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_第1页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_第2页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_第3页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_第4页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与氧化还原滴定法8.1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8.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8.3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8.4 电极电势的应用电极电势的应用8.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8.6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化合价和氧化数一、化合价和氧化数二、氧化和还原二、氧化和还原8.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一、化合价和氧化数一、化合价和氧化数1、化合价化合价概念:化合物中某原子成键的数目概念:化合物中某原子成键的数目 离子化合物:化合价离子电荷数离子化合物:化合价离子电荷数

2、 共价化合物:化合价共价单键数共价化合物:化合价共价单键数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HClH:1,Cl:1C:48.2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原则:配平原则: 电荷守恒:电荷守恒: 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 质量守恒:质量守恒: 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H2C2O4 CO2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MnO4- Mn2+(2)把方程式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把方程式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1)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3)配平两个半反应的原子数。配平两个半反应的原子数。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H2C2O4 2CO2 2H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MnO4- + 8H+ Mn2+ 4H2O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H2C2O4 2CO2 2H2e-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MnO4- + 8H+ +5e- Mn2+ 4H2O(4)配平两个半反应的电荷数。配平两个半反应的电荷数。2 (MnO4- + 8H+ +5e- Mn2+ 4H2O) +) 5 (H2C2O4 2CO2 2H2e-)2MnO4-+6H+5H2C2O4 2Mn2+10CO2+8H2O(5)两离子电子式各乘两离子电子式各乘 以适当系数,使得失电子数以适当系数,

4、使得失电子数 相相等,将两式相加,消去电子和重复项。等,将两式相加,消去电子和重复项。23223222232 Cl12OH2ClO6H O C Cl2Cl Cl12OH2ClO6H O10e Cl2ClCl2e2CllOHClClO 解解:用氧化数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方程式:用氧化数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方程式: 23Cl (g) NaOH(aq)NaCl(aq) NaClO (aq)2322323Cl6Cl126OOH10Cl2CH5ClClO3O6HOlOH 5+得得一、原电池一、原电池二、电极电势二、电极电势三、能斯特方程三、能斯特方程四、原电池电动势与四、原电池电动势与 rG的关系的关系8.3

5、电极电势电极电势负极负极 正极正极阳极阳极 阴极阴极一、原电池一、原电池1、原电池结构、原电池结构电极,氧化还原电对电极,氧化还原电对电对表示方法:电对表示方法:OxRed。 2CuCu 22ZnZne22CueCu22ZnCuZnCu电极反应: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电池反应:2ZnZn 2、原电池符号、原电池符号产生电流的原因产生电流的原因?电极间存在着电位差电极间存在着电位差)( Cu )L(1.0molCu )L(1.0mol Zn Zn )( 1212=书写规则:书写规则:u负极负极“-”在左边,正极在左边,正极“+”在右在右边边u盐桥用盐桥用“ ”表示表示 u“| | ” 表示有一界面

6、表示有一界面u注明电解质相应浓度注明电解质相应浓度=相间离子迁移产生电位差示意图相间离子迁移产生电位差示意图锌锌铜铜二、电极电势二、电极电势溶解倾向大于溶解倾向大于沉积倾向,金沉积倾向,金属带负电属带负电沉积倾向大于沉积倾向大于溶解倾向,金溶解倾向,金属带负电属带负电M(s) Mz+(aq)+ze-溶解溶解沉积沉积金属与其盐溶液金属与其盐溶液间形成的电势差间形成的电势差叫叫电极电势,电极电势,准准确数值无法知道确数值无法知道1、电极电势、电极电势u 标准氢电极标准氢电极(NHE):H2压力为压力为1个个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H+的浓度为的浓度为1mol/L,标准氢电极电位在任何温度都为零。标

7、准氢电极电位在任何温度都为零。标准氢电极装置图标准氢电极装置图2、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22()2( )HaqeHg2()0.000EHHV u 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E )aOx=aRed=1mol/kg时,某电极相对于标时,某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准氢电极的电位。P455,附录十四。附录十四。u电极电势电极电势(E )aOx和和aRed在任意浓度时,某电极相对于标准在任意浓度时,某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氢电极的电位。=(- -)标准氢电极)标准氢电极 待测标准电极待测标准电极 (+ +) 测量某给定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时,可将测量某给定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时,可将待测标准电极

