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_第四单元_第三讲_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_第1页
第一部分_第四单元_第三讲_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_第2页
第一部分_第四单元_第三讲_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_第3页
第一部分_第四单元_第三讲_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_第4页
第一部分_第四单元_第三讲_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纲下载考纲下载1 1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动的影响2 2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3 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4 4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考情上线考情上线1 1以能源问题、水资源问题为背景,综合考查主以能源问题、水资源问题为背景,综合考查主 要能源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中存在问题要能源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中存在问题 及解决措施。及解决措施。2 2以某种地质灾害以某种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

2、流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为背为背 景,综合考查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危害景,综合考查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危害 及防御措施。及防御措施。矿产矿产生物生物有限有限无限无限分布分布3 3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按开发利用状况按开发利用状况) )(1)(1)常规能源:煤、常规能源:煤、 、天然气、天然气、 、生物能。、生物能。(2)(2)新能源:新能源: 能、风能、能、风能、 能、核能等。能、核能等。二、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二、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 1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 基础。基础。2 2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 的对象。的对象

3、。3 3陆地陆地 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石油石油水能水能太阳太阳地热地热物质物质生产活动生产活动能源能源三、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三、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1 1地震地震(1)(1)形成:岩石圈在形成:岩石圈在 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 以以 的形式强烈释放,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的形式强烈释放,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 动的现象。动的现象。(2)(2)分布:分布: 地震带和地中海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3)(3)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

4、加1 1级,能量约级,能量约 增加增加 倍。倍。(4)(4)分类:分类: ( (里氏里氏3 3级以下级以下) ),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 (里氏里氏5 5级以上级以上) )。内力内力地震波地震波环太平洋环太平洋3030微震微震2 2火山喷发火山喷发(1)(1)成因:地下深处的高温成因:地下深处的高温 及及 、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碎屑从地壳中喷出。(2)(2)分类:按其活动情况分为:分类:按其活动情况分为: 、死火山、死火山、 。3 3滑坡和泥石流滑坡和泥石流(1)(1)滑坡滑坡 定义: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定义: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 的作用下,沿一的作用下,沿一 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5、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 、建筑物和、建筑物和 , 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人员伤亡。岩浆岩浆气体气体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休眠火山重力重力农田农田道路道路洪流洪流泥沙泥沙城镇村庄城镇村庄森林森林成因成因原发原发人类活动人类活动5 5防御措施防御措施(1)(1)加强科学研究,建立加强科学研究,建立 系统。系统。(2)(2)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 体系。体系。(3)(3)实施预防措施。实施预防措施。(4)(4)开展防灾、减灾开展防灾、减灾 活动等。活动等。灾情监测预灾情监测预警警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

6、1 1世界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能源能源主要特点主要特点分布分布世界世界中国中国煤炭煤炭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易污染环境北半球的亚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利亚和南非主要分布在华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山西、北地区,山西、内蒙古、陕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河南等省(自自治区治区)分布较分布较丰

7、富丰富能源能源主要特点主要特点分布分布世界世界中国中国石油石油非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开采、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源;会产生污染,储量远比煤少储量远比煤少主要分布在中东波斯主要分布在中东波斯湾沿岸、拉美的委内湾沿岸、拉美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非洲瑞拉和墨西哥、非洲的利比亚和埃及、俄的利比亚和埃及、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和罗斯、亚洲的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北美的印度尼西亚、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西欧加拿大和美国、西欧的北海地区的北海地区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能源能源主要特点主要特点分布分

8、布世界世界中国中国水能水能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但受地洁能源,但受地形和气候条件制形和气候条件制约显著约显著中国水能资源居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依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拿大等国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西南、中南(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上游地区能源能源主要特点主要特点分布分布世界世界中国中国太阳能太阳能能量比较分散;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占地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前景,但有广阔的前景,属可再生能源属可再

9、生能源雨日比较少的雨日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以北地区2 2我国主要的陆地资源概况我国主要的陆地资源概况 我国陆地面积辽阔,自然环境复杂,陆地资源丰富多我国陆地面积辽阔,自然环境复杂,陆地资源丰富多 样,但开发利用过程中因不注重保护,导致出现各类样,但开发利用过程中因不注重保护,导致出现各类 问题。我国陆地资源的特点、分布、存

