六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2页
第六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3页
第六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4页
第六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 土壤概述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第三节 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治理光和作用光和作用第一节 土壤概述一、土壤及其组成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及水分、空气、土壤微生物等成分有机组合而构成。固相:占土壤总量的90%95%,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细菌微生物;液相:包括土壤溶液、水及其溶解物;气相:包括N2、O2、CO2、水汽等;二、土壤的性质二、土壤的性质1.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 土壤是由粗细大小不等的土壤颗粒组成的。这种不同颗粒按不同比例的组合称土壤质地。 根据土壤中各种粒级的重量百分数组

2、成把土壤划分为若干类别。不同质地的土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形状、性质、肥力、土壤密度、粘结性、粘着性等。质地分类质地分类各粒级含量各粒级含量%类别名称粘粒0.002mm粉砂粒0.020.002mm砂粒20.02mm砂土类砂土及壤质砂土01501585100壤土类砂质壤土0150455585壤土01535454055粉砂质壤土01545100055粘壤土类砂质粘壤壤土152520453055粉砂质粘壤土类砂质粘土25450205575壤质粘土25450451055粉砂质壤土25454575030粘土4565035055重粘土65100035035

3、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表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表2.土壤结构 大部分小型植物根系所在的大部分小型植物根系所在的表表土土是土壤的最上层。其下为是土壤的最上层。其下为底土底土、破碎的岩石破碎的岩石及及基岩基岩。表土层中的。表土层中的腐腐殖质殖质由腐败的有机质组成,为植物由腐败的有机质组成,为植物的养分来源。的养分来源。 3.土壤性质 土壤除具有肥力可使植物生长外,还具有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吸收性、吸附交换性等物理化学性质,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具有自净化作用。三、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1.1.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背景含量或土壤本底值。它是代表一定环境单元的一个统计量的

4、特征值。反映土壤环境中多种元素和化学组成的分布和背景浓度的特征。 现在的土壤环境背景值是以相对不受污染影响作为前提的。2.2.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是制定有关土壤环境标准的重要依据。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一、土壤环境污染及其污染特征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生态平衡破坏引起土壤生态平衡破坏、质量恶化,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随之下降,并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水体或大气发生次生污染),最终危及人体健康,以至威胁人类生存和

5、发展的现象。二、土壤污染类型按土壤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分: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和综合污染型;按土壤污染物的属性分: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三、土壤污染物及土壤的自然净化过程1.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主要是指使农作物产量降低、质量下降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土壤污染物的种类有:有机污染物:如有机农药、洗涤剂、酚类、油类、塑料等有 毒有害物质。无机污染物:如酸、碱、盐、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致病微生物:如各种细菌、病毒等。2.土壤的自然净化过程土壤的自然净化: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反应,从而降低污染程度,这个过程一般称

6、为土壤的自然净化,也是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物理过程 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体系,因而,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可以通过挥发、扩散、稀释和浓集等过程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浓度。影响该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土壤的温度、含水量以及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等。化学过程 污染物在土壤中可以通过溶解、沉淀、螯合、中和等化学反应过程降低或减缓毒性,从而减少土壤的污染。物理化学过程 污染物在土壤中可以通过吸附与解吸、氧化-还原作用等物理化学过程实现自然净化。生物过程土壤环境中的生物迁移转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等绿色植物和土壤生物对生命必需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以维持生物的正常生命活

7、动和土壤的功能。二是绿色高等植物和土壤生物对污染元素和化合物的被动吸收,致使植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的正常功能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第三节 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有很大的不同。它的隐蔽性,人不可以察觉,肉眼是看不见的。还有就是滞后性,就是要通过一段时间才感觉得到。 党付中是来自安徽六安的农民,在江苏宜兴市丁蜀镇周墅村承包了8亩土地。20多天前,他惊讶地发现,土地上的 1000棵辣椒突然莫名死去。 与党付中莫名不同的是,在浙江长兴县雉城镇王浜头的农民看到种植水稻大面积突然死亡,他立刻想到周围4家蓄电池企业的污染,其中最大的一家企业有23条生产线。这些蓄电池企业使得水、土壤

8、都重金属超标。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良田万顷,一直是我国的“米粮仓”。 但是,国家973项目一项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包括南京的土壤质量正呈现毒性,其中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已初步显现,一些地区的土壤标本中检测出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多达100多种,类似二恶英的有毒物质。 一、农药与土壤污染一、农药与土壤污染1.1.农药的分类农药的分类按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按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莠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除莠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药剂等。药剂等。按农药的化学组成

