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技术实验2011_第1页
色谱技术实验2011_第2页
色谱技术实验2011_第3页
色谱技术实验2011_第4页
色谱技术实验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验一 中药提取液HPLC梯度洗脱条件的优化一、目的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梯度洗脱条件的决定因素。2熟悉HPLC梯度洗脱条件优化的思路。二、提要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提取液,测定其HPLC指纹图谱一般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而梯度洗脱条件主要受梯度范围(梯度起始浓度和终止浓度)、梯度斜度及强溶剂种类的影响。其中梯度范围和梯度斜度决定流动相的洗脱强度,可以通过调整梯度范围和梯度斜度,使样品组分的k值符合1k20范围;而强溶剂的种类决定流动相的选择性。本实验主要考察不同洗脱系统的溶剂强度对于梯度分离条件的影响。三、实验条件1高效液相色谱仪;2ODS柱(C18, 4.6mm×150mm, 5

2、µm或4.6mm×250mm, 5µm);3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ml/min。4检测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70nm。5样品:干姜70%甲醇超声提取液四、操作步骤1以乙腈水(5:95),60min至乙腈(100%),保持10min,观察样品分离效果。2根据分离结果,调整梯度范围和斜度,即调整乙腈的起始浓度和终止浓度,及浓度变化速率,使中药提取液各主要组分的K分布范围在120之间。观察各组分的分离度。3分析实验结果,观察流动相起始浓度、终止浓度及浓度变化速率对各组分保留时间及分离度的影响。五、思考题1梯度洗脱中,如果色谱峰集中在整个分析时间的中间段,即在洗脱

3、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里没有组分出现,应如何调整梯度范围?答:初始浓度高点,中间段浓度变化速率慢点,终止浓度变小。 实验二 中药挥发油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一、目的练习气相色谱仪的使用,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掌握柱温的变化对组分保留时间及分离度的影响。掌握程序升温对复杂样品分离度及分析时间的影响。二、提要对于宽沸程的样品分析,采用程序升温(单阶程序升温、多阶程序升温),在分析过程中柱温随时间而变化,通常是升高柱温。它的优点是减少分析时间。程序升温条件选择是确定初始温度、初始时间、升温速率、终止温度、终止时间。三、仪器与试剂(1)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2)微量注射器(0.2µl

4、);(3)样品:中药挥发油-干姜挥发油四、操作步骤设置实验条件:色谱柱:甲基苯基交联硅烷柱(30m×0.32mm, 0.52m);检测室300,气化室250;载气流量:N2 1.2ml/min;分流比30 : 1。程序升温条件(初始试验条件):50,以15/min升温至250,保持5min。2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初始温度、终止温度以及升温速率,可根据需要设置阶梯形程序升温分离。五、思考题程序升温的初始温度、终止温度及升温速率的对分离度会有什么影响?实验三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HPLC-MS)一、目的1练习液相色谱-质谱仪的操作,熟悉液质工作站的使用。2掌握HPLC-MS常用的离子源和质

5、量分析器的类型及应用。二、提要 液质联用技术发挥了色谱分离的长处和质谱能进行定性结构分析的优势,可用于不挥发性、极性和热不稳定性化合物的测定,还可以对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 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选择离子源:分子量、极性、挥发性、热稳定性等。样品分子极性强(如有机酸碱),建议采用ESI电离方式。 化合物极性低,可采用APCI电离方式(如甾体化合物)。 离子监测模式有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有机酸及含有较多强电负性基团的物质,用负离子模式电离,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分子离子;有机碱(如生物碱),采用正离子模式电离,用甲酸或乙酸酸化,可能会观察到不同的分子离子三、试剂与仪器(

