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一、秦朝暴政下的文学:中华民族的凝聚融合,在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血与火的战争兼并双重力量的作用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元前二二一年,以秦最终灭齐为界,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虽然这个王朝只存在了十余年,但它的历史事业和政治制度,却由取而代之的汉王朝继承下来;虽然西汉初一度由现诸侯势力膨胀的苗头,但历史的大潮已无可逆转,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和巩固.西汉、东汉总共四百多年的统治,在多方面奠定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根底.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需要有相应的思想文化举措来维护和增强它的统治,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状态,是
2、不能继续下去了.秦始皇在统一文字、法令、衣冠建制的同时,又下令进行思想限制:各国史书,除?秦纪?外一律烧毁;除官方博士所掌管的书籍,民间所收藏的?诗?、?书?及“百家语一律交公燃烧;有敢于谈论?诗?、?书的,概处以死刑.他还一举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他试图把愚民政策和严刑酷法作为统治国家的根底,但事实证实这是行不通的.二、西汉王朝建立后的文学:在多方面继承了秦的制度,但在刑法和文化限制方面,那么采取较为简约宽松的政策.立国不久,朝廷废除了秦的“挟书律,大规模收罗文籍,并允许各家学说流行.主张“清静无为即减少国家对社会生活所加干预的黄老思想,一度非常兴盛.但这显然不是最适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学说.秦
3、始皇限制社会思想文化的设想,对汉王朝仍然是有用的,不过需要采取比拟合理可行的方式去实现.于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起完整的社会统治思想,并在政治制度上把读经和士人求官谋禄的由路密切结合,使读书人全都成为儒生,从而有效地结束了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历史.但汉代的儒学,已经截然不同于先秦的儒学.本来意义上的孔孟之道,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C而董仲舒所建立的新儒学,那么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吸收了孔孟思想中假设干有用的成分,又糅合阴阳家和法家思想,形成一种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融政治、宗教、伦
4、理、刑法为一体的实用之学.当然应该看到,这是顺应着当时历史需要的产物.统一帝国的建立,无疑为生产力的开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据?史记·平准书?记述,汉武帝时代,国家的经济力量十分雄厚,“非遇水旱之灾,民那么人给家足,都鄙縻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利用这样的经济力量,汉武帝一方面大兴土木,广建宫室,以满足他的奢侈欲望,同时大力向外开拓.限制西南,北击匈奴,沟通西域,不但稳定和扩展了国家的边疆,解除了长期以来北部地区受游牧民族武力侵扰的威胁,而且大量引进了外来文化,形成历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的热潮.汉王朝
5、以前代所未有的恢宏气度,由现在世界舞台.通过“独尊儒术建立思想统治,自然会极大地束缚学术文化的自由开展.特别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方面,再也看不到战国时代自由活泼的气氛.但儒学本身又包涵以文化手段调节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意识;统治阶级也需要总结历史经验,需要精神文化的享受,因此汉王朝的文化建设,在受到严重束缚的情况下,仍然取得很多成就.我们现在看到的先秦典籍,根本上都是经过汉代官方的整理而保存下来的.?史记?这样宏伟的著作,也只有在汉武帝那样壮丽的时代才能产生.止匕外,武帝时大规模扩充乐府机构,重视采纳来自民间和异域的“新声变曲,有力地促进了音乐和文学的繁荣.到西汉末,乐府规模更开展到八百
