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王嘉威_第1页
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王嘉威_第2页
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王嘉威_第3页
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王嘉威_第4页
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王嘉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 2015年12 月 1 日题 目涤棉混纺的检测与分析专 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拟 指 导学生人数24指导教师邵灵玲职 称讲师课题内容 ( 国内外现状简介;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按照GB/T标准对涤/棉混纺织物的组织结构、原料、皂洗色牢度、撕裂强度等进行分析鉴别后得出相应的结果。课题的准备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文献、仪器设备、材料、工作地点及学生须具备的技能)参考文献:1 FZ/T 01057。3-2007 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方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 2

2、 FZ/T01057.2-2007 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3GB/T 75732009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4GB/T 392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7GB/T 4666-2009织物长度与幅宽的测定8 GB/T 3923.1-201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9GB/T 4802.1-2008纺织品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圆轨迹法 仪器设备:酒精灯、镊子、显微镜、织物分析镜、GY155A型纱线捻度仪、YG(B)026D-250型电子织物强力机、Y571B型摩擦色牢度仪、YG502型起毛起球仪、梅特勒.托利多台式PH计、机

3、械震荡器、天平材料:涤/棉混纺织物课题内容性质理论研究 / 实验研究 / 工程设计 / 工程技术研究 / 软件开发课题来源性质纵向课题/ 横向课题/ 教师自立课题/ 学生自立课题类 型设计/论文专业带头人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分院主管院长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分 院:_ 纺织分院 _ _专 业:_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_ _指导教师:_ 邵灵玲 _ _ _ 二一五年十二月一日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纺织材料与检测

4、、织物组织与分析、国际贸易实务等知识,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选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涉及的内容进行设计并按撰写规范撰写毕业论文。具体要求如下:1学生结合实际完成产品品质控制及检测的设计。2设计内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超前性,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3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设计结束后,要求上交5000字以上说明书打印文稿一式二份和电子文稿一份。4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格式等要求,请进入群QQ看仔细。请经常关注,我们会随时在这一邮箱发布相关信息。千万不要删除有关毕业设计的内容。5论文开题报告要素:(1)开题报告封面;(2)论文的目的、意义;(3)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4)论文的创新点、

5、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5)论文的基本框架;(6)参考文献目录。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摘要: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按照GB/T标准对涤/棉混纺织物的组织结构、原料、皂洗色牢度、撕裂强度等进行分析鉴别后得出相应的结果。关键词:涤/棉混纺,皂洗色牢度,撕裂强度 GB/T标准 检测结果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程的安排序 号论文(设计)各阶段名称日 期备注1市场调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开题2015.12.1 12.182进行毕业设计、完成论文初稿12.19 -2016.1.183修改初稿、完成二

6、稿1.19-3.254修改二稿、定稿3.26-4.175毕业答辩4.18 - 4.28四、任务执行日期:自_2015_年_12_月_1_日起,至_2016_年_4_月_28_日止。 学 生(签字)_ 指导教师(签字)_ 分院院长(签字)_ 毕业论文 题 目: 学生所在学院 纺织学院 专 业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学 号 2013010605 学 生 姓 名 王嘉威 指 导 教 师 杨乐芳 起 止 日 期 2015.12.1至2016.4.28止 目录1.前言12原料鉴别42.1燃烧法鉴别纤维42.2 显微镜法法鉴别纤维53 .织物结构分析63.1 幅宽63.2 经纬纱线密度(采用徒手法)83.3

7、织物密度(直接测数法)94.织物性能检测114.1 拉伸断裂强力114.2 PH值测定134.2 摩擦色牢度检测154.3 起毛起球测定(圆轨迹法)185.结论216.致谢22参考文献22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摘要:常买衬衫的顾客都知道,很多衬衫的面料标着涤棉或者是棉涤。“涤棉”和“棉涤”,两个字的顺序一换就成了两种不同的面料。“涤棉”面料是指涤纶的成分占60%以上,棉的成分在40%以下,也叫TC;“棉涤”正好相反,是指棉的成分在60%以上,涤纶的成分在40%以下,也叫CVC。而文主要是通过燃烧法、显微镜法对棉涤混纺纱线的纤维进行确认与分析。通过起毛起球法、PH值检测法、拉伸断裂法、皂洗

8、和摩擦色牢度的方法对棉涤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鉴定。关键词:棉涤混纺织物 结构 性能 检测1.前言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带动了世界纺织行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纺织品,人们对它的要求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实用。追求美观、舒适、安全的纺织品才是现在人们的目标。棉涤指的是涤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织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棉花和33%-35%的涤纶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涤。他的优点是织物坚牢弹性好,是所有纤维中抗皱最好的,耐热耐光,并有较好的一次定型性能。但是他也有缺点,他的缺点就是对油污

