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1.gif)
![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2.gif)
![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3.gif)
![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4.gif)
![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5e938e3c-eec1-48d8-a926-b0f4af6c0bf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 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注释】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 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椎鼓径进 ,(1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 以子之所长,游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屦:麻鞋。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2、。跣:赤脚。(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二、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也? ”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1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5翻译划线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 (太监)称“宫市” 取之; 才与绢数尺, 又就索 “门户”(指“门户”税 ),仍邀 (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2)送柴至内。”农夫曰: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
3、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 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1.解释文中加点词:(1)才与绢数尺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余3.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B、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 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四、敝帚自珍文人相轻, 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
4、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注释: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班固之弟,东汉名将。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自见即见自,体体裁里语俗语,民间谚语。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而固小之 ()(3)鲜能备善 ()(4)斯不自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A、武仲以能属文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盖亦D、策之不以其道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家。超班超。 表现自己的长处。(1) 自古而然 ( 见之患也 ( 的一项: ( 以精力自致者五、樊重树木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一年之
5、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笑者(2)咸来求假焉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戚畔之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3)然积以岁月2.下列句中的“之”()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一年之计,(1)向之与“时人C、亲莫如树谷;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启示:六、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 出则愧对其知友, 其所以不得之故, 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 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
6、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 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1.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点词。(3) 君宜致力于耕作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1) 入则羞对其家室(4) 于是退而疾耕(2) 其所以不得之故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A、于是退而疾耕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有获而后市良犬乎?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七、张良受书往。父已先在,怒曰: “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 “后五日早会。 ” 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 “后,何也?”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 ” 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 ”出一编书,
7、曰: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B、环而攻之而不胜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五日平明,良 五日鸡鸣, 五日,良夜未 后十年,兴, 旦日,其书,乃太公兵法 也。良因异之, 常习读诵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遂去,无他言(2) 与老人期(3)喜曰:“当如是”(4)良因异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常习诵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孤之有孔明 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视(1)2.A、B、寡助之至C、公将鼓之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D、公将驰之3.用现代汉八、赵人患鼠 尽而鸡亦尽
8、。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 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中山:地名 盍:何不 垣墉:墙壁 若之何: 点字;(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4)不病于无鸡乎?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译: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若想解决问题, 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盍去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月余,鼠 吾之患在鼠,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盍去诸?” ()(3)2.联系上下文, 将文中划横(只
9、要达到了这个目标,A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九、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 自语曰: 一年左右 会:( )“古人岂欺我哉?如
10、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注释经年,列说,至U处游说;干,求见沟洫,沟渠;甫,刚。1.解释加点字:几: 岂:惟: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类的一项:A、自练乡兵与之角B、前人之述备矣。C、益慕圣贤之道D、祗辱于奴隶之手3.翻译画线的句子: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十、管仲不谢私恩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4.管仲束缚,“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 “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 何以报子?”封人怨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适
11、幸及齐不死(3)封人怨之(4)我且贤之用2.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例句:自鲁之齐A、乌封人跪而食之B、如子之言D、辍耕之垄上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 如子之言 用法相当的一项C、我且贤之用4.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 十一、芒山盗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一吮母乳, 死且无憾。 ”母与之乳, 盗啮断乳头, 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婴孩”,不虚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告刑者曰 (3)以至不检2.翻译下面的句子。(ju e)。盗对母云:“愿如儿时流血满地, 母死。 盗因告刑者曰: “吾少也, 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1)愿如儿时一吮母乳(4)夫