6、多人.通过以上一些简单的例子,我们已经可以大概窥见西汉文化的盛况.西汉覆灭以后,刘秀光武帝依靠地方豪族势力,并利用农民起义军,建立东汉王朝.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半个多世纪中,东汉保持了兴旺的势头.自和帝以后,高层权力结构显示不稳定的趋势.但东汉的经济文化,总体上仍有很大开展,不能因政治上的不稳定而加以否认.东汉的首都洛阳,不仅是一个政治中央,而且是一个商业兴旺、消费程度相当高的城市,具富庶繁华,远远超过西汉首都长安,这在傅毅、班固、张衡诸人的京都赋中,都有充分的描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东汉末洛阳太学生已多达三万人,许多私学门徒也在千人以上,这说明东汉时文化的普及,和“士阶层的壮大.东汉中期以
7、后权力结构不稳定,其直接原因是连续由现几个幼年登位的皇帝,造成权力真空,但根本的原因,却是皇权和士人集团之间的不协调.这一点在东汉末尤其突生.所谓“士人,就是地主阶级中的读书人,其中最活泼的,是京都的太学生.从理论上说,他们具备做官的资格,并以此为人生由路,而一些世代官宦的大士族,和士人生身的朝廷大僚,那么是他们的代表.皇帝和皇室成员,往往从“家天下意识由发,完全把国家视为私产,重用其私奴一一宦官,甚至通过宦官直接由卖官爵以积累私人财富;宦官那么乘机把持权力,凌驾于朝官之上,有时甚至限制皇帝.这些不仅破坏了封建国家机器有规那么的运转,而且大大侵害了士人的利益.随着士人阶层的壮大,特别是豪门士族
8、力量的壮大,士人的集团意识日益强烈.他们要求与皇权达成莫种平衡,强调“士大夫对国家的责任和权力,果断反对宦官擅政.而摇摆于两者之间的,又有外戚的政治集团.桓帝、灵帝之世,宦官对士人集团的残酷压迫到了极端,土人的对抗也愈益激烈,使国家机器处于瘫痪.终于在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下,整个王朝土崩瓦解.以后到魏晋时代,豪门土族得到最大的收获,形成皇权与门阀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责任的儒学,渐渐为土人所轻视,从东汉末到魏晋,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学术活泼开展的局面.汉代的儒学,一开始就分成今、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偏重于政治上的实用性,多讲阴阳灾异、天人感应,是官方的学说;古文经学
9、注意经书的政治和伦理原那么,穿凿附会的成分相对要少,但地位一直不高.东汉时期,今文经学进一步滑落为“谶纬之学,脱离经书,专门伪造和推究神秘妖异的预言.它的愚昧,繁琐,导致古文经学的兴起.东汉覆灭后,儒学整体上衰微,其中今文派趋于灭绝,古文派那么保持着虽非统治性的却仍然重要的地位,并为后世重新改造利用.在表达汉代文学概况之前,我们首先对秦代文学作一简略交代.秦王朝历时甚短而轻视文化,文学上可说的东西很少,大致只有一部?吕氏春秋?和李斯的一篇?谏逐客书?.?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又称?吕览?.它以儒学为中央,兼收先秦各家学说;内容以政治为主,而涉及广泛,故
10、一向列为杂家.全书由一百数十篇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短文组成,大都先立论,而后引证史实或寓言故事,文字简明,条理清楚,有一定形象性.李斯原是楚人,入秦官至丞相,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谏逐客书?为劝阻始皇驱逐非秦国人士而作.李斯本是战国游士一类人物,文章也有明显的纵横辞说的习气,文辞华美而铺张,气势奔放,说理透彻,是传诵的名作另外,秦代尚有“杂赋、“仙真人诗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久已失传.汉王朝统一强盛的局面,为汉代文学提供了新的根底.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儒学那么一方面具有从维护统治者所提倡的伦理原那么的实用功能上肯定文学的一面,又有从上述立场忽视乃至反对文学的审美与
11、娱乐功能的一面.它既可以被文学家用来作为一面幌子,又可能被严格的正统派用来作为扼杀文学的根据.正是在这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汉代文学形成许多自身的特点,并构成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环.以下我们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分别加以介绍.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汉代是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的时代.这一点需要同先秦时代相对照来看.在本书第一编?先秦文学?局部中,我们列述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除?诗经?和?楚辞?外,本身都不是文学作品;其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述政见、记载历史或探讨社会生活法那么,而不是追求文学的美感.只不过后人可以从中分析由文学因素和文学价值来.而?诗经?,虽然在春秋时代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
