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1页
唐宋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2页
唐宋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3页
唐宋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4页
唐宋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20分)1、出现的时间段2、重要主张及成就3、代表人物1、贞观诗风:指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文人在贞观年间所形成的创作的风气。他们在理论上主张综合南北,去短合长,形成既有南朝诗风宫商发越、清绮华丽的一面,又有北朝诗风贞刚朴厚,刚健开朗的一面,形成新朝诗风。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如李世民、李百药、杨师道、许敬宗、虞世南等人的创作还有贵族化和宫廷化的倾,比较重视声律、典故和辞藻的运用,缺乏美的情思意味。2、上官体:上官仪活跃于贞观诗坛的后期,“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旧唐书本传)上官仪重视诗歌的艺术技巧,提出“六对”“八对”之

2、说,是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范。他的创作比贞观时期的诗人在艺术上更为成熟,但同样缺乏慷慨激昂的雄杰之气。3、初唐四杰:所谓“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生活在7世纪下半期,才高位下,凭着自己的创作登上诗坛,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狭小的范围,扩大了诗歌的内容,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4、沈宋体:沈宋指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活跃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5、陈子昂的风骨兴寄说:为初唐诗人陈子昂提出,兴指兴发,寄指寄托,要求诗人在比兴咏物的同时要有所寄托,即对人生、社会等重大问题有所关怀;风骨

3、本为刘勰提出,指风文章风格而言,气韵沉雄则有风,刚健爽朗则有骨,陈子昂提倡做诗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其实是在提倡一种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英雄主义的艺术风格。6、盛唐气象:盛唐气象首先是由南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提出,他用“气象浑厚”来形容唐诗的特质。表现在盛唐诗歌里的盛唐气象,其实是盛唐诗人以其青春的热情和朝气,以其开阔的胸襟和抱负,用丰富的想像和形象,创作出来的质朴、纯美、壮阔、浑厚,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给人以无穷的想像和无限的感染的诗。7、白体:代表者为王禹偁,效法白居易,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易流畅,富于情味。8、晚唐体:代表者为林逋、九僧,继承贾岛、姚合的苦吟

4、精神,内容多写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与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风格细致精密,语言清淡自然。9、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宋立国后,文人多反对晚唐五代以来侈丽浮华的文风,初期以石介、柳开为代表,学习韩愈,以道统自任,但创作上矫枉过正,形成险怪艰涩的“太学体”。其后欧阳修为文坛领袖,他既反对“西昆体”,也反对“太学体”,主张文道并重,提倡自然晓畅的文风,逐渐形成了宋代诗文的独特风格。10、山谷体:黄庭坚的诗歌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象奇特,刻意求深,形成生新瘦硬的整体诗风特点,被称为山谷体,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刘克庄江西诗派序黄山谷云:“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

5、已,非必煅炼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后出,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搜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在禅学中比得达磨,不易之论也。”11、江西诗派:吕本中于崇宁元年(1102)至二年之间,戏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选入黄庭坚、陈师道等26人之诗,其中以黄为首的十二个作家为江西人,称江西诗派。诗歌理论上强调向古人学习,在诗律、句法、字眼、篇章等艺术技巧上下功夫。宋末元初方回以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一祖三宗,确立了江西诗派的整体概念,并为后世诗人所推崇,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简答题1、孟浩然诗的风格特征:(1)从内容上来说是“将田园隐逸和山水

6、行旅结合起来,使陶渊明的感受和谢灵运的观赏融为一体。”(2)从写法上来说,是“强调发兴的创作体会和淡化意象、注重传神的表现艺术,给盛唐山水田园诗提供了重要的艺术经验。”(3)从风格上来说,是“继陶渊明所开创的以意为主、由情见景的意境和平淡自然的风格之后,又形成了情景交融、意在象外的意境和冲淡清旷的风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以意为主,意在象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以象为主,意在象外。可以与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相对比。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色:王维诗题材丰富,体裁丰富,是盛唐诗坛的大家,但其主要成就还在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即使其边塞诗,也以景物的刻画最为动

7、人。(1) 和谐宁静、空灵澄明的禅意美。(2) 虚实结合、主次兼备的绘画美。“他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其主要特征,摄取最鲜明的一段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表现,并且总是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把绘画经营位置的技巧,运用到诗歌中来,特别注意所描写的景物之间的关联,善于处理画面虚实的布置,以达到诗中有画。”(3) 动静结合、灵动悠远的音乐美。王维善于写静,以有声写无声,是幽静,而孟诗中的静往往是“寂静”,是直写其静。(4) 秀丽工整,清新雅淡之语言美。王维极注意语言的锤炼,常以一字(诗眼)准确地传达出景物的特征和自

