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_第1页
浅析《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_第2页
浅析《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_第3页
浅析《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_第4页
浅析《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期中论文期中论文题目: 浅析 文心雕龙 的文学史观 学号 5405112077 姓 名 刘月 学院 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22 年 11 月 07 日目 录封面中文 1目录 2论文摘要中文 31、 文心雕龙 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 32、 刘勰文学观的矛盾之处 4三、 文心雕龙 的文学史观 51兴废时序 52会通适变 53宜宏大体 6四、小结 6参考文献 6摘 要 文心雕龙 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不朽之作。近年来,“龙学作为一门新晋显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达研究的高潮。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本文将在探讨刘勰所处

2、时代背景与生平际遇的根底上,用当代文学的新视野、新方法,重新解读 文心雕龙 的文学史观。智者千虑、白璧微瑕, 文心 一书中也存在唯物与唯心的矛盾与抵牾的地方,我们主要从刘勰的 时序 与 通变 中领略作者不断进步完善的丰厚思想,此外将刘勰著作的文学史观分为兴废时序、会通适变、宜宏大体三个主要局部逐一分析解读。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学史观 贵古贱今 刘勰生平 一、 文心雕龙 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1) 孤寂人生范文澜先生的 文心雕龙著 中曾有这么一句话:如此贤哲,竟不能确知其生卒,可惜也已。这句话是讲,有关刘勰的传记大多十分简略,这么伟大的一位文论家,流传后世的记载仅有 梁书 中的四百余字。我们知道

3、,中国古代的官本位思想十分严重,你的官职与生平记载是正相关的。可惜刘勰官位只做到六品,因此遗留后世的研究资料极其有限。下面我们大概梳理一下刘勰的生平。关于他的家庭出身,龙学界大概分为两种说法。其一、出身氏族。源于 梁书·刘勰传 的“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据 梁书 所言,刘勰出身名门,可谓是有皇家血统了。然而,这个结论是很不可靠的,因为古人大多喜欢攀附在望族之后。因此,更多人主张刘勰出身庶族,原因有二:第一点,就算刘秀之是刘勰的宗亲,但实际上刘秀之也并不是士族出身。刘勰的父亲虽然是越骑校尉,但官职不高,而且在刘勰的孩提时代就已离世。雪上加霜的是,母亲也在他二十多岁时撒

4、手人寰,使得刘勰潦倒到了“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的地步。(2) 世庶之别关于刘勰的生年,说法不一。但他所处的朝代是可以确定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影响了刘勰的一生。六朝时期,士庶之别犹天壤之隔。即使你有满腹经纶,即使你才华出众,一旦出身庶族寒门,也就几乎进身无望了;而血统高贵者,他们生来就是做官的,以至于平流进醛,坐至公卿。这就是西晋著名诗人左思在其 咏史诗 中所痛斥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后来,宋顺帝被迫禅位于萧道成,是为齐高帝,历史进入了齐代。齐高帝设立国学,“精选儒官,广延国胄,崇儒重学之风吹遍江左士林。同样不可无视的是,萧齐政权在弘扬儒学的同时,对佛教亦极为重视。因此刘勰来到了京师,

5、举步踏入钟山名刹定林寺。千载悠悠,我们今天无从揣测刘勰当时的心情;但举目无亲而逼入佛门的无奈,是可以想见的。无所依傍的刘勰决定进入佛门,可以视作一举多得的行为。这不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根本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条件。少年时的刘勰发奋读书,成年后的刘勰勤奋著书。呕心沥血四个春秋,刘勰在定林禅寺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光芒夺目的一章,并为这一精彩的华章定下一个动听千古的美名: 文心雕龙 。 如果说刘勰是一匹千里马,那沈约便是赏识他的伯乐了。凭借沈约的欣赏,刘勰终于在不惑之年迈入了仕途,进入一生中最为幸运和辉煌的时期。然而天妒英才,当刘勰苦苦奋斗数十载,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之时,这扇希望的大门

6、却又缓缓关闭了。天监十八年梁武帝亲受佛戒,社会掀起了崇佛的高潮,刘勰亦接到诏令:解除步兵校尉之职,与慧震和尚一起,回定林寺编纂经藏。从熙熙攘攘的俗世再次沉潜佛国,刘勰也许终于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佛,理解了那永不疲倦的暮鼓晨钟的真正含义。完成整理佛经任务之后的刘勰上表启求出家,他用火烧掉了两鬓之发,以说明自己出家之念已不可动摇,最终穿上缁衣,皈依佛门,了解此生。 二、刘勰文学观的矛盾之处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不朽之作,刘勰的 文心雕龙 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的文学观念常常会在他们对前代文学的评价中表达出来,刘勰自然也不例外。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一书中对历代文学之递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精到

