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课件_第1页
第三章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课件_第2页
第三章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课件_第3页
第三章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课件_第4页
第三章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空调热湿处理设备 设备的作用:实现送风状态的空气 本章内容:设备种类、设备热湿处理过程及其在图上的表示、设备的设计与校核第一节 热湿交换设备的种类及其热湿交换原理 一、种类 直接接触式: 表面式:二、原理 1、直接接触式:(热湿传递的动力?)可以实现的空气状态变化热湿交换过程的微观分析2、表面式 原理:通过分隔壁面进行热交换 热量传递动力?可以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 1) 1) twta 2) tatwtd ta 3) twtd 3) 2)第一节喷淋室 一、结构二、类型 卧式与立式 单级与双级 低速(2-3m/s)与高速(8-10m/s)三、热湿交换效率 1、全热交换效率: E=(12+45

2、)/15 =1-(ts2-tw2)/(ts1-tw1) 2、通用热交换效率 E=12/13 =1-(t2-ts2)/(t1-ts1)对于绝热过程 E=12/13 =(t1-t2)/(t1-ts1) E=1-(t2-ts1)/(t1-ts1)四、影响热交换效率的因素 1、空气质量流速(2.5-3.5kg/s) 2、喷水系数 (W/G) (kg/kg) 3、结构参数(喷嘴排数2-3、喷嘴密度13-24、喷水方向顺逆、管排间距600mm、喷嘴孔径、初参数热交换效率的经验公式 E1= A()m ()n E1= A()m ()n五、热工计算 1、方法依据: E=E1 1-(ts2-tw2)/(ts1-t

3、w1)= A()m ()n E=E1 1-(t2-ts2)/(t1-ts1)=A()m ()n G(i2-i1)=Wc(tw1-tw2) i2-i1=c(tw1-tw2) i2-i1= 2.86(ts1-ts2) (ts=0-20) 2、内容 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六、阻力计算 、空气阻力 、水阻力第二节空气冷却盘管 一、结构肋管结构二、热交换效率 1、几个重要概念 刘易斯数 析湿系数 传热系数 热交换量pcw/)21()21(ttciip11nwsKdFiidQ)21( 2、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 结构一定时:111npmyBwAvKs3、热交换效率 1)全热交换效率 E=(t1-t2)/(t1-t

4、w) 2)通用热交换效率 E1=(t1-t2)/(t1-t3)理论计算公式 根据: 有:WcdtdQdtGcdQdFtwtKsdQp)()1 (exp1)1 (exp1/,/EGcKsFWcGcpp 同样:)/()exp(11) 31(pwGcFEdFiiGdi三、影响热交换效率的因素 1、盘管排数:小于8排 2、空气迎面风速:2-3m/s 3、水流速:1.2m/s 4、进出口参数热交换效率的经验公式),( 1),(NvfEwvfEyy四、热工设计 依据: 种类:设计计算(未知数3:tw1,tw2,w) 校核计算(未知数4:tw2,t2, (),(),试算) 12()21(),(11221),

5、(1121twtwwciiGNvftsttstftwttty五、阻力计算 空气侧:H=A(vy)m 水侧:H=A(w)n第三节空气加热盘管一、结构 同表冷器二、热湿交换过程在图上的表示 等d 线三、影响性能的因素 空气经济质量流速:8kg/m2s 水速:0.6-1.8m/s四、热工计算 1、热交换效率法 干球温度效率:E=(t2-t1)/(tw1-t1)=f( ) 传热系数)( ,)()( ,)(11steamvAKhotwaterwvAKKmnmnw,2、平均温差法 依据:)() 12(ptKFQttGcpQ3、种类 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五、阻力计算 热水 空气侧:H=A(vy)m 水侧:H=

6、A(w)n 蒸汽 空气侧:H=A(vy)m第四节其它的热湿交换设备 一、加热设备 电加热 优点:加热均匀、加热量稳定、设备结构紧凑和加热量易于调节控制。 缺点:有效能消耗量大。 应用:一般用于小型空调系统装在对恒温精度要求高的大型空调系统的迭风支管中以实现温度分区控制裸线式电加热器管式加热器二、加湿设备 1、喷蒸汽加湿 等温过程:如蒸汽喷管、干蒸汽喷管、电热式加湿器、电极式加湿器 2、喷雾化的水 等焓过程:如压缩空气喷雾器、电动喷雾器、超声波加湿器干式蒸汽加湿器电热式加湿器电极式加湿器蒸汽加湿设备的选择 实现预定加湿过程所需的干蒸汽量称之为加湿量电加湿器选择 电加湿器一般由加热功率选型。加热功

7、率可由下式求得干蒸汽加湿器选择 可由有关手册或产品样本选择干蒸汽加湿器的定型产品三、减湿设备 1、加热+通风 2、冷冻减湿机 3、吸湿剂 *液体吸湿:氯化钙、氯化锂、三甘醇水溶液等,浓度越高,表面水蒸汽分压力越低 *固体吸收剂:生石灰、氯化钙等 *固体吸附剂:多孔材料吸附通风法 前提: 室外空气的含湿量小于室内空气的含湿量 缺点:室内温度 无法调节加热+通风法 通过提高温度,降低相对湿度调节 缺点: 温度升高 空气中含湿量没有变化冷却减湿-露点法 冷冻降湿机吸收减湿-液体吸湿剂减湿 原理:利用某些盐类的水溶液所具有的对水蒸气的吸收能力,对空气进行减湿处理。 常用的盐类:氯化钙、氯化程等吸附减湿-固体吸湿剂减湿 物理吸附:靠吸湿剂与水蒸气间的纯分子间吸引力减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