10、在问题及解决问题。我国陆地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问题及解决 措施分析如下:措施分析如下:资源资源类型类型特点特点分布分布存在的问存在的问题题解决措施解决措施土地土地资源资源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小,林地比重小,荒漠、山地比荒漠、山地比重大,后备土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地资源不足耕地:东部耕地:东部季风区;草季风区;草地:西部非地:西部非季风区;林季风区;林地:东北、地:东北、东南、西南东南、西南山区山区水地流失水地流失严重,土严重,土地荒漠化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面积扩大加强管理,加强管理,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工业、交工业、交通、城建通、城建用地,合用地,合理开垦宜理开

11、垦宜农荒地农荒地资源类资源类型型特点特点分布分布存在的存在的问题问题解决措施解决措施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总量大,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时空分布不均匀匀东部多,东部多,西部少;西部少;南方多,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少时空分时空分布不均布不均匀;水匀;水的污染的污染和浪费和浪费严重严重兴建跨流域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调水工程;兴修水库;兴修水库;节约用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防治水污染资源资源类型类型特点特点分布分布存在的问存在的问题题解决措施解决措施生物生物资源资源总量大,总量大,种类多,种类多,地区分布地区分布不均匀不均匀森林:东北、森林:东北、西南山区;西南山区;草原

12、:西部草原:西部非季风区非季风区过度放牧,过度放牧,草原退化;草原退化;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减少减少营造防护营造防护林;规定林;规定合理载畜合理载畜量;建设量;建设人工草场人工草场资源资源类型类型特点特点分布分布存在的存在的问题问题解决措施解决措施矿产矿产资源资源分布广泛,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相对集中,煤、铁、石煤、铁、石油北方多,油北方多,有色金属南有色金属南方多方多铁:辽、冀、铁:辽、冀、川;铜:赣、川;铜:赣、滇、皖、鄂;滇、皖、鄂;铝土:晋、铝土:晋、豫、黔、桂、豫、黔、桂、鲁鲁某些矿某些矿种贫矿种贫矿多,富多,富矿少;矿少;乱采滥乱采滥挖,浪挖,浪费严重费严重加强保护加强保护和合理利和合

13、理利用;研究用;研究新材料和新材料和新能源新能源1 1图解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对策图解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对策2 2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分布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分布类型类型开发自然条件开发自然条件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水能水能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建水电站的地形地质条建水电站的地形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件;河流含沙量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的上游地区的上游地区风能风能距风源远近;地形条件;距风源远近;地形条件;刮风日期长短;沙尘影刮风日期长短;沙尘影响大小响大小西北内陆、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东南沿海类型类型开发自然条件开发自然条件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我国主要

14、分布地区太阳能太阳能海拔高低,空气稀薄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程度;天气状况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潮汐能潮汐能海岸线轮廓;潮汐次海岸线轮廓;潮汐次数;沿海风力大小数;沿海风力大小东南沿海东南沿海地热能地热能板块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地带西藏地区西藏地区类型类型开发自然条件开发自然条件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沼气能沼气能秸秆等原料丰富程度;秸秆等原料丰富程度;温度高低温度高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共同的共同的社会经社会经济条件济条件本地需求量的大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本地需求量的大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开发的经济水平;技术条件;其他能源的开发的经济水平;技术条件;其他能源的丰富

15、程度;开发成本与收益等丰富程度;开发成本与收益等1 1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GDP耗水量耗水量 表。据此回答表。据此回答(1)(1)(3)(3)题。题。中国中国美国美国澳大澳大利亚利亚法国法国世界平世界平均均人均水资源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拥有量(m3)2 2008 95218 245 3 3578 900每万元每万元GDP耗水量耗水量(m3)5 0455143872881 344(1)(1)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 () )A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 B我国

