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史课件_第1页
中国戏剧史课件_第2页
中国戏剧史课件_第3页
中国戏剧史课件_第4页
中国戏剧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hats this?Whats this?“Guess, who am I?”“Guess, who am I?”“Guess, who am I?” 我国第一部由联合国颁布的我国第一部由联合国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什么?是什么?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Hereby proclaimsKunqu Opera-Chinaa Masterpiece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Heritage of Humanity松浦晃一郎松

2、浦晃一郎Koichiro MatsuuraDirector-General Paris,18 May 2001京剧今年几岁了?京剧今年几岁了?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啦!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啦!你知道八大样板戏吗?你知道八大样板戏吗? “样板戏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革命样板戏戏”。1966年年12月月26日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发表发表的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一文,首次将京剧京剧红灯记红灯记智取威虎智取威虎山山沙家浜沙家浜海港海港奇袭白虎团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白毛女和和“交响音乐交响音乐”沙家浜沙

3、家浜 并称为并称为“江青同江青同志志”亲自培育的八个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革命艺术样板”或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革命现代样板作品”。1967年年5月月31日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论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样板戏”一词。一词。 一、京剧一、京剧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 二、京剧二、京剧红灯记红灯记 三、京剧三、京剧沙家浜沙家浜 四、京剧四、京剧海港海港 五、京剧五、京剧龙江颂龙江颂 六、京剧六、京剧奇袭白虎团奇袭白虎团 七、舞剧七、舞剧白毛女白毛女 八、舞剧八、舞剧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 1967年年5月月9日至日至6月月15日八个样板戏日八个

4、样板戏同时在北京上演,对样板戏的宣传登峰造同时在北京上演,对样板戏的宣传登峰造极。极。你知道奇妙的你知道奇妙的“变脸变脸”吗?吗?哪一个剧种哪一个剧种全由女演员参与演出?全由女演员参与演出?你的家乡有什么剧种?你的家乡有什么剧种?Reference books 第一章 戏曲概说 辞海辞海 河北作家群 关汉卿是我国古代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伟大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的戏剧作家,已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已形成作家,已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已形成研究关汉卿的专门学问研究关汉卿的专门学问“关学关学”。 据载关汉卿所作杂剧共据载关汉卿所作杂剧共66种,现存种,现存18种。种。现存作品中有现存作品中有4

5、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还有争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还有争议。议。 除杂剧外,关汉卿还存有除杂剧外,关汉卿还存有散曲散曲作品若干作品若干(小令(小令57首,套数首,套数14套)。套)。钟嗣成钟嗣成录鬼簿录鬼簿著录的著录的14种:种: 关张双赴关张双赴西蜀梦西蜀梦 闺怨佳人闺怨佳人拜月亭拜月亭 钱大尹智宠钱大尹智宠谢天香谢天香 杜蕊娘智赏杜蕊娘智赏金线池金线池 望江亭望江亭中秋切鲙旦中秋切鲙旦 赵盼儿风月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救风尘 邓夫人邓夫人哭存孝哭存孝 关大王关大王单刀会单刀会 温太真温太真玉镜台玉镜台 钱大尹鬼报钱大尹鬼报绯衣梦绯衣梦 诈妮子诈妮子调风月调风月 包待制三勘包待制三勘蝴蝶梦蝴蝶梦 感天动地

6、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 状元堂状元堂陈母教子陈母教子 主要关剧介绍 窦娥冤窦娥冤:本汉代东海孝妇故事。写贫女窦娥被父卖作童养媳,后遭夫亡之痛、恶棍之诬及贪官之冤,受刑而死。表现了她的勤劳善良勤劳善良、坚贞不屈坚贞不屈,揭露了社会黑暗。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鲁斋郎:包公故事。写权豪鲁斋郎的恶霸行径,后遭惩处。 蝴蝶梦:包公故事。写王婆婆保丈夫前妻之子而舍己子偿命。表现了她的善良和抗争。窦娥冤剧情 楔子 窦天章无力偿债,将女儿端云抵给蔡婆做童养媳。窦天章进京应考。 第一折 十三年后,蔡婆在讨债遇险时被恶棍张驴儿所“救”。张乘机搬进蔡家,妄图霸占已守寡的窦娥,被窦娥严词拒绝。窦娥冤剧情 第二折 张驴儿误

