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_第1页
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_第2页
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1. 纵横结合记忆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 ; 同一时期 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 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 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 张图表, 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 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 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2. 举一反三记忆法如由战国策 的国别体联想到 史记 的纪传体和 资 治通鉴的编年体 ; 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

2、 骚 ; 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 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触一而发十,就 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常识了。3. 分门别类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 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 (1) 时 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 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 (2) 风格流派,如“山水田 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3) 地位 评价,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 (4) 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5) 题材人物, 如范进中举 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

3、制度迫害 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6) 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 文等。 (7) 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4. 点面结合记忆法 复习既要注意全方位复习,又要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文 学常识关键就在某一要点,抓住了要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 而解了。 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 要记每篇出自何处, 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 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期末复习快速记忆的小技巧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 才能真正记牢。心理学研究表明: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效果大大优于 机械记忆。什么叫理解 ?理解就是把要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头 脑中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

4、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内在意义 的认识。 譬如我们看到一组数字 1919.05.04 ,一下子就与我 们头脑里已有的关于“五四运动”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时的 一串数字就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一段特定的历史。通过这 种联系,我们就会牢牢记住这串数字。应考复习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记忆,让我们深刻理解它们,准确记忆它们。二、要有任务意识,因为适当的压力可以避免随意性并 强化复习效果。在一天中大脑最清醒,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复习记忆那 些较抽象、较艰涩的知识,而且加大容量 ; 在比较疲倦,精 力不够好的情况下就要适当减少任务。任务一旦 确定后, 就要集中精力,强化注意,活跃大脑,保证完成任务。许多 同学实践证明

5、,集中注意读两遍远远胜过随随便便读十遍。三、要及时复习,因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四、应化整为零、分散复习,因为我们的短时记忆容量 很有限。心理学研究表明, 我们的短时记忆只能容纳 7±2 个项目,一个项目构成一个知识组块,我们头脑里的知识组 块容量越大,我们记忆的知识就越多。一般地说,头脑中数 字知识越多的人记忆数字的能力越强,数理化公式记得越多 者,记新的数理化公式越容易,古文背得多的人记忆古文能 力越强,外语单词记得多的人记忆外语单词越容易。五、应交叉复习,因为同一类型知识的单调重复容易降 低效率。心理学研究说明,将两种同类材料放在一起复习容易产 生互相干扰 ; 将两种不同材料放在一起复习,会产生新异刺 激,这种刺激可促使大脑细胞十分活跃, 从而增强记忆效果。复习时应该文理交叉,长短结合,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六、要多感官协同复习,因为单声道总不如立体声。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要求三组学生记住 10 幅画的内容,第一组只听别人说画上的内容,第二组只看画 上的内容,第三组边听边看。结果第一组记住60%,第二组记住 70%,第三组记住 89%。这个实验说明,多种感官协同 作用于一个对象效果最佳。只看不读,不如既看且读; 既看且读不如看读写结合。俗话说“好记性不入烂笔头”,就是 这个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