8、与标准氢电极组成下列原电池:待测标准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下列原电池: 标准电极电势的测量标准电极电势的测量 测量出这个原电池的电测量出这个原电池的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标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准电极电势。 测定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测定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说明:说明:u E 的大小说明电对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的大小说明电对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E 越大,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越易给出电子越大,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越易给出电子E 越小,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越易得到电子越小,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越易得到电子u E 表示反应物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为物质本性,与表示反应物得失电子能力的强

9、弱,为物质本性,与化学计量数无关化学计量数无关u E 与反应介质有关与反应介质有关uE 与温度有关,一般指的是与温度有关,一般指的是298.15K下的下的E 3、电极类型电极类型u 指示电极:用来指示被测试液中某离子的活度(浓度)指示电极:用来指示被测试液中某离子的活度(浓度)的电极,电极表面没有电流通过的电极,电极表面没有电流通过u 工作电极:在电化学测量中,电极表面有电流通过的电工作电极:在电化学测量中,电极表面有电流通过的电极极u 参比电极:在测量电极电位时提供电位标准的电极,其参比电极:在测量电极电位时提供电位标准的电极,其电位始终不变。电位始终不变。标准氢电极,基准,电位值为零标准氢

10、电极,基准,电位值为零(任何温任何温度度)。常用的是饱和甘汞电极(。常用的是饱和甘汞电极(0.2416V)和)和Ag/AgCl电极电极(0.2224V)(Re) EEln()RTadZFa Ox 能能斯斯特特方方程程:)()(lg0592. 0EEK298氧化态氧化态还原态还原态式:式:时,将各常数值代入上时,将各常数值代入上当温度为当温度为aaZ 稀溶液:稀溶液:a=c/c , 低压气体:低压气体:a=p/p ,固体或纯液体:固体或纯液体:a=1. e e - -+ +Z Z还原态还原态氧化态氧化态电极反应:电极反应:三、三、 Nernst方程式方程式(1)能斯特公式中的)能斯特公式中的ao

11、x,aRed,并非专指氧化数有变化的物质,并非专指氧化数有变化的物质,参加电极反应的其他物质也包括在内参加电极反应的其他物质也包括在内(2)如果参加反应物质计量数不是)如果参加反应物质计量数不是1,则活度上应有与计量数,则活度上应有与计量数相同的指数相同的指数(3)纯固体、纯液体活度为)纯固体、纯液体活度为1。(Re)EEln()RTadZFa Ox -221O (g)+2H O+4e4OH (aq)例例 :4-2220.0592()(O /OH )(O /OH )lg4 ()/c OHEEP OP -2AgCl(s)+eAg+Cl (aq)例例 :l(AgCl/ Ag)(AgCl/ Ag)0

12、.0592lg()CEEa 解:从附录中解:从附录中 查得锌的标准电极电势:查得锌的标准电极电势:Zn2+(aq)2e Zn(s) (Zn2+/Zn)0.7618V当当c(Zn2+)0.00100molL-1时,锌的电极电势时,锌的电极电势(298.15K 时)为时)为例例1 计算计算Zn2+浓度为浓度为0.00100molL-1时的锌电极的电极时的锌电极的电极电势(电势(298.15K)。)。220.0592(Red)(/)(/)lg2( x)0.059210.7618lg20.001000.851VcE ZnZnEZnZnc O 例例2求高锰酸钾在求高锰酸钾在C(H+)1.00010-5m

13、olL-1的弱酸性介质中的弱酸性介质中的电极电势。的电极电势。设其中的设其中的C(MnO4-)C(Mn2+)1.000molL-1,T298.15K。解:在酸性介质中,解:在酸性介质中,MnO4- 的还原产物为的还原产物为Mn2+离子,其电离子,其电极反应和标准电极电势为极反应和标准电极电势为MnO4- 8H+5e Mn2+4H2O;E(MnO4- /Mn2+)1.507V224442588c(MnO) c (H )lgc(0.0592E(MnO /Mn)E (MnO /Mn)50.05921.507lg(1.000 10 )51.507V0.473V1.034Mn) 四、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四、