7、毒死己父,反诬窦娥。窦娥遭贪官严刑拷打,为掩护蔡婆,不得不屈招。 第三折 窦娥受刑。临刑前斥责天、地,并罚下三桩誓愿。是全剧的高潮。 第四折 三年后,提刑肃政廉访使窦天章平反了冤狱。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8、,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主要关剧介绍 救风尘救风尘:写妓女赵盼儿赵盼儿智斗流氓周舍、救姐妹宋引章。表现了她的仗义、机智、泼辣。 望江亭望江亭:写士妇谭记儿谭记儿智斗杨衙内自救。主要关剧介绍 调风月:写婢女燕燕感情受骗后维权。 拜月亭拜月亭:写蒋世隆、王瑞兰的爱情。有同名南戏有同名南戏。 谢天香:写韩辅臣与妓女杜蕊娘的爱情。 金线池:写柳永与妓女谢天香的爱情。 玉镜台:写温峤与刘倩英的婚事,表现文人的风流韵事。 主要关

9、剧介绍 单刀会单刀会 :三国故事。写鲁肃索要荆州,关羽去东吴单刀赴会。尽显关羽英雄尽显关羽英雄本色。本色。 西蜀梦 :三国故事。写关、张冤魂托梦刘备报仇。 哭存孝 :历史剧。写南唐李存孝冤死。关剧题材类型 按创作题材,现存关汉卿杂剧习惯上分为三类: 公案剧公案剧:窦娥冤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 绯衣梦 爱情剧爱情剧:救风尘救风尘望江亭望江亭调风月 拜月亭谢天香金线池 玉镜台 历史剧历史剧:单刀会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关汉卿杂剧的内容 关心民生疾苦,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敢为百姓大声疾呼。 熟悉城市生活,贴近大众文化贴近大众文化,作品中充满了下层社会的生活气息和思想情态。 熟悉儒家经典,认同儒家

10、仁政学说,在本色通俗之中又不失儒家旨趣不失儒家旨趣。关汉卿杂剧的人物 突出主要的故事内容,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特别是妇女形象妇女形象。如受冤屈的窦娥。 突破早期杂剧人物类型化、模式化的写法,关剧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鲜明的个性。如同是斗智,谭记儿和赵盼儿个性就不一样,反映了她们的不同身份。 人物往往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理想主义的色彩。如单刀赴会的关羽、临刑前的窦娥。关汉卿杂剧的特色 情节自然,场面紧凑,关目多变,很富戏剧性。 善于设置悬念设置悬念。如救风尘中的假休书。 不片面追求戏剧效果,使剧情适合人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主题。 运用民间的白话、行话,使雅不脱俗,俗不脱雅,是一个真正本色本色的戏剧家。

11、王国维评关汉卿 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宋元戏曲史 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 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双调夜行船 秋思曲状元马 致 远马致远的生平 生卒年难以确考,约在1250-1321年左右,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而早于张可久。大都人。晚号东篱东篱,表明了对陶渊明的追慕。 青年时追求过功名,但未能得志。中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淡泊名利,过隐居生活。 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万花丛里马神仙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钦敬。战文场曲状元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表明他是全真道教的信徒,也是梨园界的知名人物。马致远的创作 为“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12、,元明两代备受曲家尊崇(马致远被太和正音谱列为元人之首, 汉宫秋被元曲选放在第一篇)。 是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和红字李二等梨园人物有过合作。 崇道和隐居的生活影响了他的创作,多神仙神仙道化剧道化剧。 作品包括散曲和杂剧。所作杂剧有15种,今存7种(含合著1种)。马致远十五种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青衫泪半夜雷轰荐福碑荐福碑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岳阳楼太华山陈抟高卧陈抟高卧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黄梁梦(合著)王祖师三度马丹阳 孟朝云风雪岁寒亭风雪骑驴孟浩然 吕蒙正风雪斋后钟冻吟诗踏雪寻梅 大人先生酒德颂刘阮误入桃源洞 吕太后人彘戚夫人主要马剧介绍 汉宫秋汉宫秋:写汉元

13、帝被迫送王昭君出塞和亲。是现存最早写昭君故事的戏曲剧现存最早写昭君故事的戏曲剧本本。昭君承担国家灾难并投水而死,表现了坚贞气节。剧本极力渲染汉元帝对昭君的思念之情,演绎成一部生离死别的悲剧。第四折描写汉元帝在汉宫闻孤雁悲鸣,意境近白朴梧桐雨第四折。 七弟兄说甚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餱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