8、己的内心感受,且对仗极为工整,常使用山、松、月、竹、清风、白云、清泉作为意象,从整体上构成清新雅淡的语言风格。3、李白诗的艺术风格:(1)壮大奔放、高扬爆发的抒情方式。“李白诗中,没有悲凉的调子,没有萎靡的情绪,没有缠绵的愁思,没有超尘恬静的韵味。他写求仙学道,并没有表现出远离人间烟火的冷寂情怀,而是热烈开朗,充满对生的爱恋。他写纵酒作乐,不象末世文人那样低沉颓靡,仍然是热烈开朗。他写自然景物,气魄宏大;他抒发对于现实黑暗政治的不满,充满愤慨而不消沉。他写离情别绪,往往带着令人向往的情思:感情浓郁真挚,惜别而不哀怨,留恋而不缠绵。”(2)杳冥惝恍,纵横变幻的想象方式。“李白的瞬息万变的想象方式

9、表现为不受任何束缚。由于李白的想象虽瞬息万变却又互相衔接,也就表现出爆发式的、一泻千里的感情,壮大而奔放;而由于李贺的想象虽瞬息万变却又一个一个兀突的出现,他的诗歌的艺术风格就给人以瑰奇的感觉。(3)清雄奔放,开阔壮伟的意境美。“李白的诗,没有纤弱、哀怨、幽寂的美,不管是写自然景物,在写自然景物中抒情;还是写社会生活,在写社会生活中言志,它的意境的美,都是清雄奔放的美。”“开阔的境界、壮伟的形象,奔涌而出的感情,构成了意境的壮大奔放的美。”(4)自然清新、纵恣豪放的语言美。4、杜甫诗的艺术成就:(1)沉雄浑厚、深广阔大的情感基调。杜甫与李白的人格比较,杜甫是将小我融入大多,将自己一个的身世遭遇

10、,融人民族所遭受的水深火热之中,李白是自我的提升与超越,他可以蔑视权贵,气盖一世,养成一个飘逸绝伦的人格。(2)百转千回、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诗中的感情仿佛是从压抑中流出来的,深沉缓慢。登高、登岳阳楼都是绝好的例子。(3)沉郁深广、悲壮感人的诗境美。李白清雄豪放的诗境,感情色彩是明朗的。而杜诗的壮大开阔,感情色彩却是深广的忧思,是悲慨。(4)真实感人、细致入微的写实手法。如白帝秋兴八首他在描写景物时,往往细致入微,毫发毕现,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秋雨屋漏时的窘况,春夜喜雨写春雨润物的美景。(5)苍劲凝练、千锤百炼的语言艺术。杜诗往往每一字千钧,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5、大历诗歌的特征:(

11、1)在诗歌的体式方面,大历诗人较重视近体,较重视五言,总的来说,他们古体的成就不如近体,七言的成就不如五言,长篇的成就不如短章。他们写得最好的是五律,其次是七律、五绝,七绝也有些出色的作品,乐府和古体诗较一般。(2)在审美的趣味上,由崇尚汉魏风骨转向追慕以谢朓为代表的六朝清丽纤秀之风,由阳刚之美转向阴柔之美,由健朗的气骨转向悠远的韵致,由豪迈的气势转向幽隽的情调,由雄浑凝重的格调转向清空闲雅的意趣。(3)在创作方法上,由瑰丽的浪漫主义转向朴实的现实主义,注重写实,擅长白描,工于形似之言,写情细腻深刻,写景生动逼真,言情体物均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气象不够恢宏,边幅稍嫌狭窄。(4)在主题的取向上

12、,由偏重于表现理想转向偏重于表现感受,由社会生活转向伦常情感、身边琐事,感遇咏怀之作减少而酬赠送别之作激增。作品中主要吟咏迷惘的心态、衰老的感受、孤独心境、乡愁旅恨以及山水之趣,其中贯穿着对友情的渴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5)在作品的构成上,物我达成同一,主要通过移情手法来表现主观感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象具有具体性和静态性的特点,意象结构主要是平列式;作品的语言追求清新的风格,甚为炼饰,乃至雕琢,但句式圆活,意思明快,很少用典,显出明晰流利之美。6、大历诗人意象使用特点:陈植锷诗歌意象论,从表现功能上把意象分为三类: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1)比喻型意象,只在某个特定的语言环