14、原电池的电动势与rG的关系的关系rGzFE rGzFE 例例5-7,5-8例例5-7 若把下列反应排成电池,求电池若把下列反应排成电池,求电池E 及反应及反应的的rG 例例5-8 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E rG(Zn2+/Zn)。一、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一、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三、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三、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五、求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五、求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8.4 电极电势的应用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一、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EEE 正正极

15、极负负极极()()EEE 正正极极负负极极例例5-9计算下列电池在计算下列电池在298K时的电动势,并表明正负极,写时的电动势,并表明正负极,写出电池反应。出电池反应。=例例5-10把下列反应排成电极反应,并查出它们的标准电极电把下列反应排成电极反应,并查出它们的标准电极电势。势。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324222FeSnSnFe3242(/)(/)EFeFeESnSn32(/):EFeFe正极,氧化剂42(/):ESnSn负极,还原剂反应正反应正向进行向进行rGzFE rGzFE 例例5-11,5-12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E 0 反应按原指定方向进行;

16、反应按原指定方向进行;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E 0 反应按指定逆向进行。反应按指定逆向进行。例: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例: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1) SnPb2+(1mol.L-1) Sn2+(1mol.L-1)Pb(2) SnPb2+(0.1000mol.L-1) Sn2+(1.000mol.L-1)Pb解:解:E(Sn2+/Sn)0.1375V, E(Pb2+/Pb)0.1262V(1)当)当C(Sn2+)C(Pb2+)1mol.L-1 时时 E(Pb2+/Pb) E(Sn2+/Sn),反应正向进行,反应正向进行 (2)当)当C(Sn2+)1mol.L-1 ,C(Pb2

17、+)0.1000mol.L-1时时: E(Sn2+/Sn) E(Sn2+/Sn) E(Pb2+/Pb) ,反应逆向进行。,反应逆向进行。2220.0592EP/EP/lg()/20.05920.1262lg0.100020.1558bPbbPbC PbCV ()() 三、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三、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2(/)0.54EIIV 2(/)1.07EBrBrV 2(/)1.36EClClV v 仅氧化仅氧化I-:v 仅氧化仅氧化I-和和 Br-:v 氧化氧化I-, Br-和和Cl-: 0.541.07VEV 1.071.36VEV 1.36EV E小的电对对应的还原型物质还原性强;小的电对

18、对应的还原型物质还原性强;E大的电对对应的氧化型物质氧化性强。大的电对对应的氧化型物质氧化性强。 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EEE正正负负E正正与与E负负相差越大,反应越先进行。即一种氧化剂相差越大,反应越先进行。即一种氧化剂可以氧化几种还原剂时,首选氧化最强的还原剂。可以氧化几种还原剂时,首选氧化最强的还原剂。Cl2先氧化先氧化I-,后氧化,后氧化Br-222E/)0.54E/)1.06EC/)1.36IIVBrBrVlClV ( 五、求平衡常数与溶度积常数五、求平衡常数与溶度积常数ln2.303lgrGRTKRTK rGzFE lg2.303zFKERT

19、例例5-13,5-141、求平衡常数求平衡常数lg0.0592zKET=298.15K例:计算下列反应在例:计算下列反应在298.15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Cu(s)2Ag+(aq) Cu2+(aq)2Ag(s)解:负极解:负极Cu(s)2eCu2+(aq) E(Cu2+/Cu) 0.3419V 正极正极2Ag+(aq)2e2Ag(s) E(Ag+/Ag) 0.7996V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E E(正正)E (负负)=E (Ag+/Ag)E(Cu2+/Cu) 0.7996V0.3419V0.4577V代入公式求标准平衡常数:代入公式求标准平衡常数: 15

20、zE2 0.4577VlgK15.47 K3.0 100.0592V0.0592V2、求溶度积常数求溶度积常数例:已知例:已知求求AgCl的的Ksp 8.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一、元素电势图表示方法一、元素电势图表示方法二、元素电势图应用二、元素电势图应用22FeeFe0.440EV 32FeeFe0.771EV33FeeFe0.0363EV Fe3+Fe2+Fe0.7710.4400.0363 一、元素电势图表示方法一、元素电势图表示方法各物种按氧化数从高到低向右排列;各物种按氧化数从高到低向右排列;各物种间用直线相连接,直线上方标明相应电对的各物种间用直线相连接,直线上方