9、的亲和力比较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吸湿透气性能差,吸湿率公为0.4%,易聚静电,吸灰法,需在高压下染色。本文对棉涤混纺织物的原料进行鉴别;分析织物中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织物断裂强力、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摩擦色牢度等实验对棉涤混纺织物进行全面的鉴别。2原料鉴别2.1燃烧法鉴别纤维2.1.1原理由于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的特征也会有所差异,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来区分纤维的大类品种。可是燃烧法只能定性的鉴别材料,主要适用于:大类品种的区分(如: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根据相关标准FZ/T 01057.2200

1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 燃烧法来测试。2.1.2试样准备从试样织物中抽出几根经纱和纬纱,分成两堆作为试样。2.1.3 测试过程用镊子将试样纱线慢慢接近火焰,观察纱线收缩和融熔特征,再放入火焰中,然后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其状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的残留物颜色、形状、坚硬程度并记录。(如下表1所示) 表1燃烧法实验结果靠近火焰离开火焰残留物特征不熔不缩立即燃烧且有少许黑烟有少许黑硬物质和灰黑色絮状残留物(结论为棉涤织物)2.2 显微镜法鉴别纤维 2.2.1 操作方法 用放大倍率为150500的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纵面形态特征,鉴别纤维。纵面形态标本的制作比较容易,将纤维用手整理之后平整

11、的放于载玻片上,滴上一滴石蜡油或蒸馏水即可。2.2.2仪器用具显微镜法观察纵面形态所用的仪器与用具主要有:显微镜,(如图1所示) 、载玻片、盖玻片,(如图2所示)、石蜡油。 图1光学显微镜 图2 载玻片2.2.4 实验结果根据相关标准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 燃烧法来测试。试样织物经纬向纤维纵面形态显微镜下视图及其特征。(如下表2所示)表2 纤维的纵面形态纱线种类经纱纬纱纵面形态特征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大多数纤维成天然扭曲状(即棉纤维)少数纤维可以看到光滑无扭曲状结论用显微镜观察法可知该织物为棉涤混纺3 .织物结构分析3.1 幅宽3.1.1 采用标准GB/

12、T4667-1995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3.1.2 测量要点将试样放于标准的大气压中,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至少24小时。整段织物不能放在实验用的标准大气压中调湿时,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然后测量;取小样进行调湿,测量调湿前后的幅宽,对整段织物进行修正。3.1.3 测量方法(1) 长度5M 测量次数大于五次,每次测量点间接近相等间距(1M),离织物头尾1M 。(2) 长度0.55M 测量次数为四次,四次测量点间相等间距,离织物头尾0.2M 。3.1.4 测量结果按标准GB/T4667-1995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本实验试样织物幅宽测量数据。(如下表3所示)表3织物幅宽测量结果序号1234平均值结果14

13、8.5cm149.4cm149.2cm148.8cm148.9cm来样测量幅宽时量取的是全幅宽,即织物经纱垂直方向的靠最外边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测量的幅宽约为1.4米。3.2 经纬纱线密度(徒手法)3.2.2 采用方法于织物的经纬向各取两个间距为10CM的点,再于经纬纱中各取出10根纱线,按照记号的位置放于直尺上量取纱线的长度并记录,最后按照记号把多余的纱线剪去称得经纬各10根纱线的重量,通过计算算得纱线线密度。3.2.3 计算公式T=GK(mg)L(mm)1000(特)3.2.4 测量结果按标准GB/T4667-1995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本实验织物线密度测量数据。(如下表4所示)表4织物纱

14、线线密度测量结果试样长度(cm)总长度重量(g)线密度(tex)经纱10.510.310.510.310.410.510.510.410.510.5104.40.012211.69纬纱10.510.510.510.410.610.710.410.510.410.5105.10.012611.98纱线的粗细程度常用线密度表示,它是纱线的一项重要指标。线密度越大表示纱线越粗,纺织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手感等都受纱线线密度影响3.3 织物密度(直接测数法)3.3.1 仪器用具织物密度测试的只要工具有:织物分析镜(如图3所示)、织物密度镜(如图4所示) 图3织物分析镜 图4织物密度镜3.3.2 操作要点(