12、典籍,但人们却又不是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看待,而是重视它在礼仪和人伦教化方面的作用.?诗经?的命运就是:它的地位越高,离作品本来所具有的文学意义越远.?楚辞?是用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写成的抒情诗,这说明生长于南方文化土壤上的屈原等诗人,已经率先熟悉到文学的价值;?楚辞也正是对汉代文学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作品.但必须注意到?楚辞?只是局部地区和少数作家的作品.而且,就诗人创作目的而言,其政治因素恐怕还是高于艺术因素.再说,先秦时代的文化人,可以分成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外交家等等,没有一个就其社会身份而言可以称为“文学家的人.屈原就创作成就来说是伟大的诗人,但社会身份是政治家.也就是说:在先秦时代,没
13、有人能够单单或主要凭藉其文学创作的成就而得到社会的成认和重视,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从总体上说,先秦还不是文学的价值受到重视的时代.汉代的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学的地位即使不如政治、哲学那样显要,至少已经被看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这也就是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了重视.具体表现之一,是由现了汉赋又泛称辞赋这一种完全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的文学样式.汉赋是从楚辞演变而来的.虽然由于它的堆砌辞藻的习惯加深了文字的隔膜,对于今人来说已经很难欣赏,但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却绝不能无视.这种文学样式的本质,就是通过精心安排美丽的文字,整洁的句式,严谨的结构,表现社会和自然的种种奇特事物和
14、绚丽景象,刺激读者的感受力与想象力,获得审美快感.语言在这里不仅是传达思想的工具,而且是同音乐中的声音、旋律一样,本身是艺术的直接表现.这种样式,最容易使文学的意识得到确立.具体表现之二,是文学创作的兴盛,以汉武帝时代为例,写作辞赋的,有武帝本人,有淮南王等诸侯,有御史大夫倪宽等公卿大臣,有董仲舒、司马迁这样的名儒学者,更不用说还有司马相如等一批专门家.作品的数量与先秦相比可谓惊人.据班固?两都赋序?说,成帝时整理从武帝以来各种人士奏献给朝廷并且还保存着的辞赋,总数有一千余篇.东汉张衡更用“作者鼎沸来形容他那时辞赋创作的情况.这在先秦是无法想象的.具体表现之三,是由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
15、人群,他们仅仅或主要凭藉文学才能而得官职,并以文学写作为自己的主要事业.这一现象,是先秦时期所未曾有过的,而在此后的中国文学史上那么成了常态.汉代这一种文人群的生现,有一个开展过程.西汉初,中央集权与分封制同时并存,战国时代的风习还残留在人们的意识中.那些诸侯王像战国诸侯一样,喜欢在自己的宫廷中收罗士人;那些士人也像战国游士一样,投靠诸侯的宫廷,以自己的一技一能为之效劳,作为谋生的手段.但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汉初的诸侯王已不具有战国诸侯的独立地位,也不愿或不敢以“富国强兵为号召.因此,他们宫廷中士人的任务,也不能像战国时代那样,以外交、军事等活动为君主谋取霸权.他们只能从纵横之士向宫廷文
16、人转化,主要以文学活动为君王提供精神享受,同时在政治上提供一些建议、批评.枚乘、司马相如,起初都曾在梁孝王宫中担任过这种角色.武帝对辞赋文学特别喜好,即位后,便大力收罗这一类文人到中央宫廷来.枚乘死在受召入宫的途中,他的儿子枚皋代替了他.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叹赏,以为是一位古人,恨不同时,一听说他还在世,马上把他征召入宫.止匕外,如东方朔、严助等人,都是类似的情况.这一群文人,有的也有文学以外的才能,担任过文学以外的职务,但他们之所以被赏识,得到任用,完全是由于文学的关系.这同战国游士,乃至西汉初诸侯王宫廷中士人的身份,已经有了根本改变.完全可以说,在武帝的宫廷中,形成了中国文学
