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 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目标: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3、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及中和热的定义。4、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联想联想质疑质疑化学反应中常伴随有能量变化,结合前面知识思考:1 1、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能量变化? ?3 3、例举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应用、例举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应用. . 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中释放与吸收释放与吸收能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能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这就需要一个需要一个化学量化学量来定量描述研究反应热来定量描述研究反应热2 2、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4 4、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5 5、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这些热量?、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这些热量?6 6、通过理论方法如何计算这些热量?、通过理论方法如何计算这些热量?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其中大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其中大部分都是部分都是热量热量的变化的变化 化学反应包括两个过程:化学反应包括两个过程:打断旧键打断旧键和和形成形成新键新键,前
3、者,前者吸收吸收能量,后者能量,后者放出放出能量,这能量,这两个过程的能量不同,所以有能量变化,两个过程的能量不同,所以有能量变化,整个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两个过程能整个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两个过程能量的相对大小。量的相对大小。常见的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如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如2Al+6HCl2Al+6HCl2AlCl2AlCl3 3+3H+3H2 2酸碱中和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如2KOH+H2KOH+H2 2SOSO4 4K K2 2SOSO4 4+2H+2H2 2O O 燃烧反应。如燃烧反应。如C C、COCO
4、、C C2 2H H5 5OHOH等的燃烧等的燃烧多数化合反应。如多数化合反应。如NaNa2 2O+HO+H2 2O O 2NaOH2NaOH,SOSO3 3+H+H2 2O=HO=H2 2SOSO4 4常见的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多数分解反应,如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CaCO3 3 CaO+COCaO+CO2 22NH2NH4 4ClCl(s s)+Ba(OH)+Ba(OH)2 28H8H2 2O O (s s)BaClBaCl2 2+2NH+2NH3 3 +10H +10H2 2O OC(s)+HC(s)+H2 2O(g) CO+HO(g) CO+H2 2COCO2 2+C 2CO+C
5、2CO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 1、什么是反应热、什么是反应热? ? 2 2、反应热的符号是什么?、反应热的符号是什么? 怎样表示反应吸、放热?怎样表示反应吸、放热?4 4、如何获得一个反应的反应热呢?、如何获得一个反应的反应热呢? 3 3、反应热的单位是什么、反应热的单位是什么为了更准确的描述反应,我们引入了反应热的定义。为了更准确的描述反应,我们引入了反应热的定义。一、反应热的涵义一、反应热的涵义1 1、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为该反应在此温度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
6、热量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下的热效应。2 2、符号:用、符号:用Q Q表示表示 Q Q0 0,表示吸热;,表示吸热;3 3、单位:、单位:J/molJ/mol或或kJ/molkJ/mol如何获得一个反应的反应热呢?如何获得一个反应的反应热呢? 如何求算一个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呢?如何求算一个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呢?Q= - C(TQ= - C(T2 2 -T -T1 1) )- C- C0 0m(Tm(T2 2-T-T1 1) )C C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温度每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温度每升高升高1K1K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
7、;C C0 0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T T热力学温度,也叫开尔文温度,热力学温度,也叫开尔文温度, 单位为单位为k k,T(k)=t(T(k)=t(0 0c)+273.15c)+273.15 (1) (1)主要仪器:主要仪器:_,它由内外两个筒组成,内筒是,它由内外两个筒组成,内筒是_,外筒起,外筒起_作用。作用。 (2)(2)操作:将反应物加入操作:将反应物加入_筒并将之迅速混合,测筒并将之迅速混合,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值。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值。 (3)(3)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_。其中,。其中,C C表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示溶液及量热计的_,
