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文学性成分(1)_第1页
理论的文学性成分(1)_第2页
理论的文学性成分(1)_第3页
理论的文学性成分(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论的文学性成分(1)    书名"理论留下了什么?"问的是:被称为"理论"的话语在今天占有什么位置,它如何既与自身的过去又与那些自称有权在政治领域占有一席地位的话语相关?作为今年英语协会会议上的第一位讲演者,我的讲演就是理论留下了什么的一个范例-一个活生生的余留物-一种理论的剩余,它的范例性将使别的讲演者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不至于对理论的遗产有太大的曲解,不用说,这样做的方式就是抓住理论与其过去的关系:理论留下了什么?    在1960年代,当我刚涉足我们的书名简单称之为&qu

2、ot;理论"(theory)的东西时,这一术语(如此怪异,它是关于什么的理论)的含义比今天宽泛得多。在结构主义风行的时期,出现了大量不断扩展的理论-从根本上看,它们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的普遍化运用-这种模式自称将适用于全部文化领域。理论指一些特殊的结构主义理论,这种理论将阐明各种各样的材料,是理解语言、社会行为、文学、大众文化,有文字书写和无文字书写的社会以及人类心理结构的关键。理论指具有特定的学科间性的理论:它激活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心理分析和文学批评。    不过,尽管理论具有广泛的跨学科目标,但在它的高潮时期,

3、文学问题仍处于其规划的核心:对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以及法国结构主义-尤其是对罗曼?雅各布森(它将列维一斯特劳斯引入音位模式,这对结构主义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言-文学的文学性问题是激活思想的问题。理论试图将文化对象与事件当作形形色色的"语言"要素来处理,因此,它们首先与语言的性质相关,而当文学表现为最为有意的、最反常的、最自由的、最能表现语言自身的语言运作时,它就是本真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结构与功能最为明显地得到突出并显露出来的场所。如果你想了解语言的一些根本性的方面,你就必须思考文学。因此,在雅各布森所界定的一系列语言功能-指涉1、表情、交际、意向、元语言、诗

4、性,这些功能分别突出或强调语境、说话者、联结、接收者、编码与信息本身-中,正是语言的诗性功能(用雅各布森的论说)"为信息而强调了信息"("信息"在此指说话样式本身)1。在众所周知的一道公式里,雅各布森说:"语言的诗性功能将选择轴上的对等原则投放进了结合轴。"2    语言的诗性功能包含了语言两大基轴的重叠。    不过,即使在每位优秀的理论家都必须谈论文学的文学性的时期,在某种意义上看,理论也显然在改变文学成分的地位,至少对所有攻击理论的人来说如此。这些人

5、指责我们贬低了文学的价值,损害了文学的声誉和特性。叙述学家以同样的热情研究巴尔扎克和I o佛莱明(Ian Fleming)的叙述结构。众所周知,雅各布森为说明语言的诗性功能而选用的例子是政治口号"I like Ike"而非波德莱尔的猫("Les chats")。在"I like Ike"这个句子中,被喜欢的对象(Ike)与喜欢的主体(I)都包含在喜欢(like)这个行动中,因此,我喜欢Ike的必然性似乎就刻写在这个语言结构中3。文学作为优先研究对象的特殊地位受到了很大损害,不过,这种研究的结果(这很重要)将"文学性"

6、;置入了各种文化对象,从而保留了文学成分的某种中心性。    对文学语言特殊性或文学特殊性进行理论概说的企图在早期对理论至关重要,但有时候它也并不是理论活动的焦点。应该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回答了文学的本性问题,实际上也没有任何思路接近于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最初理论研究将文学看作语言的一个特殊类别,不过,有关文学性的每一种界定都没能对文学作出令人满意的说明,而往往是在别的文化现象(从一些历史叙述、一些弗洛伊德式的病例史到广告口号)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学性。另一种研究提出文学不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类别而是对语言的特殊使用,然而,不管So费什的努力如何大胆(

7、比如,他试图证明写在黑板上的语言学家的名字表可以被读作一首宗教诗),还是不能提供有关文学性的满意答案4。    我想上述情形有两层潜在的意思。第一:文学正如意义一样,它既是文本事实又是一种意向活动,因而既不能按照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任何一种,也不能通过将两者综合起来的方式对文学加以充分地理论说明。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交替变换,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成功地兼并另一方而成为综合框架。我们可以将文学作品看作是有特殊性的语言,我们也可以将文学作品看作语言在特定方式中的构成,但任何有关特性的说明或有关感知框架的说明最终都使我们走向另一模式。文学的品质似乎既不能还原为客