17、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群体.而随着时代的开展,大致到东汉以后,文人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宫廷;开始由现在社会中活动,以作品表述自身思想情感而不再只是取悦于君主的文人.具体表现之四,是由于辞赋的兴盛,作品的增多,汉代初步由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在?史记?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论及儒学及一般学术时,多用“文学一词;在不指学术而带有词章意义时,多用“文辞或“文章.如?屈原传?说宋玉等人“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辞就是“文辞的简化用法.?汉书?中也说“文章那么司马迁、相如,“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公孙弘传?.这种区分虽然不很清楚,但却是很重要的.以上四点证实:在汉代,以辞赋的创作为中央,文学的价值确实开始
18、受到重视.但同时也需要指由:这种重视的程度依然是有限的,并且是受到其他价值观的束缚的.至少在理论上,文学还没有被成认具有完全独立和高尚的价值.汉代文学的主流是辞赋.汉代人对辞赋的价值发生许多争论.我们看到:持对立意见的双方,都是从儒学的观念由发,肯定或否认辞赋具有政治与道德上的实用价值,而不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说:“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止匕与?诗?之风谏何异这里司马迁肯定司马相如的赋,是认为它能“引之节俭,而把华美铺陈的局部贬为“虚辞滥说.汉宣帝也说:“‘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rsq
19、uo;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辟如女工有绮毅,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者以此虞说娱悦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奕远矣!"?汉书·王褒传?汉宣帝较司马迁更通达些,他把辞赋的“辩丽可喜也肯定了,但却认为这是辞赋价值“小的方面,而“大的方面,仍然是“与古诗同义的“仁义风谕,也就是道德作用.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司马相如赋的所谓“引之节俭局部,只是附加上去的一条细小的尾巴,以求在外表上归顺于儒学思想.它的主体局部,却是所谓“辩丽可喜的“虚辞滥说.无论作者还是欣赏者,真正感兴趣的也是这一主体部分.也就是说,赞成辞赋的人,他们的理论根据同内心
20、爱好是矛盾的,他们赞成的立足点是虚假的.这种矛盾和虚假,西汉末的扬雄早就看穿了.他早年写过不少赋,晚年“改邪归正,指由司马相如的赋是“劝百讽一?汉书·司马相如传?,“劝而不止?汉书·扬雄传?,实际上起了豉励而非批评的作用.但他得由的结论,是对赋的否认,认为在孔子学说的殿堂内,不容辞赋立足.无论肯定或否认辞赋,从儒家的教化实用价值至上的观念来要求文学,当然会对文学创作的开展、丰富造成限制.如果?西京杂记?一段记载真实可信的话,那么司马相如本人对辞赋的特点及其真正价值是比拟清楚的.他说:“合恭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
21、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这里指由赋乃是以美丽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宏大的世界.但他的作品,却不能不采用“曲终奏雅、“劝百讽一的扭曲形式.至于那些创造力不及司马相如、又生活在儒家思想统治越来越深化的时代的文人,他们的创作就更缺乏生气.实际上,汉代文学始终就是处在两难的境地中:它必须在莫种程度上哪怕是外表上成为儒学实践的一局部,才能得到认可而获得开展的可能;而为了这种认可,它又必须压抑自身的文学特质而难以发展.相应的现象是:汉代虽然由现了以文学为事业的文人群体,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尤其在西汉时期,这些文人作为“言语侍从之臣班固?两都赋序?,追随皇帝左右,以皇帝感兴趣的材料制作辞赋以取悦之,人格上缺乏
22、独立性.他们也为此深感痛苦.如枚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偶,“见视如倡,自悔类倡也?汉书?本传.东方朔也自知他这样的人“应似俳优?汉书?本传.就是辞赋大家,汉武帝误以为古人而“恨不同时的司马相如,也并不以文人为荣.他的人生理想,还是要作一个政治家或儒学学者.他羡慕战国时蔺相如的为人,改名“相如,可见一斑.晚年司马相如由于对自己所处地位的不满,称病离开了宫廷.总而言之,对文学价值更高的重视和更深刻的熟悉,文人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还要等到魏晋时代才由现.汉代文学又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由现了普及于全国的文学样式,和以京师为中央的全国性的文学网络.这一点截然不同于先秦时代,是中国文学史
