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创新思维语文苏版练习板块二专项二第五讲鉴赏诗歌的情感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9版二轮创新思维语文苏版练习板块二专项二第五讲鉴赏诗歌的情感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19版二轮创新思维语文苏版练习板块二专项二第五讲鉴赏诗歌的情感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19版二轮创新思维语文苏版练习板块二专项二第五讲鉴赏诗歌的情感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19版二轮创新思维语文苏版练习板块二专项二第五讲鉴赏诗歌的情感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版二轮创新思维语文(苏版)练习:板块二专项二第五讲鉴赏诗歌的情感Word版含解析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 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理会:通达事理。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厅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但是满堂的嘉宾却令诗人备觉神清气爽

2、。 C、七、八两句写出诗人将未睹斯民之康与自惭居处之崇两相对比,表达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E、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表达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解析:B项令人厌烦错误,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E项悲天悯人不当。 答案:BE (2)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答: 解

3、析:分析异同之处,需要分别分析。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相同之处:都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不同之处:韦诗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 答案:相同之处:都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

4、更为深刻。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黄公度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注】 黄公度,福建人,此时在泉南任职期满,秦桧假借君命令他速回都城临安。裛(y),沾湿。燕支雨,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对报晓邻鸡的埋怨说明自己不愿离开的心情。 B、词中霜桥月馆,水村烟市以想象虚写时空变换转移,极富形象性。 C、愁千缕表面指奸相当道前途未卜之忧,深层是离开家乡亲友之

5、愁。 D、词的结尾意境深远,词人将难言之隐、入骨之痛都寄寓在独立不言中。 E、本词词风柔美,格调娴雅,缠绵悱恻,显示出婉约词含蓄细腻的特点。 解析:C项,下阕愁千缕作者表面上愁的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深层的愁是指奸相当道国耻难消,壮志难酬、前途堪忧,等等。E项,词风婉约但不是柔美娴雅。婉约之中不乏激愤之意。 答案:CE (2)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该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解析:分析诗歌的情感,要从重点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入手。此题抓住关键点离怀苦思君谩留得、愁千缕鸿飞不住结合注释分析情感。 答案:对高城中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因高城音信阻,欲托鸿雁传情。此情难寄的无奈

6、之情。鸿飞不住,鸿雁与邻鸡一样无情。以伤离别抒积忧之情。一腔忠贞、满腹愤懑,化作别情离恨。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描绘了夕阳下的一幅送别图。夕阳斜照,几片红霞,诗人和朋友,手挽着手,饮酒送别。在轻快明丽的景色衬托下,朋友宴别的感情显得深情而明朗。 B、颔联中每年春草芳承接前句行人莫叹,用借代手法,诗意委婉含蓄,代指京中每年都举行科举考试,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

7、沉。 C、颈联对仗工整,情意深长。蓝关、湘浦是友人前往南海的必经之地。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 D、尾联以更深一层的劝勉作结。十二楼即传说中昆仑山的仙人居所,此处借指俗世繁华。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间惆怅流连,不要执着于人世浮华。 E、古人送别诗,多是渲染别情的孤楚、悲苦,本诗没有像一般送别诗悲叹、沉浸于别离的凄苦,而是意境鲜明,语气亲切委婉,格调清新明丽,别具一格。 解析:B项,用借代手法理解错误,诗句是比喻手法;D项,此处借指俗世繁华理解错误,十二楼指出世隐居。 答案:BD (2)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题目中的哪

8、些暗示诗歌的情感不止一种,要注意全面分析。首联写友情难分难舍;颔联和颈联借美好春色含劝慰之意;尾联鼓励友人积极进取,不要有隐遁思想。符合这些意思即可。 答案:友人离别的不舍,对友人的担忧。首联写送别的宴饮中,与友人手挽着手,饮酒送别,依依不舍。提醒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安慰友人不必因为下第而伤感。颔联、颈联描写了明丽美好的春光,每年都有科举,中举的机会还多。鼓励友人积极入世进取。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做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女冠子?元夕 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

9、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 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灺(xi):灯烛的残灰。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全词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极度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上片三至六句从

10、动态方面极力实写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三句写遍地彩灯高挂,灯光明亮照彻元夜,与琉璃光射相照应,写出了元宵节日的繁华。 D、江城人悄初更打一句以动衬静,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 E、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不惜篇幅,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以梦境加以再现。 解析:B项是写的昔日元宵节日场景,是虚写。C项应是现在随随便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是从前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