9、成分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按农药的化学组成成分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农药、有机砷农药的氨基早酸脂农药以及苯酰胺农有机汞农药、有机砷农药的氨基早酸脂农药以及苯酰胺农药和苯氧羧酸类农药等。药和苯氧羧酸类农药等。2.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大气中农药的污染主要来自为各种目的喷洒农药时所产生的药剂漂浮物和来自农作物表面、土壤表面及水中残留农药的蒸发、挥发、扩散和农药厂排出的废气。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农田施药和土壤中的农药被水流冲刷及农药厂废水排放导致水体的农药污染。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土壤中的农药主要来自于:直接施用;通过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进入土壤;漂浮在大气中的农药随降雨

10、和降尘落到地面进入土壤。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取决于农药的种类和性质。3.农药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土壤农药残留及污染危及到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有些化学农药本身或与其他物质反应后的产物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神经的影响 有机氯农药具有神经毒性,滴滴涕会危害中枢神经,有机磷农药最近被认为具有迟发性神经毒性,人类对此毒性及其敏感。致癌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滴滴涕等农药有明显的致癌性能。对肝脏的影响 有机氯农药能诱发肝脏酶的改变,从而改变体内的生化过程,使肝脏肿大以至死亡,此外,还能损害肾脏并引起病变。诱发突变滴滴涕和除莠剂等是诱变物质,具有遗传毒性,能导致畸胎

11、,影响后代健康并缩短寿命。慢性中毒农药慢性中毒时,将引起倦乏、头痛、食欲不振、肝脏损害等病症。农药的其他危害:对水生生物、飞禽、动物和植物等造成污染和危害。施用化学农药还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土壤农药污染也是大气和水体环境次生农药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二、重金属与土壤污染二、重金属与土壤污染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Hg约约1.51.5万万 t t、CuCu为为340340万万 t t、PbPb为为500500万万 t t、MnMn为为15001500万万 t t、NiNi为为100100万万 t t 1.1.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重金属在土壤中

12、的累积量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量明显高于土壤环境背景值,致使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明显高于土壤环境背景值,致使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的现象。恶化的现象。来源:重金属的采掘、冶炼、矿物燃烧、化肥的生产和施来源:重金属的采掘、冶炼、矿物燃烧、化肥的生产和施用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用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2.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1 1)植物对重金属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植物对重金属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植物正常生长不需要的,且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植物正常生长不需要的,且对人体健康有害的:HgHg、CdCd、PdPd等;等;植物需要的微量

13、元素: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FeFe、MnMn、ZnZn、CuCu、MoMo、CoCo等。等。(2 2)不同类的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不同:)不同类的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不同:CuCu、ZnZn主要是妨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主要是妨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土壤受铜污染,可使水稻生长不良,过量的铜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土壤受铜污染,可使水稻生长不良,过量的铜被植物根系吸收后会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代谢功能,引起水稻的会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代谢功能,引起水稻的减产。减产。HgHg、CdCd、PbPb等元素污染,一般不引起植物生长发育障碍,但在植等元素污染,一般不引起植物生长发育障碍,但

14、在植物体内蓄积,如镉可在水稻体内累积形成物体内蓄积,如镉可在水稻体内累积形成“镉米镉米”。(3 3)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或对植物的生物效应,)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或对植物的生物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如:重金属形态决定重金属有效性程度的基础。一般来如:重金属形态决定重金属有效性程度的基础。一般来说,植物吸收重金属的量随土壤溶液中可溶态重金属浓说,植物吸收重金属的量随土壤溶液中可溶态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还受重金属从土壤固相形态向液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还受重金属从土壤固相形态向液相形态转移数量的影响。相形态转移数量的影响。(4 4)重金属的生物效应还与重金

15、属之间及其他常量元素)重金属的生物效应还与重金属之间及其他常量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3.3.有毒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毒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 1)汞)汞世界土壤中汞的含量平均值为世界土壤中汞的含量平均值为0.030.10.030.1mg/kg mg/kg ,我国土壤汞的背景值为我国土壤汞的背景值为0.040.04mg/kgmg/kg。汞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汞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2020cmcm范围内。天壤土壤中汞主要来源于母岩或范围内。天壤土壤中汞主要来源于母岩或母质,人为污染也是土壤中汞的重要来源。母质,人为污染也是土壤中汞的重要来源。无机汞化合物:无机汞化合物