23、上第一次由现并在后世得到长期延续的现象.先秦时代的政治局面,是诸侯分封,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因而在文化上,也存在多元的地方文化圈.?诗经?有王畿的“雅与地方的“风之区别,“风又有十五国风;?诗经?全体又与楚辞构成南北文学的区别,等等.秦统一中国并统一文字,首先为全国性的文学交流准备了条件.汉以后,地方性的文学样式渐渐消歇,代之以全国性的文学样式.以汉赋为例,西汉前期的辞赋,尚带楚辞所特有的南方色彩;中期以后的辞赋,那么已吸收了先秦时代南北文学中的多种成分,如?诗经?的四言句式,楚辞的华美表现,战国诸子散文的论辩色彩和夸张渲染的手法等等,成为全国性的文学样式.至于汉代才由现的五言诗,也不是在
24、一个地方文化圈里形成的.虽然我们对五言诗如何萌发的情况尚不够清楚,但至少可以说,当它成熟的时候,就已经是全国性的文学样式了.上述现象又同以京师为中央的全国性文学网络的存在直接相关.先秦时代多元性的地方文化圈,虽相互影响,但却是平行的存在.在汉这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政治中央自然成为文化中央;它同地方文化不再是平行关系,而是统驭关系.文学风气的传播,以京师尤其宫廷为中央向地方扩散,同时地方也向中央反应.这情形犹如东汉童谣所唱的:“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全匹帛.譬如汉代诗歌演进为整洁的五言形式,自然不可能是全国齐步一致,这一种苗头,也许在京城首先由现,也可
25、能首先在莫个地方由现,但必定是经过中央乐府机构的采纳,才能散播到全国去.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使汉代文人具有宏大的视野,因而产生宏大的作品,这也是汉代文学值得注意的特点.像司马迁那种在全国范围内的漫游,颇有一种象征意味.他所面对的,不是彼此对立的许多诸侯国,而是一个广阔而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必须从巨大的时空意识由发,才能给以完整的描述,于是就孕育了规模空前、包罗万象的?史记?.?史记?在今天看来,是一部从“五帝到汉武帝时代的中国通史,但在当时人的意识中,实际是一部人类史、世界史.作者已经把他能够熟悉到的全部时空内容包举无遗.当我们跟随司马迁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全世界的上下几千年历史上漫游,观察从帝王至平民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喜怒哀乐时,我们也不能不被那广阔的历史场景和深邃的历史意识所震撼.固然,中国后来的历史大局部是统一的,奥些朝代的幅员比汉代还大,但后人已经缺乏汉代人那种第一次征服世界的新鲜感和恢宏气度短暂的秦王朝,只能视为汉王朝的前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这样的宏愿,必须司马迁这样的天才方能实现.但其中所包含的巨大时空意识,却又是时代的产物.所以,汉赋虽然在今天看来颇觉板滞,手法也似乎幼稚,但那种“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气魄,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智能化软件项目承揽协议样本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开荒土地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承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城市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承包协议3篇
- 2025年度标准托盘租赁与绿色物流服务合同3篇
- 专业电脑维护保障协议(2024年度)
- 机器设备购买协议书
- 码头转租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装修材料采购管理合同3篇
- 2024版多房产离婚协议
- 影视剧拍摄场地合作合同
-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双酚A和雌激素的去除及微生物研究
- HG-T+21527-2014回转拱盖快开人孔
- JTS-167-2-2009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 DBJ-T15-81-2022 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
- GB/T 22849-2024针织T恤衫
-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 人工智能在电影与影视制作中的创新与效果提升
- 新生儿肠绞痛的课件
- 酒店民宿自媒体营销策划
- 消除母婴传播培训课件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