14、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主要马剧介绍 青衫泪青衫泪:写白居易和妓女裴兴奴的爱情。是现存马剧中唯一的旦本。 荐福碑荐福碑:写北宋书生张镐的倒运和时来运转。元时有“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的俗语。主要马剧介绍 岳阳楼:写吕洞宾度脱柳树精。 陈抟高卧 :写陈抟不就宋官。 任风子:写马丹阳(王重阳弟子,开全真道遇仙派 )度任屠。 黄梁梦:本沈既济枕中记(吕公、卢生事)。写钟离权度吕洞宾。马致远杂剧的内容 前期借历史写时事借历史写时事,为反映时代面貌的剧作。他不满

15、现实,表现了对现实的批判;不断探索,但始终找不到出路。剧中洋溢着激愤之情,不乏豪放的气势。 后期写演述全真教事迹的神仙道化剧神仙道化剧(宗教剧)。赞颂儒士、道士和隐者,讴歌修仙养道生活,试图寻求寄托和解脱。剧中表现了消极的情绪。马致远杂剧的特色 从戏剧本身的要素(人物塑造、戏剧冲突等)考察,马致远的杂剧在艺术上并不突出。 作家有抒情诗人的气质,常常借剧中人代己抒情,所以他的剧作抒情性很强抒情性很强,自我表现的成分很多,文人化倾向明显。 语言偏于典丽语言偏于典丽,但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马致远杂剧的抒情性 剧中人往往游离于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

16、剧中人往往游离于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实际是作者借以表现喜怒哀乐。这些抒情集中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矛盾和苦闷,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特征,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情绪共鸣。 汉元帝表现出了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作者借以抒发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受;张镐的遭遇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苦闷和宿命的人生观;白居易的风流逸韵是落魄文人的自我陶写;神仙道化剧体现了社会批判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 愿普天下有情的 都成了眷属。 西厢记五本四折西厢记天下夺魁王 实 甫王实甫的生平和创作 名德信,大都人,生活年代稍后于关汉卿。似乎是风流落拓的文人,混迹于教坊勾栏间。 作有14种杂剧,今存3种全本及2种单折曲文。散曲保存下

17、来的只有三、五篇。贾仲明吊词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 莺花寨,明颩颩diu排剑戟。 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 作词章,风韵美, 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 西厢记西厢记天下夺魁。天下夺魁。王实甫已佚杂剧东海郡于公高门 孝父母明达卖子曹子建七步成章 才子佳人拜月亭赵光普进梅谏 陆绩怀橘 娇红记 双蕖怨诗酒丽春园王实甫现存杂剧 现存全本3种: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 四大王歌舞丽春堂丽春堂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破窑记 现存单折曲文2种:种: 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芙蓉亭 苏小卿月夜贩茶船贩茶船主要王剧介绍 西厢记西厢记:写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的爱情。 丽春堂:写金丞相完颜乐善的仕途沉浮。末本。

18、破窑记:写宋代吕蒙正始贫终富及与刘月娥的爱情。旦本。 芙蓉亭:写韩彩云主动追求爱情。 贩茶船:写妓女苏小卿怨书生双卿负心,为命运抗争。西厢记的作者 元代中原音韵、录鬼簿、明初太和正音谱等都认为是王实甫作。 明代中期以来出现了几种说法:关汉卿作;王实甫作;关汉卿作前四本、王实甫续第五本;王实甫作前四本、关汉卿续第五本。 一般认为是王实甫作或王作关续。西厢记故事源流 古有巫山神女、文君私奔、韩寿偷香等艳情故事。 唐元稹元稹会真记会真记是西厢故事的直接起源。 宋秦观、毛滂有调笑转踏;赵令畤有蝶恋花鼓子词;话本有莺莺传;官本杂剧有莺莺六幺。 金董董解元有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元王王实甫有西厢记杂剧杂剧。