21、标明相应电对的E 。MnO4-MnO42-MnO20.562.261.6950.95Mn3+1.51Mn2+Mn-1.181.511.23酸性酸性碱性碱性MnO42-MnO20.560.600.59-0.2Mn(OH)30.1Mn(OH)2Mn-1.55-0.05MnO4-1、判断岐化反应能否发生、判断岐化反应能否发生 E左左 E右右 可以发生岐化反应可以发生岐化反应MnO4-MnO42-MnO20.562.26244MnOeMnO0.56 V(小)(小)2422422MnOHeMnOH O2.26 V(大)(大)二、元素电势图应用二、元素电势图应用MnO4-MnO42-MnO20.562.2

22、6?2、从已知相邻电对的、从已知相邻电对的 求未知电对的求未知电对的 E E 244MnOeMnO10.56EV (1)2422422MnOHeMnOH O22.26EV (2)(3)(3)(1)(2)312rrrGGG 331122z FEz FEz FE 112233z Ez EEz 例5-15(2)判断哪些物种可以岐化判断哪些物种可以岐化?例题:已知例题:已知Br的元素电势图如下的元素电势图如下 (1)321。和和、求求E E E -Br1.0774Br0.4556BrO BrO230.6126解:解:(1)1(0.6126 60.4556 1 1.0774 1)V 0.5357V4E

23、2(0.4556 11.0774 1)V 0.7665V2E 3(0.6126 6-1.0774 1)VE = 0.5196V5(2)0.51960.7665-Br1.0774Br0.4556BrO BrO230.5357可以歧化可以歧化、 BrOBr2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三、氧化还原预处理三、氧化还原预处理四、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四、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8.6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概念概念:基于溶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基于溶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的转电子的转移移而进行反应的一种分析方法。而进行反应的

24、一种分析方法。 特点:特点:u 反应的机理较复杂,反应的机理较复杂,副反应多副反应多。u 氧化还原反应比其它所有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比其它所有类型的反应速度都慢反应速度都慢。u 滴定中的任何一点,即每加入一定量的滴定剂,滴定中的任何一点,即每加入一定量的滴定剂,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两个体系的电极电势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时,两个体系的电极电势相等。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1、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xRed0.0592EElog zOaaRe1,1oxdaa2、条件电极电位、条件电极电位2()(Re )()2(Re )()(Re )22()(Re )OxOxRedRedOxOxRe

25、dRed0.059EElogzc0.059 Elogzc0.059c lognc0.059c log0.059ElogzczEa OxadOxdOxdOxd()()OxOxc Oxa Oxc a ReRe(Re )(Re )ddcdadc a 条件电极电势: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均为条件电极电势: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均为1 mol/L时,校时,校正了离子强度及副反应影响后的电势。在离子强度和副反应正了离子强度及副反应影响后的电势。在离子强度和副反应系数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一常数。系数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一常数。1、滴定曲线绘制滴定曲线绘制323322FeFeFe1Fe/FeFe12.00m L

26、90.0592 lg0.62VcccEEc 滴滴 入入,(1) 化学计量点前化学计量点前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4233CeFeCeFe例:例:0.1000mol/LCe(SO4)2溶液在溶液在1mol/LH2SO4中滴定中滴定20.00mL0.1000mol/LFeSO4溶液溶液323322FeFeFe1Fe/FeFe99919.98m L 10.0592 lg0.86VcccEEc 滴滴 入入,324332324343cE()E ()0.059lgccE()E ()0.059lgcEPFeEpEpEPFeEPCeEpEpEPCeEFeFeFeFeECeCeC

27、eCe (2) 化学计量点化学计量点3+4+2+3+EPEP3243FeCespEPEPFeCeCC2()()0.0592lgCCEEFeFeECeCe 化学计量点:化学计量点:3+3+4+2+EPEPEPEPFeCeCeFeCC,CC3243sp()()20.681.441.022EFeFeECeCeEV 444333444333CeCe1Ce/CeCeCeCeCe1Ce/CeCeCecc120.02mL, , EE0.0592lg1.26Vc1000ccc130.00mL, , EE0.0592lg1.42Vc2c 滴滴入入滴滴入入4433OxCeCe/CeRedCecc0.059EElo

