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 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 扩大和演 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2. 物质民俗: 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 带有模式性的活动, 以及 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3. 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 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 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4. 语言民俗: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5. 行业语: 各行工匠为
2、了本行业的技术保密、 内部交换想法或其他特殊需要而创造、 传承 的一种同行用语,外行人难以明白其中含义。6. 行业神:各行各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7. 祖师崇拜: 我国各类工匠传统民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逢祖师生日、 重要节日或 重要工程开工之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祀典。8. 中人:在买卖交易中凭借经验和口才,协助买卖双方成交,起一种“说合”的作用,并 从中获取酬金。9. 行商:一种流动性的交易方式,没有固定店铺。10. 市声:分为“叫卖声”和“敲击声”两种,旨在传递商品信息,招徕顾客。11. 坐商:有固定的摊位和店铺,并有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12. 招幌: 从事手工、服务等业者为
3、招揽顾客、推销货物所采取的多种多样的形 式,有音响、实物、文字及标志性等形式式。13. 四合院:华北地区民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14. 十姊妹:一种社会组织,由十位成员结盟组成,任何情况,如婚嫁、死亡、迁移造成的减员都不会影响该组织在名义上的存在, 只有十位成员都死亡的情况下, 该组织才消亡。15. 宗族: 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 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 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16. 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本来是丧服制度,用五种丧服来作为差等标 志一家人分别与死者的关系,民间用五服的范围表示血缘组织的范围。17.
4、 族谱:宗族共同体存在的文字形式,包括本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先贤礼赞、界址墓 图以及族规家训之类。18. 祠堂:按照昭穆供奉历代先人牌位的房屋,按规定的时间举行祭祀,有专人看守。19. 族田:宗族重要的经济基础,是专门用于资助祭祀祖先或某位祖先的。20. 合谱: 两个宗族的族谱上所载的祖先相同, 证明他们是同源分流, 他们协议合并成一个 宗族组织。21. 入族: 确认因婚姻和生育而新增人口的宗族成员身份, 使之成为宗族中的一员, 并在族 谱中占一席之地。22. 立族:即按血缘序列用树状结构把各个家庭归属于一层层的“房“或“支” ,由房或支 构成宗族,内容包括设立族产,编修族谱,成立宗族管理班
5、子。23. 家族救助:是载入族规的习俗惯制,包括救济和资助两种,基金来源于族田、义田、学 田、书灯田等。24. 秘密宗教: 采用宗教形式收徒传教、 以宗教信仰为精神纽带、 以师徒关系为组织保证的一种民间秘密组织。25. 秘密结社: 一种民间秘密组织, 以歃血结盟的形式聚义结拜、 依据忠义信条和生死弟兄 关系,或者以拜师认父的方式团结人员。26. 村落组织:是多姓杂居村落在宗族之外建立的小型社区组织,用以协调居民关系。27. 联村组织:是中型的社区组织,是若干相邻村落为了协同行动而结成的联盟。28. 自然崇拜: 早期人类不能把自己和大自然分离开来, 并因无法驾驭它而把所有的自然力都当做一种超凡的
6、神力加以崇拜。29. 灵魂崇拜:古人相信人有灵魂,人死之后,肉体不复存在,灵魂却不消失,灵魂具有超 人的能力,可以变化形态,暗中对人起作用。30. 春节:俗称“年节” ,中国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节期定在正月初一,但年节活动却不止于这一天。年节是除旧布新、祭祝祈年、合家团圆、顿亲祭祖、民众娱乐狂欢的日子, 时至今日, 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淡化外, 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31. 元宵节: 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 节期是新的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主要风俗活动是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观灯、赏灯,故又称为“灯节” 。32. 清明节: 我国立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节期在公历每年的四