19、元李景云有西厢记南戏。 明李李日华有南西厢记南戏南戏;陆陆采西厢记传奇传奇。西厢记剧情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书生张拱赴京赶考,途中路过普救寺,与扶父柩回乡、暂居于此的相国小姐崔莺莺偶遇,两人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婢女红娘找老僧为相国做道场,张生趁机向红娘自我介绍,并明言尚未娶妻。红娘回去笑告莺莺,莺莺却已动情。烧夜香时与张生隔墙联吟隔墙联吟,做道场那天也顾盼张生顾盼张生。西厢记剧情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抢莺莺为妻。老夫人言:有策退兵者,愿将莺莺许给他。张生一面用缓兵计拖住孙飞虎,一面请僧惠明下书同学杜确将军解围。事后老夫人反悔,推说莺莺已许侄郑恒,让崔张兄妹相称。二人心

20、碎。红娘见义勇为,设计让二人弹琴听琴弹琴听琴,互吐心曲。西厢记剧情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弹琴之后,张生病倒。莺莺嘱红娘探望,张生请红娘传简红娘传简。莺莺一面在红娘前假装生气,一面回简约张生花园夜会花园夜会。张生欣喜病愈。可待到花园时又被莺莺斥为无礼,张生病情转重。莺莺让红娘送幽会的“药方”。西厢记剧情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莺莺和张生西厢幽会西厢幽会。老夫人察觉,拷问红娘拷问红娘。红娘说出真情,责老夫人失信背义,并建议成全二人的婚事。老夫人被迫答应,却逼张生进京赶考,求取功名。莺莺十里长亭送别长亭送别张生。张生夜宿草桥夜宿草桥店,梦见莺莺来会,醒来不胜惆怅。西厢记剧情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

21、圆。 张生及第,派人致书莺莺,莺莺回赠礼物表心意。谁知郑恒来普救寺,诬张生变心另攀高门。老夫人又欲聘郑恒为婿。这时张生衣锦还乡来到普救寺,一切真相大白。郑恒触树而亡,崔张二人成亲二人成亲。西厢记的结构体制 由五本杂剧共二十折连演一个故事。因第二本的楔子是一个套曲,相当于一折,故有人认为第二本是五折,无楔子。这样就成了五本二十五本二十一折一折。 主唱角色的分配突破了杂剧的体制。 第二本:莺莺唱一、三、四折,红娘唱二折,惠明楔子。 第四本:张生唱一折,红娘唱二折,莺莺唱三折,张、崔同唱四折。 第五本:莺莺唱一折,张生唱二折,红娘唱三折,张、红、崔同唱四折。借 宫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折须用同一宫调的

22、体制要求,在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中于本宫之外借用别的宫调来增加艺术效果。 该折用正宫调写莺莺在去长亭路上的心境; 借入了中吕宫写长亭别宴; 借入了般涉调写莺莺与张生话别的场面。西厢记的主题 中国的戏曲小说,写到两性的恋史,往往是两人一见面便相爱,便誓订终身,从不细写他们恋爱的经过恋爱的经过与他们在恋时的心理在恋时的心理。西厢的大成功便在它的全部都是婉曲的细腻的在婉曲的细腻的在写张生与莺莺的恋爱心境写张生与莺莺的恋爱心境的。似这等曲折的恋爱故事,除西厢外,中国无第二部。 郑振铎文学大纲西厢记的主题 是一部完整细腻地描写恋爱过程、恋爱心完整细腻地描写恋爱过程、恋爱心理理的作品。 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

23、情、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突出了反对宗法制度反对宗法制度(家长意志)、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礼教(男女大防)的思想。 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作品。崔 莺 莺 既是相国小姐相国小姐,又是青春女性青春女性。这是理解莺莺个性的起点。家庭教养使她成为深沉幽静的少女曲词 宾白 科介;青春的本性又让她渴慕爱情。经过一番矛盾斗争,她终于冲破礼教的藩篱,获得了美满的爱情。 在追求爱情追求爱情时,既要顾及到老夫人和社会舆论,又怕红娘笑话。面对张生,她不失追求的勇敢,又有着少女的矜持,表现出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张生结合后,一片痴情,不念张生的功名;送别张生时,依依不舍。 联吟、听琴、传简、赖简、送别等是刻划莺莺的精彩场面。

24、 (红云)我待便将简帖儿与他,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哩。我则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儿上,看他见了说甚么。(旦做照镜科,见简看科)(红唱)普天乐晚妆残,乌云軃,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拆开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旦怒叫)红娘!(红做意云)呀!决撒了也!(红唱)俺厌的早扢皱了黛眉,(旦云)小贱人,不来怎么!(红唱)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 (旦云)小贱人,这东西哪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红云)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红唱)快活三分明是你过犯,没来由把我摧残