28、g EE0.059logzcc(3) 化学计量点后化学计量点后滴定曲线滴定曲线1111122sp122223 0.059EEzz Ez EEzz3 0.059EEz 以以0.1000molL-1Ce4+ 溶液滴定溶液滴定0.1000molL-1Fe2+溶液的滴定曲线溶液的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突跃范围0.86-1.26V2、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u 自身指示剂自身指示剂 滴定剂或被滴定物的自身颜色变化。滴定剂或被滴定物的自身颜色变化。 例:例:MnO4- (紫红色紫红色)、Mn2+(无色无色) u 特殊指示剂特殊指示剂 本身不具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生成有颜色的本身

29、不具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生成有颜色的化合物。化合物。 例:例:淀粉淀粉与与I3-能形成兰色化合物;能形成兰色化合物; KSCN可作为可作为Fe3+滴定的指示剂。滴定的指示剂。u 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剂,氧化态与还原态颜色不同。例:氧化还原剂,氧化态与还原态颜色不同。例:二苯胺磺酸钠二苯胺磺酸钠1 必要性必要性 样品的价态不能滴定样品的价态不能滴定 :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2 氧化剂和还原剂要求氧化剂和还原剂要求 定量氧化或还原,反应速度快定量氧化或还原,反应速度快 具有选择性具有选择性 ,容易去除,容易去除 3 常用的氧化还原剂常用的氧化还

30、原剂 教材教材P329表表17-12预处理:预处理:氧化还原滴定前使待测组分转变成指定价氧化还原滴定前使待测组分转变成指定价态的步骤,称为预处理。态的步骤,称为预处理。三、氧化还原预处理三、氧化还原预处理氧化还原滴定的一般步骤是:氧化还原滴定的一般步骤是:1、溶解样品、溶解样品2、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指定的价态、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指定的价态待测待测组分组分预氧化剂预氧化剂高价态高价态预还原剂预还原剂低价态低价态3、除去过量的预氧化剂或预还原剂、除去过量的预氧化剂或预还原剂4、滴定、滴定还原剂滴定还原剂滴定氧化剂滴定氧化剂滴定例:测铁矿石中铁的含量:例:测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样品中有样品中有 ClSn2

31、除去多余FeFe32FeFe22滴定OCrK722HFe3 ClHg2ClSn2ClSn2余 ClHgClSn224(一)高锰酸钾法(一)高锰酸钾法强酸强酸(硫酸)(硫酸)中性中性,弱酸(碱)弱酸(碱)强碱强碱-2MnO 8H 5 Mn 4H O 1.507V42-MnO 2H O 3 MnO 4OH 0.959V422-2-MnO MnO 0.558V44eEeEeE 四、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和应用示例四、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和应用示例优点优点: 氧化能力强,可在不同氧化能力强,可在不同pH值下氧化多种无机和有机物;不值下氧化多种无机和有机物;不需要指示剂。需要指示剂。缺点缺点: 标准溶液需

32、要标定、且不稳定;标准溶液需要标定、且不稳定; 副反应多;副反应多; 选择性差。选择性差。1、KMnO4法简介法简介(1)间接法配置)间接法配置KMnO4 称取稍多于理论的称取稍多于理论的KMnO4,溶解在规定体积的,溶解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蒸馏水中。 将配好的将配好的KMnO4溶液加热沸腾,并保持微沸约溶液加热沸腾,并保持微沸约1h,然后放置,然后放置23天,使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还原性物质天,使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还原性物质完全氧化。完全氧化。 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 将过滤后的将过滤后的KMnO4溶液储存在棕色瓶中,并存溶液储存在棕色瓶中,并存

33、放在暗处,用前标定。放在暗处,用前标定。2、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KMnO4溶液的标定溶液的标定22444758522424221251621082()51000 Na C OKMnOKMnOMnOC OHMnCOH OmMCmol LV基准物质:基准物质:Na2C2O4、H2C2O42H2O、(NH4)2(FeSO4)26H2O, As2O3 等。等。标定条件:标定条件:温度温度 7085。温度太低。温度太低(60),反应慢温度高于,反应慢温度高于90,会,会使草酸发生分解,标定结果使草酸发生分解,标定结果(+ +) 。 酸度酸度 滴定开始滴定开始H+=0.