8、T T1 1 、T T2 2 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应后体系的_。量热计量热计反应容器反应容器保温保温内内QC(T2T1)热容热容温度温度 2.反应热的测定反应热的测定简易的量热计简易的量热计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计算时的近似处理计算时的近似处理:1、忽略量热计的热容、忽略量热计的热容2、认为稀溶液与水的比热相同、认为稀溶液与水的比热相同3、认为、认为1.0 molL1盐酸和盐酸和1.0 molL1 NaOH溶液的密度溶液的密度都是都是1gcm3 100 mL1.0 molL1盐酸与盐酸与100 mL 1.0 molL1 NaOH溶液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发生中和反应Qc(m1
9、m2)(t2t1)其中其中c 表示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比热容Q Q =-=-m c m c t t QQ: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中和反应的反应热。m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t 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我们如何得到上述数据呢?m的质量为所用酸、碱的质量和,测出参加反应的酸、碱质量相加即可;c 需要查阅,t可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前后的温度相减得到。问酸、碱反应时,我们用的是它的稀溶液,它们的问酸、碱反应时,我们用的是它的稀溶液,它们的质量应怎样得到?质量应怎样得到?量出它们的体积,再乘以它们的密度即可。量
10、出它们的体积,再乘以它们的密度即可。 Q =(V酸酸酸酸V碱碱碱碱)c(t2t1) 本实验中,我们所用一元酸、一元碱的体积均为本实验中,我们所用一元酸、一元碱的体积均为100 mL,它它 们的浓度分别为们的浓度分别为1. 0 mol/L和和1.0 mol/L。由于是稀溶液,且。由于是稀溶液,且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为1 g/cm3,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已知已知 V酸酸=V碱碱=10 0mL。 c酸酸=1. 0 mol/L c碱碱=1.0 mol/L。 酸酸
11、=碱碱=1 g/cm3 c=4.18 J/(g)请把以上数据代入式请把以上数据代入式,得出得出Q的表示式。其中热量的单的表示式。其中热量的单位用位用kJ。 得出结果。得出结果。思考:式表示的是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思考:式表示的是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是中和热吗?为什么?是中和热吗?为什么?式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因为反应热是有正负的,式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因为反应热是有正负的,中和反应放热,故其中和反应放热,故其H为为“”。中和热是稀的酸、。中和热是稀的酸、碱中和生成碱中和生成 1 mol水的反应热,而水的反应热,而50 mL 0.50 mol/L的的盐酸与盐酸与50 mL 0.55 mol/L
12、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水只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水只有有0.025 mol,故式表示的也不是中和热。,故式表示的也不是中和热。 问题该反应的中和热应怎样表示呢?问题该反应的中和热应怎样表示呢?H= Qn(H2O)kJ/mol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定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定KOH溶液与盐酸溶液与盐酸反应、反应、NaOH溶液与硝酸反应的反应热。溶液与硝酸反应的反应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概念: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 mol H和和1 mol OH发生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和反应生成
13、 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时所放出的热量。(1)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HOH= H2O,计,计算出来的中和热是相同的。算出来的中和热是相同的。都约是都约是57.3 kJmol57.3 kJmol1 1。3 3、中和热、中和热 思考:1、如果改用浓盐酸替代稀盐酸,测得的反应热一样吗?浓盐酸稀释发热,故将使测得结果偏大。2、如果改用醋酸替代稀盐酸,测得的反应热一样吗?不一样。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时要吸热,故将使测得结果偏小。练习50 mL 0.50 mol/L50 mL 0.50 mol/L盐酸与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50 mL 0
14、.55 mol/L NaOH溶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是 。(2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填“偏大偏大”“”“偏小偏小”“”“无影响无影响”)。)。(4 4)实验中改用)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60 mL
15、 0.50 mol/L盐酸跟盐酸跟50 mL 0.55 mol/L 50 mL 0.55 mol/L NaOH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填“相等相等”“”“不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所求中和热 (填(填“相相等等”“”“不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简述理由: 。(5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用50 mL 0.50mol/L NaOH50 mL 0.50mol/L NaOH溶溶液进