12、语“教子婴孩”(2)盗因(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译文:(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译文:3.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2)盗一菜一薪(4)母与之乳与(4) 不同 B、 (1)与(2)不同, (3)与(4)也不同D、 (1)与(2)不同, (3)与(4)相同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1) 芒山有盗临刑A、 (1)与(2)相同, (3)C、 (1)与(2)相同, (3)与(4)也相同月攘一鸡今有人日攘(r eng)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
13、矣,何待来年?(选自孟子)注释:攘:窃取,偷。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1.解释下列加点字。曰2. 选出与速已矣C、可以已大风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1) 是非君子之道 (2)请损之 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B、惧其不已D 、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3)以待来年然后已( )(4) 或告之A、欺3.翻译:如知其三、陈万年教子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 “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 m)也。”教训。咸叩头谢曰同的一项是:B、一狼洞其中
14、 翻译:大要教咸谄也。敲诗话总龟注释: 咸: 陈咸, 陈成年之子。 戒:(1) 欲杖之(2) 具晓所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A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具a、_u”诫”,(3)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4)大要教咸谄之)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一四、推贾岛初赴举, 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 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
15、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1 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 怅恨久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一日于驴上得句云”炼之未定观者讶之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答:一五、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 “亡之矣。”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
16、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1. 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 )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2. 补出省略成分。 ( 2 分) 既反,( )问:“获羊乎?”3. 翻译。( 2 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 译文: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曰:“亡之矣。”所以反也。2 分)2 分)十六、指喻浦阳郑君仲辨, 左手之拇指有疹焉, 隆起而粟。 君疑之, 以示人, 人大笑, 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 为之痛,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17、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 非三月不能瘳。 终日而愈, 艾可治也; 越旬而愈, 药可治也; 至于既成, 甚将延乎肝膈, 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 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握:四寸为一握。膂(I):脊骨。瘳(ch ? U):病愈。肝膈:泛指人体 内脏。傅:涂。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
18、错误的两项是()( 2 分)A. 惧而谋诸医(谋划)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为之(变换)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2 分)A. 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B. 不速治,且能伤身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 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首有百指D. 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2 分)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 ,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 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 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 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
19、代“祸患”)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5. 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分)十七、苟无民,何以有君齐王使使者冋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冋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 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 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注释:赵威后:赵惠文王妻 书未发:国书没有打开 岁:年成恙:忧患苟:如果1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使:(3 )使:(4 )然:“何以有民”句式
20、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卖炭得钱何所营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 )说:( 22 . 下列句子与文中:A. 子何恃而往 B. C. 彼不我恩也 D.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 译文:4 .文中赵威后的最后一句话连用了三个反问,强调了十八、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书遂大进 千字文或答人简札现代汉语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2的思想。书遂大进。平生于【阅读训练】文征明临写,日以十本为率,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平生于书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 译文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
21、短窗,每日昧爽执 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阅每日昧爽辄 如是 者十 四 年 译文:张无垢谪横浦十九、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张无垢谪横浦, 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 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执 书 立窗 下就 明而 读2 翻 译 划 线 的 句 子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者十四年B。其如土石何其寝室有短窗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 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二十、七录明史 ?张溥传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22、又钞,如 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 阅 读 训 练 】 1 . 如是者六七始已 日沃汤数次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 解 释 下 列 句 中 加 点 的七录”。词。所读书必手钞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BD.4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也A .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相同,与不相同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 填 四 字 短 语 ), 苦 练 基 本 功 ,钞已朗诵一过 扁鹊已逃秦矣后名读书3.这斋曰翻译句子。“七 后 名 读书 之 斋 曰 , ,)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C . 情 不 能 自 已
23、 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 录”译后名读书之斋曰:山不在高,文: 七录” 有仙则名B.与不相同,与也不相同 D 与不相同, 从文中可以看出 他 因而练出了过硬与相同 从小在学 的功夫,5. 张 习上就 可见“ ”(用一句名言回答)一、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 与?吾曰 :非然 也。【阅读 训练】 1.非然也思援弓缴而射之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甚矣,汝之不惠3. 翻 译 : 惟 弈 秋 之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