8、观特性,也不能还原为一系列语言构造方式的结果。    我想第二层含义是:对文学性或文学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并不是要发现我们用以区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以便将其适当归类的标准,相反,回答这些问题的企图最初只是引起我们对文学的某些方面的直接关注。通过谈论文学是什么,批评家们提炼了一些据说是最适当的批评方法,消除了人们对据说是文学之最基本和最特殊的那些方面(无论是将文学看作对语言的突出,还是将文学看作各语言层面的综合或文本间的结构)的忽略。问"文学是什么?"实际上关涉到应当如何研究文学的问题。比如,如果文学是一种高度模式化的语言,那么,研究它就

9、是关注其模式而不是关注它可能表达的作者心理或它可能反映的社会构造。对文学性的追向似乎首先是探索批评方法的一些步骤。    正如我说的那样,最近,文学的性质或文学成分的性质已非理论关注的核心,简单地说,我们称之为"理论"的东西显然已不是文学理论。1992年我为现代语言协会所编的现代语言与文学学术研究导论第二版写了一篇题名为文学理论的文章,此后我便离开了文学理论6。我忙于谈论种族、性别、身份、代理,被So纳泼(Steve Knapp)和WoBo米查尔斯(Walter Benn Michalls)反-理论的理论之间的论争弄得糊里糊涂,忘了文

10、学理论。我认为记住文学理论很重要:比如,叙述理论对各种类型的文本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低年级的研究生通常对基本的叙述学也了解不多(他们读了福科,但未读巴尔特或热内特,更不必说Wo布思了)。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辩认叙述视点,如何分析隐含的读者,而这恰恰是与其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的核心,比如对被某一文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的分析。    为了弥补我为现代语言协会写了那篇有关文学理论的文章之后对文学理论的忽略,我写了一本小书,名为文学理论:简要的导论。这本书抛开了纳泼和米查尔斯,不仅提出了"文学是什么?"的问题(即题名为"文学是什

11、么以及这一问题重要吗?"的那一章),还讨论了叙述、诗与诗学,以及身份确认、表行语言的问题。由此,我着手将文学成分保留在理论之中,我希望它留在那儿。    注释1. Lu, X. (2005). Ruins of the future: Class and history in Wang Bing's Tiexi District. New Left Review 31, 125136. 2.参见吕新雨为新闻大学2009年冬季号编辑的聚焦央视改革专辑。 3.见: 2008年 6期,页 19。 5.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导精英的职业意

12、识与报导策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年,页 218220、250258。 6. Zhao, Y. (2008). Communic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power, and conflict.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eld. 7.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2005)。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沉荟、周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原书 Hackett, R. A., & Zhao, Y. 1998. Sustaining democracy?: Journalism and the p

13、olitics of objectivity. Toronto: Garamond Press.)    注释1. Lu, X. (2005). Ruins of the future: Class and history in Wang Bing's Tiexi District. New Left Review 31, 125136. 2.参见吕新雨为新闻大学2009年冬季号编辑的聚焦央视改革专辑。 3.见: 2008年 6期,页 19。 5.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导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导策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年,页 21

14、8220、250258。 6. Zhao, Y. (2008). Communic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power, and conflict.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eld. 7.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2005)。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沉荟、周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原书 Hackett, R. A., & Zhao, Y. 1998. Sustaining democracy?: Jour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objectivity. Toron

15、to: Garamond Press.)    注释1. Lu, X. (2005). Ruins of the future: Class and history in Wang Bing's Tiexi District. New Left Review 31, 125136. 2.参见吕新雨为新闻大学2009年冬季号编辑的聚焦央视改革专辑。 3.见: 2008年 6期,页 19。 5.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导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导策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年,页 218220、250258。 6. Zhao, Y. (200

16、8). Communic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power, and conflict.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eld. 7.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2005)。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沉荟、周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原书 Hackett, R. A., & Zhao, Y. 1998. Sustaining democracy?: Jour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objectivity. Toronto: Garamond Press.) 

17、60;  注释1. Lu, X. (2005). Ruins of the future: Class and history in Wang Bing's Tiexi District. New Left Review 31, 125136. 2.参见吕新雨为新闻大学2009年冬季号编辑的聚焦央视改革专辑。 3.见: 2008年 6期,页 19。 5.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导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导策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年,页 218220、250258。 6. Zhao, Y. (2008). Communication in china: P

18、olitical economy, power, and conflict.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eld. 7.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2005)。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沉荟、周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原书 Hackett, R. A., & Zhao, Y. 1998. Sustaining democracy?: Jour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objectivity. Toronto: Garamond Press.)    注释1. Lu, X. (2005). Ruins of the future: Class and history in Wang Bing's Tiexi District. New Left Review 31, 125136. 2.参见吕新雨为新闻大学2009年冬季号编辑的聚焦央视改革专辑。 3.见: 2008年 6期,页 19。 5.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导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导策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年,页 218220、250258。 6. Zhao,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