7、之处,但亦有一些不致的地方。这里用 通变 和 时序 中的两段文字作比拟。刘勰曾在 通变 中称赞上古三代的文风,“那么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澹。何那么?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认为商周文学丽而雅,而楚汉至刘宋的文学都是一味模仿前代,忽略和远离古代。而刘勰认为文章贵在自然,因此批判楚汉以后的文章,称赞上古的文风。而在 时序 篇中,观点那么明显有别于前文。看法更加客观、中肯,不再竭力突出商周,也不再全盘否认楚汉后的文化。指出历代文学“蔚映时代,辞采九变,对每个朝代的特征做出辩证的评价。通篇观之,刘勰前后观点的不一致也是符合文学开展的实际

8、的。3、 文心雕龙 的文学史观1、 兴废时序 时序 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讲文学的开展,刘勰对文学史的总体表述就是文章开端的两句话:“蔚映时代,辞采九变。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十代九变,十个朝代有九次变化。十个朝代是指:唐、虞、夏、商、周、汉、魏、晋、刘宋、萧齐。九变那么表现为“梳中所动,环流无倦。即以时代为中心,文学环绕这个时代开展变化。“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时代在不断变化,文学也在不断变化,是刘勰根本的文学史观点,他是在探讨文学史和时代的关系。历史向前运行,对文采的崇尚是不断地从质朴走向繁华的。刘勰对十个朝代都做了详尽不一的评述,我们知道,刘勰比拟偏爱曹魏,因此花了很多篇幅

9、讲三曹与建安七子。我们可以从 时序 中看出,刘勰能用较短的篇幅将上千年的文学史和众多文学家写出来,是有深厚的文学史功底的。通常说分体论是分体分学史, 明诗 就是诗歌史, 乐府 就是乐府史,刘勰对每一体的文学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在 时序 篇中做了一个精致、简洁、有层次感的描述。2、 会通适变刘勰的 通变 篇主要论述了如何处理古今关系,比拟集中的讲了文学史的继承与革新,他一上来就讲到“常和“方的对立统一。文体有常,即文体是大致不变的。而文术无方,即写作的方法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写作的方法指什么呢,刘勰在文中有解释,叫做文辞气力,即“文字、辞彩,才气,力量。他根据扬雄关于因、革的见解所提出的“通变,

10、即文学创作上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他要求作家要大胆的创新“日新其业,趋时必果乘机无怯。又强调任何“变或创新都离不开“通,即继承。所谓“通,是指文学的常规: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文学创作只有通晓各种“故实,才会“通那么不乏,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只有将“通与“变、“因与“革很好地结合和统一起来,文学创作才有可能,才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获得长足的健康的开展3、 宜宏大体我们在刘勰的 文体论 中提到了一体三义,就是体制、语体和体貌。体制相当于体裁,体貌类似于风格。刘勰是在三体的层面来讲文学史。第1、 变乎骚。刘勰在 辨骚 中花了很多篇幅讲 离骚 与经典的同与异,他说 离骚 的异处在于“诡异之

11、辞,谲怪之谈,狷狭之志,荒淫之意。表现出 离骚 在文体上的想象化、陌生化,一种对神话原型的再造,而夸诞也正是其文学性所在。第二、从正体到流调。对于语体的演变,刘勰的根本观点是,四言为整体,其余为三六杂言。第三、质文之间,雅俗之际。“质文和“雅俗实质上是风格,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作品大抵是由雅到俗的。最后特别讲一下刘勰最推崇与最反感的两种风格。刘勰特别推崇建安文学的慷慨,反感齐宋文学的绮靡,称建安文学“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对南朝文学那么颇有微词,讥讽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小结总的来说,刘勰的文学史观是贵古贱今的。“情必极貌以写物,词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竟也。刘勰更加欣赏古体乐府的典雅,建安文学的慷慨,反感齐梁文风的绮靡。但文和质,雅和俗实质上并没有上下贵贱之分。在中国文学的开展中,我们把风格史归结为一条线来梳理,阳刚之后走向绮靡,绮靡到极端自然就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