16、:HgSHgS、HgOHgO、HgCOHgCO3 3、HgHPOHgHPO4 4、HgSOHgSO4 4、HgClHgCl2 2和和HgHg(NONO3 3)2 2和和HgHg等。等。有机汞化合物:甲基汞、有机络合汞等。有机汞化合物:甲基汞、有机络合汞等。除甲基汞、除甲基汞、 HgClHgCl2 2和和HgHg(NONO3 3)2 2外,大多为难溶化合物。外,大多为难溶化合物。以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毒性最强。以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毒性最强。汞的迁移转化:汞的迁移转化:土壤中汞的氧化还原:土壤中汞的氧化还原: 土壤中的汞以三种价态形式存在土壤中的汞以三种价态形式存在HgHg、HgHg+ +、HgHg2+

17、2+。在正常的土壤在正常的土壤EhEh和和pHpH范围内,汞能以零价(单质汞)形态范围内,汞能以零价(单质汞)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可以以蒸气的形式挥发进入大气圈参与大存在于土壤中,可以以蒸气的形式挥发进入大气圈参与大气循环。气循环。HgHg2+2+在含有在含有H H2 2S S的还原条件下将生成难溶性的的还原条件下将生成难溶性的HgSHgS。因此,因此,汞主要以汞主要以HgS HgS 形式残存于土壤中。形式残存于土壤中。当土壤中的氧化条件占优时,当土壤中的氧化条件占优时,HgSHgS也可以缓慢地被氧化为也可以缓慢地被氧化为亚硫酸汞和硫酸汞。亚硫酸汞和硫酸汞。土壤中汞的吸附与解吸:土壤中汞的吸附与

18、解吸:HgHg2+2+和和HgHg2 22+2+可为土壤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而可为土壤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而HgClHgCl3 3则为则为带正电荷的胶体所吸附。带正电荷的胶体所吸附。不同的粘土矿物对汞的吸附能力不同,蒙脱石、伊利石对汞的不同的粘土矿物对汞的吸附能力不同,蒙脱石、伊利石对汞的吸附力较强,高岭石较弱。当土壤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较高时,吸附力较强,高岭石较弱。当土壤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较高时,由于形成由于形成HgClHgCl2 20 0、 HgCl HgCl3 3络离子而使粘土矿物对汞离子的吸络离子而使粘土矿物对汞离子的吸附减弱。附减弱。 汞在土壤中的络合汞在土壤中的络合- -螯合作

19、用:螯合作用: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配体与汞的络合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配体与汞的络合螯合作用对汞的迁移转化影响螯合作用对汞的迁移转化影响较大。较大。络合作用大大提高了汞化物的溶解度。络合作用大大提高了汞化物的溶解度。有机配位体对汞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加上腐殖质对汞离子很强的吸附交有机配位体对汞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加上腐殖质对汞离子很强的吸附交换能力,使土壤腐殖质部分的含汞量远远高于矿物质部分的含汞量。换能力,使土壤腐殖质部分的含汞量远远高于矿物质部分的含汞量。在还原条件或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可将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在还原条件或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可将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CHCH3 3HgHg)和二甲基汞和二

20、甲基汞 (CHCH3 3)2 2HgHg。汞的甲基化大大加强了汞的毒性,也加强了汞的迁移能力。汞的甲基化大大加强了汞的毒性,也加强了汞的迁移能力。植物对汞的吸收和累积与土壤中汞含量的关系:植物对汞的吸收和累积与土壤中汞含量的关系:试验证明:水稻生长的试验证明:水稻生长的“汞米汞米”与与“汞土汞土”之间生物吸收富集系数为之间生物吸收富集系数为0.010.01。土壤中汞及其化合物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与植物的根蛋白进行结合,发土壤中汞及其化合物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与植物的根蛋白进行结合,发生凝固反应。生凝固反应。汞在植物不同部位的累积顺序是:根汞在植物不同部位的累积顺序是:根叶叶茎茎种子;种子;汞在农作物中