24、,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解释下列句 中加点 的词 。使 弈秋诲 为是其智弗若与A 夫战,勇气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二人弈) D 听二十二、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 生不说,曰: “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 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 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孔子云 学而不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 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中 加点的 离注音并释义。 吾悉能志之 李生说之曰音
25、义2.与 之乎 从河曲智叟亡以应”c.吾悉能志之之,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 ”王生惊觉, 给下列句 义 音 义B.盍改 择善而 句:恐不及矣!阅读训练】 1.义 迨年 事 蹉跎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才美不外见3 .翻译下面的句子冀闻道也不应而还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 .王生不说夫善学者不耻下问,”译)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 C .故为之说D .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二十三、教学相长(节选) 札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26、,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食不知其旨至道(译故34阅读训练】 1)学:教集中论述了句子曰教学相长 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教学相长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足 , 教 然也说明了 作比继而引入“”这个结论。知不相长的关系问题,弗虽有2 翻文:的道理。”,进而又二十四、陶侃惜谷晋书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 农植,家 给人足 。【阅读训 练】1 解释下列句中 加点
27、的 词。 见人 持一把 未熟稻 执而鞭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醉翁之意不在酒D .去国怀乡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译4 作 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答:中学课外文言文翻译及参考答案完全听从船 便以为学全了驾 立即就遇上 不就是前面。(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一、楚人学舟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 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 ,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 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
28、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 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 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参考答案: 11(2 分,各 1 分)(1)慢;(2)看。12(4 分,各 2分)( 1)于是就认为已 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13( 2 分)学习、工作 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葛编织鞋子, (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 ,(他)去越国)必然会穷的。 ”(那)鲁国人说: “为什么?”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二、鲁人徙越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 想移民到越国去。 有
29、人对他说:“您( (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 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 可能吗?” 参考答案:14、( 1)有人( 2)凭 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16、要根据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三、农夫殴宦我也赐)翻译: 曾经有一个农夫, 用驴驮着木柴来卖, 宦官自称宫市, 拿走他的木柴, 给了他几尺绢, 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 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 农夫哭了, 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 宦官不肯接受,说: “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 ”农夫说: “我
30、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 靠它嫌钱糊口。 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 不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 只有和你拼了! ”于是农夫殴打了宦官。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 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答案: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 就 2.A 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四、敝帚自珍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 轻视傅毅, 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 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
31、兰台令史的官职, (但是 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 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 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 乡里俗话 说: 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答案: 1.(1)这样 (2)轻视 (3)少(4)害处 2.B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4. 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五、樊重树木【译文】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 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
32、法嗤之以 鼻。但是在几年之后, 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 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 现在返过来都向他 借这些东西。 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 俗谚说:“一年的计划 ,不如种谷子 ;十年的 计划,不如种树木 .”说的就是这件事呀! (做事应从长远考虑)答案: 1.(1)从前 (2)都、借 (3) 但是 2.C3. 作一年的打算, 不如种谷; 作十年的打算, 不如种树。 4.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六、齐人有好猎者 翻译:齐国有个人,喜欢打猎,但空费时日,持续很久,什么野兽也没打到。一到家里, 就感到对不起妻室儿女; 走出家门, 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
33、。 仔细想来, 那打不到野兽的原 因,就是喂的猎狗太不中用。想买一只好狗,家里又十分贫困,买不起。于是,他立即拼命 种田。拼命种田,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起来,也就有钱挑选好狗;猎狗的本领高强, 于是每次都能捕获到野兽:从此,他那打猎的收获,经常超过了别人。 认准目标,就努力 去做,这目标就准能实现,不只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也都是这样啊 !答案: 1.(1)在家中 (2)原因 (3) 应该 (4) 勤奋地耕地2.A 3.莫非是让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4.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攻,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七、
34、张良受书翻译:五天之后天亮时, 张良到那里去。 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 (他) 非常生气地说:“(你) 跟老年人约会, (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 (说完就)走了,说: “五天之后他)又 (说完就)走了,说: “五 过了一会, 老人也到了,(他) “(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早点来相会。 ”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 非常生气地说: “(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 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 ”五天之后, 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很高兴地说: “应该像这样(才对) 。”(老人)拿出一卷书,说: 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 ,