16、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均填“偏大偏大”“”“偏小偏小”“”“无影响无影响”)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不等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偏小 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测定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什么?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1)为了使中和反应进行完全,可以让酸或碱略为了使中和反应进行完全,可以让酸或碱略 稍过量。稍过量。 (2)(2)为了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酸和碱的为了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酸和碱的浓度宜小不宜大。浓度宜小
17、不宜大。 (3)(3)宜使用有宜使用有0.10.1刻度的温度计。刻度的温度计。 (4)(4)记录最高温度记录最高温度。 (5)(5)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式进行了以下处理: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式进行了以下处理: a、忽略量热记的热容;忽略量热记的热容; b、认为稀溶液与水的比热相同;认为稀溶液与水的比热相同; c、认为热容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认为热容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反应热(一)反应热1、概念:一定温度、概念:一定温度 释放或吸收释放或吸收 吸热吸热2、表示、表示 Q 放热放热3、获取反应热数据的方法、获取反应热数据的方法 理论计算理论计算 实验测定实
18、验测定(二)反应热的实验测定(二)反应热的实验测定1、原理、原理Q= C(T2T1) = cm(T2T1)2、实验、实验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热化学热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物质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来源于、物质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来源于 对反应的加热对反应的加热B 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发、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发 生能量变化。生能量变化。C C、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才是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才是反应热D D、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 热反应热反应B练习:练习:二、焓和焓变二、焓和焓变 1、焓(、焓(H):物质
19、具有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1)不同物质的焓不同)不同物质的焓不同(2)同一物质,状态不同,焓不同)同一物质,状态不同,焓不同二、二、 焓变焓变1 1、定义:、定义:2 2、符号:、符号:H H3 3、单位:、单位:KJKJmolmol-1-1 在在恒温、恒压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称为反应的焓变焓变。 反应产物的总焓和反应物的总焓之差反应产物的总焓和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焓变(焓变(H) : H=H生成物生成物-H反应物反应物即:即:Qp= H当当H为为“”( H0)时,为吸热反应)时,为吸热反应【交流与讨论交流与讨
20、论】:二、热化学方程式二、热化学方程式. .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其与普通的化学方程式有何不同?H2(g)+Cl2(g)=2HCl(g) = -184.6 kJ/molH H2 + Cl2 = 2HCl H H2 2(g)+(g)+ClCl2 2(g)=2H(g)=2HClCl(g) (g) H=H=1 18 84.4.6 6kJ/molkJ/mol 1.热化学方程式包含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部分,二者缺一不可. 普通化学方程式只包含物质变化一个部分.物质变化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能量变化H H2 2(g)+I(g)+I2 2(g)=2HI(
21、g) (g)=2HI(g) H H1 1= =14.9kJ/mol14.9kJ/mol200200101kPa101kPa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强.H H2 2(g)+ O(g)+ O2 2(g)=H(g)=H2 2O(g) O(g) H H2 2= =241.8kJ/mol241.8kJ/mol1 12 2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H H2 2(g)+ O(g)+ O2 2(g)=H(g)=H2 2O(g) O(g) H=H=1 12 2H H2
22、 2(g)+ O(g)+ O2 2(g)=H(g)=H2 2O(l) O(l) H=H=1 12 2H H2 2O(g)=HO(g)=H2 2O(l)O(l)H H2 2O(l)=HO(l)=H2 2O(g)O(g)H=H=44kJ/mol44kJ/molH=H=44kJ/mol44kJ/mol241.8kJ/mol241.8kJ/mol285.8kJ/mol285.8kJ/mol思考:思考:下列两个反应中的焓变H H1 1和和H H2 2一样吗?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23、H H2 2(g)+ O(g)+ O2 2(g)=H(g)=H2 2O(g) O(g) H=H=241.8kJ241.8kJ.molmol- -1 11 12 22 2H H2 2(g)+ O(g)+ O2 2(g)=(g)= 2 2H H2 2O(O(g g) ) H=H=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6 P6 H H的单位中的单位中molmol- -的含义的含义 完成课本P6交流研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 1.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如在如在2525、 101kPa101kPa下进行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的反应,可不注明). ). 2.