16、每万元我国每万元GDP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10倍倍C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3D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2)(2)我国每万元我国每万元GDP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 D水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3)(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17、( () )A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 B控制城市规模控制城市规模C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D优先发展工业优先发展工业解析:解析: (1)(1)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4,而水资源总量大于法国,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而水资源总量大于法国,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人口稀少的缘故,从表中数据可知因为人口稀少的缘故,从表中数据可知B B正确。正确。(2)(2)由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每万元数据可知,每万元GDPGDP耗水量较少的均为发达国家,是因其耗水量较少的均为发达国家,是因其技术水平高,中国

18、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节水意识技术水平高,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节水意识淡薄,导致每万元淡薄,导致每万元GDPGDP耗水量高。耗水量高。(3)(3)中国每万元中国每万元GDPGDP耗水量耗水量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故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故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答案:答案: (1)B (1)B(2)B(2)B(3)C(3)C1 1主要地质灾害及防御主要地质灾害及防御 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岩石圈由地质作用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岩石圈由地质作用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是常见的地质灾

19、害。以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以 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等 是考查该部分内容的主要方式。是考查该部分内容的主要方式。灾害灾害灾害成因灾害成因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特基本特点点危害危害防御防御地震地震内内力力作作用用地球内部地球内部的能量以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地震波的形式强烈形式强烈释放出来,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从而引起一定范围一定范围内的地面内的地面震动震动分布:环分布:环太平洋地太平洋地震带和地震带和地中海中海喜喜马拉雅地马拉雅地震带;震震带;震级:表示级:表示地震本身地震本身能量大小能量大小的等级的等级分

20、布广分布广泛、危泛、危害大、害大、伤亡大、伤亡大、突发性突发性强强在地震波在地震波的冲击下,的冲击下,建筑物被建筑物被破坏和发破坏和发生倒塌,生倒塌,并由此造并由此造成人员伤成人员伤亡和经济亡和经济损失损失加强灾害研加强灾害研究,建立灾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系统;加强灾害管理,灾害管理,建立健全减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灾的政策法规体系;实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施一些预防措施措施灾害灾害 灾害成因灾害成因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特基本特点点危害危害防御防御火山火山喷发喷发内内力力作作用用岩浆岩浆沿地沿地壳的壳的薄弱薄弱地带地带喷出喷出地表地表火山的构造:火山的构造:火山通道、火火山通道

21、、火山口、火山锥;山口、火山锥;火山的类型:火山的类型:活火山、休眠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火山、死火山分布广分布广泛、危泛、危害大、害大、伤亡大、伤亡大、突发性突发性强强火山灰火山灰和熔岩和熔岩流破坏流破坏田园、田园、建筑,建筑,有时会有时会引起地引起地震及气震及气候异常候异常加强灾害研究,加强灾害研究,建立灾情监测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预警系统;加强灾害管理,强灾害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灾害灾害灾害成因灾害成因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特基本特点点危害危害防御防御滑坡滑坡外力外力作用作用(斜斜坡重坡重力作力作用用)斜坡上斜

22、坡上的岩体的岩体或土体或土体沿一定沿一定的滑动的滑动面整体面整体下滑下滑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具有复杂具有复杂性,既有性,既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又有人为因素因素分布广分布广泛、危泛、危害大、害大、伤亡大、伤亡大、突发性突发性强强破坏或破坏或掩埋农掩埋农田、建田、建筑物和筑物和道路,道路,造成人造成人员伤亡员伤亡加强灾害研究,加强灾害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灾警系统;加强灾害管理,建立健害管理,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全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些预防措施灾灾害害灾害成因灾害成因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特基本特点点危害危害防御防御泥泥石石流流外力外力作用

23、作用(斜坡斜坡重力重力作用作用)山区暴山区暴发的饱发的饱含泥沙含泥沙和石块和石块的特殊的特殊洪流洪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具有复杂具有复杂性,既有性,既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又有人为因素因素分布广分布广泛、危泛、危害大、害大、伤亡大、伤亡大、突发性突发性强强堵塞江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摧毁城镇和村庄,和村庄,破坏森林、破坏森林、农田、道农田、道路路加强灾害研究,加强灾害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灾警系统;加强灾害管理,建立健害管理,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全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些预防措施2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类型类型表现表现举例举