25、;使别人颠倒恶心烦。你不惯,谁曾惯? (红云)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旦揪住红科)我逗你耍来。(红云)放手,看打下下截来。(旦云)张生近日如何?(红背云)我则不说。(旦云)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咱!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旦唱)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

26、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不打扮?(旦云)红娘呵,你哪里知道我的心哩!(旦唱)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湿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张 生 剧本赋予张生高门、孤儿、白衣人的儒者身份,但他实际上更符合市民社会的欣赏趣味。 个性狷介洒脱,有时甚至有轻狂或猥亵的言行。追求爱情大胆、直率、强烈追求爱情大胆、直率、强烈,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 却是一个痴情人痴情人、志

27、诚种,和莺莺一见钟情,且始终不渝始终不渝。为情而傻、而痴、而病,不以功名为念。 普救寺被围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急人危难。红 娘 机智热情,泼辣倔强,富同情心。 道学语言常挂嘴边道学语言常挂嘴边,却只是为我所用。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 老夫人让她监守莺莺,她却想玉成崔张爱情。既为莺莺效力,又顾及小姐的自尊。老夫人悔婚后,积极为崔张爱情穿针引线。受责打时,又以情以理说服老夫人,使崔张爱情最终成功。 红娘形象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老 夫 人 代表着戏剧矛盾的一方戏剧矛盾的一方。兵围普救寺时许婚,事后又悔婚,造

28、成了人物冲突和崔张爱情的曲折反复。最后不得已同意婚事,却命张生求官,使新婚夫妇离别。 是礼教的维护者礼教的维护者。她治家严肃,一心守着“相国家谱”。疼爱女儿,但体现为要莺莺严守家规。处处替莺莺着想,却给莺莺增加痛苦。王实甫对人物的改造 会真记: 莺莺被称为“尤物”。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始乱终弃,并被肯定为“善补过”。红娘无足轻重。 董西厢: 崔张虽能冲破门当户对的旧观念,但张生显得软弱胆怯软弱胆怯。人物性格也不够一致。突出了红娘的作用。 王西厢: 张生既忠于爱情又大胆直率,完全不同于会真记,比董西厢也有进步。红红娘成了主角之一娘成了主角之一,形象栩栩如生,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全剧有八

29、折由红娘主唱,份量很重。西厢记的特色 关目巧妙,情节曲折,戏剧冲突不断,人物形象鲜明。 语言个性化语言个性化,曲白切合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同为男角,张生文雅,郑恒鄙俗,惠明粗豪。同为女角,莺莺婉媚,语言含蓄华美,似婉约词风;红娘鲜活泼辣,夹杂俚俗语和生活用语,质朴而生动。 王剧是文采派文采派的代表。文采与本色相生,藻艳与白描兼备,被誉为诗剧。曲中多诗词意象,意趣盎然。西厢记的影响 元人东墙记梅香像王西厢的翻版, 倩女离魂倩女离魂 “折柳亭送别折柳亭送别”因袭“长亭送别”。 牡丹亭娇红记红楼梦多得益于王西厢。 朱权说: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李贽、汤显祖、

30、王骥德、金圣叹等评注王西厢(金列为第六才子书第六才子书)。金圣叹论淫书 有人谓西厢记此篇(指“酬简”)最鄙秽者,此三家村中冬烘先生之言也。夫论此事,则自从盘古至于今日,谁人家中无此事者乎?若论此文,则亦自从盘古至于今日,谁人手下有此文者乎?谁人家中无此事谁人家中无此事,而何鄙秽之与有?谁人手下有此文谁人手下有此文,而敢谓其有一句一字之鄙秽哉?金圣叹论淫书 人说西厢记是淫书,他只为中间有此一事耳!细思此一事,何日无之?何地无之?不成天地间有此一事,便废却天地耶?细思此身自何而来?便废却此身耶? 有人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后日定堕拔舌地狱!第四章宋 元 南 戏南戏的产生 南戏是南曲戏文南曲戏文的简称