24、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 3. 3.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H不同不同. .H H2 2(g)+ O(g)+ O2 2(g)=H(g)=H2 2O(g) O(g) H=H=241.8kJ/mol241.8kJ/mol1 12 2H H2 2(g)+ O(g)+ O2 2(g)=H(g)=H2 2O(l) O(l) H=H=285.8kJ/mol285.8kJ/mol1 12 22H2H2 2(g)+O(g)+O2 2(g)=2H(g)=2H2 2O(g) O(g) H=H=483.6kJ/mol48
25、3.6kJ/mol3) H后要注明反应温度,后要注明反应温度,H的单位为的单位为Jmol-1或或KJmol-14)H的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对应。计量数的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对应。计量数加倍时,加倍时, 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其其H与正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与正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5)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不表示为单位,不表示分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分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6) 可逆反应的可逆反应的H表明的是完全反应时的数据。表明的是完全反应时的数据。例例
26、题题1、当、当1mol气态气态H2与与1mol气态气态Cl2反应反应生成生成2mol气态气态HCl,放出,放出184.6KJ的的热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 + Cl2(g) =2HCl(g) H =-184.6KJ/mol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1molN2(g)与适量与适量O2(g)反应生成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需吸收68kJ的热量;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与适量O2(g)反应生成反应生成CuO(s),放出,放出314kJ热量;热量;A. 2CA. 2C2 2H H2 2(g
27、)+5O(g)+5O2 2(g)=4CO(g)=4CO2 2(g)+2H(g)+2H2 2O(l) O(l) H=H=4b kJ/mol4b kJ/molB. CB. C2 2H H2 2(g)+5/2O(g)+5/2O2 2(g)=2CO(g)=2CO2 2(g)+H(g)+H2 2O(l) O(l) H=+2b kJ/molH=+2b kJ/molC. 2CC. 2C2 2H H2 2(g)+5O(g)+5O2 2(g)=4CO(g)=4CO2 2(g)+2H(g)+2H2 2O(l) O(l) H=H=2b kJ/mol2b kJ/molD. 2CD. 2C2 2H H2 2(g)+5O
28、(g)+5O2 2(g)=4CO(g)=4CO2 2(g)+2H(g)+2H2 2O(l) O(l) H=+b kJ/molH=+b kJ/mol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0505全国卷全国卷I) I)已知充分燃烧已知充分燃烧a g a g 乙炔气体乙炔气体时生成时生成1mol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A、已知在、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
29、确的是 ( )A. H2O(g)H2(g)1/2O2(g););H242kJmol1B. 2H2(g)O2(g)2H2O(l););H484kJmol1C. H2(g)1/2O2(g)H2O(g););H242kJmol1D. 2H2(g)O2(g)2H2O(g););H484kJmol1 、(2003江苏江苏)已知在已知在25、101kPa下,下,1g C8H18(辛烷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式正确的是 ( ) A、C8H18(l)+25/2O2(g)=8CO2(g
30、) +9H2O(g) H= - 48.40kJmol -1 B、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5518kJmol -1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 H= + 5518kJmol -1 D、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48.40kJmol -1B【变式训练变式训练】根据以下根据以下3 3个热化学方程式: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H2 2S(g)+3OS(g)+3O2 2(g) = 2SO(g) = 2SO2 2(g)+2H(g)+2H2 2
31、O(l)O(l) H1 1- -Q1 1 kJ/mol kJ/mol2H2H2 2S(g)+OS(g)+O2 2(g) = 2S(s)+2H(g) = 2S(s)+2H2 2O(l)O(l) H2 2- -Q2 2 kJ/mol kJ/mol2H2H2 2S(g)+OS(g)+O2 2(g) = 2S(s)+2H(g) = 2S(s)+2H2 2O(g)O(g) H3 3- -Q3 3 kJ/mol kJ/mol判断判断Q1 1、Q2 2、Q3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A.Q1 1 Q2 2 Q3 3 B. B.Q1 1 Q3 3 Q2 2C.C.Q3 3 Q2 2
32、Q1 1 D. D.Q2 2 Q1 1 Q3 3A三、反应焓变的计算三、反应焓变的计算 C(s)+ O2(g)=CO(g)因为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总有一部分分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H无法直接测无法直接测得,那么如何该反应的得,那么如何该反应的H?已知:已知:CO(g)+1/2O2(g)= CO2(g) H2=-283.0kJ/molC(s)+O2(g)=CO2(g) H3=-393.5kJ/mol + = , 则则 H1 + H2 =H3 H1 =H3 H2 = - 393.5kJ/mol + 283.0kJ/mol = - 1