34、51mol/L。太低,太低, KMnO4分解为分解为MnO2,结果偏低结果偏低( () )。太高,太高,H2C2O4分解,结果分解,结果()()滴定速度:开始滴定时的速度不宜太快。滴定速度:开始滴定时的速度不宜太快。先慢后快先慢后快(Mn2+催化催化) 太快太快KMnO4来不及反应而分解来不及反应而分解2422412456MnOHMnOH O结果结果( () )指示剂指示剂 KMnO4自身指示剂。自身指示剂。滴定终点滴定终点 粉红色在粉红色在0.51min内不褪色。内不褪色。直接滴定法直接滴定法 H2O2的测定的测定-2422222MnO 6H 5H O 2Mn 5O 8H O2-224422

35、-2424224224-2224422H C OCaMnOCa C O CaC OCaC O 2H Ca H C O5H C O 2MnO 6H 2Mn 10CO 8H O5nnn22-2-2242442-222422-2-242422MnOC OC OMnOMnO C O 4H Mn 2CO 2H O2MnO 5C O 16H 2Mn 10CO 8H O5nnnn23、KMnO4法应用示例法应用示例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Ca2+的测定的测定返滴定法返滴定法 MnO2的测定的测定(二)(二) 重铬酸钾法重铬酸钾法1、方法简介方法简介 Cr2O72- + 14H+ + 6e- 2Cr3+ + 7

36、H2O KMnO4K2Cr2O7纯度纯度不高(含有杂质)不高(含有杂质)易提纯易提纯配制标液配制标液间接配制法间接配制法直接配制法直接配制法标液的标液的稳定性稳定性不稳定(定期标定)不稳定(定期标定)稳定稳定( (长期保存长期保存) )E( (酸性酸性) )1.51V1.33VHCl影响影响与与Cl-反应反应(HCl不能作介质)不能作介质)与与Cl-不反应不反应(室温(室温, ,HCl能作介质)能作介质)氧化剂氧化剂自身氧化剂自身氧化剂二苯胺磺酸钠或二苯胺磺酸钠或邻苯氨基苯甲酸邻苯氨基苯甲酸24342273H SOH POK Cr OFe 二苯胺磺酸钠滴定终点(紫色出现)222SnClFeSn

37、Cl 余222622HgClFeSnClHg Cl 2434H SOH PO加的作用:3432(1)(2)()(4) ()(3)H POFeFe HPO 有足够的酸度;利于终点观察黄无色减少终点误差(因指示剂变色过早而引起的)。2233302726146272.63 10CrOFeHFeCrH O K测铁:2、应用示例应用示例3HClFe浓矿样(三)碘量法(三)碘量法I2+2e-=2I-,EI2/I-=0.535V,淀粉淀粉指示剂指示剂 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 ) 氧化较强的还原剂,如:氧化较强的还原剂,如:S2-、SO32-、Sn2+、S2O32-、AsO32-、SbO3

38、3-等等。 滴定碘法滴定碘法(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 I-与被测的氧化性物质反应与被测的氧化性物质反应 析出碘析出碘然后用然后用Na2S2O3标准标准溶液来滴定析出的溶液来滴定析出的I2,间接求被测物含量。,间接求被测物含量。 例:例:Cr2O72-+6I-+14H+2Cr3+3I2+7H2O I2+2S2O32-2I-+S4O62-1、概述、概述2、主要误差、主要误差 I2挥发,防止措施:挥发,防止措施: 1) 加入过量加入过量KI,KI与与I2形成形成I3,以增大,以增大I2的溶解度,降低的溶解度,降低I2的挥发性。的挥发性。 2) 室温,温度越高室温,温度越高I2越易挥发性。越易挥发性。 3)析出碘的反应最好在带塞的碘量瓶中进行,滴定切勿剧烈析出碘的反应最好在带塞的碘量瓶中进行,滴定切勿剧烈摇动。摇动。I-氧化,防止措施:氧化,防止措施: 1) 避光,光促使避光,光促使I-被空气氧化被空气氧化 2) 溶液溶液pH值的影响,值的影响,中性或弱酸性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溶液中进行。 3) 析出碘的反应完成后,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