24、例成因关成因关联联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成因上是有关联的我国川、滇、黔接壤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灾害系统类型类型表现表现举例举例过程关过程关联联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灾诱发其他灾害地震可引发火灾、海地震可引发火灾、海啸和滑坡等灾害啸和滑坡等灾害人、灾人、灾关联关联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接或直接诱

25、发地质灾害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动,造成滑坡等灾害事件时有发生事件时有发生1 1震级与烈度的关系震级与烈度的关系(1)(1)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释放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释放 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2)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般情况下,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般情况下,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3)(3)烈度不仅和震级有关,还和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烈度不仅和震级有关,还和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 构造及地面建筑

26、物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构造及地面建筑物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2 2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条件(1)(1)滑坡发生的条件滑坡发生的条件 一是自然因素:地形条件,是否是地势起伏大的山一是自然因素:地形条件,是否是地势起伏大的山 地丘陵地区;物质条件,是否是物质破碎,多断裂地丘陵地区;物质条件,是否是物质破碎,多断裂 构造;植被条件,是否是植被条件差,多荒山秃岭。构造;植被条件,是否是植被条件差,多荒山秃岭。 二是人为因素:人类活动是否破坏了地表结构,增二是人为因素:人类活动是否破坏了地表结构,增 加了地势的起伏;人类活动是否堆放了大量的碎屑加了地势的起伏;人类活动是

27、否堆放了大量的碎屑 物质;人物质;人 类活动是否破坏了地表植被。类活动是否破坏了地表植被。(2)(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地形:山区坡陡谷深。地形:山区坡陡谷深。 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条件:植被覆盖较差。植被条件:植被覆盖较差。 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泥沙、石块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 灾害。灾害。2 2(2011(2011泸州模拟泸州模拟) )读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

28、流等 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完成(1)(1)(3)(3)题。题。(1)(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B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 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 D温差大,岩石破碎温差大,岩石破碎(2)(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 发发 ( () )A A地震地震 B B泥石流泥石流C C滑坡滑坡 D D塌方塌方(3)(3)针对山

29、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针对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 最有效的是最有效的是 ( () )A A开垦梯田开垦梯田 B B植树造林植树造林C C修建水库修建水库 D D治理河流治理河流解析:解析:第第(1)(1)题,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润,温差题,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润,温差较小,较小,A A、B B、C C都是合理的原因分析。第都是合理的原因分析。第(2)(2)题,破坏植题,破坏植被,使地表稳定性下降,易诱发泥石流灾害。第被,使地表稳定性下降,易诱发泥石流灾害。第(3)(3)题,题,植树造林可增加地表稳定性,拦截坡面径流,减少滑坡、植树造林可增加地表

30、稳定性,拦截坡面径流,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答案:答案: (1)D (1)D(2)B(2)B(3)B(3)B 例例11 (2010(2010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200 mm增至增至500 mm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水量仅50 mm50 mm左右。据此完成左右。据此完成(1)(1)(3)(3)题。题。(1)(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 ) A A50 mm 50 mm B B150 mm150 mm C C2

31、00 mm 200 mm D D250 mm250 mm(2)(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 ) 引湖水灌溉海水淡化改进灌溉技术引湖水灌溉海水淡化改进灌溉技术 建水库调节径流建水库调节径流 A A B B C C D D(3)(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 ) A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解析 第第(1)(1)题,甲处为地

32、中海气候,夏季时受副热带高题,甲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时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炎热干燥,所以降水稀少。第气压的影响炎热干燥,所以降水稀少。第(2)(2)题,该区的湖题,该区的湖是咸水湖,不适合灌溉,本区在热带沙漠边缘,降水总量很是咸水湖,不适合灌溉,本区在热带沙漠边缘,降水总量很少,所以水库的调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第少,所以水库的调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第(3)(3)题,甲地区题,甲地区位于气候干旱区,降水总量少,该区解决干旱的成功经验是位于气候干旱区,降水总量少,该区解决干旱的成功经验是改进了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进了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答案 (1)A (1)A(2)