21、吸收和累积能力顺序是:水稻汞在农作物中吸收和累积能力顺序是:水稻玉米玉米高粱高粱小麦。小麦。(2 2)镉)镉世界土壤中镉的平均含量为世界土壤中镉的平均含量为0.50.5mg/kg mg/kg ,我国土壤镉的平均含量为我国土壤镉的平均含量为0.0790.079mg/kgmg/kg。土壤中的镉来源于闪锌矿的开采、冶炼、电镀、颜料、塑料稳定剂、蓄电土壤中的镉来源于闪锌矿的开采、冶炼、电镀、颜料、塑料稳定剂、蓄电池的生产等。池的生产等。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镉。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镉。离子态的离子态的CdClCdCl2 2、CdCd(NONO3 3)2 2、CdCOC

22、dCO3 3和络合态的和络合态的CdCd(HOHO)2 2呈水溶性,呈水溶性,易迁移,可被植物吸收;易迁移,可被植物吸收;难溶性的镉化合物,如镉沉淀物、胶体吸附态镉等为难溶性镉,不易迁移难溶性的镉化合物,如镉沉淀物、胶体吸附态镉等为难溶性镉,不易迁移和被植物吸收。和被植物吸收。两种形态的镉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两种形态的镉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土壤胶体对镉的吸附能力较强,而且是一个快速反应的过程,因而土壤胶体对镉的吸附能力较强,而且是一个快速反应的过程,因而土壤中吸附交换态镉所占的比例较大。土壤中吸附交换态镉所占的比例较大。镉的吸附率与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它的顺序为:镉的吸附率与土壤

23、胶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它的顺序为:一般腐殖质土一般腐殖质土重壤质土重壤质土壤质土壤质土砂质土。砂质土。碳酸钙对镉的吸附也非常强烈。碳酸钙对镉的吸附也非常强烈。土壤中的难溶性镉,在旱地土壤中以土壤中的难溶性镉,在旱地土壤中以CdCOCdCO3 3为主;为主; 在水田土壤中以在水田土壤中以CdSCdS为主。为主。影响土壤中镉的形态与迁移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影响土壤中镉的形态与迁移转化的因素主要有: 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和碳酸盐含量。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和碳酸盐含量。 土壤酸碱度可影响土壤中土壤酸碱度可影响土壤中CdCOCdCO3 3的溶解和沉淀平衡。的溶解和沉淀平衡。 酸度增强,增加酸度增强

24、,增加CdCOCdCO3 3、CdSCdS的溶解度,使水溶态的的溶解度,使水溶态的CdCd2+2+含量增大,同时影含量增大,同时影响土壤胶体对响土壤胶体对CdCd的吸附交换量。的吸附交换量。 随着随着pHpH值下降,胶体对值下降,胶体对CdCd的解吸率增加,当的解吸率增加,当pH pH 值为值为4 4时,解吸率大于时,解吸率大于50%50%; 在还原条件下(水田淹水),镉以难溶性在还原条件下(水田淹水),镉以难溶性CdSCdS为主,当排水形成氧化条件时,为主,当排水形成氧化条件时,S S2+2+可被氧化形成单质硫,并进一步氧化为硫酸,使土壤可被氧化形成单质硫,并进一步氧化为硫酸,使土壤pHpH

25、值下降,值下降,CdS CdS 逐渐转逐渐转化为化为CdCd2+2+。 研究表明,碳酸钙对研究表明,碳酸钙对CdCd的形态转化有显著影响,在不含或少含的形态转化有显著影响,在不含或少含CdCOCdCO3 3的土的土壤中,随壤中,随CdCOCdCO3 3的含量增加,交换态镉量也随着增加,但当的含量增加,交换态镉量也随着增加,但当CdCOCdCO3 3达到达到4.3%4.3%时,时,对镉形态转化的影响则减弱。对镉形态转化的影响则减弱。 镉容易被植物吸收,土壤环境容量小。镉容易被植物吸收,土壤环境容量小。(3 3)砷)砷世界土壤中砷的平均含量为世界土壤中砷的平均含量为6 6mg/kg mg/kg ,

26、我国土壤砷的平均含量为我国土壤砷的平均含量为9.69.6mg/kgmg/kg。土壤中的砷污染主要来源于冶金、化工、燃煤、炼焦、造纸、皮革、电土壤中的砷污染主要来源于冶金、化工、燃煤、炼焦、造纸、皮革、电子工业等。子工业等。农业方面来源于含砷农药(杀虫剂、杀菌剂)的施用。农业方面来源于含砷农药(杀虫剂、杀菌剂)的施用。土壤中砷以可溶态、吸附态和难溶态形式存在。土壤中砷以可溶态、吸附态和难溶态形式存在。在一般的在一般的pHpH值和值和EhEh范围内,砷主要以范围内,砷主要以AsAs3+3+和和AsAs5+5+存在。存在。水溶性砷多为阴离子形式,含量常低于水溶性砷多为阴离子形式,含量常低于1 1mg

