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第7课助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应用体验之旅揣摩领悟写法借鉴整合技法指导 孟浩然孟浩然(689(689740)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本名浩,字浩然。襄阳( (今湖北襄今湖北襄阳阳) )人,世称人,世称“孟襄阳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是唐代第。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
2、,名曰“南园南园”或或“涧南园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小时可达。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小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追寻先贤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
3、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墅,所以题曰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墅,所以题曰“夜归鹿门夜归鹿门”,虽有纪,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这首诗通过描写夜归鹿门途中的景色,从日落黄昏这首诗通过描写夜归鹿门途中的景色,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为了表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为了表现从杂尘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之道,抒写诗人清高悠现从杂尘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之道,抒写诗人清高悠远的情怀志趣。远的情怀志趣。pngpng qq fifi石门石门隐居者,诗人自指隐居者,诗人自指
4、三、名句背诵三、名句背诵1 1山寺钟鸣昼已昏,山寺钟鸣昼已昏, 。2 2人随沙岸向江村,人随沙岸向江村, 。3 3 ,忽到庞公栖隐处。,忽到庞公栖隐处。4 4 ,惟有幽人自来去。,惟有幽人自来去。 渔梁渡头争渡喧渔梁渡头争渡喧 余亦乘舟归鹿门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鹿门月照开烟树岩扉松径长寂寥岩扉松径长寂寥1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 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明确:明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
5、钟声,望着渡头上人们写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上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杂乱的人声,显出山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杂乱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2 2从诗歌的第二联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从诗歌的第二联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明确:明确:前句承前句承“渔梁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后句承“山寺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
6、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己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种归引出己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种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名利的淡泊情怀。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名利的淡泊情怀。3 3“忽到庞公栖隐处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中的“忽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明确:“忽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然
7、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4 4“惟有幽人自来去惟有幽人自来去”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明确:诗人领悟到了诗人领悟到了“遁世无闷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与世隔的妙趣和真谛,与世隔绝,唯山林是伴,只有他一人幽然地生活,表现了诗人清绝,唯山林是伴,只有他一人幽然地生活,表现了诗人清高的志趣和情怀。高的志趣和情怀。5 5诗人既然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了什么景象?诗人既然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了什么景象?诗人此时的心境如何?诗人此时的心境如何?明确:明确:(1)(1)鹿门山的林木本为雾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鹿门山的林木本为雾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
8、清光朗照,暮霭竟消,树影清晰。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霭竟消,树影清晰。(2)(2)诗人完全被诗人完全被大自然的美景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大自然的美景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至于忘乎所以。 1 1对比鲜明,形象清晰对比鲜明,形象清晰 全诗有四处对比:全诗有四处对比:(1)(1)沉缓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对比沉缓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对比出佛门的清静和凡尘的纷繁芜杂;
9、出佛门的清静和凡尘的纷繁芜杂;(2)(2)同是乘舟,两个方同是乘舟,两个方向,两处归宿,两种心境;向,两处归宿,两种心境;(3)(3)末句的幽人既指庞公,又末句的幽人既指庞公,又是诗人自况;是诗人自况;(4)(4)前四句为动态描绘,后四句为静态刻画,前四句为动态描绘,后四句为静态刻画,通过这些对比,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的形象。通过这些对比,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的形象。 2 2情景交融,意趣含蓄情景交融,意趣含蓄 诗人写傍晚江行见闻,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写诗人写傍晚江行见闻,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写“庞公栖隐处庞公栖隐处”的境况,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抒的境况,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抒发隐
10、逸的志趣。发隐逸的志趣。 3 3格调淡雅,匠心独运格调淡雅,匠心独运 这首诗格调淡雅,从黄昏闻钟、渔梁晚渡到月开烟这首诗格调淡雅,从黄昏闻钟、渔梁晚渡到月开烟树、夜归鹿门,次第写来,如话家常。诗人新鲜的感受,树、夜归鹿门,次第写来,如话家常。诗人新鲜的感受,隐者洒脱的形象,也都随之托出。隐者洒脱的形象,也都随之托出。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 (一一) )提炼诗歌的主旨提炼诗歌的主旨 “ “诗歌内容主旨诗歌内容主旨”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或目的。如白居易的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或目的。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从
11、,从内容上讲,诗中主要描写了卖炭翁的生活境况及生活遭遇;内容上讲,诗中主要描写了卖炭翁的生活境况及生活遭遇;从主旨上讲,诗歌主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揭露了从主旨上讲,诗歌主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欺压百姓的罪恶,反映了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欺压百姓的罪恶,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把握诗歌内容,详细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把握诗歌内容,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军城早秋军城早秋严武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注 严武严武(726(726765)765):字季鹰,华阴:字季鹰,华阴( (今属陕西今属陕西) )人。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764)秋率兵西征,击败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吐蕃军队七万多人。问题:问题: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析 分析诗歌表现出的情怀是分析诗歌主旨
13、的一分析诗歌表现出的情怀是分析诗歌主旨的一种。先阅读注释,了解严武的为人,了解时代背景,是解种。先阅读注释,了解严武的为人,了解时代背景,是解读本诗的关键。虽然考查的是后两句,前两句也是理解诗读本诗的关键。虽然考查的是后两句,前两句也是理解诗歌的铺垫性语言。前两句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后两句通过歌的铺垫性语言。前两句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后两句通过“飞将飞将”“”“追追”等字眼则表现了奋勇杀敌的情怀。等字眼则表现了奋勇杀敌的情怀。“莫遣莫遣沙场匹马还沙场匹马还”则显示了必胜的信心。则显示了必胜的信心。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
14、,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根据题意,先提炼根据题意,先提炼作者情感作者情感)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根据题意,结根据题意,结合具体事实,对这一情感进行深入分析合具体事实,对这一情感进行深入分析) ) 一、考查方式一、考查方式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情”,“该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该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首诗的主旨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是
15、什么”等。等。 根据题目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答题方式,分两步完成:根据题目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答题方式,分两步完成: 第一种:抒发了什么情感第一种:抒发了什么情感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先提炼情感,后先提炼情感,后结合事实分析结合事实分析) )。 第二种:描写什么第二种:描写什么表达或寄寓或揭露什么表达或寄寓或揭露什么( (先分析事先分析事实,后提炼情感实,后提炼情感) )。 第三种:描写了什么形象第三种:描写了什么形象构成了什么意境构成了什么意境抒发了抒发了什么情感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人格。表现了什么人格。 二、提炼情感的常用套语二、提炼情感的常用套语 该诗抒发了作者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首诗歌表达了作的情感;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者的志向;这首诗说明了的志向;这首诗说明了道理等。道理等。 三、分析事实的方法三、分析事实的方法 抓住诗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企业员工劳动合同
- 专业培训中心股权合作合同样本
- XX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合同及股东协议全文
- 个人家政服务合同模板及示例
- 临时劳务合作合同范本
- 专项产品专卖店代理合同
- 2025年财务分析咨询协议书范例
- 2025年北京租房补贴协议标准样本
- 个人医疗服务合同模板
- 中外合同农业技术合作种植项目
- 中国电信应急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法律法规培训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模板
- 秦始皇嬴政人物生平介绍PPT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骨科无痛病房的建立
- 送养收养合同协议书
-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第2版)江昌勇课件0-导论
- 汉语拼音发音口型及配图
- 绩效考核管理医院绩效分配方案包括实施细则考核表
- 大学成绩单(大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