33、B(2)B(3)D(3)D 例例22 (2010(2010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 )某段高速公路某段高速公路(G)(G)经过单面经过单面山山( (顺向山顺向山) )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 H进行了加固,还在进行了加固,还在L L坡面上打入坡面上打入“岩岩锚锚”,以固定表层岩层。,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规模滑落,导致约200200米长的公路被毁。读图,回答问题。米长的公路被毁。读图,回答问题。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

34、因。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解析解析结合题干的文字表述和地质剖面图,正确理解顺向结合题干的文字表述和地质剖面图,正确理解顺向山的岩层结构特点是岩层的倾斜方向与坡面倾向一致,这样山的岩层结构特点是岩层的倾斜方向与坡面倾向一致,这样的坡面不稳定,因此,施工对立面的坡面不稳定,因此,施工对立面H H和坡面和坡面L L进行加固,使坡进行加固,使坡面上的岩层为一个整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固,但还是发生了面上的岩层为一个整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固,但还是发生了大规模山体滑坡,再联系滑坡形成的条件,其主要诱发因素大规模山体滑坡,再联系滑坡形成的条件,其主要诱发因素是大雨、地震等,否则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另

35、外人是大雨、地震等,否则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另外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影响。类活动也会产生影响。 答案答案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岩锚”加固使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 )深处深处地层松软地层松软( (层面松动层面松动) ),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材料材料1 1:20102010年年8 8月月7 7日日23232424时的时的1 h1 h降雨量达降雨量达77.3 m

36、m77.3 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 (三眼峪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 m3828 m,流域最低点海拔,流域最低点海拔1340 m1340 m;罗;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 m3794 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 1330 m)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

37、量分别为144.2144.210104 4 m m3 3和和97.797.710104 4 m m3 3;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房屋55005500余间。余间。材料材料2 2: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1)(1)舟曲的地形特征。舟曲的地形特征。(2)(2)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3)(3)泥石流发生的原因。泥石流发生的原因。(1)(1)简述舟曲泥石流发生的流域的地形特征。简述舟曲泥石流发生的流域的地形特征。(2)(2)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简要分析舟曲县地形特征的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简要分析舟曲

38、县地形特征的形成。形成。(3)(3)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解析:解析:第第(1)(1)题,由河流分布和流向上分析其地形特征。第题,由河流分布和流向上分析其地形特征。第(2)(2)题,任何一个地区的地形都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题,任何一个地区的地形都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第(3)(3)题,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题,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原因两方面分析。答案:答案: (1)(1)地形以山地为主,相对高度较大,地势东北高西南地形以山地为主,相对高度较大,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

39、貌。低,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2)(2)在内力作用下,山地强烈隆起,在流水作用下,河流下切形在内力作用下,山地强烈隆起,在流水作用下,河流下切形成高山峡谷。成高山峡谷。(3)(3)自然因素:高山峡谷地貌,坡度陡峻;地质活动频繁,自然因素:高山峡谷地貌,坡度陡峻;地质活动频繁,岩体破碎,加上汶川地震造成大量的松散物质;强降雨天气;岩体破碎,加上汶川地震造成大量的松散物质;强降雨天气;水系呈树枝状,落差大,水系呈树枝状,落差大, 汇水快,对岩体冲刷快。人为因素:汇水快,对岩体冲刷快。人为因素:人类大规模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山体造成了破坏;多道人类大规模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山体造成了破坏;多道人工

40、拦挡坝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多个集中固体物源。人工拦挡坝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多个集中固体物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读读1988198820002000年我国新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年我国新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 (百分比百分比) ),完成,完成1 12 2题。题。新增新增(转入转入)耕地耕地减少减少(转出转出)耕地耕地林地林地24.220.6草地草地663.9湿地、水域湿地、水域1.916.2未利用未利用7.92.7城镇居民点城镇居民点056.61 1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 ( () ) A A林地林地 B B湿地、水域湿地、水域 C C草地草地