35、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 下的黄石就是我了。 ”(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 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3. 张良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 从答案: 1 .(1)离开 (2)约会(3)这样(4)对, 感到奇怪 2.D 此),经常诵读研究这卷兵书。 4.恪守诺言,虚心求救。八、赵人患鼠翻译: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 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 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 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36、有 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 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 只不过不吃鸡罢了, 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 为什么要把那猫 赶走呢? 2.(如果 )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答案: 1.(1)忧虑 (2)赶走 (3)这件事 (4)担忧 远着呢。 3.C九、刘羽冲偶得古兵书3.A:自认为可以使千 B: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4 .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翻译: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 伏案读了一年, 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 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
37、反, 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 兵前往镇压, 结果全队溃败, 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 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 读了 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 天降大雨, 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 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 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 每天总是 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 “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答案: 1.会:恰好,遇上 (2)几:几乎 (3)岂:难道 (4)惟:只 2.A 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点儿都成了鱼 (淹没了 ) 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十、管仲不谢私恩如果你有幸到 “如果真像你 是我因为我的贤能被重用,
38、 有才能得以发挥, 自已的成就被大家赏识, 我为什么要 ”这个防守的人因此恨管仲。翻译: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压往齐国,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防守边疆 的人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给他食物吃,这个防守的人因此私下里和管仲说: 了齐国而没被判刑,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 说的话, 谢你呢?答案:什么来报答我呢?1.(1)到 (2)你 (3)恨 (4)将 2.D3.你若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在齐国当官,你将用4.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应只顾私恩。十一、芒山盗译文:宣和年间,芒山有一盗将要受极刑,他母亲来和他诀别。芒山盗对母亲说: “我想像 小孩时吸一下母亲
39、的乳汁, 死了也感到无憾。 ”母亲让他吮乳, 芒山盗咬断乳头, 流血满地, 母亲死去。芒山盗就告诉刽子手说: “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却很 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 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 才有今天的下场。 所以怀恨把她杀了。 ” 啊! 真是与众不同啊,俗话说: “教育子女要从幼儿时就开始。 ”这真不假啊 !2.(1)我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 才有今天的下场。4.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 (意见对即3.B答案: 1.(1) 吮吸 (2)于是 (3)约束、检点 (4)语气词 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 (2) “教给孩子需要从幼儿开始”话不假
40、啊! 可)一二、月攘一鸡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 “ 让我少偷点,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 上停止, 为什么还要等来年? 感:这个故事在今天, 又无智能。只是简单的说教:知错就改。答案:1.(1) 远 (2)减少 (3)明年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他说:“那就 应该马 既无哲理”如果知道那是不对的, 似乎显得太平淡乏味。3.如果知道那样做不应当,(4)有人 2.D4.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因就应该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 爹爹
41、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一三、陈万年教子译文: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 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 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 好啊,如此而已! ”陈万年没有再说话。答案 1.(1)用杖打 (2)完全,都 (3)认错 (4)大致2.A 3.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4.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准确的。一四、推敲诗话总龟字好。”韩愈)3.赞扬“用敲 共有好几天。 惊讶 详细【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 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 ,反复
42、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 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 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 (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 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 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 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 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 互相舍不得离开, 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B 2.想到锻炼,此指反复思考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
43、精神。一五、歧路亡羊答案:1.结构助词,的 代词,羊2. 杨子 邻人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 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十六、指喻答案: 1.AC 2.AB 3.C 4.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 为不值得担忧。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5.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 十七、苟无民,何以有君 参考答案 1 、( 1 )通“悦”,高兴 ( 2 )使命 ( 3 )出使 ( 4 )对 2 、
44、 D 3 、 哪里有舍弃主要的而问次要的问题呢? 4 、以民为本 十八、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 ,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 对于写字, 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 稍微有一点不全意, 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 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1 . 书法写字临摹有时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十九、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 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 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 等到他回到北 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照明销售合同范例
- 供暖法律合同范例
- 2025年度物流园区后勤保障与运营管理合同
- 产品英文订购合同范本
- 中国针织衬衫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仓储承包服务合同范本
- 低价渔具转让合同范例
- 公寓电脑租赁合同范本
- 农机合同范本
- 仔猪购买合同范本
- 数学-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 《心脏血管的解剖》课件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2024-2030年中国并购基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河道清淤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 7.3.1印度(第1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 教师培训校园安全
- 清华大学考生自述
- AS9100D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