13、境中成为某一事物的特称的意象。(2)象征型意象,其所指称的意义则在同一个作者或者不同作者的许多作品中都被不断地重复着,成为引出某种现成思路的固定语汇的意象。(3)描述性意象,既不用来比喻什么,也无关习惯型的象征意义的语词,而作为诗歌整体形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意象。大历诗人更多地偏爱使用描述性意象,采用白描手法写诗,以求意象的创新。大历诗人对白描的重视使他们在诗中比盛唐人更着意工细的描摹刻划;而受美学趣味和时空观念的影响,他们的眼光又能深入到盛唐人忽略的一些深隐幽微的角落,发现一些幽美琐细的自然景物与生活趣味,在诗中开辟出一个新境界,同时也创造出许多新鲜的意象。7、韩孟诗派的总体特征:韩孟诗派

14、形成于唐德宗李适贞元(785804)年间,其主要代表者是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张籍等人,其主张主要有三点:其一,提倡“不平则鸣”,韩愈称“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其二,强调诗歌要有创思,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即能“笔补造化”,选词用语都要大胆创新,力避流俗。其三,崇尚雄奇怪异之美,追求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都在强调要用不同寻常的胆力来追求震世骇俗,奇险、怪异的艺术境界。8、李贺诗(长吉体)的特点:一、情感衰飒哀激。“以他这样一个满怀热情、深有抱负的青年,一面被排斥在一个无聊的小职位上,一面眼看着叫人希望、忧虑、愤激的事情,怎么能不叫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悲怆、愤

15、郁、怨怒、凄凉的意味呢?”二、意象奇瑰怪谲。“同时李长吉也称浪漫派的别动队。他的诗字字句句都经过千锤百炼。但他的特别技能不仅在字句的锤炼,实在想象力的锤炼。”“此外如昆山玉碎凤皇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如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如呼龙耕烟种瑶草。如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此等语句,不知者以为是卖弄词藻,其实每一句都有他特别的意境。”三、结构流宕跳跃。“余尝谓长吉文心,如短视人之目力,近则细察秋毫,远则大不能睹舆薪。故忽起忽落,忽转忽断,复出傍生,爽肌戛魄之境,酸心刺骨之字,如明珠错落,与离骚之连犿荒幻,而情意贯注,神气笼罩者,同不类也。”四、语言怪诞华美。“他最善于运用怪诞、华美的

16、材料和词汇,尤其是富有美学意义的神话传说,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一种异想天开,从来没有人说过的语言。”9、韩愈散文成就:(1)气盛言宜。韩愈很看重“气”的作用,认为文章的好坏,决定于精神性的“气”充实与否。他曾借孟子的话说明,如果人格高尚、志趣充实,文章也会充实,像他的讳辩论佛骨表都是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排宕顿挫、感情激烈的佳作。(2)他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练、独创,时而运用或长或短的连锁句造成一气直下的气势,时而兼收前人语言和时下词语,熔铸别具一格、精警独到的新词,如“蝇营狗苟”、“崭然见头角”、“入主出奴”、“弱肉强食”、“痛定思痛”、“大放厥词”、“俯首帖耳”、“摇尾乞怜”,都是前人笔下所无的

17、创造性成果,确实达到他的“戛戛独造”“务去陈言”的语言追求。(3)情感充沛。韩愈的原道、原毁、师说等说理文结构严谨,重视行文的气势和逻辑,但文学价值并不高,但一些议论性的短文,带着充沛的感情,写得真挚动人。如送孟东野序为孟郊鸣不平,发泄对时代与社会埋没人才现象的怨气;送董邵南序,借董沉沦不第北去燕赵,来抒发才士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祭十二郎文,尤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哀家族之凋落,自身之未老先衰,极写内心之辛酸悲恸,哀切动人。(4)形式多样。韩愈的杂文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送穷文两篇作品都采用对话体,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赋的铺排与骈偶

18、的杂用,形成了一种嘻笑怒骂、怪怪奇奇的风格。再如杂说伯夷颂,则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不拘一格。(5)序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描写奔走权门者复杂心态,送董邵南序写郁勃侠烈之气,祭文如祭十二郎文缠绵悱恻,凄切感人。碑志如柳子厚墓志铭,以大段文字写他对浮薄世风和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者的极度愤慨。传记如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更表现出了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10、柳宗元散文的贡献:其一,在传记散文方面,为普通百姓立传,从而突破了我国正史传记和非正史传记不为普通百姓立传的旧传统。以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为代表。其二,开创了单篇寓言体散文的先河,把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片断,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三戒、负蝂传为代表。其

19、三,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而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哲学相融合的山水散文意境的新局面。11、李商隐的诗歌特点:(1)反复回环、重叠复沓的结构。李商隐的诗迂加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复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2)凝炼浓缩、朦胧虚幻的意象。李商隐使用的意象大都是色彩秾丽或神秘谲诡、本身就带有一定美感的,使诗歌呈现出一种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而且这些意象又大都蕴含有一定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色彩。(3)哀怨彷徨、深情绵邈的诗境。他的诗境通常不是全景式的扫描,也不是几种相关意象的平面缀联,而常常是以一些似乎不相干的精巧象征从多个方面叠合起来

