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培训-公益诉讼_第1页
环保部培训-公益诉讼_第2页
环保部培训-公益诉讼_第3页
环保部培训-公益诉讼_第4页
环保部培训-公益诉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内容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5.6.4) 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全国有470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酸雨城市比例为29.8%,酸雨频率平均为17.4%。 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劣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 在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0.8%,良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25.9%,较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5.4%,极

2、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6.1%。(一)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201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

3、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解释共35个条文,主要对社会组织可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可跨行政区划管辖、同一污染环境行为的私益诉讼可搭公益诉讼“便车”、 减轻原告诉讼费用负担等四方面内容作出了规定。解释包括: 一、适用范围 二、起诉主体 三、管辖范围 四、受理条件 五、支持起诉 六、证据规则 七、诉讼请求 八、诉讼费用 九、诉讼调解 十、其它程序的法律适用典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典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华环保联合会诉山东省德州市中华环保联合会诉山东省德州市晶华集团振华玻璃厂大气污染纠纷案晶华集团振华玻璃厂大气污染纠纷案本案源于中华环保联合会污染投诉网() 中共中央关于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检察机关探索公益诉讼试点方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目的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要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重点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更好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贵州省的县级检察院提起2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一)法律义务 1.

5、 按程序取得审批许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六)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对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越权审批但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资源开发以采代探的项目,一律停止建设或依法依规予以取缔;环保设施和措施落实不到位擅自投产或运行的项目,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各地要于2016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任务。2.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环保法(2014)第四十五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

6、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条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核定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有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二十条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7、。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对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危害性以及有无排污许可证、是否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否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等因素确定。2.履行治污责任,杜绝偷排偷放(1)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8、排放污染物的;(2)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3)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4)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5)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3.公开环境信息,树立良好环境形象(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

9、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第五十四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

10、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国办发2013100号号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与公众期望相比,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等问题,易使公众产生误解或质疑,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要把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提高信息发布实效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11、,做到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强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软实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三)抓紧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 “2015年底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一次环境保护全面排查”、“依法严肃查处、整改存在的问题,结果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八)推进执法信息公开。“每年要发布重点监管对象名录”、“每月公布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违法违规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名单和处理、整改情况。”(十二)落实社会主体责任。“重点排

12、污单位要如实向社会公开其污染物排放状况和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鼓励企业建立良好的环境信用”。 2015年4月14日,为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有关信息公开的要求,环境保护部首次明确行政处罚信息的公开方式,要求各级环保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填报环境保护部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个工作日内填报环境保护部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信息系统;理信息系统;20个工作日内在环保部门网站或当地主要新闻媒个工作日内在环保部门网站或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决定书全文,体上向社会公开决定书全文,切实做到查处一起、公开一起。通过信息公开,强化外部监督的力度,将行政处罚行为

13、放置于纪检、检察机关及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下,通过“阳光执法”倒逼环境执法行为规范化的提升。 第五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十六条 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

14、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2)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环境保护部2014年12月19日发布了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第五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第八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列入

15、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一)被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监控企业的;(二)具有试验、分析、检测等功能的化学、医药、生物类省级重点以上实验室、二级以上医院、污染物集中处置单位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者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较大影响的;(三)三年内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因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四)其他有必要列入的情形。 第九条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

16、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六)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列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重点排污单位还应当公开其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第十一条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后九十日内公开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有新生成或者发生变更情形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自环境信息生成或者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二)法律风险 1.环境刑事案件的公益诉讼追诉;污染环境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

17、2015年3月下发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的工作方案 : 从2015年3月到2016年12月,最高检将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这是继2014年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8个月的“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后,检察机关再次集中力量突出打击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两类严重犯罪。 检察机关将重点监督五方面情形五方面情形,包括行政处罚案件多、行政处罚案件多、移送立案侦查少的移送立案侦查少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多、公安机关立案少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多、公安机关立案少的;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现象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现象严重,移送或立案侦查少的移送或立案侦查少的;危害食品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多发药品安全事件多发,移送或立案侦查少的移送或立案侦查少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严肃查办一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发现负有监管职责和侦查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