41、 D D未利用的土地未利用的土地2 2目前,我国耕地目前,我国耕地( () ) A A面积减少仍在加速面积减少仍在加速 B B利用率过低利用率过低 C C人地矛盾仍很突出人地矛盾仍很突出 D D人均耕地不断提高人均耕地不断提高解析:解析:第第1 1题,表中可见,由耕地转出为林地的比重占题,表中可见,由耕地转出为林地的比重占20.6%20.6%,大于其他退耕类型。第,大于其他退耕类型。第2 2题,目前我国耕地减少题,目前我国耕地减少得到一定的控制,速度减缓,但人均耕地仍在下降,人得到一定的控制,速度减缓,但人均耕地仍在下降,人地矛盾仍很突出,但耕地利用率较高。地矛盾仍很突出,但耕地利用率较高。答

42、案:答案: 1.A1.A2.C2.C (2011 (2011安顺模拟安顺模拟) )下表是资源经济的四种区域类型表,下表是资源经济的四种区域类型表,读表完成读表完成3 34 4题。题。区域区域类型类型代表国家代表国家人均自然资人均自然资源源单位国土劳单位国土劳动力数量动力数量人均人均GDP汇率值汇率值买力平买力平价价美国购加美国购加拿大澳大拿大澳大利亚利亚2379991 5147886600409415473388325区域区域类型类型代表国代表国家家人均自然资人均自然资源源单位国土劳单位国土劳动力数量动力数量人均人均GDP汇率值汇率值买力平买力平价价俄罗斯俄罗斯巴西秘巴西秘鲁鲁47119614

43、4244331479350649971日本韩日本韩国荷兰国荷兰2215499851 1211 002662163506374198349区域区域类型类型代表国代表国家家人均自然人均自然资源资源单位国土单位国土劳动力数劳动力数量量人均人均GDP汇率汇率值值买力买力平价平价中国越中国越南印度南印度31173235458165116795227273 3图示区域类型分别为图示区域类型分别为 ( () ) A. A.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B.B.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资源

44、丰富经济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C.C.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D.D.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4 4表中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表中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 ( () ) A A荷兰荷兰 B B日本日本 C C加拿大加拿大 D D

4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解析:解析:第第3 3题,题,类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它类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它们都属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且这些国家的资源都们都属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且这些国家的资源都非常丰富;非常丰富;类国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类国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类国家属于经济较发达国家,但是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类国家属于经济较发达国家,但是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资源较为贫乏。第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资源较为贫乏。第4 4题,解答题,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是人均自然资源,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国家本题时首先要注意是人均自

46、然资源,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国家的人口状况,同时也必须明确该国的资源总量。在给出的四的人口状况,同时也必须明确该国的资源总量。在给出的四个国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属于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个国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属于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澳大利亚的人口数远远少于加拿大的人口数,比较表中但是澳大利亚的人口数远远少于加拿大的人口数,比较表中人均自然资源数值即可知人均自然资源数值即可知D 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 3.C3.C4.D4.D 在在20092009年金融风暴中,冰岛总理说:年金融风暴中,冰岛总理说:“我们拥有绝佳我们拥有绝佳的资源,大量的绿色能源,现在我们应该多多利用这些资的资源,大

47、量的绿色能源,现在我们应该多多利用这些资源源”他还建议他还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读。读图,完成图,完成5 56 6题。题。5 5材料中冰岛总理提到的材料中冰岛总理提到的“大量的绿色能源大量的绿色能源”指的是指的是 ( () ) A A太阳能太阳能 B B地热能地热能 C C潮汐能潮汐能 D D沼气能沼气能6 6冰岛总理建议冰岛总理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的理的理 由是由是 ( () ) A A冰岛人口增长快,粮食短缺冰岛人口增长快,粮食短缺 B B冰岛沿海有渔场分布冰岛沿海有渔场分布 C C火山大量喷发,淹没大量农田火

48、山大量喷发,淹没大量农田 D D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减少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减少解析:解析: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雷克雅未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雷克雅未克有克有“无烟城市无烟城市”之称。冰岛附近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之称。冰岛附近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有渔场分布。处,有渔场分布。答案:答案: 5.B 5.B6.B6.B二、综合题二、综合题7 7(2010(2010上海高考上海高考) )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 问题。问题。 材料材料1 1:2010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 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材料材料2 2:20102010年年2 2月月2727日智利地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