31、,起初称为温州杂温州杂剧剧或永嘉杂剧(温州晋为永嘉郡治),后又称戏文、南戏文、鹘伶声嗽等。 产生于北宋末年北宋末年的浙江温州温州一带,产生时间早于北曲杂剧早于北曲杂剧。到宋光宗朝(1190-1194)已流传到都城临安,盛行于浙、闽一带。南戏在温州兴起的原因 宋室南迁使温州成为除杭州以外的最繁华的商业都市。政治地位的上升、人口的激增刺激了观众队伍的成长。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瓦舍勾栏瓦舍勾栏遍布,为各类民间伎艺民间伎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艺人们云集于温州,带来了各类民间伎艺,相互间影响促进。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了南曲戏文。南戏的性质 宋代民间伎艺有大曲、队舞等歌舞伎艺;影戏、傀儡戏等扮

32、演伎艺;说话、赚词、诸宫调等说唱伎艺及综合性的宋杂剧。 南戏是民间艺人“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构成曲牌联套体曲牌联套体,用代言体代言体搬演长篇演长篇故事故事的艺术形式。 以宋杂剧宋杂剧角色体系为基础;综合了各类民间伎艺的优点;和诸宫调诸宫调的关系更密切(其叙事方式主要来源于说唱文学)。明人说南戏 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 明祝允明猥谈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 明徐渭南词叙录南戏的发展 榜禁

33、之后,南戏继续在民间发展。到南宋末,已扩展到江西南丰等地,但仍被排斥在“正音”之外。 元代,南方的南戏、北方的杂剧并列发展,但南戏创作成就不高。 元末明初,杂剧衰落,南戏吸取杂剧之长,由粗转精;加之文人的参与创作,逐步成熟,成为剧坛的主流。出现了琵琶记琵琶记和四大传奇四大传奇等优秀剧作。 元明时期,南戏表演形成几大声腔。明代中叶,出现了海盐海盐、余姚余姚、弋阳弋阳、昆山昆山四大声腔竞争的局面。南戏的现存作品 宋元南戏多出自书会才人之手,士大夫很少留意,甚至视作亡国之音。在元代,北杂剧杰作纷呈,南戏却很稚拙,因之剧本留存极少。二百多存目中,有传本者仅19种(南宋仅张协状元 1种)。 早期南戏张协

34、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因永乐大典而保存下来,合称戏文三种戏文三种。 元末产生了琵琶记及荆刘拜杀荆刘拜杀,琵琶记 拜月亭对明传奇影响很大。南戏的体制 南戏依据人物的上下场做分出表演分出表演。 一本戏通常有十几出或几十出,篇幅很长,需要一日甚至多日来演出。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为通霄达旦的演出提供了便利。 第一出由副末开场副末开场,用两支曲子分别介绍创作宗旨和剧情大概,称作“家门”。从第二出、第三出开始,生旦角色先后出场,作代言体的表演,戏才算正式开始。 早期剧本不分出目,后来分出,并加上二字或四字的出目。重要南戏、传奇作品的出目篇 名出 数出目例举琵琶记42吃糠/糟糠自厌浣纱记45寄子、泛湖牡丹

35、亭55惊梦、寻梦长生殿50惊变、弹词桃花扇44骂筵、余韵南戏的体制 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 这些角色有的是继承了宋杂剧的角色,有的(尤其是丑)则是南戏新创造出来的。京剧中的生旦净丑 生:分老生老生(须生)、小生小生、武生武生等行当。 旦:分青衣青衣(正旦)、花旦花旦、武旦武旦、老旦老旦、刀马旦刀马旦等行当。 净(花脸、花面):分正净正净(大面、大花脸)、副净副净(架子花脸、二面、二花脸)、武净武净(武花脸)、武二花武二花(摔打花脸)等行当。 丑(小花脸、三花脸):分文丑文丑、武丑武丑(开口跳,扮演女性时称丑旦、彩旦或摇旦)等行当。南戏的体制 南戏剧本和北杂剧一样,也是由唱词

36、、说白和动作三部分组成的。 杂剧的动作叫科、科范、科泛。 南戏的动作叫介、科介。南戏的体制 在曲调构成上,南戏采用曲牌联套体曲牌联套体的方式演唱南曲南曲。表演时,同一出戏中,在场的所有角色所有角色,不管主角次角、何种行当、男女老幼、何种身份性格,都可以演唱都可以演唱。演唱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轮唱、接唱、合唱,还有在后台用以渲染气氛的帮腔。演唱样式的灵活多变,既能调节演员的劳逸,活跃场上气氛,也有利于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例 举 (旦叫介)(唱)雁过沙他沉沉向迷途,空教我耳边呼。公公,婆婆,我不能尽心相奉事,番教你为我归黄土。公公,婆婆,人道你死缘何故?公公,婆婆,你