15、1) 实验时将织物密度镜平放于织物上,是刻度线沿经纱或纬纱方向。然后转动螺杆,将刻度线与刻度尺上的零点对齐,用收缓缓转动螺杆,计数刻度线所通过的纱线根数,直至刻度线与刻度尺的50mm处相对齐,即可得出织物在50mm中的纱线根数。(2) 检验密度时,把密度计放于布匹的中间部位(距布的头尾不少5m)进行测试。纬密必须在每匹织物的经向上不同的5个位置检验,经密必须在每匹织物的全幅范围内同一纬向不同位置检验5处,每一处的最小测定距离按(如表所示)中的规定进行。表5 密度测试时的最小测定距离密度(根/cm)10根以下1025254040以上最小测定距离(cm)10532(3)点数经纱或纬纱根数,精确至0

16、.5根。点数的起点均以两根纱线间的空隙的中间为标准。如起点到纱线中部为止,则最后一根作0.5根,不到0.25根的不计,0.250.75根作0.5跟计。超过0.75根的作1根。3.3.3 相关标准GB/T 4668织物线密度的测定3.3.4 测定结果按标准GB/T 4668织物线密度的测定,本实验试样经纬向线密度测试数据。(如下表6所示)表6织物线密度测量结果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平均值经向398.0404.0406.0397.0404.0401.8纬向295.0284.0301.0298.0298.0295.2织物经纬密度是指织物经向或者纬向单位长度内经纱或者纬纱的根数。一般以10cm

17、长度内经纱或者纬纱根数表示。将拆纱得到的数值折算成10cm长度内所含纱线的根数,分别计算经纬纱的平均值,结果精确到0.1根/10cm。织物紧度是经(纬)纱直径与两根经(纬)纱间的距离之比的百分率。数值大说明织物紧密,数值小说明织物较为稀疏,从求出的数据来看,织物的经向紧度明显大于纬向紧度,所以经向较纬向紧密。在经向紧度大于或小于纬向紧度时,都使得织物柔软且悬垂性好。4.织物性能检测4.1 拉伸断裂强力4.1.2 测试标准GB/T 3923.1-201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4.1.3仪器用具电子织物强力机、剪刀、直尺、试样4.1.4 试验步骤根据织物品种,选择拆边纱

18、条样法,按规定的试样尺寸裁剪试样,长度方向应该平行于织物的经向或纬向。每份样品的经纬向试样至少5块,并在标准大气压下调湿4h。试样剪裁成宽为6cm,扯去纱边使之成为5cm,长30-33cm左右的经向和纬向强伸度试条。之后持试样,启动拉伸试验,进行拉伸强力测定,记录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等。4.1.5 测试结果根据GB/T 3923.1-201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标准,本实验断裂后试样(如图5所示),所用电子织物强力机(如图6所示)试样织物经纬向断裂拉伸强度实验数据(如下表7、8所示)。 图5断裂后试样 图6电子织物强力机表7经向拉伸断裂测试结果断裂强力(n)2492

19、64259282265平均值:263.8断裂时间(s)5.35.75.65.75.7平均值:5.6伸长率(mm/min)14.916.31616.316.3平均值:15.96表8纬向拉伸断裂测试结果断裂强力(n)251228220223209平均值:226.2断裂时间(s)5.64.84.94.84.9平均值:5伸长率(mm/min)16.113.413.713.613.7平均值:14.1本实验计算经纬向断裂强力平均值,以N表示,按标准修约。计算结果10N及以下,修约至0.1N;大于10N且小于1000N,修约至1N;1000N及以上,修约至10N。因此该织物经向断裂强力按标准修约为264N,

20、纬向修约为22.6N。4.2 PH值测定4.2.1 测试标准GB/T7573-2009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4.2.2 仪器用具(1) 具塞三角瓶:容量250mL (2) 机械震荡器:往复或旋转式均可,应保证试样内部和水之间维持快速的液体置换,震荡速率为60次/min,旋转式30周/min。 (3) pH计:读数精度0.05,带有适宜的电极系统。 (4) 天平:感量0.05g。(5) (5)烧杯:容量50mL,150mL。 图7检测后试样PH值(6) 量筒:容量100mL。4.2.3 测定步骤(1) 试样制备。从样品中抽取足够数量的试样,剪成约为0.5cm的小块,操作时注意不要用手直接

21、触摸试样。将剪好的试样在GB6529规定的一级标准大气中调湿。称取质量为2g0.05 g的试样三份,分别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100mL三级水或去离子水,摇动烧瓶以使试样润湿。然后在震荡机上震荡1h。(2) 用标准缓冲溶液标定pH计;(3) 冲洗电极直至显示的pH值在5min内变化不超过0.05,如超过,则需更换玻璃或参比电极; 图8准备好的试样(4) 将第一份萃取液倒入烧杯中,立即将电极浸入液面下至少1cm,用玻璃棒搅动萃取液,直至电极读数达到最稳定值;(5) 第二份萃取液倒入烧杯中,不用冲洗电极,直接将电极浸入液面下至少1cm,静置,直至电极读数达到最稳定值;精确至最临近的0.1并记录该值;