27、/kgmg/kg,只占总砷含量的只占总砷含量的5%10%5%10%。因为水溶性砷很易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性砷化物。因为水溶性砷很易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性砷化物。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特别是氧化铁和氢氧化铁对砷酸根和亚砷酸根离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特别是氧化铁和氢氧化铁对砷酸根和亚砷酸根离子的吸附力很强。子的吸附力很强。砷是植物强烈吸收累积的元素,砷是植物强烈吸收累积的元素, AsAs3+3+的易迁移性、活性和毒性都远远高的易迁移性、活性和毒性都远远高于于AsAs5+5+。砷对植物的毒害主要是阻碍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输送,砷酸盐浓度达砷对植物的毒害主要是阻碍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输送,砷酸

28、盐浓度达1 1mg/kgmg/kg时,水稻开始受害,达到时,水稻开始受害,达到5 5mg/kgmg/kg时,水稻减产一半;达到时,水稻减产一半;达到1010mg/kgmg/kg时,水稻生长不良,以致不抽穗。时,水稻生长不良,以致不抽穗。(4 4)铬)铬世界土壤中铬的平均含量为世界土壤中铬的平均含量为7070mg/kg mg/kg ,我国土壤铬的平均含量为我国土壤铬的平均含量为57.357.3mg/kgmg/kg。土壤中铬自然含量与母岩母质有关。土壤中铬自然含量与母岩母质有关。土壤铬污染源主要为铁、铬电镀金属酸洗、皮革鞣制、土壤铬污染源主要为铁、铬电镀金属酸洗、皮革鞣制、耐火材料、铬酸盐和三氧化

29、铬工业、燃煤、污水灌溉、耐火材料、铬酸盐和三氧化铬工业、燃煤、污水灌溉、污泥施用等。污泥施用等。铬主要累积于土壤表层,并自表土层向下递减。铬主要累积于土壤表层,并自表土层向下递减。铬在土壤中主要以铬在土壤中主要以CrCr3+3+、CrOCrO2 2、CrCr2 2OO7 72 2和和CrOCrO4 42 2等形态等形态存在。其中以存在。其中以CrCr(OHOH)3 3最为稳定。最为稳定。土壤中常见的土壤中常见的pHpH值和值和EhEh范围内,范围内, CrCr6+6+可迅速还原为可迅速还原为CrCr3+3+。EhEh大于大于0.70.7V V 的土壤较少,的土壤较少, CrCr6+6+只在弱酸

30、、弱碱性土壤中有只在弱酸、弱碱性土壤中有六价化合物。六价化合物。在在pHpH大于大于8 8、EhEh为为0.40.4V V的荒漠土壤中曾发现铬钾石的荒漠土壤中曾发现铬钾石(K K2 2CrOCrO4 4)。)。CrCr6+6+可被可被FeFe2+2+、可溶性硫化物和具羟基的有机物还原为可溶性硫化物和具羟基的有机物还原为CrCr3+3+。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CrCr3+3+可被可被MnOMnO2 2氧化为氧化为CrCr6+6+。由于由于CrCr3+3+的溶解度较低,的溶解度较低,CrCr6+6+的含量少,因而土壤中可溶性的含量少,因而土壤中可溶性铬含量一般较低。铬含量一般较低

31、。土壤胶体对土壤胶体对CrCr3+3+有较强的吸附力,甚至有较强的吸附力,甚至CrCr3+3+可交换吸附于晶可交换吸附于晶格中的格中的AlAl3+3+。 Cr Cr6+6+的活性和迁移能力更大,特别当土壤中含的活性和迁移能力更大,特别当土壤中含有过量正磷酸盐时,因磷酸根的交换吸附能力大于有过量正磷酸盐时,因磷酸根的交换吸附能力大于CrCr2 2OO7 72 2和和CrOCrO4 42 2,从而阻碍土壤对其吸附。但铬的阴离子的吸附力,从而阻碍土壤对其吸附。但铬的阴离子的吸附力大于大于ClCl、SOSO4 42 2、NONO3 3。由于土壤中的铬多为难溶性化合物,故一般迁移能力较低,由于土壤中的铬