37、怎生割舍抛弃了奴?(白)公公,婆婆。(外醒介)(唱)前腔媳妇,你耽饥事公姑。媳妇,你耽饥怎生度?错埋怨你也肯不辞,我如今始信有糟糠妇。媳妇,我料应不久归阴府。媳妇,你休便为我死的把生的受苦。南戏的体制 南戏用南方方言南方方言演唱、对白,声调仍是平平上去入上去入旧四声,用韵上较为宽松。 南方各地的方言差异很大,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地方声腔,并随着水陆交通的发展而扩大影响。到明中叶,四大声腔四大声腔成为南戏的主力。在上层影响较大的是海盐腔,下层影响最大的是弋阳腔,昆山腔的表演仅限于苏州地区,影响最小。南戏的体制 初期南戏的曲调配合曲调配合,虽有一定的惯例,但还没有形成严密的宫调组织没有

38、形成严密的宫调组织,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作较为自由的选择。主要南戏作品介绍 张协状元张协状元:书生张协遇盗落难,得王贫女帮助,结为夫妻。后考中状元,忘恩负义,欲将贫女杀害。幸贫女仅伤一臂,又得宰相收养,最后和张协重圆。 主题:谴责书生负心婚变负心婚变。 特点:用南方词调和民间小曲演唱;开场以说唱诸宫调引入;剧中有许多游离于剧情的科诨科诨;双线结构双线结构;人物塑造深入细致;大团圆结局大团圆结局。主要南戏作品介绍 宦门子弟错立身:金国河南府同知之子完颜寿马违抗父命,鄙弃功名,跟随戏班“冲州撞府”,并与艺人王金榜恋爱,最后获父同意。 父子冲突反映了正统思想和市民阶层自由平等思想的矛盾。 小孙屠:孙必达

39、妻李琼梅与人私通,陷害丈夫入狱,弟小孙屠换兄出监,并以身殉。神助小孙屠复生,又经包公审讯,事始大白。 公案戏。揭露了官府的糊涂和吏胥的不法。出现了 “南北合套南北合套”。主要南戏作品介绍 琵琶记:高明撰。取材于宋南戏赵贞女。皇帝招贤,蔡伯喈欲在家尽孝,辞考,父亲不从辞考,父亲不从,催他赴京。妻赵五娘在家奉侍公婆。蔡考中状元,牛丞相要他入赘,他辞婚,丞相不从辞婚,丞相不从。蔡辞官,皇辞官,皇帝不从帝不从。家中遭饥荒,父母饿死。五娘一路弹琵琶求乞,上京寻夫。后得贤惠的牛丞相女帮助,一夫二妻团聚。高明对蔡伯喈故事的改造 无论赵贞女还是琵琶记,所写蔡伯喈都和历史人物有别。 高明对赵贞女的改造:1、剧情

40、加入了“三不从三不从”。2、蔡伯喈由弃亲背妇变成了全忠全孝全忠全孝,作者对他变谴责为同情同情。赵五娘则是有贞有烈、代夫行孝。 3、结局由“马踩赵五娘,雷轰蔡伯喈”变成了大团大团圆圆。 忠孝冲突忠孝冲突是剧作的基本冲突,主题是宣扬宣扬“风化风化”。琵琶记的意义 琵琶记在南戏向传奇过渡的过程中有重要价值:1、蔡、赵二人双线发展。2、着力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3、赵五娘一线,语言本色;蔡伯喈一线,词藻华美。4、改变南戏不讲究宫调配合的做法,根据剧情安排曲牌。 明太祖激赏琵琶记。该剧对明清传奇有重大的影响,也成为剧坛争论最多的作品之一。主要南戏作品介绍 荆钗记荆钗记:穷书生王十朋王十朋、大财主孙汝权各以荆钗、金钗为聘向钱玉莲钱玉莲求婚。钱与王成婚,并鼓励丈夫赴考。王中状元,却因拒丞相逼婚而遭贬。所寄家书被孙汝权截改为休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