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学会 5 种答题模式鉴赏要点一:对作品中重点词句的理解;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词?为什么?”或“甲词可否换成乙词或其他 词?请简述理由。”2、答题方式: 解释字面意思和内涵指出运用的手法点明妙在何处(可从景物特点、 主旨、情感和意境等方面分析)【典型例题】 2006 年福建卷: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答案及分析】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表明赞成的一点)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
2、,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 情状, (引文赏析)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突出的情感)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照应试题)【迁移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 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鉴赏要点二:对作者情感、主旨的把握答题方式:描写了生活(景物)抒发(寄寓、揭露、赞颂)了的情感(感叹)表达了感情。一一描写了抒发了表达了
3、【典型例题】 2006 年全国卷第 12 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答案及分析】 ( 1)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 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2)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迁移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 , 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
4、漏补衣灯。注 筇:此代指竹杖。“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鉴赏要点三:对作品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的辨析答题方式:指出用了什么技巧。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了这种手法;这种手法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命题方法:1、 从“是什么”的角度出题:【典型例题】 2006 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 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及分析】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回答“是什么”方法)
5、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 “风波”象征意义,(具体回答“怎样采用”这些方法) 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 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好处对主旨的作用)2、 从“为什么”(好、不好)的角度出题,分析好或不好的原因。【典型例题】 2006 年福建卷: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及分析】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是什么”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
6、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 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具体分析怎样运用的)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对情感和主旨的作用)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3、从“怎么样”写的角度命题: 常见的描写角度:1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2空间方位。如上下、远近等。3时间的变化。例如华清宫前后的变化。4情感角度的变化, 以他人思念自己, 来写自己对他人的思念。 例如, “遥知兄弟登山处, 遍 插茱萸少一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5各种修辞方法(是从句子而言)。6抒情的方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7其他描写的技巧。例如虚
7、实、抑扬、动静等。【典型例题】 东郊(唐)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注释:吏舍,官署。郊,郊外。还复去,徘徊。( 2)“微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两句,是如何描写这里的迷人春景的? 【答案及分析】 ( 2)“微雨”和“春鸠”,一见一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出迷人的 春景(具体谈角度)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表现的情感)【迁移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
8、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首词在写法上有独到之处,请以词的上片为例作具体分析。鉴赏要点四: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方式:1描摹物象。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2概括特点。点明景物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 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3揭示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典型例题】 2006 年湖北卷 14、阅读下列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丹阳关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1) 两首送别诗
9、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 分)(2)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 分)【答案及分析】 ( 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 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 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迁移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施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摇落:草木凋零。这首诗
10、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鉴赏要点五: 比较阅读比较阅读要明确可比点, 看出思维的轨迹, 可比点要对应。 考查思辨性。命题特点: 1、辨析同与异; 2、评价优与劣。答题方式:方式一:直接回答 方法:针对问题,直截了当回答,不需要做分析。 主要题型:相比较,有何异同?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典型例题】2005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一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
1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 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案及分析】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 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 :a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 , 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 境。 b 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方式二:简要分析 【原则】答题必引文,观点材料要结合。【步骤】摘选的重点词语分析字面意思剖析内涵(表现了情感) 【典型例题】 2006 年 1 月北京海淀区期末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
12、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诗中“苦雨终风也解晴”与苏轼定风波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它们都使用了哪种艺术 手法?简要分析这两句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情感?( 4 分)【答案及分析】一问:使用了“比”的艺术手法(或:象征手法)。(1 分)二问:“苦雨终风也解晴”句写历经“苦雨终风”的仕途坎坷之后,终于盼来“解晴”的一天,()表达了遇赦北还的喜悦之情。()“也无风雨也无晴”句是说人生旅途上的坎坷就像大自然的风雨阴晴一样总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因此不必太耿耿于怀,要从容面对,()这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宠辱不惊”的淡泊之情。()(意思答对即可,3 分)【迁移练习】
13、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迁移练习】参考答案 1“闹”用得好。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 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注意:解题要全面。不要只 答“花开的热烈”或“春天的生机勃勃” , 而要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做答,即正面描写花开的热烈,侧面衬托春天的生机勃勃。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
14、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 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 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3这首词的上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用了什么技巧) 。将人的眉眼直接化为旅程山水,将 人的感情直接赋予其中,让山光水色如同作者的目光一样来送别友人,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了这种手法) ;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将要离去的友人的无限眷恋,对归途中 风餐露宿的友人的深切关注与牵挂(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作者把水比作人的眼泪横流,把山比作人的愁眉紧锁,既以此新奇的比喻描绘山水之貌,又一
15、语双关地暗示了对友人的 离别之情,可谓一举两得。接下来两句把离别友人欲去的地方比作是“眉眼盈盈处”,这既实指明 丽的江南山水,又隐喻了双方含泪之态。4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写对 6 个,得 2 分,写对 3 个得 1 分)这些意象的作用;交代时令景象(秋景)烘托泻染诗人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乡里。5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1 3 题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解
16、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 即意象 ) 综合起来构 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 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5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
17、( 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 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
18、情感的? 有何效果?3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 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 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 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
19、,时鸣春涧中”;以乐 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 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 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 对比。 (4) 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 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 比兴。 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 比喻。 (3) 拟人。 (4) 夸张。 (5) 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 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 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 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4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
20、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 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 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
21、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 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 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 步骤 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1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共同投资协议书
- 租赁店铺续约协议书
- 沙子水泥进厂协议书
- 物业提前终止协议书
- 婚姻介绍聘请协议书
- 学校配餐协议书范本
- 免责承包协议书范本
- 培训机构投资协议书
- 交友平台保密协议书
- 农村租地盖房协议书
- 2024年重庆高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高中生物】100道高考生物必刷题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 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解读
- 游泳池party活动专业方案
- 中考英语复习第24讲 书面表达之演讲稿(课件)
- 国开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形考实训任务六
- DZ∕T 0203-2014 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