22、(6) 按照步骤5测定第三份萃取液的pH值.4.2.4 实验结果按标准GB/T7573-2009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试样织物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数据(如下表9所示)。表9织物pH值测试结果第一份水萃取液第二份水萃取液第三份水萃取液平均值试样重量(g)2.03652.04942.04432.05pH值8.058.038.028.0婴幼儿及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控制在4.07.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应控制在4.09.0。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就越小;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就越大。纯水或中性的溶液,它们的pH值等于7。

23、根据实验的数据表示试样织物的PH值为8.0成碱性,对人体有害。4.2 摩擦色牢度检测4.2.1 检测标准GB/T 392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4.2.2 实验仪器、用具(1) 摩擦色牢度仪(下图9) 图9摩擦色牢度仪 (2)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3) 摩擦用白坯布。(4) 待测试样。(5) 蒸馏水。4.2.3 试样准备需准备两组尺寸不小于50mm140mm的试样,分别用于干 摩擦试验和湿摩擦试验。每组各两块试样,其中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或纵向),另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或横向)。若要求更高精度的测试结果,则可额外增加试样数量。4.2.4 实验步骤(1

24、) 将夹紧装置将试样固定在试验仪平台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摩擦头的运动方向一致。(2) 干摩擦 将调湿后的摩擦布平放在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的运行方向一致。运行速度为每秒1个往复摩擦循环,共摩擦10个循环。在干燥试样上的摩擦动程为(1043)mm,施加的向下压力为(90.2)N。取下摩擦布,按4.1.3对其调湿,并去除摩擦布上可能影响评级的任何多余纤维。(3)湿摩擦 称量调湿后的摩擦布,将其完全浸入蒸馏水中,重新称量摩擦布以确保摩擦布的含水率达到95%100%。(之后根据干摩擦步骤)4.2.5 实验结果按标准GB/T 392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试样织物经纬

25、面摩擦色牢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织物摩擦色牢度测试结果(表10)干摩擦布湿摩擦布经向判定色牢度等级53纬向判定色牢度等级53该织物的经向干摩的色牢度等级:5级 湿摩色牢度等级:3级该织物的纬向干摩的色牢度等级:5级 湿摩色牢度等级:3级4.3 起毛起球测定(圆轨迹法)4.3.1 测量标准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圆轨迹法4.3.2 实验仪器1. YG502型起毛起球仪(圆轨迹法)(见图10)图10 YG502型起毛起球仪4.3.3 试样准备(1)取样部位及调湿处理 在离布边100mm以上部分随机剪取试样,在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经预调湿、调湿并进行测试,仲裁试验

26、用二级标准大气条件。(2)试样大小及数量 剪取直径为113mm0.5mm的试样五块。4.3.4 实验操作步骤(1)调试仪器保持试验水平,尼龙刷保持清洁,分别将泡沫塑料垫片、试样和磨料装在试验夹头和磨台上。(2)仪器参数设置。试样正面朝外装入上磨头夹中。抬起工位座板并转动,使毛刷位于上磨头的下方(若不需要起毛,这一步省略)。按【启动】按钮起毛,起毛结束,仪器自停。抬起工位座板并转动,使磨料织物位于上磨头的下方。按【启动】按钮起球,直到仪器自停。取下试样,在评级箱内,根据试样上的球粒大小、密度、形态对比相应标准样照,以最邻近的1/2级评定每块试样的起球等级,当试样正面起球状况异常时,视其对外观服用

27、性能的影响程度综合评定并加以说明。4.3.5 指标及计算算五个试样的等级的算术平均数,并修约至邻近的1/2级。计算平均值时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如小数部分小于或等于0.25,则向下一级(如2.25即为两级);如大于或等于0.75,则向上靠(如2.85即为三级);如大于0.25或小于0.75,则取0.5。4.3.6 实验结果 (图11) 图(12) 按标准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圆轨迹法,试样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织物起毛起球测试结果(表12)试样1摩擦等级试样2摩擦等级试样3摩擦等级试样4摩擦等级试样5摩擦等级平均等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二级2.5级由数据可见试样织物的起毛起球性一般。5.结论试样织物所有实验数据结果汇总9(如下表13所示)棉涤织物各性能鉴别实验的平均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