11、的元宵节了,与昔日元宵节日的繁华形成对比。 答案:BC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 解析:下阕前四句写词人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剔除烛台上烧残的灰烬入睡。然后借梦中那辚辚滚动的钿车、佩戴香罗手帕的如云士女,来表达繁华不再,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表达无限酸楚之情。 答案:谁能向天公借回往日繁荣,表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伤感、对复国无望的无奈与悲愤;梦中又见往日元宵繁华,想用笔记下故国元夕景象,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禁不住苦笑,表达出词人内心的一丝欣慰和无限酸楚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12、,完成后面题目。 一剪梅 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不过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C、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作者浓墨重彩地勾画出花月掩映杯酒和云雨沾湿纱窗的景色。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

13、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E、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赏月未得的词。上阕运用反衬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今宵中秋无月的遗憾;而下阕那么写赏月不得的愁绪。 解析:C项,浓墨重彩有误,这里是运用白描手法;E项,反衬不正确,应为对比。 答案:CE (2)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抓住这首词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云湿纱窗。雨湿纱窗写作者无月可赏的落寞;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写词人壮志难酬的郁愤;杯且从容,歌且从容写作者借酒浇愁排遣郁愤的洒脱。 答案: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欲诉无门的郁愤。欲问化工,但路

14、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自我宽慰的洒脱。现实无奈,只能暂凭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愤。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安 贫 韩 偓 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注】 韩偓:唐末五代诗人,唐昭宗曾欲拜他为宰相,但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逐出朝廷。后来朱温篡唐,建立梁朝,韩偓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蒲卢,又名螺嬴,一种细腰蜂,每产卵于小孔穴中。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联中的风指四肢风痹。一行书指信札。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视力不

15、明。九局图指棋谱。手风和眼暗,都写自己病衰的身体。 B、颔联就室内景物略加点染,进一步烘托出安贫的题旨。野马一句暗示时光如白驹过隙,难以把握。筠管,竹管,这里指毛笔筒。 C、?新唐书?韩偓传?记载,一次朱温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端坐不动,引起朱温的恼怒。这就是诗中自谓的安蛇足捋虎须,也就是诗人致贫的来由。 D、尾联紧承颈联对往事的回忆,运用了滥竽充数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黑暗世事彻底失望、愿意隐退,满腔的愤懑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 E、?安贫?是唐代诗人韩偓晚年感叹身世的作品。诗作将现实与回忆连成一片,这里的贫,一语双关,不光指经济上的困窘,同时也指政治上的失意。 解析:

16、B项中的野马指浮游于空气中的埃尘,语出?庄子?逍遥游?。意思是:闲居无聊,望着室内的埃尘在窗前日光下浮动。D项,对尾联满腔的愤懑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理解不准确。诗人的心情是矛盾的,并非彻底失望,愿意隐退。 答案:BD (2)诗作题为安贫,诗人真的安贫吗?这首诗反映他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 解析:解答此题,须准确理清诗歌的核心思想。从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敢于公正执法,触碰权贵,故表面以安蛇足自嘲,实际上以敢于捋虎须而自负,说明一种忠贞不屈的人生态度。题作安贫,实质是不甘安贫,希望有所作为;但由于无处可施展才华,又不能不归结为自甘安贫。 答

17、案:不是真的安贫,颈联中诗人敢于坚守礼法,触怒权贵。他感到自己虽愚拙,但报国不避艰危,透露出他在颓唐外表下隐藏着的一片舍身许国的忠诚。尾联,诗人确实有感于世事黑暗,没有明辨贤愚的明君,人才只能沉默无言,表达内心的失落与无奈。题作安贫,实质是不甘安贫,希望有所作为;但由于无可作为,又不能不归结为自甘安贫。表现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结合诗

18、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 B、颔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已翩然飞来。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 C、捣练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过的熟绢,为缝制寒衣做准备。正日暮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 D、菊花三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笑生动地写出了菊花绽放得灿烂热烈的景象。诗人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将盛放的菊与客之哀形成对比,更显其哀。 E、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熔于一炉,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解析:B项非白描不事雕琢,上句描写群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其寒的特点,下句写高飞的雁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了雁阵的整齐;D项菊笑与客哀没有反衬关系,菊笑暂时驱散了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