32、多为难溶性化合物,故一般迁移能力较低,而残留于土壤表层。铬在植物体内的富集顺序是:稻茎而残留于土壤表层。铬在植物体内的富集顺序是:稻茎谷谷壳壳糙米。糙米。92%92%左右的铬积累于茎叶中。左右的铬积累于茎叶中。(5 5)铅)铅世界土壤中铅的平均含量为世界土壤中铅的平均含量为2020mg/kg mg/kg ,土壤中铅的自然来源主要为母岩母质,土壤铅污染源主要来自土壤中铅的自然来源主要为母岩母质,土壤铅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含铅矿的开采和冶炼、污泥施用、污水灌溉和含铅汽油的使于含铅矿的开采和冶炼、污泥施用、污水灌溉和含铅汽油的使用。用。土壤的无机铅主要以土壤的无机铅主要以2 2价态难溶性化合物存在,而可

33、溶性铅含价态难溶性化合物存在,而可溶性铅含量较低。这是由于土壤中各种阴离子对铅的固定作用和有机质量较低。这是由于土壤中各种阴离子对铅的固定作用和有机质对铅的络合对铅的络合- -螯合作用。螯合作用。浙江省湖州长兴县上狮村是林城镇玫瑰花种植基地。然而由于浙江省湖州长兴县上狮村是林城镇玫瑰花种植基地。然而由于土壤污染使玫瑰花的铅含量超标。玫瑰花的价格也一路下滑,土壤污染使玫瑰花的铅含量超标。玫瑰花的价格也一路下滑,据了解,玫瑰花干的价格从每公斤据了解,玫瑰花干的价格从每公斤150150元一直降到每公斤元一直降到每公斤2020元,元,而现在这里已经很少人种植玫瑰花。而现在这里已经很少人种植玫瑰花。 铅

34、铅:人体内正常的铅含量应该在:人体内正常的铅含量应该在0.1毫克毫克/升,如升,如果含量超标,容易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而幼儿大果含量超标,容易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而幼儿大脑受铅的损害要比成人敏感得多。脑受铅的损害要比成人敏感得多。砷砷:俗称:俗称“砒霜砒霜”,如果,如果24小时内尿液中的砷含小时内尿液中的砷含量大于量大于100微克微克/升就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并有升就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并有致癌的可能。而且如果孕妇体内砷超标还会诱发畸胎。致癌的可能。而且如果孕妇体内砷超标还会诱发畸胎。 镉:镉:正常人血液中的镉浓度小于正常人血液中的镉浓度小于5微克微克/升,尿中升,尿中小于小于

35、1微克微克/升。如果长期摄入微量镉容易引起骨痛病。升。如果长期摄入微量镉容易引起骨痛病。 汞:汞:正常人血液中的汞小于正常人血液中的汞小于5-10微克微克/升,尿液中升,尿液中的汞浓度小于的汞浓度小于20微克微克/升。如果急性汞中毒,会诱发肝升。如果急性汞中毒,会诱发肝炎和血尿。炎和血尿。 重金属与人体健康重金属与人体健康粘土矿物对铅的吸附作用及铁锰氢氧化物对粘土矿物对铅的吸附作用及铁锰氢氧化物对PbPb2+2+的专性吸的专性吸附作用对铅的迁移能力、活性与毒性影响较大。附作用对铅的迁移能力、活性与毒性影响较大。土壤土壤EhEh增高,会降低铅的可溶性;而土壤增高,会降低铅的可溶性;而土壤pH p

36、H 值的降低,由值的降低,由于于H H+ +对吸附性铅的解吸作用和增强对吸附性铅的解吸作用和增强PbCOPbCO3 3的溶解,会使可的溶解,会使可溶性铅含量有所增加。溶性铅含量有所增加。铅主要富集于植物的根部和茎叶,并主要影响植物的光合铅主要富集于植物的根部和茎叶,并主要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长期大量地施用含铅的污泥和污水灌溉,作用和蒸腾作用。长期大量地施用含铅的污泥和污水灌溉,可能影响土壤中氮的转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可能影响土壤中氮的转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第四节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的治理采取物理、化学、生物和改变耕作制度等措施,改良土采取物理、化学、生物和改变耕作制度等措施,改良土壤质量。壤质量。一、物理改良措施一、物理改良措施因为重金属污染物大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