20、,构成多棱面的、意蕴复杂的境界。这样的诗气势缩小了,内涵却扩大了,它要求读者投入更积极的参与、更多的联想。(4)秾丽蕴藉、用典工切的语言。善于用秾丽且内含丰富的词汇铸境;善于用虚字驾控典故。12、北宋前期词的特点:第一,以体制来说,他们均擅长小令或近于小令的中调,虽然张先、欧阳修作过一些长调,但并不占主要地位;第二,从内容来说,他们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之情和山水恬逸之志。第三,从语言来说,典雅精巧、清丽而流畅是主要倾向;第四,从情感表现手法来说也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13、柳永对词的贡献:1、音乐,旧曲翻新,创制慢词。柳词有213首,133调,其中慢词87调,125首,占其词作的57

21、%。大部分是当时流行的曲调,其中有些是他自己创制的,如秋蕊香引。有些是据原有令词加以延伸而形成的慢词,如木兰花慢、定风波慢、浪淘沙慢等。慢词比原来的小令要长很多,有的甚至叠数也增加了。如浪淘沙原为二十八或五十四字,而浪淘沙慢则多达一百三十六字。柳永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人词以传统的小令为主的习惯,不但丰富了词的曲调,而且扩大了单首词的容量,使之更富于变化,也更适合当时人的审美爱好。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用的。 2、语言,浅易直白,雅俗共赏。他一方面善于化用以前诗歌中的语汇和意象,如八声甘州中“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出于南朝谢朓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以此增添与原诗

22、内涵相关的联想,并达到雅化的效果,但通常不因此而显得深涩;另一方面,他也善于运用口语俚句,如昼夜乐“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初留住”,忆帝京“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等等,虽有时失于粗糙,但也使词更自然流畅。所以前人既称其词“细密妥溜,明白家常”(刘熙载艺概词概),也称道他“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3、结构,长于铺叙,层次分明。“善于叙事,有过前人”(刘熙载艺概),比如领字的使用和细腻的心理描写。4、意境,描情写景,字字逼真。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物,触景生情,而非为情造景。所谓:“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清冯煦蒿庵论词)14、

23、从八声甘州看柳永铺叙手法: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宋李之仪说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馀”,这首词体现了柳词长于铺叙的特点。首先,领字的使用,将自然景物的变化十分自然、周到地在我们眼前展开。比如“对”字,领起“潇潇暮雨酒江天”七字,形成一个八字句。作者用第一人称述说的语气,让读者与其处于同一时空背景下,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我们似乎感到暮雨扑面而来,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一番”领

24、起“洗清秋”三字,写雨过天晴,江天如洗,又让人顿觉清爽。“渐”字领起以下三句,此时不仅有凄紧的秋风勾起的词人无限身世之感,又有夕阳西下时的片刻宁静,仿佛词人在出神静观,品味着漫漫长夜前的最后一点光明和温暖。“是处”领起以下二句,有了前面的暮雨霜风,自然有了此时此地的“红衰翠减”,作者从直观的感觉转移到了理智的推究,终于发出了“苒苒物华休”这样的无可奈何的叹息。“惟有”领起下二句,又把视角转向了长江水,空间变得异常阔大辽远,词境为之一变。“逝者如斯”的长江水是永恒时间的写照。平静而万古如一的江水,衬托出了景物的变化莫测,心情的时晴时雨,人世的悲欢离合。 其次,心理描写也体现出了柳词长于铺叙的特点

25、。他先慨叹当下的处境,思念故乡恋人。然后笔锋一转,设想自己心中的恋人正在盼望自己归来:她站在高楼之上,对着滔滔江水,望眼欲穿,却过尽千帆,不见自己的身影。词人又进一步设想:她知道我正倚着栏杆、满怀愁绪地想着她吗?词人从“我想她”写起,再写“我想她想我”,最后写“我想她不知道我想她”,层层设想,把思念之情展露出遗。15、苏词“以诗为词”:“以诗为词”是陈师道对苏词的评价,其“意味着词境的空前扩大,作家个性的更其鲜明呈露与语言、音律和风格的解放。”即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1、突破音乐格律的限制。王灼云:“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碧鸡漫志)晃补之:“居士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鸡胁编)陈师道:“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2、突破思想内容的限制。胡寅:“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酒边词序)刘熙载:“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艺概)四库全书提要:“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