6、1)液相色谱-质谱仪(离子阱检测器);(2)质谱工作站;(3)样品溶液:黑附子水提液四、操作步骤1实验条件:色谱参数:进样口250,分流进样,分流比30:1,色谱柱:甲基苯基硅烷柱(30m×0.25mm×0.25m),载气流量:1.2ml/min(He),接口温度280,柱温:60,保持1min,15/min,升到200,保持1min。质谱参数:溶剂延迟1min,SCAN:30-400质量数,SIM:自选参数进样量:0.1 µl2. 仪器稳定后作自动调谐;3. 调谐完成后,分别用SCAN及SIM采集样品的色谱图,通过气质工作站检索各色谱峰可能的结构,讨论、比较两种

7、方法的差异及特点。 五、注意事项:1.流动相中不能含有非挥发性盐类(如磷酸缓冲盐和离子对试剂)实验四 混合染料TLC分离条件的三角形优化一、目的1掌握溶剂极性参数与展开剂洗脱强度之间的关系;2掌握溶剂的三角形分组对展开剂选择性的影响;3熟悉三角形优化法在TLC分离条件选择中的应用。二、提要溶剂与溶质分子之间主要考虑其偶极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按它们的大小,即给出质子的能力、接受质子的能力、偶极矩的大小,把常用的溶剂分为8类。处于同一组的溶剂,在色谱分离中具有相似的选择性;在分组三角形中相差较远的组中的溶剂,其选择性相差较大。为改善选择性,要根据组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而利用多元溶剂,既可调节

8、K值,又可调节选择性。用统计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溶剂强度及选择性的多组分样品的分离条件,例如Glajch三角形优化法。图4-1 溶剂选择性分类图表4-1 溶剂选择性分类表组别溶剂名称I脂肪族醚、三烷基胺II脂肪醇III吡啶衍生物、THF、酰胺(除甲酰胺外)、乙二醇醚、亚砜IV乙二醇、苯甲醇、甲酰胺、乙酸VCH2Cl2、二氯乙烷VI酮、酯、腈、聚酯VII卤代芳氢、芳氢、芳香醚、硝基化合物VIII水、氯仿、间甲苯酚、氟烷醇表4-2 常用溶剂的溶剂参数溶 剂溶剂参数P所属组别环己烷0.1乙醚2.8乙醇4.3异丙醇3.9正丁醇3.9四氢呋喃4.0乙酸6.0二氯甲烷3.1丙酮5.1a乙酸乙酯4.4a乙腈5.

9、8b苯2.7氯仿4.1三、仪器与试剂(1)层析槽、点样毛细管、量筒(10ml, 25ml);(2)硅胶G预制板;(3)正己烷、乙醚、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四氢呋喃、乙酸、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乙腈、苯、氯仿(分析纯);(4)混和染料溶液(对羟基偶氮苯、对氨基偶氮苯、二甲黄、苏丹的苯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四、操作步骤用统计方法确定溶剂强度及选择性的多组分样品的分离。该法用四种溶剂组成十种配比的流动相(其中三种二元体系、三种三元体系与四种四元体系),在薄层色谱中多用其中七种流动相(见图)作为优化过程的展开溶剂。三角形优化法步骤如下:1. 预试:选用某种溶剂体系作为展开剂,在硅板上展开样品,调整溶

10、剂的配比,使样品斑点Rf值落入0.20.8之间。实验表明,P值在2.4左右时,说明该二元溶剂的洗脱能力适宜(极性适宜)。按下式计算该二元溶剂的P'值: P'Pax十Pb(1-x)2.42. 三角形优化法展开剂的设定先选三种选择性相差大的纯溶剂,再选一种调节极性用的纯溶剂(正己烷或环己烷),组成三个等洗脱强度 (P= 2.4) 的二元基本溶剂:、及,其组成分别为A、B及C。将这三个基本二元溶剂置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由顶点分别向对边作垂线,与对边的交点(即对边1/2处)组成三个三元溶剂系统、和,它们的组成(A/B/C)分别为0/0.5/0.5/、0.5/0/0.5、0.5/0.5/0。每条垂线的交点,构成一个四元溶剂系统,其组成A/B/C0.33/0.33/0.33,见图4-2。图4-2 溶剂系统三角形优化法各实验溶剂的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