7、月五日前后。 主要风俗活 动有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插柳等。33. 中秋节:我国传统节日, 节期在农历八月十五。在中国人心目中, 中秋是一个象征团圆 的传统佳节,主要习俗有中秋观月、赏月、吃月饼。34. 端午节: 我国传统节日, 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35. 人生仪礼: 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 主要包括诞 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36. 通过仪礼:民俗学家范热纳提出的概念,认为这些仪礼具有共同的意义,就是都可以使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况向另一种社会状况的转变。37
8、. 诞生礼: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三个阶段的内容, 而以庆贺生子为中心部分。38. 催生:一般在产期将至时,由娘家送一些婴儿出生后所需用的衣、食物品。39. 洗三:家庭庆贺添人进口的仪式,也是标志着新生儿脱离母体降临人世的象征性仪式, 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40. 百日:在婴儿出生后一百天时举行的庆贺仪式,祝福小孩能够健康长寿。41. 周岁: 婴儿满一周岁时举办的庆贺仪式, 特别举行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来前途的 “抓 周儿”仪式。42. 成年礼: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43. 媒妁:说合婚姻的中介人。44. 童养婚: 中国封建社会中极端
9、的包办婚姻形态, 抱养别家幼女为童养媳, 待到一定年龄, 即让童养媳与自家儿子“圆房” 。45. 冥婚:由双方家长做主,将两家已死的男女结合为“鬼夫妻”46. 六礼: 婚礼六阶段的不同仪式, 即一纳彩、 二问名、 三纳吉、 四纳征、 五请期、 六亲迎。47. 做七:我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的一个事象,即自死者临终之日算起,每过七天设奠 一次,直至“七七”结束。48. 民俗信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 行为习 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49. 预兆:根据自然出现的异常现象,从中预知所要发生的结果。50. 预言: 巫觋和相面师常用的一种方式, 根据当事人的体态特征,
10、预知其人或其事的发展 趋势或成败。51. 占卜:人们借助某种手段,对未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活动。52. 祭祀:民众向民间神祇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53. 巫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54. 风水术:一种以地理知识为基础,吸收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以及龙脉、望气、三才、 生气等思想而创造的一种相地术,主要为建宅、造墓服务。55. 禁山会:汉、畲等族建立的一种保护山林庄稼的社会组织,流行于浙江、四川等地。56. 神话:一种古老的故事体裁,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57. 洪水神话: 著名的世界神话, 在神话中洪水是人类诞生后的一次重大灾
11、难, 经过这次灾 难以后,人类社会才真正延续下来。58. 传说:主要是关于特定的人、地、事、物的口头故事。59. 人物传说: 这类传说的主人公大多是历代实有其人的各种著名人物, 也不排除有部分虚 拟人物。60. 地方传说:关于各地特定山、河、泉、石、名胜古迹的特点,以及某些地名由来的带有 解释性的故事。61. 史事传说: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传说群。62. 幻想故事: 民间故事中的重要体裁, 它将神奇的幻想成分同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 反映 主人公生活境遇由匮乏到满足的变化,或表现他的冒险经历与奇遇等。63. 笑话: 和生活故事接近而篇幅特别短小的一种故事体裁, 大多截取人物生活的一个片段, 是口头
12、叙事文学中专门进行讽刺和嘲笑否定性言行和现象的故事。64. 故事讲述家:我国近年在民间故事普查中发现许多故事家,他们都十分热爱民间故事,都有较强的记忆力, 掌握大量的故事, 一般口头表达的能力很强, 对故事的讲述大都有较高的水平。65. 民间诗歌: 民间口头韵文创作中,除谚语、谜语以外的作品, 包括短篇抒情性的民间歌 谣和民间长诗。66. 仪礼歌: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禳灾、 祭祖吊丧等仪式,以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而吟诵演唱的民歌。67 仪式歌:与节令、祝庆或各种祭祀等仪式相结合而诵唱的民歌。68 礼俗歌:用于生子、嫁娶、祝寿、送葬、造房等红白喜事及日常迎宾待客场合的民歌。69 生活歌:主
13、要指反映人民日常劳动生活和一般家庭生活的民歌。70 时政歌: 主要反映人民群众对某些政治事件、 措施、 人物及有关形势的认识和态度的民 歌。71 民间抒情长诗: 是民间口头创作流传的篇幅较长的韵文作品, 主要在于抒唱民众的情感 和愿望,结构也较叙事诗自由灵活。72 刘三姐:历史悠久的壮族歌圩培育出的民间歌手的典型。73 民间语言: 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口头习用语, 其主要部分是民众 集体传承的俗话套语。74 歇后语:由喻体、解体连缀而成的较为定型的趣味性语句。75 称谓语: 说话人在称呼或指代某人时根据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方的身份、 职业等因素 而对他使用的指称用语。76 绰