33、10.5kJ/mol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C(s)+1/2O2(g) = CO(g) H1=?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焓变是成或分几步完成,其焓变是相同的。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如何理解盖斯定律?H H、H H1 1、H H2 2之间有何关系?之间有何关系?H=H=H H1 1+ +H H2 2BHACH1H2四、反应焓变的计算四、反应焓变的计算 (一)、盖斯定律(一)、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
34、成,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相同的。其反应焓变是相同的。 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其他几个化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CO和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O2(g)=2CO2(g); H=H=566KJ/molKJ/molCH4(g)+2O2(g)=CO2(g)+2H2O(l);H=H=890KJ/molKJ/mol
35、由由1摩尔摩尔CO和和3摩尔摩尔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释放的热量为( )A2912KJKJ B.2953KJKJ C.3236KJKJ D.3867KJKJB0.50.55665663 389089029532953焓变计算的注意点:焓变计算的注意点:1、理论推算焓变:、理论推算焓变: 依据:依据:物质变化决定能量变化物质变化决定能量变化 (1)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前的系数同时扩大(缩小)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前的系数同时扩大(缩小)n倍时,则焓变也相应扩大(缩小)倍时,则焓变也相应扩大(缩小)n倍倍 (2)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加(相
36、减),得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加(相减),得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则焓变也相加(相减)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则焓变也相加(相减)(3)若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颠倒,)若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颠倒,则焓变的正负号相应改变则焓变的正负号相应改变 物质的叠加,焓变的叠加物质的叠加,焓变的叠加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过程,做以下练习: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过程,做以下练习:例例1 1、已知:、已知: H H2 2O(g)=HO(g)=H2 2O(l) O(l) H H2 2=-=-44kJ/mol 44kJ/mol H H2 2(g)+1/2O(g)+1/2O2 2(g)=H(g)=H
37、2 2O(g) O(g) H H1 1=-241.8kJ/mol=-241.8kJ/mol 那么,那么,H H2 2的燃烧热的燃烧热H H是多少?是多少?H H2 2(g)+1/2O(g)+1/2O2 2(g)=H(g)=H2 2O(l) O(l) H=H=?kJ/molkJ/mol反反应应= = 反反应应1 + 1 + 反反应应2 2H=H=H H1 1+ +H H2 2=-285.8kJ/mol=-285.8kJ/mol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1、某次发射火箭,用、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肼)在NO2中燃烧,中燃烧,生成生成N2、液态、液态H2O。已知:。已知: N2(g)
38、+2O2(g)=2NO2(g) H1=+67.2kJ/mol N2H4(g)+O2(g)=N2(g)+2H2O(l) H2=-534kJ/mol 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2 N2H4(g)+ 2NO2(g)= 3N2(g)+4H2O(l) H=-1135.2kJ/mol 2、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已知:P4(s、白磷白磷)+5O2(g)=P4O10(s); = -2983.2 kJ/molH1P(s、红磷、红磷)+5/4O2(g)=1/4P4O10(s); = -738.5 kJ/molH2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货合同附抵押合同标准文本
- 借款借条无效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4人股合同样本
- 仪表合同样本
- 与会计签约合同样本
- 农场投资合同样本
- 共同经营餐厅合同样本
- 出售老宅小院合同样本
- 生态技术的伦理困境与伦理介入-全面剖析
- 出租浇水设备合同样本
- 学生社交技巧与人际关系的培养
- DLT817-2014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 饮食与免疫:如何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力
- 中国常见古生物化石
- 脑脊液漏修补术后护理查房
- 《我不是药神》剧本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规程
- 社区文体活动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时代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健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