14、号:在人的本名之外,他人据其特征为之另起的名号。77. 流行语:在民间流行的反映新近世风的时尚性词语。78. 黑话:危害公众利益的盗贼土匪、反动帮会、流氓团伙等黑社会集团所使用的秘密语。79. 暗语:某些社会群体、行业集团或秘密组织出于隐蔽行为的特需而约定的秘密交际语。80. 口彩: 民间在逢年过节、 结婚祝寿、 乔迁开张等喜庆日子或隆中场合使用的,认为能给人带来好运的词语。81. 忌讳语:由于风习、 俗信或个人缘由,某些言语被认为不吉祥或不体面,而代之以别的话语,经久成习,便成为忌讳语。82. 咒语:指僧、道、方士、巫师等所用法术口诀或套语。83. 绕口令: 用声、 韵、 调极易混同的字交叉
15、重叠编成句子, 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的游戏语。84. 民间艺术: 在社会中、 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 舞蹈、 美术、 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85. 民间音乐:由广大民众自己创造、并广泛传播于民间。86. 号子:产生并使用于各种集体劳动场合,如搬运、建筑、打渔、行船、农事、伐木、放 排、拉纤等。87. 田歌:流传于长江、汉水流域广大稻作区的一种特殊的民歌体裁。88. 小调:一种完全脱离了劳动,而主要在城镇市民社会生活中流传的民歌。89. 民间说唱:一种综合性民间艺术,融文学、音乐、戏剧于一体, “讲述故事、描写人物、状物写景、抒发感情” ,成为一种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90. 百戏:
16、秦汉以后,中国民间诸般技艺有了一种汇合的趋向,歌舞、 杂技等经常在一起表演,统称为“百戏” 。91. 变文: 唐五代时期的一种说唱文学, 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 内容包括佛经故事和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92. 院本: 宋代以来, 城市勾栏瓦舍的日常营业和城乡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演剧, 共同特点都 是以歌舞演故事。93. 道情: 至迟在南宋时,道士在民间布道时就有以渔鼓、简板为伴奏的说唱, 从而形成剧 种,称作“道情” 。94. 纸马:民间祭祀活动焚烧的神像画。95. 闹社火:在祭祀土地神的“社日”举行的歌舞娱乐活动。96. 民间杂艺: 流传于民间以杂耍性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 它包括民间艺人的杂手艺
17、、 动物 表演及诸种斗戏。97. 竹枝词:一种专咏地方风土人情的诗词体裁。98. 那达慕:蒙古族传统的游艺大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四举行。99. 清稗类钞:清代徐珂所著的一部收集和编纂全国范围内的风俗的志书。100. 古谣谚:清代杜文澜辑录的有关古代民谣和谚语的专书。101. 挂枝儿:明代冯梦龙编纂整理的一部民间时调歌曲专集。102. 山歌:明代冯梦龙编纂整理的一部民间时调歌曲专集。103. 格萨尔: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104. 江格尔:蒙古族的一部著名的英雄史诗。105. 阿细的先基: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106. 阿诗玛:彝族支系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107.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所撰,记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民风民俗。108. 武林旧事:宋周密所著,记述南宋都城临安民风民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职语文高教版《哦香雪》教案
- 妇幼保健院工作计划
-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药理学实验方法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MZ磺胺甲恶唑原料药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及投资规划咨询报告
- 颅内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
- 促进学生参与感的班级工作计划
- 2025至2031年中国燃油式有色金属熔化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学校社团工作计划关注学生沟通交流技巧
- 生产计划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新质生产力柯力传感
- 服务消费券发放的精细化实施方案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 防灾减灾培训(安全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 《荷塘月色》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软著著作权单位与个人合作开发协议书(2篇)
-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